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187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达州专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Word文件下载.docx

B.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C.随着WindowsXP的退场,对于操作系统行业及安全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或一次机会。

D.她是一位优秀的曾经获得江苏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东台市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

二、阅读《黑匣子在,希望就在》,回答5-7题。

①每当飞机失事,人们都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

特别是在机毁人亡的情况下,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

②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神秘失联。

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确认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海域。

至此,各方的救援力量正式转向搜寻黑匣子。

③黑匣子是由芬兰的一位航空工程师在二战时期发明的,其初衷是为了记录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重要数据,为

改进设计、制造出更精良的飞机提供数据。

④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

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

到70年代末期,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象征着灾难和不祥,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黑匣子”。

事实上,为了方便搜寻,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⑤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

录器的的总体,一种是“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⑥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

前者安装在飞机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

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⑦飞行数据记录器可以自动记录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括高度和速度,飞机的姿态、位置和航向,氧气和烟雾情况,驾驶员输入控制系统的指令,各台发动机工作的参数,油料残量,油箱温度和液压系统情况,以及通信系统的状况等各种资料。

一般飞机能记录1000多项数据,大型喷气客机记录的资料则多达3000项。

不过,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

⑧无论是哪种记录器,通常是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

这个密封盒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所用材质多为钛合金。

它能排除磁场干扰,能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炙烤,能承受2吨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能承受海平面以下6069米的海水压力,能够在汽油、机油、油精、电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几个月。

总之,它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

下依旧安然无恙。

所以,一般飞机失事后,黑匣子还是能完好无损,成为最关键的“证人”。

⑨此外,黑匣子还装有超声波信标器。

当它坠入水中,信标就会被激活,用37.5千赫的频率,每秒发出一次157—160.5分贝的超声波脉冲信号,其作用半径可达1.6千米。

这种犹如心跳般规律的无线电波信号,就像黑匣子向人们“宣告”自己所处的方位。

它即使坠入6000米深的海底,人们也可以用声呐探测到它的“声音”。

⑩黑匣子一般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

一个是28伏特的直流电源,另一个是115伏特,400赫兹的交流电源,他们能连续30天发出信号。

30天后,信号由强变弱,逐渐消失,虽然我们仍有可能通过水下扫描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找到黑匣子,但难度大大增加。

⑪由于座舱语音记录器只能循环记录最

近两小时的信息,因而会给分析判断飞机失事的原因增加难度。

以这次MH370事件为例,如果MH370从马方军用雷达屏幕上消失后又飞行了5个多小时,那么飞机突然偏离航线那一刻发生的戏剧性事件就无法通过黑匣子记录的数据进行还原,有些谜团依旧无法解开。

(节选自《科学24小时》2014年第6期,有改动)

5.与黑匣子有关的信息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A.每当飞机失事,人们急切地希望尽快找到黑匣子。

特别是机毁人亡后,黑匣子就成为主要的证据,通过它就可以找到飞机失事的原因。

B.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

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通话记录器”,并正式用于空难事故调查。

它都会被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C.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可以通过飞行记录器自动记录,但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

D.要保证黑匣子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

下依旧安然无恙,为寻找飞机失事的原因提供证据,就必须将它安放在一个比较坚固的密封盒内。

6.下列表述不属于黑匣子特点的一项是:

A.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安好无损,异常坚固。

B.能发射超声波信号,便于搜寻。

C.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能连

续30天发出信号。

D.黑匣子的外壳都会涂上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色。

7.对选文的理解或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说明了黑匣子的发明过程、构造特点、在航天事业上的广泛用途以及MH370未找到的原因,采用了逻辑顺序。

B.黑匣子作为空难中的关键“证人”,它能够提供飞机驾驶舱内的音响信息和飞行数据,其记录信息容量很大,找到了它,飞机失事的谜团就能迎刃而解。

C.“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神秘失联。

”“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确认MH370坠毁在南印度洋海域。

”两句都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准确说明了MH370坠毁的时间和地点,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

D.“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一

句中“目前的”“完全”“所有的”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当前世界上黑匣子的技术现状,如删掉了就太绝对化了,就不符合科学事实了。

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4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

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②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

竹心空,空似体道④;

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⑤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

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⑥名行⑦,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嗟乎!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

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

呜呼!

