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937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docx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2019年秋季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1、学期教学目的:

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音乐与人、与社会、与民族、与大自然的联系,提高音乐的感知能力。

2、学期教学任务:

a)加强实践与创造b)加强综合与渗透c)加强识谱知识的学习d)学会1-10课歌曲,能够表演

3、教学重点:

a)歌曲的学唱b)创编能力的培养c)识谱知识的学习

4、教学难点:

a)创编能力的培养b)识谱知识的学习

5、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

六、教学效果检验方式:

1、分组测试2、个别测试3、课堂表现4、提问5、期末测试七、教学活动开展方式:

1、课堂教学2、游戏类型活动

 

教学行事历学科:

音乐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8.22-27

童年

(一)

(二)

第二周

29-9.2

(三)(四)

第三周

5-9

草原

(一)

(二)

第四周

13-16

(三)(四)

第五周

14-18

友谊

(一)

(二)

第六周

21-25

(三)(四)

第七周

28-10月2

十、一放假

第八周

5-9

放牧

(一)

(二)

第九周

12-16

(三)(四)

第十周

19-23

妈妈的歌

(一)

(二)

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26-30

(三)(四)

第十二周

11月2-6

四季的歌

(一)

(二)

第十三周

9-13

(三)(四)

第十四周

16-20

钟声

(一)

(二)

第十五周

23-27

(三)(四)

第十六周

30-12月4

爱鸟

(一)

(二)

第十七周

7-11

丰收歌舞

(一)

(二)

第十八周

14-18

复习

第十九周

21-25

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

28-31

 

1周2节,2周2节总4节

课题

童年

课时

课型

综合课

道具

电子琴多媒体录音机

?

1.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同谣,6/8拍,D宫调式。

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

《小酒窝》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五声羽调式。

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生动,富有童趣,抒发了在温馨家庭中孩子甜美生活的欢乐心情。

1、聆听、欣赏。

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讲解法合作法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1、分组2、宣布平时成绩记载项目(采用竞赛法)3、常规教育四、新歌教学1、导入:

听《劳动最光荣》,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用‘LU’哼唱。

7、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2边。

8、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3516│55│摇到外婆桥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5拍时值唱足。

9、连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10、跟唱歌谱五、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4、出示:

365│365│3516│55│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在长音处用)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

师:

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2、初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

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

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

谁的行走速度慢?

板书:

快慢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并板书。

4、再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

情绪怎样?

第3段速度怎样?

情绪怎样?

完成书上练习。

第三课时一、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导入:

回忆童年开心吗?

你们觉得幸福吗?

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

几拍子?

幻灯出示歌词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A、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

B、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C、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

6、编创与活动师:

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

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二、听辨练习1、用LU模唱356三个音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

哪个低?

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355356533663三、小结,师生再见。

第四课时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摇啊摇》边唱边表演三、新歌教学1、导入:

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

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学生交流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

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

4、用LU哼唱重点:

3106│30│5305│60│5、按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

左边0一│个0│右边0一│个0│读准八分休止处6、放录音,轻声跟唱。

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

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

教师范唱AB两句,各4小节。

设问:

A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曲调。

设问:

B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3106│30│5305│60│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7、连唱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Х”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边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跟老师轻声唱歌谱。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

两首歌曲学生都很喜欢,只是6/8拍子的感觉还没建立。

3周2节4周2节总8节

课题

草原

课时

课型

综合课

道具

电子琴多媒体录音机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

《草原上》,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

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风和日丽、绿草如荫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族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

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动的节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动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是的喜悦心情。

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系扩充了的一段体。

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

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表达了草原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1、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唱准音高,进行即兴编曲。

合作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学习:

1:

导入:

(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教师介绍:

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

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

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misolla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

(学生唱)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65―62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Ⅹ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4、节奏游戏找妈妈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

新课学习:

聆听《草原巡逻兵》1、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

3、听全曲。

设问:

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师生交流答案:

