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1838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docx

成都市人教版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

成都市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同步练习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2分)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栖川怍渊沉(xī) 卧疴对空林(kē)    

B.祁祁伤豳歌(qī)   白日丽飞甍(ménɡ)    

C.余霞散成绮(qǐ)   徇禄反穷海(xún)    

D.泪下如流霰(xiàn) 谁能鬒不变(zhěn)    

2.(2分)选出对“解”字解释错误的一组()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了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理解)    

C.解鞍少驻初程《扬州慢》(解下,卸下)    

D.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解开,使分开)    

3.(2分)(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下列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周年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损害    

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应当    

D.纵一苇之所如                       往    

4.(2分)(2018高一下·东台月考)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则思知足以自戒    

5.(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词,意义和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C.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也

D.①圣人之所以为圣②是故圣亦圣,愚亦愚

6.(2分)(2017高一上·天水开学考)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A.烛之武退秦师    

B.夜缒而出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7.(2分)下列成语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清海晏(平静)   觥(酒杯)筹交错   素不相能(尊重)  怡(安然)然自得

B.风雨如晦(夜晚)   一念未遂(实现)    闲庭信(随意)步   去国(祖国)怀乡

C.怒不可遏(控制)   咸与(参加)维新    教猱(猴子)升木  解甲归(回)田

D.匡其不逮(达到)   胶柱鼓(弹奏)瑟    离群索(寻求)居  咫(八寸)尺天涯

8.(2分)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之二虫又何知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无乃尔是过与    

B.文采不表于后世;是以见放    

C.安能以身之察察;客有吹洞箫者    

D.《齐谐》者,志怪者也;列坐其次    

9.(2分)(2017高一上·天水开学考)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    

C.夫晋,何厌之有?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二、语言表达(共3题;共13分)

10.(5分)(2016高二上·武威期末)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11.(3分)(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汝瓷中有一种叫“天青”,①________。

汝窑瓷器专供皇室使用,某次窑官请示釉色,周世宗御批: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汝窑传世极少,明清时就有谚云:

“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

”全球公认的传世的现存汝窑珍品据说只有67.5件。

②________。

不过,③________。

而且,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它才是“天青”光器的鼻祖,这就是唐代的“秘色瓷”。

12.(5分)(2016高二上·柘荣期中)阅读示例中描写“鸡”“马”的文字,请你从十二生肖中任选一种,加以仿写。

要求:

采用拟人手法,所写内容具有哲理意味;不得超过30字。

示例:

鸡:

没有劳动成果的,往往叫得更响亮。

马:

千里荣誉,来自脚下不停歇地前进。

三、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39分)

13.(6分)(2019高二下·长兴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②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③义理身心所自有,失而不知所以复之。

富贵身外之物,求之惟恐不得。

纵使得之,于身心无分毫之益,况不可必得乎!

(《朱子语类·卷十三》)

(1)材料①体现了孔子________(限4个字)的人生态度。

(2)《朱子语类》与孔子在主张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4.(11分)(2019·东北三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悰,字景豫,会稽余姚人也。

父秀之,黄门郎。

悰少而谨敕,有至性。

秀之于都亡,悰东出奔丧,水浆不入口。

初,世祖始从官,家尚贫薄。

悰推国士之眷,数相分与;每行,必呼上同载。

上甚德之。

升明中,世祖为中军,引悰为谘议参军,遣吏部郎江谧持手书谓悰曰:

“今因江吏郎有白,以君情顾,意欲相屈。

”悰治家富殖,奴婢无游手,虽在南土,而会稽海味无不毕致焉。

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

豫章王嶷盛馔享宾,谓悰曰:

“今日肴羞,宁有所遗不?

”悰曰:

“恨无黄颔臛,何曾《食疏》所载也。

”迁散骑常侍、太子右率。

永明八年,大水,百官戎服救太庙,悰朱衣乘车卤簿,于宣阳门外驱打人,为有司所奏,见原。

上以悰布衣之旧,从容谓悰曰:

“我当令卿复祖业。

”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字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與太官鼎味不及也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

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鲭鲊一方而已。

郁林立,兼大匠卿。

起休安陵,于陵所受局下牛酒,坐免官。

隆昌元年,以白衣领职。

明帝立,悰称疾不陪位。

帝使尚书令王晏赍废立事示悰,以悰旧人,引参佐命。

悰谓晏曰:

“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匡赞惟新乎?

不敢闻命。

”朝议欲纠之,仆射徐孝嗣曰:

“此亦古之遗直。

”众议乃止。

悰称疾笃还东,诏赐假百日。

永元元年,卒。

时年六十五。

(节选自《南齐书·虞悰传》)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栅/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B.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C.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D.转侍中/朝廷咸惊其美拜/迁祠部尚书/世祖幸芳林园/就悰求扁米粣/悰献粣及杂肴数十舆/太官鼎味不及也/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太庙是天子的祖庙,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谥号,如某祖、某宗。

B.卤簿是古代帝王外出巡行时扈从的仪仗队,后也用于后妃、太子或王公大臣。

C.白衣,古时指平民,也可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这里指受处分官员的身份。

D.废立,古时指帝王废置皇后、太子或诸侯,也可以拍大臣废除旧君、拥立新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悰浮朴至孝,能够慧眼识人。

父亲于京城去世,他前往奔丧,悲伤得水浆不曾入;他在世祖贫寒时就推崇其为国上,不仅资助钱财,面且出行同乘。

B.虞悰治家有方,精于研制美食。

他持家时财货充足,奴婢没有游手好闲之人;他不仅擅于烹制佳肴、调配口味,甚至在宴会上谈美味时能够引经据典。

C.虞悰为人率性,做官恣意行事。

他对饮食方秘而不宣,在世祖醉酒不适时才献了一个醒酒方:

他因在阳门外驱打人和修陵时接受局下牛酒而受到处罚。

D.虞悰深受倚重,不肯趋承逢迎。

明帝即位,他称病不去辅佐,也不接受朝廷任命;徐孝嗣称赞他“古之遗直”才避免了朝臣弹劾,他最终还是称疾而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因江吏郎有白,以君情顾,意欲相屈。

②主上圣明,公卿戮力,宁假朽老以匡赞惟新乎?

