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14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docx

打印版马原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范围

绪论部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P2—P4)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单选题: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P7)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

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都以失败告终。

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主要的思想来源(三种直接思想来源);(P8-P9)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黑格尔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这种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

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

(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表达了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P19)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科学性表现在:

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并透过现象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

革命性表现在:

坚持唯物辩证法;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

(1)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P27-P29)

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性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的思想能否认识现实世界?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物质概念的经典定义及其意义;(P30-P31)

马克思主义:

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即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4-P39)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动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P39-P42)

(1)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括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P42—P47)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

规律就是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存在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矛盾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①矛盾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矛盾的特殊性: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

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6、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P46-P47)

(1)质量互变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2)否定之否定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其积极的因素。

7、意识、意识的能动性、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P54-P55,P56-P60)

(1)规律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的联系。

(2)意识

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注意: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3-P66)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的基础。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验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实质及两条认识路线;(P66-P68)

认识的实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两条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到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3、认识的基本规律和过程;(P68-71)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导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从认识到实践

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4、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P71,P73-P75,P75-76)

真理是主体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2)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对立的,这是就认识确定的对象和范围来说的。

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

①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

②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转化为真理。

5、真理的检验标准;(P76-P78)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P94-P95)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P99-P104)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和科学技术。

②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③生产关系地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其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其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规律;(P104-P108)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制度具有内在联系。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其统治地位并获得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的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定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反之,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重要动力、强大杠杆);(P112—P126)

答: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科技革命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

②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B、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①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①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A、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B、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C、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改革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c.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5、人民群众与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表现;(P126-P131)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95-P99)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应。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特性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P125-P126)

好:

①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于人类。

②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坏:

①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②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也是一个例证。

8、历史人物及其评价法(P134-P136)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答:

(1)商品二因素

商品:

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

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形成商品的价值)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1.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2.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3.阻碍技术的进步。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答: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劳动力成为商品(前提条件)

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3、剩余价值的本质;

答: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4、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和经济危机;

答: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四阶段:

危机(基本阶段)、萧条、复苏、高涨

5、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答:

(1)资本主义政治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因为它在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与偏见。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

政治统治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2)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

(3)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发展阶段及实质;(P182-P183,P186-P193))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