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68388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高考对口升学医科类中医专业试题卷.doc

河南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医科类中医专业课试题卷

考生注意:

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中医内科学1-20;中医外科学21-40。

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A.宣肺散寒 B.疏风宣肺

C.清热解毒 D.解表达邪

2.热哮发作时选用的方剂是

A.三子养亲汤 B.射干麻黄汤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3.喘证发病时主要影响的脏腑是

A.肺肾 B.肺脾

C.脾肾 D.肝脾

4.肺痈成痈期的首选方剂是

A.《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B.银翘散

C.加味桔梗汤 D.《济生》桔梗汤

5.胸痹症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质嫩红,脉细弱。

治疗首选方剂是

A.天王补心丹 B.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C.保元汤 D.当归四逆汤

6.气血亏虚之眩晕的治疗宜选用

A.补中益气汤 B.河车大造丸

C.四君子汤 D.归脾汤

7.实证不寐的病机主要是

A.心神失养 B.邪扰心神

C.心脾两虚 D.阴虚火旺

8.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呕恶,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或便溏,舌苔腻,脉滑有力。

辨证为

A.食滞腹痛 B.气滞腹痛

C.血瘀腹痛 D.寒凝腹痛

9.泄泻发作常和情绪波动有关,每于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之时,即发生肠鸣腹泻,泻后痛缓,矢气频繁。

治疗上首选

A.四神丸 B.痛泻要方

C.参苓白术散 D.保和丸

10.食滞胃肠导致的呕吐,治疗首选

A.藿香正气散 B.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C.保和丸 D.小半夏汤

11.湿热痢治疗首选

A.白头翁汤 B.胃苓汤

C.芍药汤 D.桃花汤

12.阴黄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B.利湿化浊,泄热除黄

C.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D.温化寒湿,健脾和胃

13.治疗石淋应选用

A.石韦散加金钱草、海金砂 B.八正散

C.沉香散 D.无比山药丸

14.刘某,女,45岁,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时发时止,伴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属于

A.血热妄行 B.阴虚火旺

C.气不摄血 D.以上都不是

15.消渴症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形寒畏冷,五心烦热,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方法应是

A.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B.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C.滋阴固肾 D.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16.痹症病情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肤色紫黯,痛剧固定,难以屈伸,伴全身畏寒,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

治疗首选

A.防风汤 B.薏苡仁汤

C.益肾蠲痹丸 D.白虎加桂枝汤

17.中风发病,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清,但神志正常,临床症状较轻。

辨证属于

A.中经络 B.中脏腑

C.闭证 D.脱证

18.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或虽饥而不欲多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属于

A.饮食停滞 B.瘀阻胃络

C.脾胃虚寒 D.胃阴亏虚

19.头痛在前额部及眉棱处,属于

A.太阳经头痛 B.阳明经头痛

C.少阳经头痛 D.厥阴经头痛

20.气滞痰郁导致的郁证,治疗首选方剂是

A.柴胡疏肝散 B.丹栀逍遥散

C.半夏厚朴汤 D.甘麦大枣汤

21.下列疮疡辨证属于阴证的是

A.急性发作 B.肿胀高起

C.脓质稀薄 D.肿疼剧烈、拒按

22.发生于夏秋之间的暑疖,数目多个,全身可伴有发热、口渴、胸闷、便秘、溲赤,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应是

