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223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题练习.docx

2016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9题练习(3)

1.(15分)间硝基苯胺(Mr=138)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

它是一种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溶于乙醇、乙醚、甲醇。

间硝基苯胺可选用间二硝基苯与碱金属多硫化物进行选择性还原(装置如右图所示),其反应式如下:

  

实验步骤:

①在锥形瓶中配制足量的多硫化钠溶液,备用。

②三颈烧瓶中加入4.74g间二硝基苯(Mr=158)与40mL水,滴液漏斗中加入多硫化钠溶液。

③加热三颈烧瓶至微沸并搅拌。

慢慢滴加多硫化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回流30min。

移去热源,用冷水浴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滤饼洗涤三次。

④在150mL某容器中配制稀盐酸(30mL水加7mL浓盐酸),将上述粗产物转移进该容器,加热并搅拌使间硝基苯胺溶解,趁热过滤。

⑤在搅拌下向滤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到pH=8,滤液中逐渐析出黄色的间硝基苯胺。

⑥过滤,洗涤滤饼至中性,抽干,产物重结晶、干燥、称重,得2.56g。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④步中配制稀盐酸的容器名称为▲。

(2)第③步中滤饼洗涤三次,可选用的洗涤剂为▲;

第⑥步产物要进行重结晶,可选用的试剂为▲。

A.冷水   B.热水   C.乙醚   D.乙醇

(3)第④步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4)在铁和盐酸作用制得初生态氢也可以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却未被采用,其可能原因为▲。

(5)第④步用盐酸溶解粗产品,而不用水的原因▲。

(6)该反应的产率为▲。

2.(15分)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

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右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

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

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2HCl(aq)=ZnCl2(aq)+H2(g)

2CrCl3(aq)+Zn(s)=2CrCl2(aq)+ZnCl2(aq)

2Cr2+(aq)+4CH3COO-(aq)+2H2O(l)=[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如何检查装置3的气密性。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选下面的A、B或C);目的是。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

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9.4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3.(15分)实验室化学科学的基础,在实验室中不慎受碱腐蚀时,可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冲洗;硼酸是一种比碳酸更弱的酸,在滴眼液、杀虫剂等中也常有应用。

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硼砂制取硼酸并测定硼酸样品的纯度。

制备硼酸的实验流程如下:

(1)溶解硼砂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和___________。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盐酸酸化硼砂溶液生成硼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流程中缺少的步骤a、步骤b操作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5)硼酸酸性太弱不能用碱的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实验室常采用间接滴定法,其原理为:

滴定步骤为:

①滴定到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到终点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22.00mL,则本次滴定测得的硼酸样品中硼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假定杂质不反应)。

③若滴定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消失,将导致测得的结果_____。

(选填:

“偏大”、“偏小”或“不变”)。

4.(15分)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熔点:

59-61°C。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则放出氨而变成碳酸氢铵。

59℃时分解为氨及二氧化碳,在密封管中加热至120~140℃时,则失去水变为尿素。

溶解度:

在100g水中为66.6g。

能溶于乙醇。

可用作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H3(g)+CO2(g)NH2COONH4(s) ΔH<0

(a)(b)

(1)如用图(a)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c)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液体X中,不断搅拌

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X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下列液体中,最合适做液体X的是。

A、水B、四氯化碳C、无水乙醇

(2)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

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以下烘干

(5)尾气处理装置如图(b)所示。

双通玻璃管的作用:

_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

_____。

(6)称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g。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2位小数)。

5.(15分)在75℃左右,用HgSO4做催化剂,乙炔可水化为乙醛,但HgSO4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H2S就是其中一种:

现用乙炔水化法,只用块状电石、浓硫酸、水、NaOH溶液、HgO粉末五种物质制乙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为了得到较为平稳的乙炔气流,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常用__________来代替水。

(2)B中应装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 ______   _____。

(3)仪器D中盛放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F中应加入HgO和另外两种试剂,若将三者分别直接加入,请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写出包括HgO在内的各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将HgO加放F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乙醛已制出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5分)高锰酸钾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强氧化剂,实验室制备高锰酸钾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MnO2熔融氧化:

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K2MnO4歧化:

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已知K2MnO4溶液显绿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熔融氧化应放在中加热(填仪器编号)。

①烧杯 ②瓷坩埚 ③蒸发皿 ④铁坩埚 

(2)在MnO2熔融氧化所得产物的热浸取液中通入CO2气体,使K2MnO4歧化的过程在如图装置中进行,A、B、C、D、E为旋塞,F、G为气囊,H为带套管的玻璃棒。

①为了能充分利用CO2,装置中使用了两个气囊。

当试管内依次加入块状碳酸钙和盐酸后,关闭旋塞B、E,微开旋塞A,打开旋塞C、D,往热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未反应的CO2被收集到气囊F中。

待气囊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关闭旋塞A、C,打开旋塞,轻轻挤压气囊F,使CO2气体缓缓地压入K2MnO4溶液中再次反应,未反应的CO2气体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

然后将气囊G中的气体挤压入气囊F中,如此反复,直至K2MnO4完全反应。

②检验K2MnO4歧化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3)将三颈烧瓶中所得产物进行抽滤,将滤液倒入(填仪器)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填操作),抽滤,得到针状的高锰酸钾晶体。

本实验应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来干燥产品,原因是。

(4)利用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高锰酸钾纯度分析,原理为: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现称取制得的高锰酸钾产品7.245g,配成500mL溶液,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待测液,用0.10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50.00mL(不考虑杂质的反应),则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为(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KMnO4)=158g·mol-1)。

若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或烘干,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

7.(15分)钛(Ti)因具有硬度大、熔点高、耐酸腐蚀等优点而被应用于航空、电子等领域,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钛酸亚铁)提取金属钛并获得副产品Fe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图1:

(1)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TiOSO4,常温下,该物质易溶于酸性溶液,在pH=0.5时开始转化为钛酸沉淀,则物质A是  (填化学式,下同),B是  

(2)已知FeSO4•7H2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步骤Ⅲ采用的操作是     。

(3)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由TiO2制备金属Ti:

TiO2+2C+2Cl2TiCl4+2CO

TiCl4+2MgTi+2MgCl2

已知:

常温下TiCl4是一种极易水解的无色液体,沸点为136.4℃.

①从下列供选用的装置如图3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备TiCl4,按气流方向连接起来:

A→      →      →      →    →C→      

②下列仪器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

B      ,G      。

③装置D中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

(4)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再以KSCN溶液作指示剂,用NH4Fe(SO4)2标准溶液滴定Ti3+至全部生成Ti4+.称取TiO2样品0.60g,消耗0.20mol•L﹣1的NH4Fe(SO4)2溶液36.75mL,则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是      。

8.(15分)铁酸锌(ZnFe2O4)是对可见光敏感的半导体催化剂,其实验室制备原理为:

Zn2++2Fe2++3C2O42-+6H2OZnFe2(C2O4)3·6H2O↓…………(a)

ZnFe2(C2O4)3·6H2OZnFe2O4+2CO2↑+4CO↑+6H2O…………(b)

已知:

ZnC2O4和FeC2O4难溶于水。

(1)上述制备原理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选填:

“a”或“b”)。

(2)制备ZnFe2(C2O4)3·6H2O时,可选用的药品有:

Ⅰ.(NH4)2Fe(SO4)2·6H2OⅡ.ZnSO4·7H2OⅢ.(NH4)2C2O4·7H2O。

①称量药品时,必须严格控制n(Fe2+)/n(Zn2+)= ▲ 。

②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 (填字母)。

a.按一定计量比,Ⅰ、Ⅱ、Ⅲ同时加入反应器并加水搅拌,然后升温至75℃。

b.按一定计量比,Ⅰ、Ⅲ同时加入反应器加水配成溶液,然后加入Ⅱ,再升温到75℃。

c.按一定计量比,将Ⅰ、Ⅱ混合并配成溶液甲,Ⅲ另配成溶液乙,甲、乙同时加热到

75℃,然后将乙溶液缓慢加入甲溶液中,并持续搅拌。

(3)从溶液中分离出ZnFe2(C2O4)3·6H2O需过滤、洗涤。

已洗涤完全的依据是 ▲ 。

(4)ZnFe2(C2O4)3·6H2O热分解需用酒精喷灯,还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 ▲ 。

