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1660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docx

《上海普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一模化学》

普陀区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2018.12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全卷共9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6分)

考生注意: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生考试编号,并用2B铅笔正确涂写学生考试编号。

b5E2RGbCAP

2、第I卷<1—22小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2B铅笔涂黑。

注意试卷题号和答题卡上的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p1EanqFDPw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

Cl-35.5K-39Fe—56Cu—64Br—80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1、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其中不科学的是

A.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属于绿色食品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C.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

D.地震后防疫人员在震区周围撒石灰,其作用是进行环境消毒,防止灾

后出现疫情

2、不能确定为磷元素的化学用语是

A.3s23p3B.

C.(n+1>sn(n+1>pn+1D.

3、智利硝石与浓硫酸可用于制硝酸:

NaNO3+H2SO4(浓>

NaHSO4+HNO3↑。

该反应

说明

A.硫酸比硝酸稳定B.硫酸的沸点比硝酸高

C.H2SO4的酸性比硝酸强D.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硝酸强

4、利用海水资源能达到相关目标的是

A.用潮汐发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不需富集,直接提取海水中的溴

C.用海水中的NaCl制取烧碱和纯碱D.只需使海水中的碘升华就能得到碘单质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一定呈-2价B.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C.化学键只存在于晶体中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不可能是600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实验室有关气体的制备实验中不正确的是

7、向溶液中通入C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Ca(OH>2(aq>B.Ca(NO3>2(aq>C.Na2CO3(aq>D.NaAlO2(aq>DXDiTa9E3d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6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B.11.2L

乙烯<标准状况)里含共用电子对数为NA

C.22.4LCO(g>与lmolN2(g>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D.100℃时1LpH=6的纯水中OH-离子数目为1×10-6NA

9、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在Cl2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伴有黄烟

B.向FeCl3(aq>中滴入KSCN(aq>,产生红色沉淀

C.Na2O2溶于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向新制Cu(OH>2浊液中滴入葡萄糖溶液,微热即出现红色沉淀

10、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钢铁损失约占年产量的10~20%,金属的防腐十分重要。

钢铁防腐方法有许多种,图—1与图—2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对其中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RTCrpUDGiT

A.图—1:

a为电源正极B.图—1:

辅助电极上的反应:

O2+4e+2H2O→4OH-5PCzVD7HxA

C.图—2:

电子流动方向d→cD.图—2:

金属A可以是耐腐蚀的金属铜

1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C.转移液体D.读取气体体积jLBHrnAILg

12、几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结构与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原子最外层共有6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X

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Y

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3价其最高价氧化物可做耐火材料

符合题意的判断是

A.X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比T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B.Y单质与T单质不可直接按原子个数1:

1化合

C.常温下Z单质能溶于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中

D.一定条件下元素T或X的氢化物可分别与其氧化物反应生成T或X单质

13、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充入1molX和1molY,分别于300℃和500℃开始发生反应:

xHAQX74J0X

X

3Z

Z的含量

已知在t3时刻改变了某一实验条件。

相关判断正确的是LDAYtRyKfE

A.曲线a是500℃时的图像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t3时刻可能是降低了温度

D.t3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14、向0.1mol/L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加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出

现的是

A.c(CH3COO->>c(H+>=c(Na+>>c(OH->B.c(Na+>>c(OH->>c(CH3COO->>c(H+>Zzz6ZB2Ltk

C.c(OH->>c(Na+>>c(H+>>c(CH3COO->D.c(Na+>>c(CH3COO->>c(OH->>c(H+>dvzfvkwMI1

15、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0NO2

B.与Br21:

1加成最多可得2种产物

C.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它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又属于α-氨基酸的只有1种

16、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

NH4+、Ba2+、Al3+、Fe2+、SO32-、SO42-、HCO3-中的几种离子。

为确定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rqyn14ZNXI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酸性。

滴加Ba(NO3>2(aq>出现白色沉淀。

②取少量溶液加入NaOH

③在②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正确的推测是

A.一定有Al3+离子B.可能有HCO3-离子

C.不能确定SO32-离子是否存在D.不存在Fe2+离子,可能存在Ba2+离子

17、将0.02mol铜片溶于100mL9mol/LHNO3中,产生336mL气体<只含NO、NO2)。

该气体与一定量O2混合后,用足量NaOH(aq>完全吸收。

有关反应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O2的体积至少为<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EmxvxOtOco

A.67.2mLB.56.0mLC.22.4mLD.11.2mLSixE2yXPq5

三、选择题:

<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6ewMyirQFL

18.右图表示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根据

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

H2(g>

NH3(g>+92kJ

B.不用催化剂,生成1molNH3的反应热为46KJ·mol-1

C.加入催化剂,生成1molNH3的反应热减小50KJ·mol-1

D.曲线b表明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热,加快了反应速率

19.在复盐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NH4++SO42-+Ba2++OH-→BaSO4↓+NH3·H2O

