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40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高三化学原电池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

  +

  H2So4

  =

  FeSo4

  H2↑

  要求:

A、标出原电池的正负极及反应类型

  B、标出电子的流向

  c、两极转移电子数的关系

  D、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E、溶液中So42-、H+的移动方向

  F、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的变化

  G、电极本身的粗细变化

  H、画出原电池的示意图

  、原电池的概念:

  转变为

  的装置

  2、原电池的实质:

  

  例、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

  A.c+H2o=co+H2;

  △H&

gt;

  B.Ba2·

8H2o+2NH4cl=Bacl2+2NH3·

H2o+8H2o;

△H&

  c.cac2+2H2o→ca2+c2H2;

lt;

  D.cH4+2o2→co2+2H2o;

  3、原电池的原理:

  负极

  电子,发生

  反应

  正极

  4、粒子(阴阳离子,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

  外电路

  导电,从

  极流向

  极

  内电路

  导电,

  流向

  ,

  。

  判断负极的常见方法

  ①发生

  反应的电极

  ②

  电子的电极,

  ③电流

  的电极

  ④较

  ⑤

  离子移向负极

  ⑥常见溶解的电极

  判断正极的方法

  ③电流的

  离子移向正极

  ⑥常见气泡冒出或金属析出的电极

  学生活动:

回忆旧知,结合活动情境,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几个条件。

  5、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

  ②、

  ③、

  ④、

  6、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⑴判断正负极

  ①简单的原电池,可由电极金属性判断。

  ②若给出原电池总式或能在装置中找到设计电池所利用的“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则分析化合价确定氧化剂(—正极)和还原剂(—负极)

  ⑵写电极反应式

  ①

  还原剂-ne-

  氧化产物(稳定存在形式)

  氧化剂+ne-

  还原产物(稳定存在形式)

  稳定存在形式实际上是考虑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是否参于电极反应)

  ②调整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⑶写出总方程式或两电极式相加验总式(较繁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简单电极反应式)

  例:

铁和铜一起用导线相连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镁和硅一起用导线相连插入氢氧化钠液中

  A、镁和铝一起用导线相连插入盐酸中

  负极:

  .正极:

  .

  总反应:

  B、镁和铝一起用导线相连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中

  负极区附近PH值变

  正极区附近PH值变

  例、氢氧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级上分别通氢和氧气。

  c、天然气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级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

  D、天然气燃料电池

  该电池用金属铂片插入硫酸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级上分别通甲烷和氧气。

  E、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书写电极反应式:

cu+2Fe3+=cu2++

  2Fe2+

  F、如正极是高价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金属氧化物本身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Pb+Pbo2+2H2So4==2PbSo4+2H2o

  二、盐桥原电池

  此原电池的不足随着反应的进行,电流强度逐渐减弱,

  电流不稳定,

  cuSo4溶液

  小组交流并在原原电池基础上设计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原电池。

  、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原电池

  盐桥:

装有饱和的kcl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

  除kcl溶液外,还可以是

  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使得原电池两极在两个

  区域中反应,成了两个

  电池

  由两个半电池组成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分析:

  电子,生成

  ,电子流向

  棒,铜离子在铜棒上

则前一个烧杯中阳离子变

  ,后一个烧杯中阳离子变

盐桥中k+流向

   cl--流向

   ,使整个原电池构成一个闭合的通路。

  此电池的优点:

能产生

  、

  的电流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

  ,沟通

  电路。

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

  思考:

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设计原电池呢?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设计两种原电池:

画出原电池的示意图

  习题强化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H2So4溶液中,下列各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四周So42-浓度逐渐增大

   B.负极四周So42-的浓度逐渐减小

  c.负极四周So42-的浓度逐渐增大D.正负极四周So42-的浓度基本不变

  2、锌与100ml1mol·

L-1盐酸反应的实验中,若设想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①醋酸钠,或②溴化铜,或③醋酸铜,并测定生成H2的速率,预计三种方案的速率大小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①>②>③

  3、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A、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移向cu极,阴离子移向Zn极 

  c、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和阴离子都移向cu极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H2So4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c.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D.把铜片和铝片连接一起浸入浓HNo3中,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5、银锌电池(钮扣式电池)的正极是由氧化银和少量石墨组成的活性材料,负极是锌汞合金,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总反应为:

Ag2o+Zn=2Ag+Zn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Ag2o为负极

  B、锌为负极,Ag2o为正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减小

  D、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PH增大

  6: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cu==cu2++2Ag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电极X的材料是

  ;

  电解质溶液y是

  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电极流向

  电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