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055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docx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

《疾病学基础》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部分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是

A、在躯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B、在躯体上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

C、在心理与躯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D、在心理与躯体上与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

E、在身心诸方面可以抵御病因损害而呈现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

2.“疾病是变异条件下的生命”一语出自

A、BurnetB、BehringC、JennerD、VirchowE、Leeuwenhoek

3.下列那项不属于疾病经过的阶段

A、潜伏期B、诱导期C、前驱期D、明显期E、转归期

4.最早创造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是

A、中国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E、俄国人

5.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免疫功能称为

A、免疫防御B、免疫监视C、免疫自稳D、免疫耐受E、免疫赦免

6.创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学者是

A、PasteurB、KochC、EhrlichD、BurnetE、Jenner

7.半抗原是

A、只有免疫原性的物质B、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C、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物质D、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物质

E、不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

8.TI与TD抗原的区别点在于

A、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IgM、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

B、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诱导不同的B细胞亚群

C、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产生除IgM之外的抗体、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

D、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

E、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除IgM之外的抗体

9.下列哪项属于同种异体抗原

A、Rh血型抗原B、甲状腺球蛋白C、晶状体蛋白D、病毒蛋白

E、细菌外毒素

10.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异嗜性抗原D、类属抗原E、超抗原

11.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T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浆细胞E、NK细胞

12.MHC在人类的哪一对染色体上编码

A、第17对B、第15对C、第6对D、第9对E、第20对

13.sIgA不具有的特性是

A、黏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B、免疫球蛋白单体C、有J链

D、免疫球蛋白二聚体E、有分泌片

14.下列哪一组合不存在关联

A、CD3—TCRB、MHCI类分子—CD4C、MHCI类分子—TCR

D、CD79a/b—SmIgE、CD28—CD80

15.能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

A、B细胞B、Tc细胞C、NK细胞D、巨噬细胞E、中性粒细胞

16.免疫球蛋白的Fab段的效应是

A、通过胎盘B、激活补体C、结合抗原D、与细胞结合E、引起过敏反应

17.HLAII类分子的抗原肽结合区位于

A、β2mB、α1和β1C、α1和α2D、β1和β2E、α1和α3

18.参与ADCC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A、T细胞和抗体B、NK细胞和抗体C、B细胞和抗体

D、T细胞和补体E、NK细胞和补体

19.辅助性T细胞一般是指

A、CD4+CD8+T细胞B、CD8+T细胞C、CD4+T细胞

D、CD4-CD8-T细胞E、CD3+T细胞

20.可与TCR组合,转导T细胞活化信号的分子是

A、CD19B、CD2C、CD11D、CD3E、CD25

21.B细胞作为APC,是因为

A、能形成大量IL-2受体B、其数量多于巨噬细胞C、有一定的吞噬能力

D、SmIg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E、可表达MHCⅡ类分子

22.下列细胞哪一个应不属于APC

A、朗罕氏细胞B、巨噬细胞C、辅助性T细胞D、B细胞

E、树突状细胞

23.在B细胞表面不应出现的表面标志是

A、MHCⅠ类分子B、MHCⅡ类分子C、C3b受体

D、CD2E、IgGFc受体

24.具有免疫记忆功能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T细胞E、红细胞

25.下列哪一项是初次应答的特点

A、抗体产生量大,维持时间长B、主要以IgG为主

C、产生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低D、产生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高

