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03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docx

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方案计划

 

青医〔2013〕4号

 

关于调整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领导小组、下发方案、工作计划的通知

院属相关科室、各村卫生室站:

为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2011版)》文件精神,由于人员变动,我们调整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计划。

现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领导小组:

组长:

王广顺(业务院长)

副组长:

孙彦辉(防保站长)

成员:

王莉(计免管理)

王亚敏(护士长)

张永辉(医疗组长)

村成员:

青山泉村:

董玉民

蔬菜村:

刘海渊

唐庄村:

徐德权

姚庄村:

王宗丽

四清村:

王庆法

花庄村:

胡永雷

王集村:

王忠桂

房上村:

王金龙

八丁村:

周静

张庄村:

刘军

荆台村:

夏大勇

庞夏洼:

朱文浩

陈山村:

周桂芝

夏朔村:

刘庆军

附件1、青山泉镇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实施方案

附件2、青山泉镇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二〇一三年一月三日

 

附件1

青山泉镇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免疫规划项目工作方案

为做好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疫规划工作,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贾汪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免疫规划项目实施,为全镇所有0-6岁(包括流动儿童)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二)年度目标

免费向0-6岁适龄儿童提供11种一类疫苗接种服务,预防12种传染病,包括:

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流脑疫苗及A+C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等国家一类免疫规划疫苗;2013年社区内居住2个月以上儿童建卡、建证率100%;0-6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实行微机管理,数据准确上传。

二、项目范围和职责

(一)项目范围:

全镇14个行政村。

(二)工作职责:

1、镇卫生院职责:

及时掌握辖区内计划免疫接种对象(包括流动适龄儿童),为每个适龄儿童发放预防接种证,发证率100%;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证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及时掌握辖区内计划免疫接种对象(包括流动适龄儿童),为每个适龄儿童发放预防接种证,发证率100%;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证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制定和布置各村内适龄免疫儿童和监护人的名册或通知单,明确免疫疫苗的种类、地点和时间。

为适龄儿童按规定全程接种包括乙肝疫苗等11种一类疫苗。

免疫规范疫苗合格接种率≥95%;定期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按上级要求开展强化免疫或群体性接种。

强化免疫接种率和群体性接种率≥95%;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

疫苗接种;实行预防接种计算机管理;及时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能协助专业机构完成现场调查和处理。

4、村卫生室工作职责:

及时登记和报告服务区域内计免接种对象;开展服务区域内适龄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

1、及时登记和报告服务区域内计免接种对象;开展服务区域内适龄流动儿童调查摸底工作。

按镇卫生院统一布置,入户发放预约接种通知单或口头通知适龄儿童按时到规定的预防接种点接种一类疫苗;按照镇卫生院统一布置,通知接种对象进行强化免疫和群体性接种。

1、协助或参与乡镇卫生院开展查漏补种、强化免疫、群体性和重点人群接种工作;及时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按规定报告、转诊,做好登记。

协助镇卫生院和专业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

三、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四、项目工作内容

(一)预防接种管理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2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

2.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

3.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

(二)预防接种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

在重点地区对高危人群实施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群体性接种工作和应急接种工作。

1.接种前的工作。

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

2.接种时的工作。

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3.接种后的工作。

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

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簿)上记录,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

(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五、服务要求

1、接种单位必须为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2、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区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

3、积极通过公安、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

4、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5、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

六、项目组织实施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卫生服务机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并每月按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七、项目执行时间

2013年1月1日起。

八、督导与评估

(1)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每月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项目工作进展情况;7月和12月底向区疾病控制中心及区卫生局报告项目工作进展和总结。

(三)考核评估主要内容和指标

1、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2、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

九、经费支持

预防接种所需经费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统筹安排,所占比例不低于经费总额的12%。

 

附件2

2013年青山泉镇卫生院

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及制定2013年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工作目标