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

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

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白居易《养竹记》节选

【注释】①本:

根。

②建:

树立。

③倚:

偏颇。

④体道:

包含仁德。

⑤虚受:

虚心接受。

⑥砥砺:

磨练。

⑦名行:

名节操行。

8.文中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亭亭净植(栽种)可爱者甚蕃(多)

B.濯清涟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枝蔓)

C.中通外直(正直)竹性直(挺直,与“曲”相对)

D.固以树德(树立培养)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种植)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直以立身蒙辞以军中多务

C.可爱者甚蕃则思应用虚受者

D.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10.对选文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以莲自喻,借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含蓄地批评了追名逐利、攀附权贵的恶浊世风。

B.乙文首段借写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的特点,来赞美君子的美德。

末段表达作者愿望:

当朝用人者要发现贤才的独特美质,进而选拔重用。

C.甲乙两文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甲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乙文则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

甲文主写莲花,以菊花作正衬,以牡丹为反衬,隐含对比,突出了莲的美好情操;

乙文以贤才美德衬托竹子气节,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第Ⅱ卷(综合类题共90分)

四、文言句子翻译、内容探究、诗歌鉴赏及名句积累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噫!

译文:

(2)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

12.甲文中作者用了两个“独”字,请结合文意,说说这两个字分别体现了陶渊明和作者怎样的人生意味?

(3分)

答:

13.阅读杜甫《望岳》一诗,回答:

(5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历代诗评家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称赏有加,为什么?

(1分)

(2)诗中是怎样扣住一“望”字来写景的,据此简述本诗写景的顺序。

(2分)

(3)品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14.根据提示,默写诗文原句。

(5分,每小题1分)

①《木兰诗》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②《约客》诗中表现诗人落寞失意的句子是,。

③人们经常用杜甫诗《春望》中的“,”这

两句来慨叹家书的珍贵。

④《石壕吏》中写老妇的哀怜和差役的凶暴的句子是,。

⑤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

,。

五、阅读欣赏(23分)

(一)阅读小说《最小的星星也闪光》,回答15-19题。

(11分)

①潘小锋是个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学生,瘦削的脸上有着一双透着忧郁却又叛逆的眼睛。

他总是喜欢一个人躲着看他的动漫书,偶尔也会在纸上涂鸦着什么,平时很少参与班集体的活动,与班上的其他同学也极少来往,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人。

②那天,我正在神采飞扬地讲着课,学生都安静地听着。

突然,原本安静的教室却被一声窃笑搅起了层层波浪。

我怒火中烧循声望去,发现是潘小锋的同桌张晓琴在笑。

张晓琴发觉我盯着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③我铁青着脸说:

“张晓琴,你笑什么?

④张晓琴立马站起来小声说:

“老师,他在画你——”并用手指着潘小锋课桌上的纸。

⑤一下子,全班的目光齐刷刷地锁定在我和他的身上,旁边的几个学生猫着身子偷看他的画,也都偷笑起来。

我一个箭步过去,一把抢过他的画,圆睁着愤怒的双眼,看着他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⑥“潘小锋,你给我站到墙角去!

”我用强硬的命令口吻叫嚷着。

他耷拉着脑袋晃悠悠地走了过去。

“上课不听开小差也就算了,竟敢丑化老师,岂有此理!

明天叫你家长来。

”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那堂课是我与他头一回交锋,也是他进入我视线的开始。

⑦放学后,拿着缴来的画来到办公室,教师应有的品行规范让我平静下来。

细细端详他的画,觉得倒十分形象,有几分趣味,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

⑧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静等他和他家长的到来,可是一个上午都没见人影。

后来得知他因害怕告诉他父亲实情而挨打,一个人躲进了网吧。

知道这一切后我和他父亲一起在一家网吧中找到了他,并把他带回了家。

⑨到他家天色已晚了,天边零星地冒出几颗闪着光亮的星星。

他父亲把我让进家门,招呼我:

“老师辛苦了!

坐一坐,家里太小太乱,不好意思。

”我笑笑便坐了下来,环视了一下房间。

这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低矮房,墙壁灰暗,摇摆的蛛丝零落地挂在屋角,一些旧式家具零乱地堆放在各处,上面随意堆放着一些图书报刊,看来已许久没整理过了。

⑩“老师别生气,您喝茶!