B.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C.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D.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kavU42VRUs

20.叶蝉散

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且

残毒低。

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

成叶蝉散的过程如右: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邻异丙基苯酚发生了加成反应

B.邻异丙基苯酚发生了取代反应

C.除去叶蝉散中的邻异丙基苯酚可选用Na2CO3(aq>

D.叶蝉散中是否含邻异丙基苯酚可用少量稀溴水检验

化学式

电离常数

CH3COOH

K=1.7×10-5

HClO

K=3.0×10-8

H2CO3

K1=4.3×10-7

K2=5.6×10-11

21.根据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A.H2CO3、HCO3-、CH3COO-、ClO-

B.HClO、HCO3-、CH3COO-、ClO-

C.HClO、HCO3-、ClO-、CO32-

D.HCO3-、CH3COO-、ClO-、CO32-

22.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和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Ba(OH>2(aq>y6v3ALoS89

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左图。

读图并参考下表,正确的判断是

氢氧化物

溶液的pH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Al(OH>3

3.3

5.2

Mg(OH>2

9.4

12.4

A.OA段可能生成3种沉淀B.溶液中Mg2+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

C.由图计算可得n(Mg2+>:

n(Al3+>=2:

1D.BC段与AB段沉淀的种类可能相同

第Ⅱ卷<共84分)

考生注意:

答第Ⅱ卷前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学生考试编号等工程内容在答题纸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填写清楚。

答题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注意试卷题号和答题纸上的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答案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M2ub6vSTnP

四、填空题<本题共8分)

β型硼氮化合物—-(BN>n是一种无机合成材料[最简式为(BN>],具有高硬度、耐高温的特点,是做超高温耐热陶瓷材料、磨料、精磨刃具的好材料。

用硼砂

例如:

Na2B4O7+2CO(NH2>2→4(BN>+Na2O+2CO20YujCfmUCw

23、请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硼砂的化学式。

β型(BN>n比晶体硅具有更高硬度和耐热性的原因是:

24、<1)上述反应式中具有4种不同能量电子的原子,它代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周

期,第族。

<2)能用于比较N与O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事实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B.H2O(g>比NH3(g>稳定

C.单质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D.NO中氮元素显正价,氧元素显负价

25、写出指定分子的电子式:

生成物中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26、与硼同主族且相邻周期的元素,其单质与NaOH

五、填空题<本题共8分)

多硫化钠

在碱性溶液中,Na2SX与NaBrO3发生反应生成Na2SO4与NaBr。

eUts8ZQVRd

27、上述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写元素符号或化学式)。

28、若Na2SX与NaBrO3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0,则x=。

29、NaBrO3也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与NaBr反应生成Br2。

若生成6molBr2,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sQsAEJkW5T

30、根据上述两个反应,可推知Na2SX、Br2、NaBr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写化学式)。

六、填空题<本题共8分)

在一个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Fe(s>+CO2(g>

FeO(s>+CO(g>+QkJ

其中CO2、CO的物质的量

图所示。

31、反应在1min时第一次达到平衡状态,固体的质量增加了

3.2g。

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υ(CO>=_________。

32、反应进行至2min时,若只改变一个条件,曲线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3min时再次达到平衡,则Q0<填“>”、“<”或“=”)。

第一次平衡与第二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比,K1K2。

(填“>”、“<”或“=”>。

GMsIasNXkA

33、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g>,平衡发生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a.υ(正>先增大后减小b.υ(正>先减小后增大

c.υ(逆>先增大后减小d.υ(逆>先减小后增大

表示n(CO2>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写图中曲线的字母编号)。

34、请用固态物质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IrRGchYzg

七、实验题<本题共12分)

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35、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6、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存在,B中的液体

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拆除装置前,不打开胶塞,为了使装置中的残留气

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有黑色固体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氧化铜、氧化亚铜、硫化铜、硫化亚铜。

7EqZcWLZNX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lzq7IGf02E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均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zvpgeqJ1hk

37、步骤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38、固体乙在空气中煅烧时,使用的实验仪器除了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外,还必须有:

39、确定乙是否煅烧完全的操作是:

40、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八、实验题<本题共12分)

高氯酸铵

NaClO4(aq>+NH4Cl(aq>

NH4ClO4(aq>+NaCl(aq>

41、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4Cl,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4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l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蒸发浓缩,,过滤,、干燥。

NrpoJac3v1

为了测定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装置如上图所示<加热装置、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1nowfTG4KI

43、步骤3中,准确取用24.00mLH2SO4(aq>的玻璃仪器是。

44、实验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步骤是<填写步骤编号)。

45、必须重复实验2~3次,其原因是。

46、如果0.320g试样中含NH4ClO4的准确值为0.095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0.092g。

该实验fjnFLDa5Zo

的相对误差为。

九、有机化学<8分)