(一)继续加强我镇计划免疫工作规范化建设,巩固工作成绩,加强AFP监测,保持无脊灰状态,按时完成麻疹,麻腮风实时接种,乙肝接种既定目标,加大流动儿童管理的力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

(二)强化安全注射、规范乙肝疫苗管理及使用制度。

计划免疫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加强疫苗管理,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工作。

(三)加强预防接种培训、宣传工作,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全民预防接种意识。

每年有两次以上预防接种专题培训。

(四)每月对辖区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一次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防止预防接种工作滑坡。

(五)推进信息化管理:

预防接种室至少配备1台计算机,至少有一人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保证电子报表通畅。

(六)认真做好查漏补种和入托入学验证工作,每年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两次的查漏补种活动,查验率达95%以上;入托入学验证率达95%以上,对未种者及时补种,补种率达100%。

具体措施

一、经费保障

1、100%的村医生落实报酬。

2、开展强化服苗时要投入强化免疫活动专项经费。

3、上级下拨的预防接种专项经费100%及时划拨到位。

二、机构建设

镇卫生院设置预防接种室。

人员配备:

(1)镇级:

每万人口配置1名专职防保人员,基数不少于2人。

(2)村级:

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村医负责预防接种工作。

乡村医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三、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加强麻疹,破伤风监测旬报。

1、积极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强化免疫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服苗率达到规定指标以上。

2、加强麻疹,破伤风监测力度,做好每旬的主动监测和上报工作,杜绝漏报现象。

四、巩固基础免疫,维持加强免疫

1、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建卡、建证率达98%以上,坚持每月与计生、妇幼部门的出生名单进行核对,不能有漏卡现象。

2、每周3天开展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

每次接种后及时统计,按时上报。

每月对辖区内未种儿童进行调查,并下发通知,防止接种率下降。

五苗接种率应在95%以上。

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95%以上。

每次接种后将接种信息录入信息平台。

3、全年进行2次以上目标人群摸底登记和查漏补种工作,进行定期接种率调查、漏卡率调查、并进行文字总结。

在接种进程中严格按照免疫程序,不能发生预防接种有提前接种和间隔时间不够、卡证不相符的现象。

4、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的工作管理,强化对流动人口密集区域(各煤矿、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和街道)的搜索建卡、建证补种工作,居住本地2个月以上适龄儿童建卡、建证接种率在95%以上。

每季度对流动儿童进行监测一次,每年有两次流动儿童专项调查,做好流动儿童的建证建卡工作,努力提高五苗合格接种率。

五、加强相应传染病的控制

1、加强麻疹及破伤风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对麻疹及破伤风疑似病例进行主动监测,及时搜索可疑病人。

2、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采血和个案调查。

3、及时上报主动监测报表及疫情调查报告。

七、继续做好乙肝疫苗免费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

1、严格乙肝疫苗的使用、管理。

2、建立完善的专人管理和疫苗收发登记、使用制度,做好各种报表的上报工作。

七、疫苗、冷链设备管理

1、规范疫苗管理,不能出现疫苗浪费,建立完善的疫苗专人管理和疫苗收发登记制度,疫苗使用要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执行。

一类疫苗不能挪为二类用,杜绝一类疫苗收费现象。

2、保证冷链设备正常运转,冷链设备的使用要完善管理制度,各种资料归档齐全,冷链设备不能挪为他用。

九、强化安全接种意识,杜绝接种事故发生。

1、建立健全各种安全接种制度。

2、接种疫苗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要做好销毁工作和记录。

3、加强免疫接种副反应的处理,即时报告接种副反应的问题和纠纷。

九、加强宣传、培训与督查指导

采用广播、宣传单、告家长书等形式在4.25宣传日和强化免疫日大力进行免疫规划宣传。

不断提高群众对计划免疫、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认识和支持,不断提高我镇的儿童免疫接种率,使全镇形成一个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民群众个个关心、接受、支持计划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活动的良好局面。

十、加强各类报表的统计上报工作

认真填写有关报表及时上报,并保证报表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与真实性。

青山泉镇卫生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