A.清热解毒 B.清暑化湿解毒

C.清热化湿,祛风解毒 D.祛风化湿

23.符合蛇腹疔说法正确的是

A.患指除末节外,均肿胀 B.伸直患肢可减轻疼痛

C.随意活动可减轻疼痛 D.在指甲一侧切开治疗

24.成人丹毒发于下肢,局部红赤肿胀,苔黄腻,脉洪数。

属于

A.热毒蕴结证 B.湿热毒蕴证

C.胎火蕴毒证 D.热毒炽盛证

25.有头疽最易发生的部位是

A.头部 B.胸部

C.项部 D.腹部

26.有关走黄、内陷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在疮疡后 B.因失治、误治导致发病

C.发病时病邪内攻脏腑 D.发病时病邪毒入气分

27.附骨疽发病部位多在

A.脊椎 B.骨盆

C.胫骨 D.胸骨

28.症见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

苔薄黄,脉弦滑。

应诊为

A.乳癖肝郁痰凝型 B.乳癖冲任失调型

C.乳核肝气郁结型 D.乳核血瘀痰凝型

29.阴虚内热型热疮,治疗首选方剂是

A.辛夷清肺饮 B.增液汤加减

C.龙胆泻肝汤加减 D.竹叶石膏汤

30.不属疥疮症状的是

A.丘疹 B.瘙痒

C.皲裂 D.隧道

31.下列对急性湿疮描述错误的是

A.边界清楚 B.多形损害

C.剧烈瘙痒 D.反复发作

32.接触性皮炎主要诊断依据是

A.渗出明显 B.水疱破后糜烂

C.多发丘疹 D.明确的接触史

33.症见皮疹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口不渴,多冬季发病,舌淡,苔薄白。

治疗应首选

A.当归饮子 B.消风散

C.茵陈蒿汤 D.麻黄桂枝各半汤

34.神经性皮炎多发于

A.腹部 B.腋窝

C.颈部 D.股外侧

35.西医的银屑病中医称为

A.白屑风 B.黄水疮

C.血风疮 D.牛皮癣

36.青年人颜面、上胸背部散在毛囊性红丘疹、黑头粉刺,甚至结节、脓肿,伴皮脂溢出。

诊为

A.面游风 B.颜面疔疮

C.油风 D.粉刺

37.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是

A.硬下疳 B.结节性梅毒疹

C.软下疳 D.扁平湿疣

38.肛门缘突发肿块,肿痛剧烈难忍,肛门坠胀,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皮色暗紫,舌紫苔黄,脉弦涩。

诊为

A.内痔 B.混合痔

C.血栓外痔 D.赘皮外痔

39.肛裂的主要症状是

A.便血、疼痛 B.疼痛、脱垂

C.便秘、便血、疼痛 D.疼痛、便血、流脓

40.治疗脱肛的首选手术方法是

A.注射术 B.挂线疗法

C.切开疗法 D.切开引流术

中医内科学(6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1.内伤咳嗽病程一般比较短。

42.哮病和喘证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43.中风预防特别要注意中风先兆症状的出现。

44.胸痹的主要病机是心脉痹阻。

45.不寐病位在心,和脾胃无关。

46.痢疾主要是由外感湿热或疫毒、内伤饮食导致。

47.血瘀腹痛治疗首选方剂是失笑散。

48.消渴症是以清热润燥解毒为基本治疗大法。

49.巅顶头痛属于厥阴经头痛。

50.湿热腰痛治疗首选四妙丸。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8分)

51.泄泻

52.黄疸

53.水肿

54.痹症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5.痰湿蕴肺型咳嗽的症状和治疗方剂各是什么?

56.水肿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57.如何区分咳血与吐血?

58.简要回答内伤发热中气虚发热的症状和治疗所选方剂。

五、病例分析题(12分)

59.患者齐某,女性,47岁,平素善恐易惊,性格内向,间断心悸5年,曾先后于多家医疗机构处就诊,疗效欠佳。

1周前行走于街道,身后突然鞭炮声响起,致心悸症状再发。

就诊时症见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少寐多梦且易于惊醒,闻及声响时心悸症状可明显加重,苔薄白,脉细略数。

请写出:

中医病名、证型、治法和方剂。

中医外科学(60分)

六、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0.肿疡在脓成未溃时,不可以外用腐蚀药。

61.痈因外感六淫侵袭而发病,机体产生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的病理现象。

62.附骨疽虽多发于儿童,但是不影响骨骼生长和产生病理性骨折。

63.乳癌会导致乳房变形。

64.皮肤病在使用外用药物时,选择药物浓度一定要先高后低。

65.黄水疮中医治则是清热解毒利湿。

66.药物性皮炎发生后立即停用所有可疑药物,并可以加用抗过敏治疗。

67.艾滋病窗口期是3个月。

68.肛裂早期治疗宜选用内治。

69.锁肛痔常被误诊,因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很重要的。

七、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8分)

70.瘰疬

71.神经性皮炎

72.瘾疹

73.附骨疽

八、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4.简答疮疡逆证的特点。

75.简答如何根据皮肤损害选择适当的外用药物剂型。

76.简答内痔分期。

77.简答浅Ⅱ度烧伤的临床表现。

九、病例分析题(12分)

78.郦某,女,28岁,初产后3周,2日前右乳出现肿块疼痛,伴有压痛,乳汁排出不畅,因疼痛未行按摩排乳。

现肿块胀痛明显,局部皮色正常,皮温高,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口渴,便秘,苔薄,脉数。

查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为11.6×109/L。

试析:

中医诊断、证型、治法、代表方剂、外治。

医科类中医专业课试题卷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