15.(11分)(2017高二下·宜宾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

下列划线的虚词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C.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而记游者甚众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始舍于其址。

             名之曰褒禅。

B.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有泉侧出。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3)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论述了要到险远之处,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有坚定的志向、足够的力量和一的定外物相助。

B.作者的心得是:

尽了自己的志而没有到达,可以不后悔。

C.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坚定的志向。

D.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这和他后来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11分)(2019高三下·贵阳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长佑,字印渠,湖南新宁人。

道光二十九年拔贡。

与同县江忠源友。

咸丰二年,忠源率乡勇赴广西助剿,长佑从。

粤匪自桂林走湖南,忠源破之於蓑衣渡,长佑有赞画功,奖叙教谕。

又从破浏阳徽义堂会匪,擢知县。

咸丰三年,平衡山土匪,擢同知直隶州。

七年二月,进屯太平墟。

贼由吉安大举来袭,列阵二十馀里,以骁骑冲突,将士多死亡,全军败溃。

长佑下马引佩刀欲自裁营务处刘坤一拥之上马退保分宜近县士民争运粮械济之溃卒皆来归军势复振。

十年,擢广西巡抚。

十一年,遗刘坤一剿柳州土匪,斩其渠伍声扬,馀党就抚。

擢云贵总督,二年,抵任。

先是,滇边野番杀英人马加理,为交涉钜案,及议定,允於云南设埠通商。

诏下其议,长佑疏言:

“万一防护不及,致有同於前案,或更甚於前案,其有害於云南一隅犹小,其有挠於中夏全局甚大。

洋人通商,意在图利,亦断无不思远害之理。

应俟三五年内外官民稍稍安定,遣员商办。

”长佑以滇事渐定,屡疏引病乞罢,优诏慰留。

同治七年,法兵窥越南东京。

长佑疏言:

“与其既失越境,为守边之计,不若乘其始动,为弭衅之谋。

请以广西兵二万为中路,广东、云南各以万人相犄角。

广东之兵自钦、连而入,云南之兵出洮江而东。

别以轮船守广东顺化港口,断其首尾,法人必无自全之理。

”又力言刘永福可御敌,请密谕越王给其兵食。

疏入,诏下廷议。

八年,法兵陷东京,越匪纷起,广西援兵至太原,长佑檄道员沈寿榕率军出关,与为声援。

长佑屡以病乞罢,慰留未许。

八月,入觐,予假两月,九年,乃许开缺回籍。

寻坐云南报销失察,降三级。

十三年,卒於家。

诏念前功,嘉其端谨老成,开复处分,仍依总督例议恤,谥武慎。

广西、云南、湖南并立专祠。

(选自《清史稿·刘长佑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佑下马引佩刀欲自裁/营务处刘坤一拥之上马/退保分宜近县/士民争运粮械济之/溃卒皆来归/军势复振/

B.长佑下马/引佩刀欲自裁营务处/刘坤一拥之上马/退保分宜近县/士民争运粮械济之溃卒/皆来归/军势复振/

C.长佑下马/引佩刀欲自裁营务处/刘坤一拥之上马/退保分宜/近县士民争运粮械济之溃卒/皆来归/军势复振/

D.长佑下马引佩刀欲自裁/营务处刘坤一拥之上马/退保分宜/近县士民争运粮械济之/溃卒皆来归/军势复振/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

汉代起,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B.教谕,学官名。

宋代在京师设立的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

元、明、清三朝,县学亦置教谕,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

C.总督,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

D.祠,封建时代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之人的房屋,也泛指祭祀。

本文中属前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长佑地位不高,但富有谋略。

他虽然只是一个拔贡,但是跟随江忠源辅佐谋划立下功劳,不断被提拔。

B.刘长佑作战英勇,视死如归。

太平墟一战,他率骑兵冲锋迎击,将士死伤大半,全军溃败,他死意已定绝不苟活,幸被救下。

C.刘长佑稳重谨慎,深谋远虑。

在处理英国在云南设通商一事时,谏言缓三五年等待云南境内的官民慢慢安定下来再派官员与英国人商议办理。

D.刘长佑忠于朝廷,深得皇帝厚待。

他为官能干,虽因云南军费报销案牵连被降三级,但皇帝虑及他从前的功劳,表彰他端正稳重,当即下令免除处分,仍旧依照总督先例评定功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其既失越境,为守边之计,不若乘其始动,为弭衅之谋。

②长佑屡以病乞罢,慰留未许。

八月,入觐,予假两月,九年,乃许开缺回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语言表达(共3题;共13分)

10-1、

11-1、

12-1、

三、文言文阅读(共4题;共39分)

13-1、

13-2、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5-3、

15-4、

16-1、

16-2、

16-3、

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