主题变化发展。

4、听全曲。

要求:

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简单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

5、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

教师简单介绍“笙”的性能。

第三课时一、组织教学二、新歌学习1、导课:

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师:

《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由回答。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

(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

(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5、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时一、组织教学二、编创与活动ABA1、复习《草原上》(要求:

边唱边表演)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

边唱边表演)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

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

(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1、导入:

师:

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1)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2)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3)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再次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1、出示“356”三个音符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5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1.初步掌握了音符3、5、6,学生学唱积极。

2.这两首歌曲学生很喜欢,掌握得好。

第5周2节第6周2节总12节

课题

好伙伴

课时

课型

综合课

道具

电子琴多媒体录音机

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

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

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

苏珊娜》。

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

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噢!

苏珊娜》这首歌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中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流传最广的一首。

曲调素材精炼,易唱,易记,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歌曲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的情谊,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追求的一种向往。

《原谅我》这是一首3/4拍的美国儿童歌曲,曲调短小精悍,歌词简练,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以往的错,勇于向朋友倾诉,求得原谅的真切心情。

歌曲的第一、二、三乐句的句首运用了相同的音调,朴实的语言“原谅,承认,以往的一点错”真实地表达了孩子认错时的那种谦虚的神情。

第三乐句的句尾作了“5-ⅰ”的音程大跳,把诚恳原谅的迫切心情推向高潮,紧接着以平稳的节奏及音调进入了第四乐句,表现了孩子改正缺点、承认错误以后舒畅快活的心情。

1、流畅地唱好《噢!

苏珊娜》,编创歌词和舞蹈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合作法探究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聆听《同伴进行曲》

(1)导:

秋天,秋高气爽,秋色怡人,真是郊游的好时光,我们结伴去郊游好吗?

在郊游前,先听音乐,进行列队表演,但得听出这段音乐是齐步走还是跑着走?

(2)初听,听后交流

(3)介绍创作背景

(4)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

分组讨论:

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

提示:

可以表演、画图、语言

分组展示

评价

(5)初听C段音乐

导:

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似?

(6)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7)导:

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噢!

苏珊娜》

(1)导:

队形表演很精彩,全体出发。

放《郊游》,学生边唱边表演。

出示牛仔图。

导: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打扮?

你知道是哪里的吗?

(2)放音乐,教师边唱边表演。

导:

我们和他们一起同行好吗?

放音乐,学生做动作。

(4)朗读歌词

(5)放录音,学生轻唱

导:

你最喜欢哪一句?

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

一起唱一唱。

重点:

弱拍的附点节奏

方法:

采用教师范唱对比法,让学生听辨练唱、跟唱、连唱

导:

歌中说他们去探望朋友们,说明他们跟朋友的友谊非常深厚,该用什么心情来唱?

(6)再唱歌曲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噢!

表演苏珊娜》

(1)完整地唱一边。

(2)编邀请舞

A、教师跳基本舞步--跑跳步。

B、分组设计创作

C、分组展示

D、师生评价

2、新歌教学

(1)导入:

上次我们碰到了美国人,并学了一首美国歌曲,知道他们很珍惜友谊,看到他们很珍惜友谊,有一个小朋友不禁唱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听他唱了什么?

(2)听录音

学生交流

(3)师:

这个学派有肯承认自己的

放录音轻唱错,说明他怎样?

学生自由回答

师:

你能听出刚才这个学派有唱的歌是几拍子的吗?

放录音学生试拍。

放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提示:

第一拍不打

用“LU”哼唱。

(4)学唱歌词

再放录音,轻唱

找一找难唱处

重点:

前三句强拍上的八分音符。

歌中是谁向朋友倾诉“一点错”

所以“我”应唱得重一点,稍长一点。

练唱

练唱

处理:

歌中讲讲我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如果是你有了一点错,你怎么做?

学生讨论:

怎样唱?

(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进一层。

连起来流畅地唱一边。

(5)学唱歌谱

出示歌谱

师:

第一、二锯的曲调有哪几个音是相同的?

