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170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地区四校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docWord格式.docx

B.博通经史 

C.发扬儒学 

D.经世致用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

A.希波战争 

B.梭伦改革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7.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

它们都(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8.2015年国家考古部门确定2014年在黄海海域发现的沉船“丹东一号”为历史上著名的“致远舰”,并开始研究打捞的可行性方案。

对“致远舰”的考古可以直接研究(  )

A.甲午战争的爆发 

B.丁汝昌的生平

C.北洋舰队的覆灭 

D.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

9.右图是2014年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

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0.《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南京条约》和国民革命 

B.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

C.《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1.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商品输出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列强完全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C.“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12.“他所宣传的既不是完全准确的中国传统社会学说和政治思想,也不是纯粹的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而是经过深入而独特的思考,按照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理论……社会政治价值远远高于学术价值。

”材料中的“理论”是指(  )

A.洋务派的中学西体思想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D.陈独秀的民主科学思想

13.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拉开了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

以下著作,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文学革命论》②《海国图志》

③《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③④①②

14.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有人形象地把众议院比喻为一杯热咖啡,而参议院的作用就是使这杯热咖啡冷却下来。

据此判断,美国联邦宪法的设计意图是(  )

A.协调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冲突 

B.赋予参议院更大的权力

C.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D.兼顾南北方的民意诉求

15.阅读并分析下图,其中导致英国麦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价格革命” 

B.国际市场对英国小麦的过度依赖

C.英国在殖民争夺中取得初步胜利 

D.英国在与荷兰的贸易竞争中获利

16.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态、错乱。

“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于(  )

A.“地理大发现”时代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时代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17.有关下列名画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彰显理性主义的精神实质 

B.通过宗教题材表现人性之美

C.追求抒情写意,反映民间风情 

D.深受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的影响

18.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

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19.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

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 

C.加强友好磋商 

D.结伴而不结盟

20.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在这些城市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其中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分布在浙江省的有()

A.杭州宁波 

B.杭州温州 

C.温州宁波 

D.宁波台州

21.“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B.农村土地经营及分配权的变化

C.农业合作化向纵深发展 

D.公社取消及乡镇政府设置变化

22.2016年10月17日,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将要在轨飞行33天,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体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成就,回首历史,我国第一次将航天员送上太空是在(  )

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

23.1852年,马克思曾说:

“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 

D.资产阶级理论研究的发展

24.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

图中三个国家1942年以来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联手行动有(  )

A.发表《大西洋宪章》

B.签署《开罗宣言》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发表《波茨坦公告》

25.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出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

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

南方共同市场(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

这说明(  )

A.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名不副实 

B.“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

C.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日渐消失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

26.【加试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如下:

第10章:

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

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

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

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

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

A.断代史整体史观 

B.编年史社会史观

C.编年史文明史观 

D.国别史生态史观

27.【加试题】“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下列有关四位帝王说法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是()

①秦始皇首创郡县制,实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汉武帝选拔人才非常注重道德学问和议政能力,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发展

③唐太宗在攻下西突厥后,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

④宋太祖废除中书门下,设参知政事、三司和枢密院,加强了皇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加试题】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1

机器制造业

4

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

电力

15

10

7

石油

生铁

6

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  )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 

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29.【加试题】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公约》而著名。

《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是因为(  )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30.【加试题】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京剧的艺术成就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以下关于昆曲和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朝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对京剧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②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

③昆腔一般不用管弦乐,而用箫、笛、笙和琵琶、三弦、筝等管乐和弦乐伴奏

④昆曲扮演生旦净丑的演员,必须能文善唱,做功精细,口齿伶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中西方历史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既有差异又有相似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

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

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

“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阶段中国和西欧思想发展史的共同历史特征。

(4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6分)