”我接过茶杯放到桌子上。

“你小子尽给我惹事,骨头又痒了,想挨揍啊——”他父亲说着就要打他,我连忙制止,“怎么又要打,不是和你说了吗?

别总是打孩子。

“不是,这野小子自从我和他妈离婚后就没人管,没办法。

我也下岗了,一个人忙着照看书摊,难得有时间在家。

他要是有空就到我书摊来帮我照看,喜欢看动漫书,没事时也瞎画,我看他有这兴趣就给他报了个绘画班。

呵呵——老师,您瞧,这墙上的奖状是他得的奖。

我按他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墙上贴着好几张奖状。

他的书桌上也散落着一些他画的漫画,有各种可爱有趣的人物,惟妙惟肖。

我顺手拿起一张来看,这时他父亲迅速地收拾起来,说道:

“老师见笑了,小孩子瞎画着玩,上不了台面的。

我笑道:

“其实,你儿子挺有天赋的,画的不错,他画我的那张我还留着呢,别说还蛮像。

“对不起,老师!

我不是有意画您,我当时只是觉得您上课很有精神,所以不知不觉就画了下来。

”潘小锋有点委屈地说道。

“潘小锋,既然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应好好培养,如果有兴趣,可以向这方面发展,创作出更好的动漫画。

”我还是用老师的本职口吻教育他,“以后要是有这样的活动,希望你能发挥出你的特长哦,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我会的,没问题。

”他豪言壮语地答应了。

我欣慰地点点头,说:

“好了,天也晚了,我也该走了。

”说着便走了出来,他父亲忙说道:

“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我一个人走就行了。

好好培养你儿子,他会有出息的。

告别了他父子俩,我走在星光和街灯掩映的路上。

我抬头望着天空,繁星满天,装饰着静谧的夜,忽然发现一颗微小的星星正闪着微弱的亮光。

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潘小锋天真可爱的神情,我沉思良久,觉得他就像天空中的那颗最小的星星,虽然小其实也一样会发光。

15.请你谈谈对小说题目的理解。

答:

16.请你用四字词语,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   )——星夜家访——(   )——(   )

17.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

①他仍然低头不语,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

答:

②“我会的,没问题。

18.仔细品味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说说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以“我”对潘小锋的态度转变为线索贯穿全文,将人物设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特定场景当中加以表现。

B.第①段对潘小锋特点的介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内向、安静、忧郁、自私、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

C.第②段到第⑧段,设置了两个悬念性的小插曲——课堂上的笑声和潘小锋的逃学,目的都是为了表现潘小锋的叛逆和推动情节发展。

D.本文语言平易朴素,人物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

如:

潘小锋父亲的语言就勾画出了一个粗心、蛮横而又关心爱护孩子的父亲形象。

(二)阅读徐怀谦的散文《此心安处是吾乡》,回答20-24题。

(12分)

①海德格尔说:

“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还到哪一个乡呢?

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

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

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③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混了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④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中。

⑤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

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兔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来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

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⑥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

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来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⑦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⑧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

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来——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⑨人类不能没有故乡。

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

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初启悟不是来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来自于一名歌伎。

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

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

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一首献给王巩: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想想看,东坡自中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

当年近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⑩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

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

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来世上的父母?

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

在我看来,“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定是噪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

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⑪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

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因而主动远离赌场,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这样的心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

⑫“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20.文章开头很有特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1.文中说“心安处”就是精神的故乡,对作者来说,自己的“心安处”又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和效果?

23.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

24.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

六、语言综合运用(10分)

25.下面是两幅漫画,请你对画中的“人”各说一句话。

(4分)

26.在“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请你关注下列资料,把你阅读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写下来。

(不超过30字)(2分)

材料一:

“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

(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

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愈十万人。

材料二:

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

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评委普遍认为,我国汉字应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材料三:

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调查内容

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

常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

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

数据统计

57%

83%

79%

结论:

2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每小题各2分)

2014年2月29日,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省教育厅表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是全省统一规划建设的课程科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要广泛征求意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

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

①请为本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

②对省教育厅提出的要求,你是否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