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9965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docx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复习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选择题)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C)。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

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B )。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B)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C)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C)。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极星

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B)。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C)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B)个时区。

A、12   B、24   C、36

9、傅科是通过观察(B)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    B、摆    C、水流 

10、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B)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1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C)。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13、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A)。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14.我国古代将一天分为( B)个时辰。

A6   B12    C24

15.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C )个时区。

A 6    B12   C 24

16.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区时间作为标准的时间,称为(B )。

A 统一时间 B北京时间 C标准时间

17.用小球代表地球、电筒代表太阳来研究昼夜交替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C)。

A对比实验 B 代表实验  C模拟实验

18.地球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A )。

A 1天   B1个月    C1年

19.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A)。

A昼夜现象 B日食现象  C四季现象

20.热的不良导体,可以(  B)物体热量的散失。

A加快  B减慢  C不改变

21.下面物体是热的良导体的是( C)

A塑料勺 B木勺  C钢勺

22.下面物体有热缩冷胀性质的是(C )

A空气  B铁  C锑

23.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人开水里烫一下,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的原理是( B )

A液体的热胀冷缩 B气体的热胀冷缩  C固体的热胀冷缩

24.密封的小塑料袋中装一些冷水,密封水袋会慢慢地从热水底部浮到水面,是因为( A )

A小塑料袋中的冷水受热体积膨胀增大了浮力   B小塑料袋中的冷水受热后重量变轻了 C热水受冷体积缩小增大了浮力 

25.铜、铁、铝等都是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它们的导热性能(  B)

A都相同  B存在差异  C没法确定

26.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 A )

A快  B 慢 C一般

27、下列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B )

A铝球  B干木球  C铁球

28.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 C )

A它的重量 B液体浓度 C它的体积

29.下面哪种物体放入水中会浮起来。

(  B)

A小石头  B萝卜 C橡皮

30.马铃薯放入( A)中会浮起来。

A淡盐水  B清水 C浓糖水

31.同体积的塑料块、清水、食用油比较,(B)最重。

A塑料块 B清水  C食用油    

3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A)重力时就下沉。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33.同样50克的方木块,( C)容易浮。

A体积小的 B体积大的 C一样

34.我们科学课一节课的时间是( B)

A35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35.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 A )

A水流速度  B水流量  C水质的处理

36.下列物质中,(  A )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强。

A、空气    B、水         C、铜球

37.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 C )时辰。

A36   B24  C12

38、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B )无关的。

A漏水孔的大小 B容器的颜色  C滴漏中的水位

39.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40.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 B)

A 日晷B蜡烛  C滴漏

41.钟摆的快慢与(  B)有关。

A 摆重    B 摆长   C 摆幅

42、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是(B)

A、摆锤的重量   B、摆绳的长度   C、摆动的幅度

43、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B)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

44、“傅科摆”可以证明( A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公转的同时自转

45、以下方法中,改变物体的( C  ),不能改变物体沉浮状态。

A、自身的重量  B、体积   C、颜色

46、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C  )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47、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48、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B  )

A、这些材料能生热  B、这些材料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这些材料完全不传热

49、下面的( A)可以使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

A、往水里加盐  B、水倒掉一些  C、水里加纯净水

50、子夜是指( B)

A、晚上9点到11点  B、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C、凌晨1点到2点

5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C )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52、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B)。

A、银和水银   B、锑和铋   C、铁和铝

53、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是( A )

A、《天体运动论》  B、《天论》 C、《八十天环游地球》

5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A)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55、一位同学做物体沉浮的实验时,把5个轻重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是沉的,有的小球是浮的,然后他把小球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寻找物体沉浮的规律,这位同学可以证明物体的沉浮与(  A)有关。

A、大小    B、轻重      C、形状

56、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正确的解释是( D  )。

A、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自转 D、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自转

57、一个物体放入甲水槽时浮的,放入乙水槽时沉的,说法是正确的是( B)。

A、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B、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清水

C、甲水槽里装的可能是色拉油,乙水槽里装的可能是盐水

58、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B )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断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填空题)

一、填空题。

1、(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5、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6、(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7、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8、(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9、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0、(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1、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4、(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5、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6、(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7、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18、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19、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0、(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1、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2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23、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4、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2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26、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7、(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8、(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9、(“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30、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时间。

3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33、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3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也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35、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36、(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7、(“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38、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39、(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40、(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41、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42、(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3、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44、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

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45、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46、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47、(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48、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49、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50、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51、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52、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5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5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

(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5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

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判断题)

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2、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3、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冬天多穿衣服后身体感觉暖和了,是因为衣服里有很多热。

(√)5、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6、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7、世界各地新年的钟声都是同时敲响的。

(×)8、钢铁造的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滚轴的作用是让车开起来更稳一些。

(×)9、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10、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午时三刻表示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12、相同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1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14、铜砝码能漂浮在水银上。

(×)15、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增加了。

(×)16、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17、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18、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19、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20、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21、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22、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23、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24、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25、地球的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

(√)26、傅科摆利用了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 )27、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是自转一周时间的30倍。

(√)28、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造成的。

(√)29、我国是夏天的时候,南半球正是冬天。

(×)30、北京与乌鲁木齐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一个在东、另一个在西,所以,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31.轻的一定浮,重的一定沉。

(√)32.人在游泳时会感到有一种向上托起的力。

这个力叫浮力。

(×)33.只有盐水和糖水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34.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3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36.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37.历史上“曹冲称象”的故事是利用的浮力原理。

(√)38.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9.把橡皮擦切成八分之一放入水中,橡皮擦就会浮起来。

(×)40.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1.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2.多穿衣服会使人感到暖和,这是因为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43.把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会浮起来。

(×)44.所有的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5.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46.空气是一种热的良导体。

(×)47.两手相互摩擦不能产生热。

(×)48.锅用铁制成,锅柄用塑料或木头制成,因为铁、塑料、木头都是热的良导体。

(√)49、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50、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51、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52、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53、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54、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越多。

 

(√)55、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

 

(×)56、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57、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58.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