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260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docx

小古文100篇+注释上册已经修改可编辑范本

经典诵读五年级系列读本

小古文一百篇

班级:

姓名:

上   册

第一组乡村即景

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荻dí.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

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

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

①溢(yì):

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

它的.

③或:

有的。

④惟:

只有。

⑤赭zhě:

红褐色译文: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

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

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

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译文:

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

9、日 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译文:

子[zǐ] (夜十一点至一点)丑[chǒu] (凌晨一点至三点).

寅[yín] (夜三点至五点)卯[mǎo](早晨五点至七点).

辰[chén](上午七点至九点)巳[sì](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午 [wǔ](白天十一点到一点)未[wèi](下午一点至三点)

申[shēn](下午三点至五点)酉 [yǒu](下午五点至七点)

戌[xū](下午七点至九点)亥[hài] (晚九点至十一点)

一白天加一夜晚,共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就是指这十二个时辰的.。

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

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

第三组别样的争和辩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

【注释】①伏:

趴,脸向下,体前屈.②坠:

落,掉下

鱼缸里有一条金鱼,一只猫爬在缸边,准备把它(金鱼)吃掉,(猫)不小心掉到了水里,急忙跳了出来,(可是)全身的毛都已经湿透了。

11、猫 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译文:

有黄猫白猫两只猫在屋顶上打架,两只猫都发出呼呼的叫喊,四只眼睛相对怒视,两猫对打不相上下,过了很长时间,白猫稍微有些退缩,黄猫奋力打白猫,白猫打不过躲进了屋里,不敢再出来.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译文】 乌龟跟兔子赛跑,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乌龟跑得慢,却总是不停地走,等到兔子醒来,乌龟早就到了终点了。

13、五官争功

口与鼻争高下.

口曰:

“我谈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

“饮食非我不能辨.”

眼谓鼻曰:

我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唯我当先。

“又谓眉曰:

“尔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

“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

无即不成礼仪。

若无眉,成何面目?

注释:

(1)居:

呆在;

(2)唯:

只有;(3)乃:

还;(4)尔:

你;(5)观:

仔细看;(6)当:

担当;(7)居:

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8)虽:

虽然。

(9)谓:

对某人说。

译文:

嘴巴和鼻子争上下.嘴巴说:

“我谈古论今,你有什么能耐待在我上面?

"鼻子说:

“所有的饮料食物没有我就不能分辨。

”眼睛对鼻子说:

“我近可以分辨毫毛尖端(那么细微的事物),远可以观察到天边,只有我当排名最先.”又对眉毛说:

“你有什么功劳待在我上面?

"眉毛说:

“我虽然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如果没有眉毛,那成什么面目了啊?

第四组读书要得法

14、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译文:

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所。

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行动,只是因为不知道读书 ,所以一直不如人。

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

15、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译文:

我曾经说过: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注释

1.心不在此。

此:

这里。

2.决:

一定3。

心到最急.急:

迫切、重要。

16、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

 

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

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

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

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

1.朗读句子,给每个分句各作一次停顿,划上“/"。

以致 /融会贯通,都/无 所疑,方始/是学。

2。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疑渐渐释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

3.朱熹在本文中说明,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是“"。

(均用原文回答)

4.孟子说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17、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A问之,B曰:

“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

“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

“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

老妇人说:

“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1.补出文中A、B两处省略的内容。

A:

   B:

2。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未成  弃去逢老媪

方磨铁杵问之欲作针

白笑其拙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铁杵磨针”的故事后成为一句俗语:

4。

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匡衡凿壁偷光。

车胤萤囊映雪  苏秦“锥刺股” 孙敬“头悬梁”

5。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第五组智慧少年

18、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译文:

曹操得到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象太重了)没办法(用秤)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聪,跟曹操说:

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

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

再称出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划分正确的停顿。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3处)

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2处)

2.解释下列文句中词的词义。

操之幼子   之(  ) 幼(    )

水痕所至  至(     )

复称他物   复(  )

4。

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5.你认为曹冲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你从曹冲称象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19、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

诸小儿:

小伙伴们。

多子折枝:

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

竞走:

争着奔过去.信然:

真是这样。

翻译:

王戎七岁时曾和众小孩儿一起玩,看见路旁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折断树枝,众小孩儿相继跑着抢走李子。

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

“李树在路边生长而且结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拿来一个真的是这样。

1。

 划分正确的停顿。

2. 解释下列词的词义。

尝( )游( )唯( )  必(  )

人问之( )取之(     )

3.从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

王戎是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注释

(1)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

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3)【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4)【《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

(5)【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

(6)【自是】自此,从此。

(7)【释】放下。

(8)【瓮】(weng)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9)【弃去】逃走.

(10)【迸】涌出。

(11)【退】回家。

(12)【了】了解。

(13)【于】在.

