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471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健康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腔健康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腔健康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腔健康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腔健康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口腔健康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口腔健康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健康知识.docx

《口腔健康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健康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口腔健康知识.docx

口腔健康知识

       口腔健康知识

一、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

 1、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

(1)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

(2)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端,具有咀嚼、吞咽、言语、感觉和维持颌面部形态等功能。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

(3)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相互影响,常见的牙周病会诱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早产、老年痴呆等。

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某些血液病等也会在口腔有所表现.

(4)口腔疾病是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的,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定期口腔专业保健相结合可维护口腔健康,促进全身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2、牙周病和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

(1)牙周病和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不足15%,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中年人和老年人龋病的患病率分别为88。

1%和98。

4%.

(2)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膜,是龋病和牙周病的致病因素。

有效刷牙是减少和控制牙菌斑最主要的方法。

如果牙菌斑没有被及时清除,就会钙化形成牙石,增加牙周病发生的风险.

 3、龋病、牙周病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牙齿丧失

(1)龋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才能发现,及时治疗效果好;如任其发展,会出现疼痛、牙根发炎,肿胀,治疗复杂、费用高,甚至导致牙齿丧失.

(2)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成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

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可治愈但易反复发生.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或退缩、牙齿松动、移位、口腔异味等。

及时治疗可控制病变,但需长期维护,否则会加重或复发。

 4、龋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氟化物可有效预防龋病,应用方法包括全身及局部用氟,局部用氟主要有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以及口腔医生使用的含氟涂料和氟化泡沫等。

(2)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窝沟龋,窝沟封闭的适宜年龄:

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

(3)减少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避免口腔内细菌利用其产酸破坏牙齿而产生龋齿。

 5、牙周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餐后漱口,使用牙线或牙间刷.

(2)刷牙是控制牙菌斑的主要方法,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重点刷牙龈边缘和牙缝处的牙面,刷牙要面面俱到,每次至少刷牙2分钟。

(3)洁治(洗牙)是清除牙石最有效的方法。

提倡每年1次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洁治,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4)吸烟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牙周病的概率较不吸烟者高。

戒烟对防治牙周病是非常重要的。

6、及时修复缺失牙,康复口腔功能

(1)缺失牙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见,约一半的老年人缺失的牙没有得到修复,且大多数修复的义齿没有得到正确的护理。

(2)牙齿缺失会影响美观、发音和咀嚼功能,应当及时修复。

修复后要正确戴用、注意维护和清洁。

二、《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卫办疾控发〔2009〕141号)节选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系统的起端,主要由唇、颊、舌、腭、涎腺、牙和颌骨等所组成,具有咀嚼、吞咽、言语和感觉等功能,并维持着颌面部的正常形态。

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有20颗,一副是恒牙,为28~32颗。

普通人群篇

  

(一)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口腔健康包括:

“无口腔颌面部慢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溃疡、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龈)疾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

  口腔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全身健康.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引起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有些微生物长期存在于口腔中,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全身疾病可能在口腔出现相应的表征。

例如糖尿病人抗感染能力下降,常伴发牙周炎、拔牙伤口难以愈合。

艾滋病病人早期出现口腔病损,如口腔念珠菌病、毛状白斑、卡波济肉瘤等。

  

(二)龋病和牙周疾病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的疾病

  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龋病(俗称虫牙或蛀牙)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国居民口腔健康的两种最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复杂,花费时间和经费也比较多。

  龋坏的牙齿硬组织发生颜色、形态和质地的改变,是由于口腔里的某些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发酵产酸而逐渐产生的。

龋坏早期一般没有疼痛不适的感觉,只有在医生检查时才可发现牙面上有黑点或白斑;进一步发展就可形成龋洞,遇酸、甜、冷、热等刺激时会感到疼痛不适;严重时由冷、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十分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牙体破坏变成残根、残冠,甚至导致牙齿丧失,造成严重的咀嚼困难,影响身体健康。

  牙周疾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牙骨质、牙槽骨、牙龈、牙周膜)的各种疾病。

首先是牙龈红肿、触碰时容易出血,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出现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与移位,有时还会引起牙周溢脓、口腔异味,最后使牙齿脱落或拔除。

所以牙周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上述两大口腔疾病主要是由牙菌斑引起的。

因此,通过自我口腔保健和专业口腔保健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

(三)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

刷牙清除牙菌斑数小时后,菌斑可以在清洁的牙面上重新附着,不断形成,特别是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容易生长。

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刷牙的同时结合用舌刷清洁舌背部能明显改善口腔异味。

饭后漱口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咀嚼无糖口香糖也可以刺激唾液分泌,降低口腔酸度,有助于口气清新,牙齿清洁.

