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11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学案 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docx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第910课

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7-

单元复习总结-15-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标解读

时空坐标

1.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古代中西方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

2.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古代商道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点一 丝绸之路

1.名称来源

(1)人类早期几个文明中心之间的交往通道中,最著名的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

(2)这条商路上发现了大量丝绸遗存,因而将它命名为“丝绸之路”。

2.标志事件: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此次出使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3.分支路线:

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复杂。

4.衰落:

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知识点二 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综述:

除丝绸之路外,古代欧亚大陆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商路,它们往往也被纳入“丝绸之路”的广义范畴。

2.概况

(1)“草原丝绸之路”:

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西南丝绸之路”: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3)“海上丝绸之路”

①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②宋元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

③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知识点三 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物质和技术

(1)对外输出

①随着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③瓷器主要经由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

④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

(2)对内引入

①西汉获得了大宛国当地出产的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优良的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

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曾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④宋元时期,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

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2.精神和文化

(1)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

(2)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

(3)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4)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1.阅读教材P49插图“甘肃敦煌莫高窟323窟的初唐壁画《张骞出使西域》”,思考:

这幅画描绘的事实有何意义?

提示:

壁画的内容是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出使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批注:

                              

2.阅读教材P50“思考点”,如何理解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这种说法?

提示:

空,同“孔”,凿空,即凿孔,开通道路,这是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以西。

自此,不仅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中西交流之路被打开,丝绸之路也从此成为官方的中西交通要道。

张骞的两次出使,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及中亚各地的联系,使汉与西域的交往逐渐频繁,丝绸之路上,使臣与商旅往来不绝于道。

我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方,丝绸生产技艺也由此西传。

批注:

                              

3.阅读教材P50左侧插图“绘有身着丝绸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壶”,思考:

它蕴含了哪些信息?

提示:

(1)说明丝绸很早就成为中西方进行贸易的商品。

(2)说明中国的制瓷技术很早就传到西方。

(3)反映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有悠久的历史。

批注:

                              

                                 

4.阅读教材P5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想一想:

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

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提示:

(1)计划:

由西南开辟直通身毒和中亚诸国的路线。

(2)原因

①张骞从与大夏国人的交流中得到启发。

②羌人和匈奴所控制的地区十分危险,这样可以避开此风险。

批注:

                              

                                 

[思维导图]

 丝绸之路的开辟

材料一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

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前5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陆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材料二 19世纪初期,尽管欧洲强权已在海上遍布,中国依然被西方认为是向往之地,是最兴旺与古老的文明,学者多认为这是丝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带来的精神性影响,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间,认为与中国交易能获得巨大利润的印象。

(1)根据材料一,广义的丝绸之路在形成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包含哪些路线。

提示:

特点:

连续性、继承性。

路线:

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材料二中的学者认为丝绸之路与近代列强侵略有何关系?

提示:

古代丝绸之路使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充满向往,这使得近代欧美列强认为与中国交易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于是它们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扩大中国的贸易。

丝绸之路的特点

(1)起源早,历史悠久。

最早的丝绸之路距今已经有2600余年的历史。

(2)线路多,覆盖面广。

古代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覆盖了欧亚大陆乃至非洲地区。

(3)时间长,历时千年。

从汉代张骞“凿空”到明代丝绸之路衰败,历时1600余年。

(4)重经济,互利互惠。

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但他所开辟的这条道路在后来所产生的作用却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

可以说,丝绸之路从军事路、外交路发展为民生路、商业路、文化路,特别是在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丝路两端以及沿途都大受其益。

1.下列属丝绸之路起点的是(  )

A.长安   B.敦煌   C.北京   D.兰州

A [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在长安,东汉在洛阳。

]

2.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得丝绸之路得以开通,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的往来,中原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域(即今天的新疆),故选B项。

]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

为纪念“丝绸之路:

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成功六周年,2020年6月19日,“2020年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开幕式在浙江杭州举行。

活动发布《2019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年报》,来自9个国家的31位文化遗产领域专家组成国际评审团队,对过去一年的考古发现、学术研究等板块推出相应榜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梅希蒂尔德·罗斯勒在视频贺词中称,丝绸之路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丝绸之路不仅体现互学互鉴精神,还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未来国际合作的共同基础和起点,为人类构筑心灵的和平屏障。

(1)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的主要通道,我国利用这一通道将各种东方的特产传入西方,同时也将西方独有的特产传到了东方。