有哪几个音是不同的?

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比一比谁的记忆和模仿最快?

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学生跟琴唱连唱

3、编创与活动

(1)刚才小朋友进行了比赛,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找自己的好伙伴编段新歌,看哪些学派有编得新颖、有趣。

(2)展示

(3)师生评价。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分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试敲,讨论每样乐器用了什么节奏进行伴奏

出示节奏谱,逐条边唱边徒手拍

加上乐器敲一敲,三条合起来(方法同上)

(3)交换敲击,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师:

玩得愉快吗?

下面老师考考学派有,看哪些学派有聪明。

出示节奏

2/4ⅩⅩ∣ⅩⅩ∣Ⅹ―∣Ⅹ―‖

师:

你会用“356”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听听老师的歌怎样?

教师示范

学生同座试编

学生展示

师生评价

3、聆听《船歌》

(1)导入:

听,远处传来了歌声,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

放录音,学生聆听

(2)施舍功能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幻灯出示歌词,复听全曲。

师:

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

学生交流

(4)再复听全曲

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5、师:

请学派有用好艘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6、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弱起节奏和符点音符掌握要加强

节奏训练做得很好,学生可以掌握三组的节奏训练。

第8周2节第9周2节总16节

课题

放牧

课时

课型

综合课

道具

电子琴多媒体录音机

1、有感情的唱好《放牛山歌》,为《小牧笛》编创表演唱。

2、聆听《牧歌》、《小放牛》,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

《放牛山歌》这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

2/4拍五声徵调式。

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一、二乐句的第2小节与第4小节分别采用了上移一度和同度进行的手法。

第三乐句“XX.”切分节奏的出现,使牧童在在欢乐放牧时的心情得到了欢畅的抒发。

第五乐句宽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儿啰喂“,犹如牧童在上坡上向远处呼唤的生动情景,热情而又奔放,歌声悠扬。

《小牧笛》这是一首以民歌音调尾素材的创作歌曲,商调式,歌曲的结束音使用了下滑音,使歌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

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包含三个乐句。

第一乐句第1-4小节的前两个小节是2/4拍,后两个小节变为3/4拍;这一节拍延伸到第二乐句的4小节(第5-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前两个小节。

第三乐句较长,包含了7小节,是一个扩充的乐句。

节拍、节奏和句幅的变化使歌曲充满生气,洋溢着喜悦、真切的感情。

1、掌握八分音符。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

合作法探究法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音乐知识ladore及八分音符时值1、在复习巩固“misolla”的基础上,讲解“6、1、2”的音高位置。

2、游戏:

师把“612356”做成卡片,随便拿出一张,看谁唱得最快。

3、在复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学习八分音符时值-X“跑”二分音符X-四分音符X八分音符X4、即兴自编两小节节奏三、聆听《小放牛》1、先介绍河北民歌《小放牛》《小放牛》是一首载歌载舞的男女队唱,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时的风趣情景。

旋律质朴流畅,活泼轻快。

(1)媒体播放《小放牛》音乐和歌篇

(2)学生随琴声哼唱曲调,对该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2、初听有乐曲:

多媒体播放问:

这段乐曲是有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有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3、听第一段音乐:

问:

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

4、听第二段音乐:

问:

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5、复听第一、二段后,师生交流听后感6、完整地聆听全曲四、编创与活动:

书上练习这一活动要求是即兴创作,把已学到的知识:

六个唱名,三种节奏组合起来进行口头即兴创作,多引导,多鼓励。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再次聆听河北民歌《小放牛》三、复习“612356”和三种音符1、唱出学过的这几个音,师随时纠正2、写出几种音符,学生说出是几分音符?

读什么?

四、学习歌曲:

1、听范唱:

多媒体播放2、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2/4拍,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曲调欢乐、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3、学习曲谱:

要求学生读谱视唱学生用“la”随琴跟唱旋律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