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200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考前模拟提分卷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建安风骨历经流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中国文化特性的一个重要的符号。

C.不再以“德”为唯一尺度,还开始重视“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这种人才选拔标准的变化,正是建安风骨形成的时代背景。

D.刘勰对“建安风骨”进行了理论总结和美学精神的提炼,他将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概括为“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等原因,造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的超越。

B.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正是曹丕"

文以气为主"

理念与刘勰"

风骨"

说的本质区别。

C.刘勰从《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出发,将"

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

明道"

"

宗经"

的文学批评尺度。

D.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形成后,很快地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也深远地影响到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等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一、稳定和强大的唐朝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此后,历朝历代的诗人都追求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

B.刘勰的"

说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得益于盛唐诗人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并用"

盛唐风骨"

或"

盛唐气象"

替换了"

建安风骨"

C.从"

的流变史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时代变迁与文学格局、气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也提醒人们更客观地看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D.当"

建安文学"

走出建安时代,当"

成为整个民族对壮美与崇高的生活想象时,人们才能更深切地理解"

文变染乎世情"

的深意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亿部,未来几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4亿至5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了约10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2%左右的回收率。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

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

随意丢弃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

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释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摘编自中国环保在线网《废旧手机回收之路遇阻沉默的千亿市场何时爆发》)

材料二: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200—300g黄金,1000—3000g白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

而传统的承包矿山做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

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

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解后废弃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

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

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和回收商产生分岐。

(摘编自《天津日报》《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

材料三:

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无需消耗用户讨价还价的时间成本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还避免了交易过程中的欺诈现象,关键是渠道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

在当前来看,苹果公司的做法值得其他厂商借鉴。

今年3月,在推出iPhone7半年后,苹果再一次上线以旧换新服务,这一次苹果甚至将旧手机的类别扩展到了Android手机。

(摘编自中国通信网《废旧手机回收会不会是手机厂商未来的一个大生意?

》)

材料四:

完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

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

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

还要加大对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值、流向和处理方式;

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的重要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摘编自《光明日报》《废旧手机回收须完善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旧手机蕴含众多的贵金属,黄金、白银、铜、钯、铂金的含量远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量,这是较有开发价值的项目。

B.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C.鼓励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是一种正规渠道,能够更便利地服务用户,也较容易获得用户信任。

D.要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必须走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了列数据的方法,显示了我国手机产量、更新量、废旧手机存量和手机中贵金属的含量等,揭示了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B.废旧手机闲置在家、随意丢弃、非法手工拆解,都会将有毒和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C.材料三以苹果公司推出的以旧换新服务为例,倡导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废旧手机回收正规渠道,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

D.回收旧手机必须保证用户的安全,要彻底清除旧手机内的信息,确保手机数据不可恢复,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隐私等问题的担心。

3.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青衣

胡玲

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欢呼着,纷纷奔走相告:

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刚近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

李大户家院里,灯火通明,高高的戏台前挤满了人,他们昂着头,瞪着眼,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柳月如出场。

青莲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了人群最前面。

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身姿婀娜,莲步轻移,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

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

①柳月如眼波流转,一跷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灵动自如。

柳月如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

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

青莲尚小,看不懂剧情,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深深诱惑着青莲,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

她哭,青莲跟着哭;

她笑,青莲也笑。

戏散,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了身后的青莲。

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子坚毅倔强劲儿。

柳月如说:

“真是个唱青衣的好坯子。

愿意跟我学戏吗?

青莲开口:

“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柳月如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青莲学得稍有不佳,必然受罚。

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表演细腻庄重,秦香莲、白素贞、王宝钏,所有青衣角色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也不知从何时起,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了。

台上,青莲卖力表演;

台下,看客寥寥无几。

青莲从最初的失落、失望演变为绝望。

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

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挖掘歌星,以你的形象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

说完,男人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

那天,青莲去找柳月如:

“师傅,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

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找出路。

”柳月如说:

“即使台下只有一个观众,我们也要唱下去。

青莲脱下戏服:

“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

青莲果然火了,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

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月如。

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相约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

不远处,有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

“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

听说她以前是唱青衣的。

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

”“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老板来了。

青莲说:

“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

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

老板一笑:

“因为你有戏剧底子,唱出来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

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

”②青莲内心像被人投了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第二天,青莲取消所有活动,赶到县剧团,却发现大门紧闭,向周围人打听,才知道,剧团生意冷清,半年前已经倒闭了。

第三天,青莲找到柳月如家里,看到的是柳月如的灵位。

守灵的老太太说:

“你是青莲吧?