(2)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还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中国的四大发明由丝绸之路传到西方,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基础。

欧洲和中亚地区的艺术形式也通过丝绸之路受到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艺术熏陶。

丝绸之路让唐朝接受了不同国家的舞蹈和音乐等文化。

郑和七下西洋传播了中国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欧亚非各国进行了经济和文化交流。

(3)促进了多种宗教的传播和交流。

很多国外传教法师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东方进行传教,促进了文化交流。

唐朝的玄奘西天取经促进了唐朝和印度的宗教交流。

丝绸之路让各国的传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许多外来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3.《旧唐书·乐志》称:

“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

”据此可知,唐朝时(  )

A.流行西方古典主义音乐

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

C.强化对新疆地区的管理

D.中印文化交流空前繁荣

B [根据材料“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可知,在唐朝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故选B项;幻术不属于西方古典主义音乐范畴,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国与中亚、印度的文化交流,排除D项。

]

4.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

关于古代“丝绸之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B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它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故选B项。

]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课标解读

时空坐标

1.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近代以来全球贸易网的形成过程。

2.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商品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知识点一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15世纪之前:

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2.地理大发现后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2)表现

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

②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

③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

④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工业革命以后

(1)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2)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

(4)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知识点二 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条件

(1)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各地的生产者、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2)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2.表现

(1)饮茶风俗

①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16世纪以后,中国茶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②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③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

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

④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2)服饰变化

①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

②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

③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有吸收了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

这些服装大胆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④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3)钟表技术

①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②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

③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④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3.发展

(1)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2)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1.阅读教材P55插图“油-醋瓶”“茶叶瓶”,思考:

这两件瓷器透露出哪些信息?

提示:

(1)中国的瓷器传入到欧洲后,受到各国君主和达官显贵的喜爱。

(2)中国瓷器影响到欧洲国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

批注:

                              

                                 

2.阅读教材P55右下角插图“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思考:

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1)世界贸易的扩大。

(2)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即股份公司。

批注:

                              

                                 

3.阅读教材P56插图“荷兰殖民扩张示意图(15世纪末—17世纪)”,思考:

荷兰为什么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提示:

(1)荷兰的商业实力非常强大,芬兰商人的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

(2)它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商船,船队来往于世界各地,承揽了世界海上大部分运输。

批注:

                              

                                 

                                 

4.阅读教材P57“学思之窗”,思考: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

提示:

(1)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

(2)跨国公司占各国GDP的比重总体呈增加趋势。

(3)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非常激烈。

批注:

                              

5.阅读教材P58“史料阅读”,思考:

你从这则材料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提示:

(1)当时只是出现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世界贸易还没有大规模发展。

(2)茶叶当时在西方还没有成为公众的普通消费品,只是作为宫廷贵族们享用的奢侈品。

(3)中国的茶具和茶叶当时在西方很受社会上层的欢迎。

(4)英国诗人沃勒名为论茶,实则借助茶叶之物和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生日之时,抒发自己对茶叶的感情和对王后的歌颂与祝福。

批注:

                              

[思维导图]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材料一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

(1)依据材料一,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提示:

资本输出规模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

(2)从材料二中,你发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为什么?

提示:

现象:

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原因:

西方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1)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国际贸易以超越物质生产发展的速度迅猛增加,达到空前水平。

战后1948—1985年的37年里,资本主义国家出口额从539亿美元增加到17525亿美元,增长了31.5倍。

(2)国际资本贸易空前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的重要表现。

1984—1989年,国际金融市场净融资额年递增率达25.2%,而目前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年成交额已是世界商品和劳务年贸易总额的25倍以上。

(3)世界经济联系的内容发生较大变化,进出口商品的结构出现新特点。

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

商品越来越多样化、高级化、优质化和综合化、整体化。

技术贸易发展扩大。

(4)世界经济联系形式日益多样化。

如:

生产合作和装备业务、技术转让、补偿贸易、合资贸易、合资经营、国际分包合同、来料加工以及联合投标等。

(5)地区贸易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为区域贸易不平衡,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加强。

发达国家的贸易额由20世纪50年代末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6%提高到目前的71%。

发达国家已占国际货币资本市场融资的80%左右。

(6)世界经济一体化与经济贸易的区域化、集团化及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和复杂。

目前,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占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的1/3。

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和地位最重要的是欧洲、北美及亚太地区三大区域经贸集团。

1.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两岸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