(5)某化学课外小组拟用废旧干电池锌皮(含杂质铁),结合下图信息从提供的试剂中选

取适当试剂,制取纯净的ZnSO4·7H2O。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锌片完全溶于稍过量的3mol·L-1稀硫酸,加入 ▲ (选填字母,下同)。

A.30%H2O2B.新制氯水C.FeCl3溶液D.KSCN溶液

②加入 ▲ 。

A.纯锌粉B.纯碳酸钙粉末C.纯ZnO粉末D.3mol·L-1稀硫酸

③加热到60℃左右并不断搅拌。

④趁热过滤得ZnSO4溶液,再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其中步骤③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

2016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9题练习(3)

参考答案

1.(15分)(除备注以外每空2分)

(1)烧杯。

(2)A;B.

(3)滤去杂质,防止目标产物遇冷析出,以免影响产量。

(4)铁和盐酸作用还原性强,不具有选择性。

(5)间硝基苯胺微溶于水,但可与盐酸作用可以形成盐溶于水中。

(6)66.7%(3分)

2.(15分)

(1)分液漏斗(1分)关闭阀门A、B把4中导管插入水面下,微热装置3看导管口有持续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有形成一段液柱,则气密性好,若无则气密性不好。

(2分)

(2)C(2分)让锌粒与盐酸先反应产生H2,把装置2和3中的空气赶出,避免生成的亚铬离子被氧化(2分)

(3)B(2分)A(2分)

(4)使锌与CrCl3充分反应得到CrCl2(2分)

(5)83.3%(2分)

3.(15分)

(1)玻璃棒(1分)

(2)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央,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判断溶液的pH(2分)

(3)B4O72-+2H++5H2O=4H3BO3(2分)

(4)过滤(2分)、洗涤(2分)

(5)①由无色变为浅红色(2分)②90.93%(2分)③偏大(2分)

4.(15分)

(1)浓氨水、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1分),B(1分)

(2)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转化率(1分)

(3)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2分)

(4)过滤(2分),C(2分)

(5)防止倒吸(2分);

吸收多余氨气、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使氨基甲酸铵水解(2分)

(6)80%(2分)

5.(15分)

(1)蒸馏烧瓶(1分);饱和食盐水(2分)

(2)NaOH溶液(2分);除去由A装置导出的气流中混有的H2S(2分)

(3)吸收乙醛蒸气(2分)

(4)氧化汞→水→浓硫酸(2分);将蒸馏烧瓶横置,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送至底部,再慢慢竖立即可 (2分)

(5)取D中少量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若产生红色沉淀即可证明乙醛已生成(或答取D中少量溶液,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加热,若产生光亮的银镜即可证明乙醛已生成)(2分)

6.(15分)

(1)④(2分)

(2)①B、D、E。

(1分)

②用玻璃棒蘸取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点在滤纸上,若滤纸上只有紫红色痕迹,无绿色痕迹,表明反应已歧化完全。

(2分,能答出加点字中颜色对比,即给分)

(3)蒸发皿(2分)自然冷却结晶(2分)高锰酸钾晶体受热易分解(2分)

(4)87.23%(2分)偏小(2分)

7.(15分)

(1) Fe (2分), H2O (2分)。

(2) 降温、结晶、过滤 (2分)。

(3)①A→ E → B → F → D →C→ G (2分)

② 浓H2SO4 (1分), NaOH溶液 (1分)。

③冷凝产品得TiCl4液体(2分),a进b出。

(1分)

(4)98% (2分)

8.

(1)a(2分)

(2)①2:

1(2分)②c(2分)

(3)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1-2滴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不出现白色沉淀,表示已洗净。

或者: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若不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表示已洗净。

(2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4)坩埚、泥三角(漏写给1分,共2分)

(5)①A(2分)

②C(2分)促进Fe3+水解转化为沉淀并使过量的H2O2分解除去(答出促进铁离子水解即给2分)

第13页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