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66998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Word下载.docx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反映了人的个体差异性。

故选B。

  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原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解析】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意为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因此强调课内与课外活动应该相结合。

  7、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解析】言语信息作为一种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地点、时

  间、定义、对实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陈述出来。

两岁的儿童,不可能习得唐诗表达的意境等,仅是将唐诗记忆,并可以陈述处理,所以不属于智慧技能学习,属于言语信息学习。

  8、()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A、成熟

  C、成长

  D、生长

  【解析】成熟是指由内部决定的变化模式。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指生物体的发育完备;

二是指事物的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成熟是正常行为发展必需的基本过程。

人的成熟,不仅指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更是指心理上的成熟。

  9、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B、教育对象的影响

  C、教育法规的影响

  D、教育原则的影响

  【解析】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1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是()。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11、英文单词的前缀“pre”多为“首”、“前”或“预先”的意义是学习迁移理论的()。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泛化说

  D、关系转化说

  【解析】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

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1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故选C。

  13、师德的灵魂是()。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1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解析】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感觉活动的第二步是转换,感觉活动的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15、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为()法律关系。

  A、隶属型

  B、平权型

  C、调整型

  D、保护型

  【解析】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

  16、学生不够自信很少说话,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老师给予积极地回应,并对他进行表扬,学生以后去找老师的次数更多了,而且变得更自信了,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解析】正强化即用有吸引力的结果对某一行为进行奖励和肯定,以期在类似条件下重复出现这一行为。

  17、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解析】处于心理发展转折期的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

  18、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求平等合作,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的()。

  A、民主平等

  B、教学相长

  C、尊师爱生

  D、心理相容

  【答案】D

  【解析】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相互接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故选D。

  19、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求平等合作,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的()。

  20、教师的哪一种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

()

  A、专断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综合型

  【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专断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

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

  21、范例教学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其中范例性是针对()而言的。

  A、教学内容

  B、学生

  C、教学活动

  D、学生主体状况

  【解析】范例教学是通过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的方法。

其中范例性是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范例性的特点。

  22、在班级管理中,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被称为()。

  A、校长

  B、班主任

  C、教师

  D、行政干部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内涵。

  23、()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A、教师职业责任

  B、教师职业理想

  C、教师职业态度

  D、教师职业良心

  【解析】教师职业责任是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4、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解析】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期待效应,强调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5、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

  A、教学的情感应力

  B、学习的心理动力

  C、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D、问题数量的多少

  【解析】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既不教学语言文字是()。

  A、地区方言

  B、文字

  C、汉语言文字

  D、普通话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27、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A、学校精神文化

  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它包括两种表达方式: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环境卫生、校园绿化、教育和教学场所等;

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

  28、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知识、技能

  B、知识、能力、技能

  C、智力、思维、能力

  D、环境、智力、个性

  【解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环境;

  

(2)智力;

  (3)个性。

  29、人类正是通过教育把已有的文化财富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造就他们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从而使文化得以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A、交流功能

  B、创新功能

  C、选择功能

  D、保护功能

  【解析】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人们把已有的文化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从而促进文化得以发展。

体现了文化的创新功能。

  30、“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

  (《韩诗外传》)。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

  A、不仅要提高道德认识,还要加强道德实践

  B、不仅要有从教的学识能力,还要做到以身作则

  C、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注重能力的提升

  D、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情怀

  【解析】题目中句子的意思是:

一个人的智慧像水源一样永不枯竭,他的行为可以做别人的学习的榜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

  31、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解析】发散思维指的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2、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A、学能测验

  B、成就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解析】常模参照测验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这个学生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

常模参照性测验反映了考生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和其他考生相比,这个考生考的怎么样。

  3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解析】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4、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A、学生的习惯培养

  B、学生的人格养成

  C、学生的知识储备

  D、学生的情感体验

  【答案】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强调的是兴趣与热爱的重要性。

这些属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3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不包括()。

  A、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B、依据教育制度和文化制度

  C、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依据人的身心发展需要

  【解析】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

  

(1)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

  36、下列对大学精神的解释中,不是蔡元培先生做出的是()。

  A、“大学者,研究髙深学问者也”

  B、“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是儒家思想中的大学精神的最高境界,主要体现在“至善”。

  3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解析】我国新课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8、狗最初对圆形和椭圆会做出同样的反应,经训练后仅对圆形做出反应,这是条件反射的()。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解析】根据巴甫洛夫狗分泌唾液的实验,一开始对圆形和椭圆形做出相同反映是”泛化“现象,而后面只对圆形有反映则是“分化”反映。

  39、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

  A、温故而知新

  B、不陵节而施

  C、不悱不发

  D、学而时习之

  【解析】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不陵节而施”的原句是“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因此,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不陵节而施”。

  40、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4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解析】题干意指听说的不如自己亲自看到的,因此是直观性原则。

  42、小明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为此总是受批评。

有一天,他表现很安静,就没受到批评。

从那以后,他好像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了。

老师的做法属于()。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原来存在的消极刺激以使这些行为发生的频率提高。

  “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表明行为发生频率增加,属于强化,“没受到批评”说明是撤销厌恶刺激,因此为负强化。

  43、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A、职业知识的差异

  B、职业理念的差异

  C、职业能力的差异

  D、职业认同的差异

  【解析】两位教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职业理念的差异。

  44、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立德树人

  B、教书育人

  C、教育均衡

  D、教育平等

  【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4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A、不怕见生人了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每天跑步

  【解析】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46、提出“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陈鹤琴

  D、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学、做分家。

他说: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

”故选D。

  47、“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封建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形式;

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

全社会盛行“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学习《五经》、《四书》是晋身的主要门路。

  48、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解析】1879年,

  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49、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并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这种知识观属于()。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解析】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50、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确认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科学发展观

  C、有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51、教育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是()。

  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法律文件

  C、教育法律规定

  D、教育法律文书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具有的一个特征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52、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应当予以()。

  A、开除学籍

  B、批评教育并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勒令退学

  【解析】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校没有权利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开除学籍或者勒令退学是违法的。

  53、学校教育实践中处理教育活动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A、教师职业标准

  B、教师专业标准

  C、教师职业道德

  D、教师教育原则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而教师教育原则是教育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

  54、“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日性之品有上、中、下三。

上焉者,善焉而已矣;

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

下焉者,恶焉而已矣。

”这体现的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活动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品性是与生俱来的。

人的品性有三种,上品性善,生来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

中品五德有所欠缺,性可善可恶;

下品五德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