①荷兰人兴起喝茶之风 ②法国人的菜肴中出现香料 ③印第安人开始食用可可 ④印第安人开始食用牛肉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A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故①正确;新航路开辟后,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成倍上升,但香料在此前就已存在,故②错误;可可是美洲物种,故③错误;牛肉为旧大陆物种,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传入美洲,故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

2.据统计,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增加了2倍多,这反映出此时(  )

A.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兴起

B.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形成

C.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D.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

D [据材料“1870—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增加了2倍多”可以看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故选D项;16世纪,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自由资本主义兴起,排除A项;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联合体的过程,是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一种趋势,排除B项;世界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排除C项。

]

 茶向西方传播,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容

茶是中华文明最具精髓、最具权威、最具价值的部分。

100多年前,中国茶叶曾经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和瓷器、丝绸等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的各大名茶更是蜚声海外,誉满天下。

然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

印度、日本、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在总量上,或在单品上都超过了中国。

(1)唐宋时期,朝廷大力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得茶叶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区,同时,也为“海上茶叶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外国人著述立传,为传播茶叶作出贡献

①851年,阿拉伯人苏莱曼详细介绍了中国广州的情况,其中特别提到了茶叶。

14世纪到17世纪,中国的茶叶经陆路输往中亚、波斯、印度西北部和阿拉伯地区,再通过阿拉伯人首次传到西欧。

②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科鲁兹等对于中国的茶风、茶俗、茶事活动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记载(《利玛窦——中国札记》、科鲁兹《广州述记》),使得西方人通过这些著作加深了对中国茶叶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叶的美誉度。

荷兰人在1610年左右将茶叶带到了西欧,1650年后传至东欧,再传到俄罗斯和法国等国。

③欧洲殖民者将饮茶的习俗传入美洲和大洋洲。

品饮红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一种高雅的行为,茶叶成了高档礼品。

(3)中俄边境重镇恰克图是两国进行通商贸易的商业贸易中心,茶叶是其中重要的商品。

俄罗斯商人将茶叶贩卖到西伯利亚伊尔库兹克、乌拉尔、秋明等地区,甚至还一直运送到遥远的莫斯科与圣彼得堡。

(4)到19世纪,中国茶叶几乎传遍全球,俄罗斯帝国还学会了种茶、制茶技术。

3.17世纪60年代,英国贵族请客,会给客人几片茶叶,泡水喝完,客人把茶叶夹在汉堡里吃掉。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英国人很节约茶叶

B.东西方贸易规模小

C.英国人的风俗受中国人影响

D.茶叶有药用价值

B [A、D两项都有可能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中国人不吃茶叶,C项错误;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当时东西方贸易的规模比较小,中国出口到英国的茶叶比较少,即便是英国的上层,也对茶叶格外珍惜,故选B项。

]

4.《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右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

它在本质上反映了(  )

A.茶在法国已不再是奢侈品

B.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

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

D.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

C [由“民众饮茶”可知,当时茶叶已经成为法国普通民众的消费品,这说明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故选C项;A项不能反映本质,排除;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项结论无法由题干当中得出。

]

单元复习总结

[知识体系概览]

[主题归纳整合]

1.欧亚大陆的东西交通

兴起时间

鼎盛时期

衰落期

主要贸易商品

文化交流

陆上丝绸之路

西汉

隋唐

明清

贸易互惠之路、物种传播之路、宗教文化传播之路、乐舞融汇之路、民族融合之路、科技交流之路

文明交流具有双向性、竞争性、互惠性。

以开放的姿态去包容、吸收、创新

草原丝绸之路

夏商

蒙元

明清

民族迁徙

西南绸之路

夏商

隋唐

宋明之后

茶、马

海上丝绸之路

先秦

郑和下西洋

鸦片战争之后

瓷器

2.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

(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并非总是由经济主导,有时文化因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存在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文化的交流就显得更加必不可少。

在不同的时期,贸易的主导内容可能会有较大差别。

(2)国际贸易推动商品交流,而商品交流又推动文化交流的发展。

反过来,文化交流又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例如,茶既是一种商品,同时它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近代以来,茶叶的出口曾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变化,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3)交流是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总趋势。

世界文明发展阶段的大致同步,发展道路有相近的一面,以及彼此的相互交流都表明世界文明发展具有“一元性”。

开放、交流是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只有交流,不同的文化才会更好地融合,国际社会的经济贸易也会因此而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