(14)【闻】听、听到。

“闻”在文言文中主要有6种意思①听,听到如本文中的“闻讲《左氏春秋》”。

②听说,知道③报告上级④用鼻子嗅。

⑥声望,威望.如《伤仲永》中的“不能称前时之闻。

(15)【破】打开,打破。

译文

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20岁,并非如今的18岁)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

从那以后,他对于《左氏春秋》喜欢得爱不释手,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瓮指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那次以后京城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在图中,广为流传。

备考训练

1.试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三处。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凛然如成人( )(2)即了其大指()

(3)群儿戏于庭()(4)足跌没水中(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读完《破瓮救友》,谈谈你从幼年司马光身上所获得的启示。

21、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译文: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第六组寓言故事

22、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23、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

古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

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注释

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2、长(zhǎng)——生长,成长.

3、揠(yà)-—拔.   4、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5、其家人—-他家里的人。

6、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7、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8、趋——快走。

  9、往——去,到。

.去。

 

10、槁(gǎo)--草木干枯。

  11、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12、耘苗:

给苗锄草 13、非徒—-非但。

徒,只是。

   14、益:

好处。

   

15、子:

儿子

 

24、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

“您不敢吃我!

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字词翻译

(狐假虎威)假:

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求百兽而食之)求:

寻求,寻找。

 

(子无敢食我也)子:

你。

无:

不.

(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ang):

同“掌”,掌管。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然:

对的,正确的。

遂:

前进,前往。

(故遂与之行)遂:

于是。

 

(兽见之皆走)走:

逃跑。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

害怕。

备注

后来人多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带贬义。

25、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释:

闻:

听说。

反:

通假字,同“返",返回。

衣焦:

衣裳皱缩不平。

申:

伸展,舒展.后作“伸”.

大行(háng):

(1)大,通“太”,大行:

太行山。

(2)大:

宽大。

行:

道路。

大行:

宽阔的道路。

方:

正在。

北:

面向北方.持其驾:

驾着他的车。

之:

动词,到……去。

楚:

楚国,在魏国的南面.

将:

又。

奚:

为何。

用:

费用,钱财。

御:

驾驭车马。

者:

…的人。

御者善:

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

此数者:

这几个条件。

恃:

依靠,依仗。

广:

使动用法,使……广大,扩展.

犹:

犹如,好像。

王:

统治天下

数:

多次,频繁

译文

“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

‘我想到楚国去.’我说:

‘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他说:

‘我的马很精良.’我说:

‘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离楚国越来越远。

’他说:

‘我的路费很多。

’我说:

‘你的路费虽然多,可离楚国越来越远。

’他说:

‘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

近义词

背道而驰,缘木求鱼,适得其反,升山采珠.

反义词

如出一辙,亦步亦趋。

 

第七组神话传说

26、盘古开天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翻译: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

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

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27、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①逐走:

赛跑。

逐:

竞争。

走:

跑。

 ②入日: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

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④河,渭:

黄河,渭水。

⑤北饮大泽:

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⑥道渴而死:

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⑦邓林:

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

邓林既“桃林”。

⑧未至:

没有赶到。

⑨渴:

他感到口渴。

 

⑩弃:

遗弃。

全文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28、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注释

①共工:

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②触:

碰、撞.

③不周山:

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淮南子》载:

“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④昔者:

从前 

⑤颛顼(zhuānxū):

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⑥天柱折,地维绝:

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

绝,断。

 

⑦焉:

文中译为“这,这里"

⑧水潦(lǎo):

泛指江湖流水。

潦,积水。

 

⑨尘埃:

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⑩地维绝:

系大地的绳索断了.

阅读理解

“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29、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译文:

刑天和黄帝争夺神的位置,黄帝砍断了他的头,把他的头埋葬在常羊山。

于是他用乳头当做眼睛,用肚脐当做嘴巴,拿着盾和斧头挥舞着。

注释:

 葬:

埋。

  操:

手持,拿着。

干戚:

干 ,盾;戚,斧

 

30、舜耕历山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

舜(shùn),是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

 窳yǔ:

1、粗劣,坏.仓廪:

储藏米谷之所;仓:

谷藏曰仓。

廪:

米藏曰廪.耕历山 :

在历山耕作。

渔雷泽:

在雷泽捕鱼。

 陶河滨:

在黄河边制作陶器。

译文:

尧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

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陶,在那里的陶器没有不好的。

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

尧于是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第八组那些勤奋的人儿

31、欧阳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

注释

1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

 

2欧阳公:

指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3孤:

幼年丧父。

4资:

财务,钱财.5太夫人:

指欧阳修的母亲. 

6荻(dí):

芦苇杆。

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7以:

用……办法 8书:

写。

 9闾(lǘ)里:

街坊,乡里,民间。

 

10士人家:

读书人家 11或:

有时. 12因:

借:

……机会。

 

13惟读书是务:

只致力于读书。

  14务:

致力,从事。

 15文字:

文章 

16资:

财务,钱财.

【翻译】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

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

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与大人一样有文采.

画荻教子(huàdíjiào zǐ)是一个古代汉族民间传说故事。

是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该成语于欧阳修有关。

32、推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

“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

“‘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翻译】

  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一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

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拥到韩愈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