32.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一直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创造发明层出不穷,新兴工业部门得到了充分发展,传统工业部门通过改造和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国铁路网迅速形成,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迅速完成,使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许国林《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罗斯福也把实现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国际组织上,但在实践上,由于二战末期的美国较之一战末期更为强大,因此罗斯福有更大的自信心和活动余地而赋予联合国以较大权力,使它成为确立战后世界新秩序和美国影响的机构。

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及美国在联合国的优势地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而确立的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成为战后世界的仲裁者、调解者和指导者,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这就是罗斯福的世界新秩序。

——《威尔逊、罗斯福、布什:

世界新秩序之比较》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产业革命中美国成为工业强国的具体原因。

并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与创造”两例?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的。

(4分)

33.【加试题】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是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克伦威尔最终成为英国最高独裁者可以说是时代的必然,是时代选择了他。

即使没有克伦威尔,我相信也会有其他类似的人坐上“护国主”的宝位。

这个角色是必然的,至于谁扮演这个角色只是一个历史偶然,所以,克伦威尔犯的错误是时代的错误不是他个人所能决定的。

——程世高《浅谈对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

“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

1962年出版的纳萨尔尼·

克鲁奇的《克伦威尔的历史》一书指出: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如何看待克伦威尔坐上“护国主”宝位的?

1804年拿破仑也建立了类似政权,结合史实说明拿破仑政权是如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2)材料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呈现两种倾向,你倾向于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4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得分)

34.【加试题】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

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

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的成就而著称,它还以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而闻名。

宫内拥有大量雕塑、壁画……特别是精刻藏经、天竺等地的贝叶经等,均是稀世之宝。

据记载,仅修建红宫,就动员了将近7000名技术工匠和乌拉差役参加劳动。

清朝廷还特派汉族技术工匠进藏参与施工。

——《西藏风物志》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

初名总制院,1264年设立,由国师八思巴统领,八思巴是吐蕃宗教领袖。

……宣政院在吐蕃有重大事变时,设行宣政院前往处置,但重大军事行动需与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商议。

……宣政院长官有帝师(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或宣政院推荐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军民通摄,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职。

——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对吐蕃管理的特点。

并列举新中国成立后促进西藏发展的措施。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四校联考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答案(10分)

(1)特征:

①都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

②都出现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③都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

(任意两点得4分)

(2)严复主张: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国家属于人民;

人类社会受天演法则的支配;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国家民族在竞争中由弱变强(4分)。

影响: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或者答解放思想也可以);

为变法图强提供了理论武器,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2分)

32.答案(10分)

(1)原因:

创造性的发明;

新兴工业的发展;

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

交通发展(每点给1分,共4分)发明:

爱迪生发明电灯;

福特第一辆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莫尔斯有线电报;

贝尔发明电话,等等(答出两例给2分)

(2)联合西欧各国控制联合国;

实施马歇尔计划扶植控制西欧;

实施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建立北约。

(任意两点给2分)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或答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可以得分),确立世界金融霸权地位;

建立关贸总协定。

(2分)

33.【加试题】答案(10分)

(1)克伦威尔建立“护国主”统治是时代的选择,不是个人的错误。

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颁布《民法典》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

军事上抗击反法联盟的干涉,维护大革命成果等。

(答出两点给4分)

(2)赞成否定:

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并将其并入英国;

解散议会,全部政权移交克伦威尔;

就任护国公,建立军事独裁。

(观点和理由4分)

赞成肯定:

领导革命,战胜王党,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并建立了有序的行政机构,改善了法律;

扶持文化教育,提倡信仰自由;

鼓励发展工商业,颁布《航海条例》;

战胜荷兰,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等。

34.【加试题】答案(10分)

(1)价值: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呈现藏汉合壁建筑风格;

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具有重大研究价值;

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白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具有重大的历史和宗教意义。

(2)特点:

尊重当地宗教习俗;

单列行政区划;

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职官僧俗并用,军民通摄。

措施:

1965设立西藏民族自治区;

2006建成青藏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