E、抗体产生潜伏期短

26.关于再次免疫应答特点错误的是

A、抗体产生潜伏期比初次应答短B、IgG的滴度高于IgM

C、抗体与抗原的亲和力强D、产生抗体维持时间长

E、抗体产生速度比初次应答慢

27.再次免疫应答中为主的抗体是

A、IgMB、IgGC、IgED、IgAE、IgD

28.CD8+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不包括

A、释放穿孔素使靶细胞裂解B、释放颗粒酶引起细胞程序性死亡

C、通过吞噬小体破坏靶细胞D、通过释放TNF破坏靶细胞

E、通过Fas与FasL结合启动靶细胞凋亡

29.关于外源性抗原提呈途径,错误的是

A、提呈分子为MHCⅡ类分子B、抗原来源于细胞外

C、抗原肽产生部位是内体D、应答的T细胞为CD8+T细胞

E、提呈细胞为专职APC

30.免疫应答的发生过程中不包括

A、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提呈B、B细胞直接特异性识别抗原

C、TCR双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D、T、B细胞在中枢免疫器官发育

E、T、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

31.细胞器较发达的微生物是

A、链球菌B、真菌C、放线菌D、衣原体E、支原体

32.下列哪种消毒灭菌方式不合适

A、空气—紫外线B、牛奶—巴氏消毒法C、接种环—烧灼法

D、皮肤—碘酒E、血清—高压蒸气灭菌法

33.正常微生物是指

A、无侵袭力的细菌B、不产生毒素的细菌C、健康人的致病菌

D、健康带菌者所携带的细菌E、在人体内长期存在的有益或无害的细菌

34.寄生现象是

A、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害

B、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得利,另一方受害

C、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受益

D、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既受害又受益

E、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

35.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B、原体、始体C、芽生D、复制E、菌丝、孢子

36.病毒增殖周期环节中不存在

A、吸附与穿入B、脱壳C、衣壳合成

D、孢子形成与释放E、核酸复制

37.病毒的遗传信息从RNA转移到DNA的过程称为

A、转导作用B、逆转录C、转化D、翻译E、重组

38.下列哪种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

A、HAVB、HBVC、HCVD、HDVE、HEV

39.缺陷病毒指的是

A、表面缺少刺突的病毒B、缺少胞膜的病毒C、缺少衣壳的病毒

D、缺少某些酶的病毒E、基因组缺损不能复制的病毒

40.干扰素抑制病毒增殖的作用机理是

A、直接干扰病毒的mRNA转译B、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

C、直接抑制病毒DNA的转录D、阻碍病毒吸附于细胞膜上

E、诱导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41.下列哪种方式不适用病毒培养

A、传代细胞培养B、组织培养C、动物接种D、人工合成培养基

E、鸡胚培养

42.细菌细胞壁的最基本成分是

A、脂多糖B、脂蛋白C、磷壁酸D、肽聚糖E、RNA

43.芽胞决定了细菌的哪一种特性

A、抗吞噬B、细菌在体内的扩散能力C、细菌的产毒性

D、细菌的耐热性E、细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性

44.鞭毛主要

A、与细菌的抵抗力有关B、与细菌的分裂繁殖有关C、与细菌的动力有关

D、与细菌的致病力有关E、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45.性菌毛的功能是

A、抗吞噬作用B、有助于细菌黏附于黏膜表面C、与细菌运动有关

D、能在细菌间传递质粒E、使细菌进行二分裂繁殖

46.细菌质粒

A、化学性质是RNAB、一般含有500-1000基因C、可在细菌间转移

D、属细菌的特殊构造E、不能自主复制

47.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不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便可形成毒素的现象称为

A、转导B、转化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

48.溶原性细菌是指

A、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B、带有R质粒的细菌C、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D、带有F质粒的细菌E、带有Col质粒的细菌

49.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是

A、结晶紫-碘液-酒精-复红B、复红-碘液-酒精-结晶紫

C、结晶紫-酒精-碘液-复红D、复红-酒精-碘液-结晶紫

E、结晶紫-复红-酒精-碘液

50.肉眼直接观察细菌有无动力常选用

A、半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固体斜面培养基

D、固体平板培养基E、选择培养基

51.关于革兰阳性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B、细胞壁较革兰阴性菌厚C、含有大量磷壁酸