(四)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

  在同一个家庭里,每个人的年龄不同,身体健康状况不一样,口腔健康状况也各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口腔保健需求。

应该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选用适合各人需要的牙刷和牙膏.若一家人共用一把牙刷和一个漱口杯,可能会引起疾病的相互传播。

因此,必须做到一个人一把牙刷和一个口杯,每人分开放置,以避免交互感染。

  (五)正确选择和使用漱口液

清水漱口可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但其清除力量微弱,不足以去除牙菌斑.目前市售的一些漱口液添加了某些抗菌消炎物质,有一定的辅助控制牙菌斑、维护口腔健康的作用.如含氟漱口液是一种局部用氟预防龋病的方法,适合在低氟区、适氟区的学校和家庭中使用;洗必泰漱口液能杀灭唾液中和吸附到牙面上的细菌,适于牙周病患者使用;以香精油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漱口液,有广谱灭菌作用,适合每天使用。

还有的漱口液可在患有口炎、唇炎时含漱,起到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六)提倡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

  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能有效清除龈沟内牙菌斑的刷牙方法。

拂刷就是轻轻地擦过,掌握这种刷牙方法,能够帮助清除各个牙面的牙菌斑,同时能有效地去除牙颈部及龈沟内的牙菌斑。

具体操作要领为:

①手持牙刷刷柄,先将刷头放置于口腔内一侧的后牙牙颈部,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角,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②以2~3颗牙为一组开始刷牙,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往返动作在同一个部位至少刷10次,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继续拂刷牙齿的唇(颊)舌(腭)面;③刷完第一个部位之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与第一个部位保持有重叠的区域,继续进行下一个部位的刷牙;④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自上而下拂刷。

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拂刷;⑤刷咬合面时,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短距离来回刷。

  (七)提倡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时更换

  保健牙刷具有以下特点:

①刷头小,以便在口腔内(特别是口腔后部)转动自如;②刷毛排列合理,一般为10~12束长,3~4束宽,各束之间有一定间距,既有利于有效清除牙菌斑,又使牙刷本身容易清洗;③刷毛较软,刷毛长度适当,刷毛顶端磨圆钝,避免牙刷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④牙刷柄长度、宽度适中,并具有防滑设计,使握持方便、感觉舒适.

  刷牙后,牙刷毛间往往粘有食物残渣和细菌,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刷牙后应用清水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头向上放在口杯中置于通风处。

为防止牙刷藏匿细菌,一般应每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把牙刷。

若刷毛发生弯曲或倒伏,会对口腔的软硬组织造成损伤,则需立即更换。

  (八)提倡选择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

  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间隙称为邻间隙或牙间隙,牙间隙最容易滞留菌斑和软垢。

刷牙时牙刷刷毛不能完全伸及牙间隙,如果在每天刷牙的同时,能够配合使用牙线或牙间刷等帮助清洁牙间隙,可以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

  牙线是用尼龙线、丝线或涤纶线制成的,它有助于邻面间隙或牙龈乳头处的清洁,特别对平的或凸的牙面最合适。

牙间刷的刷头为金属丝,其四周附带有柔软的刷毛,适用于牙龈退缩和牙根外露的患者清除牙间隙处的牙面和根面的牙菌斑。

使用时应注意,若龈乳头无退缩、插入有困难时,不要勉强进入,以免损伤牙龈.

