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806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防治练习册 最新Word格式.docx

图L211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图L211

3.图中乙处分布有大面积的荒漠,其主要成因可能是(  )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4.图中丙处防治荒漠化可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2018年5月我国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宣传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紧紧围绕“防沙治沙惠及民生”这一主题,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防沙治沙的舆论氛围。

据此完成5~7题。

5.下面不属于荒漠化防治内容的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的地段

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6.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来看,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  )

A.生态效益为核心B.消除贫困为核心

C.社会效益为核心D.政治效益为核心

7.下面属于防沙工程措施的是(  )

A.封沙育草

B.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D.设置沙障工程

8.由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18~0.65范围内的地区(不包括极地地区和副极地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

而土地退化是包括侵蚀、盐渍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读图L212,完成下列各题。

图L212

(1)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2)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②③

(3)图中A地区天然植被类型以________为主,导致该生态系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垦土地和________、________等。

[能力提升]

图L213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据此回答9~10题。

图L213

9.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植被更稀疏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读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图(图L214),完成11~12题。

图L214

11.下列因果关系与上图相符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B.人口增长→城市膨胀→工矿规模扩大→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C.人口增长→建设用地增加→植被破坏→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D.人口增长→开垦新耕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

12.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是(  )

A.增施有机肥B.开矿后土地复垦

C.退耕还林还草D.小流域综合治理

13.A省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L215

 

图L216

(1)说明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并指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综合拓展]

14.2018年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该年的中国主题是“绿化荒漠,美丽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类型最多、发生范围最广,且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其中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是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二 图L217为晋、陕、内蒙古地区土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

图L217

(1)从外力作用看,造成该地区土地退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盐渍化严重土地主要分布在(  )(双选)

A.蒸发强烈的平原洼地B.灌溉农业区

C.风蚀严重的高原山地D.过度开垦区

(3)选择下列恰当内容,完成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框图(图L218,填字母)。

A.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B.粗放经营

C.脆弱的生态环境D.沙丘开垦

E.风蚀、水蚀加速F.土地肥力下降

图L218

1.C 2.D [解析]第1题,山地丘陵地区如果土地利用不当会产生石漠化,其主要是流水侵蚀导致的;

一般而言,多雨年份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

目前对荒漠化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这是其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等的控制;

二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深入。

3.B 4.C [解析]第3题,图中乙处地处我国黄土高原,能源矿产丰富,其荒漠的形成主要与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有关。

第4题,丙处位于气候干旱的河西走廊地区,其荒漠化的出现主要与水资源的利用不当有关,因而其防治荒漠化要合理分配内流河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

5.C 6.B 7.D [解析]第5题,荒漠化的防治内容包括:

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第6题,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采取了过度的经济活动,故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第7题,A、B、C三项都属于生物措施。

8.

(1)B 

(2)D

(3)温带草原 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及表现。

湿润系数指地面水分的收入量与支出量的比值,即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A地区为草原区,滥垦土地、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出现。

9.A 10.B [解析]第9题,P、Q两地分别位于贺兰山东西两侧。

与Q地相比,P地由于贺兰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弱,年大风日数较少;

由于距海较近,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P地年降水量较多。

Q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更加干旱,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沙尘暴日数多。

第10题,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了地表状况,增加了摩擦力,从而削弱了风力,同时也可以截留水分。

11.D 12.C [解析]第11题,据图中逻辑关系可知,D项正确。

第12题,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13.

(1)表现:

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

危害:

耕地质量下降、单产降低,林地的植物生长量减少,草地的载畜能力下降。

(3)人为原因:

一方面,本地区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压力大;

另一方面,不当的人类活动(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防治对策: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控制人口增长;

釆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等等。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林地退化和草地退化。

其结果为使耕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林地植物生长量减少,草地的载畜能力下降。

(2)题,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而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压力是荒漠化的根源。

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包括:

14.

(1)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水力侵蚀) 

(2)AB

(3)纵列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依次为:

C、B、D、A、F、E

[解析]第

(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土地退化的类型主要有风力侵蚀型和水力侵蚀型,即外力作用因素为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2)题,该地区内盐渍化严重土地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灌溉农业区、绿洲灌溉地区及平原低洼地区,故正确答案为A、B项。

风蚀严重的高原山地和过度开垦区土地沙化现象明显。

第(3)题,根据各种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后果等内在联系,结合图示内容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