D、胞内具有高渗透压E、肽聚糖的外层还有外膜

52.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

A、迟缓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全部生长过程

53.受菌直接摄取供菌游离DNA片段而导致性状变异称为

A、转化B、转导C、接合溶原性转化D、溶原性转化E、接合

54.雄性菌是指

A、带有F质粒的细菌B、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C、带有R质粒的细菌

D、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E、带有Col质粒的细菌

55.不符合真菌培养特点的是

A、营养要求不高B、生长温度较低C、pH要求偏低

D、生长速度较快E、菌落较大

56.与细菌的芽胞生物学意义相同的是

A、接合孢子B、游动孢子C、分生孢子D、芽孢子E、厚垣孢子

57.吸虫纲的形态特征不包括

A、成虫背腹扁平B、外形呈叶状C、具有口、腹吸盘

D、消化系统有口有肛E、除血吸虫外多为雌雄同体

58.非消除性免疫是指

A、能够消除寄生虫,不能抵抗再感染

B、不能够消除寄生虫,能够部分抵抗再感染

C、不能够消除寄生虫,不能抵抗再感染

D、不能够消除寄生虫,能够抵抗再感染

E、能够消除寄生虫,能够抵抗再感染

59.寄生虫的终宿主定义是

A、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B、幼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的宿主

C、成虫期或有性生殖阶段的宿主D、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

E、成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的宿主

60.人体寄生虫一般分为

A、吸虫、绦虫、线虫B、吸虫、绦虫、原虫C、原虫、线虫、节肢动物

D、原虫、蠕虫、节肢动物E、蠕虫、吸虫、节肢动物

二、填空题

1.疾病发生的机制包括、、。

2.疾病的转归可归纳为、、。

3.第一级预防称为、第二级预防称为、第三级预防称为。

4.免疫系统功能的积极意义可分为、、。

5.抗原的属性包括和。

6.根据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依赖T细胞,可将抗原分为抗原和抗原。

7.补体激活可分为以下3条途径,即、和途径。

8.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和。

9.病毒的结构可分为、和。

10.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和。

11.病毒的人工培养方式有、和。

12.病毒的直接损伤作用可表现为、、、、和。

13.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菌。

14.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结构成分是;革兰阴性菌外膜上特有的结构成分是。

15.细菌的营养物质由、、、和构成。

16.细菌增殖的条件包括、、和。

17.细菌生长曲线一般分为、、和等四个时期。

18.细菌主要的基因转移与重组方式有、和。

19.多细胞真菌的营养体称为________;繁殖体称为________。

20.医学寄生虫按其形态特点分为、和三部分。

21.医学原虫的生活史有、和三种类型。

22.节肢动物的生活史一般分为和两种类型。

三、问答题

1、简述免疫细胞激活物的定义与分类

2.简述抗原的概念及属性。

3.以IgG为例,描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包括肽链组成、功能区、Fab段与Fc段),最好画图解答。

4.试比较3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5.试述HLA分子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及分布情况,可结合图形来解答。

6.何谓APC?

由哪些细胞组成?

7.试述致敏Tc细胞是如何杀灭带有特异抗原的靶细胞的?

8.试比较外源性抗原与内源性抗原加工提呈过程的异同点。

9.何谓正常微生物?

简述其主要生理作用。

10.简述“生物安全”包含的四重含义。

11、简述病毒包膜的来源,及其生物学意义。

12、简述病毒复制过程的主要环节。

13、持续性病毒感染的形成原因。

14、列表比较G+与G-菌细胞壁的差异。

15.简述细菌遗传变异发生的主要形式与作用机制。

16、何谓溶原性噬菌体?

其生物学意义如何?

四、看图答题

1.请以此图为据,比较HLAⅠ、Ⅱ类分子的结构差异,并说明其生物学功能的不同。

2.请在图中①、②、③处标明区域名称,并分别说明其生物学意义

 

3.请以此图为据,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

4.请于各箭头所指出标注细菌结构的正确名称。

 

5.请在图中①、②、③处标明结构名称,并分别阐述其生物学意义。

 

 

6.请按图中数字描述HIV的复制过程。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