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035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重点复习内容Word格式.docx

王稼祥:

1934年7月《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解放的道路》“毛泽东思想”

刘少奇:

1945年4月,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首次明确规定毛泽东思 

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1982年,十二大《中国共产党章程》

8.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标志——党的七大(记)。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9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和确立的标志。

毛泽东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了斗争,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10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方面。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1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3应该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富贵的精神财富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现实根据是什么。

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

历史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现实根据: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

1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7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标志。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现实基础及历史依据。

当代世界形势的变化

现实基础:

国内环境的发展和深刻变化

对党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党的建设面临形势新任务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和现实基础。

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重点理解掌握,并运用分析发展问题)

21如何让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发展是第一要务: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正常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重点)

1.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系统进行哲学论证的文献、提出实事求是科学内涵的文献。

哲学论证文献:

1930年5月:

《反对本本主义》

1937年:

《实践论》、《矛盾论》

实事求是科学内涵的文献:

1938年: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

1941年5月,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 

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2党的思想路线确立和重新确立的标志。

确立:

中共七大和《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重新确立: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毛泽东:

1.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最先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

为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解“实事求是”,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做了重要贡献

坚持不懈,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大部分时间里坚持了这条思想路线

邓小平:

1.明确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提出解放思想,科学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

江泽民:

1.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

提示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的一种永不停步,永不封顶的理论品质

提倡一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明确一条常提常新、永无止境的奋斗要求

明确提出了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

提出大力弘扬求实精神

对“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从主观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3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意义。

有利地推动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有利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决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课题

使我们党成功地找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为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提供了科学的精神法宝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

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关系: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事求是,

同时解放思想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条件与时俱进也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据和目的,也是与时俱进的根据和目的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

6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

实事求是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理论品质: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要求她所领导的国家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不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

8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0.国家兴旺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动力是创新。

1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3.解放思想的科学定义与实质。

解放思想是指: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通常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识的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

二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14如何才能正确地实现理论创新。

在理论创新的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理论的失败

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A、时代条件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B、领导力量的变化:

五四运动的后期,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C、指导思想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人的矛盾

3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①时代条件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②领导力量的变化:

五四运动的后期,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 

③指导思想的变化: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表述的文献及总路线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中国革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革命的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领导者: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

6.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革命的中心问题

7.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与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政策

动摇性和妥协性,又联合又斗争政策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

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明确指针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革命的大联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决定了其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决定了中国无产阶级能成为中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有哪些)。

在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上,共产党必须反对左倾和右倾两种错误倾向。

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识记)。

10.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表现何在)。

12中国革命的“两步走”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两步走:

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两种倾向:

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

另一种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左”错误所主张的“一次革命论”(王明的“毕其功于一役”)。

13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是什么。

国体:

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政体:

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

⑴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⑵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⑶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

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15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⑴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的

⑵“民族的”——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

⑶ 

“科学的”——强调科学的内容

⑷“大众的”——强调的是大众的方向

16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

必然性:

①没有民主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②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决定了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③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

可能性:

①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国民革命影响的存在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③中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④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⑤共产党的领导以及正确的政策

17“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与中心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18“三大法宝”的提出文献,三大法宝内容及相互关系。

提出文献:

《〈共产党人〉发刊词》

内容: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存在和发展;

武装斗争则只有以统一战线(特别是工农联盟)为基础,才能壮大和不断胜利;

而党则是掌握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斗争的指挥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第一:

必须掌握和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第二、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三、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四、必须处理好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之间的关系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两个联盟”:

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和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

2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及与顽固势力作斗争的基本原则。

总方针: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基本原则:

“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

2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

⑴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⑵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决定的

⑶由于敌人的力量异常强大,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3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⑴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⑵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

⑶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24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与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

根本原则:

“党指挥枪”的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性质:

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25三大作风与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什么。

三大作风:

⑴理论联系实际

⑵密切联系群众

⑶批评与自我批评

26党内思想主要矛盾和把思想建设放首位原则。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及三种主要经济成分

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主体、特点。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体:

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和步骤。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过渡形式。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5.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及形式(识记)。

6.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7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一般说来在急风暴雨的大革命时期和社会阶级关系大变动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生产力的暂时下降是常规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2.邓小平:

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3.江泽民: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重点)

1.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什么。

2.《论十大关系》及提出的基本方针。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

4邓小平是如何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

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5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及基本内涵。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形态运动规律上的体现。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生产关系上的体现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体价值目标上的体现

6.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7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什么?

为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8.如何理解“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首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其次,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在总结我们党和其他执政党兴衰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来的。

第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根据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任务提出来的。

第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9.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主要经验。

10.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1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⑴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的先导。

⑵在生产力系统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⑶科技进步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最大实际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程度、发展水平)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1)新民主义时期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性质不同)

2)二者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主要矛盾不同、根本任务不同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主要原因。

1)是由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及是我国目前各个领域仍未摆脱不发达状态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很长的时期。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失误或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认识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和“左”、“右”倾错误认识根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6.如何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1)人民需要

(2)落后的社会生产(矛盾的主要方面)

(3)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和构成环节。

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

中心任务:

经济建设——这是根本和关键

主要途径:

改革开放

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

依靠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

奋斗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精神条件、根本立足点: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核心: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经济建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物质保证

第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第三、四项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9.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1)涵义:

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党的最高理想

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制定的近期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2)辩证关系:

党的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

党的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