2-甲基丙烯是制备有机玻璃的主要原料。

现以2-甲基丙烯为原料,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合成有机玻璃F。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47、填写反应类型:

反应⑦是,反应⑤是。

48、写出结构简式:

BF。

49、写出物质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50、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十、有机化学<12分)

2018年6月20日我国卫生部正式实施了GB2760-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进行了调整。

食品添加剂F1和F2的制备流程分别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

tfnNhnE6e5

<一)F1的制备流程

51、属于氧化反应的有_______<填写反应序号)。

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2、B1中有少量A1,分离的方法是:

53、F1在适当的氧化剂作用下,得到产物C9H10O4,酸性增强,该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聚合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bmVN777sL

<二)F2的制备流程

已知:

①烃A2常作为切割金属的燃料。

②同一碳原子上有两个羟基的化合物不

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

③醛

与醛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

54、写出C2结构简式:

___________;B2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

__________。

55、与D2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两个甲基的酯共有_______种。

56、E2→F2的三步反应中的前两步反应与C2→D2→E2的反应过程相似。

完成E2→F2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V7l4jRB8Hs

十一、计算题<16分)

无机化合物在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计算:

57、一定温度下,将60mLCO、CO2与O2的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完全反应后冷却到原来温度,体积减少了10mL。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aq>,体积又减少了30mL。

剩余气体可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

原混合气中CO的体积为________mL,CO2的体积为________mL。

83lcPA59W9

58、标准状况下CO与CO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2。

将该气体完全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容积为2.24升的密闭容器中<忽略固体物质的体积),引燃,完全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生成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g。

mZkklkzaaP

59、将Fe2O3溶于150mL稀H2SO4中,待Fe2O3完全溶解后,加入铁粉,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溶液中不再有Fe和Fe3+。

已知加入的铁粉和氧化铁共19.2g,计算:

AVktR43bpw

<1)Fe2O3的质量为g;

<2)稀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

60、取5.64g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2.32固体氧化物。

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

请通过计算确定:

<写出计算过程)ORjBnOwcEd

<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残留固体的成分和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普陀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12

第I卷<本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A

D

B

C

B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B

D

C

C

C

D

C

C

D

A

B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选对得4分,错选或多选,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2MiJTy0dTT

18

19

20

21

22

B

CD

AC

BD

BD

第Ⅱ卷<本卷共84分)

四、<本题共8分)

23.Na2O·2B2O3(1分>;

它属于原子晶体,B-N键长比Si-Si键短<或B-N键能较大)<1分)。

24.<1)三、ⅠA<1分,全对给1分,有错不给分)<2)BD<1分1答,共2分)

25.

(1分>26.2Al+2OH-+2H2O→2AlO2-+3H2↑(2分>gIiSpiue7A

五、填空题<本题共8分)

27.Na2SX,

<1分1答,共2分)28.3<2分)

29.10mol<2分)30.Na2SX>NaBr>Br2<2分)

六、填空题<本题共8分)

31、0.1mol/(L·min><2分)32、<;<<1分1答,共2分)uEh0U1Yfmh

33、c;b<1分1答,共2分)

34、Fe(或FeO>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固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2分)

七、实验题<本题共12分)

35.Cu+2H2SO4(浓>

CuSO4+SO2↑+2H2O(2分>

36.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可以通过导管进入试管A中保持A中压强不变<1分);从导

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1分)

37.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沉淀洗涤干净;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未洗干净。

<操作1分,结论1分,共2分)IAg9qLsgBX

38.泥三角、坩埚<坩埚钳)<2分,坩埚钳不写不扣分)

39.重复操作<再煅烧、冷却、称量),直至恒重<前后两次称量差不超过0.001g)。

<2分)

40.2CuS+3O2

2CuO+2SO2。

<2分)

八、实验题<本题共12分)

41.氨气与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2分>42.冷却结晶、冰水洗涤(1分1答,共2分>

43.滴定管(1分>44.1、5、6(1分1答,共3分>WwghWvVhPE

45.使实验结果准确<减少实验误差)(2分>46.-3.16%(2分>

九、有机化学<8分)

47.加聚反应;消去反应(1分1答,共2分>

48.B:

(1分>F:

(1分>

49.碳碳双键、羧基(1分1答,共2分>

50.(2分>asfpsfpi4k

十、有机化学<12分)

51.⑥(1分><2分)

52.蒸馏<1分)53.            (2分>ooeyYZTjj1

54.C2:

CH3CHO(1分>B2:

1,2-二氯乙烷(1分>

55.3(2分>

56.(2分>BkeGuInkxI

十一、计算题<16分)

57、20mL(2分>;10mL(2分>58、10.6g(2分>

59、Fe2O3:

8g<2分);c(H2SO4>≥2mol/L<2分)。

60、<1)硝酸的浓度为5.64/188×2/0.1=0.6mol/L。

<2分)

<2)Cu2O为0.72g<2分),CuO为1.60g<2分)

<过程略)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