月如临终前,她叮嘱我把一样东西交给你。

月如是个戏痴啊,爱戏的人越来越少,懂戏的人越来越少,她整日郁郁寡欢……”

老太太拿出一个盒子递给青莲。

青莲打开,里面是一套青衣的戏服,正是她初次看师傅唱戏时穿的那套。

“师傅!

”青莲怆然泪下,跪倒在柳月如灵前。

没多久,县剧团重新开张。

锣鼓铿锵,乐声四起,青莲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安静的村庄因柳月如来唱戏而热闹,与后文“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形成对比,为后来青莲去唱歌作铺垫。

B.小说一波三折,从听戏、学戏到放弃戏曲,最后又重新走上戏曲的舞台,以青莲的人生选择为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C.小说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月如形象,突出了月如深厚的功底、生动的气韵与对戏曲的坚守。

D.小说采用留白式结尾,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青莲重开剧团说明青莲对月如充满愧疚,也表现了她对戏曲的喜爱。

2.分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小说以“大青衣”为题好在哪里?

请结合全文试做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樊逊,字孝谦。

河东北猗人也。

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

既而自责曰:

“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

”欲同勤事业。

母冯氏谓之曰:

“汝欲谨小行耶?

”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

属本州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

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

清德颂»

十首。

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

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

“家无荫第,不敢当此。

”天保元年,本州复召举秀才。

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

“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

高悬王爵,唯能是与。

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

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

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

”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

“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

”七年,诏令校定群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

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

“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

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

向之故事,见存府,即欲刊定,必藉众本。

邢子才、魏收等并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

”凡得别本三千馀卷,«

五经»

诸史,殆无遗阙。

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

北齐节樊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

“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

B.“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表”是给皇帝的奏章,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是表文草稿。

D.古代制作竹简,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这个程序叫“杀青”,也叫“汗青”。

选文中“杀青”指书籍定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

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

在母亲开导下,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

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清廉,就作了十首?

清德颂?

受到县令的赏识,被提拔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

他认为国家应该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

他认为王者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

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各种不同版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

(2)凡得别本三千馀卷,«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

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②。

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注】①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

②生衣:

绢制的夏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

闲"

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

B."

老身慵出客来稀"

写诗人年事已高,没有客人来访,描写出诗人老年清静闲适的情景。

C.颔联"

暮雨"

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

留教住"

流露出诗人落寞、惆怅的情绪。

D."

唤遣归"

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

2.“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作简要赏析。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一句用数字描述了阿房宫建筑面积之大,接着用“__________”极言阿房宫楼阁之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诉求和精神意蕴。

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

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宏幅巨制,如《溪山行旅图》等名作,表现了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全景式构图__________;

而南宋__________,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

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为祖国山河立传”光有扎实的技法还不够,更重要的是创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作品要呈现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中包括特定形式所呈现的时代审美意境以及画家的精神追求。

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 

)。

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__________。

因此,中国画创新既要守住精神,也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

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偷换概念,__________,虽然使用的是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

这种创新,实则是在玩形式游戏,充其量是一种艺术实验,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画主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画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的基础上,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刺激。

B.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C.建立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基础上的中国画,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注重感官刺激。

D.中国画在中国哲学和中华美学的基础上建立,不注重感官刺激,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精神气象都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B.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C.其精神气象皆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彰显

D.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气势磅礴 

苟且偷安 

相反相成 

故弄玄虚

B.惊心动魄 

偏安一隅 

相辅相成 

故作高深

C.气势磅礴 

D.惊心动魄 

8、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妥当,请任意找出四处并改正。

山东省实验中学70周年校庆公告

南依历山,东临趵泉,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2018年10月18日,山东省实验中学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华诞。

作为齐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坚持实验性、示范性,在齐鲁文化的深厚滋养中,广育英才,名盛华夏。

为办好此次校庆活动,特面向各届校友,征集在校期间惠存的校徽、校服、奖章、笔记和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并藉此向您们发出诚挚邀请:

欢迎拨冗光临此次盛会,共商实验发展大计。

特此公告,敬祈传达。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8年6月1日

9、下面是某公益慈善项目“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流程图,请把此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门头沟区龙泉镇曾有着“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美誉。

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每次大修或改造,都要用到该地烧制的琉璃。

然而,自2017年4月起,该地所有琉璃厂因烧煤不符合环保规定而被关停。

这意味着相传700多年的琉璃窑火暂时熄灭。

此前,该厂还承接着故宫、内蒙古成吉思汗陵等地的古建修缮订单。

从非遗角度求生存,从环保角度只能关停,琉璃技艺与城市环保存矛盾,非遗文化难传承。

读了上面内容,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能抄袭。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

2.B;

3.A

解析:

1.(曲解文意。

“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生活想象”错,原文是“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

2.(理解有误,“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