  (九)根据口腔健康需要选择牙膏,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牙膏是辅助刷牙的一种制剂,可增强刷牙的摩擦力,帮助去除食物残屑、软垢和牙菌斑,有助于消除或减轻口腔异味,使口气清新.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约1克(长度约1厘米)的膏体即可。

如果在牙膏膏体中加入其他有效成分,如氟化物、抗菌药物、控制牙石和抗敏感的化学物质,则分别具有防龋、减少牙菌斑、抑制牙石形成和抗牙齿敏感的作用。

  含氟牙膏有明显的防龋效果,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是龋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特别适合于有患龋倾向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

但应该注意的是:

牙膏不是药,只能预防口腔疾病,不能治疗口腔疾病,有了口腔疾病还是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十)科学用氟有利于牙齿和全身健康

  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适量的氟化物可以减少牙齿的溶解度和促进牙齿的再矿化、抑制口腔微生物生长,预防龋病的发生.氟化物的应用可以分为全身应用和局部应用。

全身应用包括:

饮水氟化、食盐氟化、牛奶氟化、氟片、氟滴剂;局部应用包括:

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局部涂氟、含氟涂料、含氟泡沫、含氟凝胶等。

但是人体摄入过量氟也可以导致一些副作用,因此氟化物的推广应用,适合于在低氟地区、适氟地区以及在龋病高发地区的高危人群中进行。

  (十一)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

  糖是人类的主要营养要素之一,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许多食品及饮料的调味剂,同时也是公认的一种引起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容易引起龋病的主要是蔗糖,其次为葡萄糖、淀粉等。

如果经常摄入过多的含糖甜食或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产生牙齿敏感。

  因此,提倡科学吃糖非常重要。

吃糖次数越多,牙齿受损机会越大,所以,应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碳酸饮料,进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能再进食。

  (十二)吸烟有害口腔健康

  吸烟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烟者。

吸烟还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牙周病的几率较不吸烟者高出5倍。

孕妇吸烟或被动吸烟,可以引起胎儿口腔颌面部畸形。

吸烟者牙齿表面常常出现褐色烟斑和牙石,引发口腔异味,影响个人外观形象和社会交往。

  (十三)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常是缓慢发生的。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常不易察觉,等到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患者也会遭受更大的痛苦,花费更多的费用,治疗效果还不一定十分满意。

因此,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每年至少一次,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

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

 (十四)提倡每年洁牙(洗牙)一次

  牙菌斑、食物残渣、软垢在牙面上附着沉积,与唾液中的矿物质结合,逐渐钙化形成牙石。

牙石表面粗糙,对牙龈造成不良刺激,又有利于新的牙菌斑粘附,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一种促进因素。

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只能清除牙菌斑,不能去除牙石.因此需定期到医院由口腔科医生进行洁牙,最好每年一次。

洁牙是由口腔医生使用洁牙器械,清除龈缘周围龈上和龈下部位沉积的牙石以及牙菌斑。

洁牙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的出血,洁牙之后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牙齿敏感,但一般不会伤及牙龈和牙齿,更不会造成牙缝稀疏和牙齿松动.定期洁牙能够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

  (十五)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口腔疾病可表现为疼痛或不适的症状。

如龋病常表现为遇冷热刺激不适、咬物不适或疼痛;牙髓炎会发生剧烈的自发痛、夜间痛;牙龈炎早期会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伴有患处触碰引发疼痛的感觉;敏感的牙齿在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出现短暂而尖锐的疼痛.口臭80%~90%是由口腔疾病所致,主要是由于口腔内的厌氧菌通过腐败消化口腔内的滞留物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的.发生以上情况应尽快去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诊治。

  (十六)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牙齿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音和维持面容形态的功能。

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食物嵌塞、对牙伸长、邻牙倾斜等。

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发生变化,全口牙丧失后,咀嚼十分困难,面容明显苍老。

  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

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

修复前应治疗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时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整,保证修复质量.缺失牙的修复目前主要有活动修复和固定修复(包括固定桥、种植义齿)。

具体选择何种修复方法应依据患者的口腔条件和主观要求而定。

 (十七)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

  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一定要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才能保证好的医疗质量和严格的感染控制。

所谓具备执业资质的口腔医疗机构,是指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细则》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口腔诊所、门诊部、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口腔医院.

  在口腔诊疗工作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唾液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均是造成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具有一套完善的感染控制的管理制度、措施和消毒灭菌设备,确保一人一手机一消毒,可彻底杜绝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而且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的口腔医师应当受过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和临床医疗技能训练,取得医师资格并经过执业注册,具备解决患者病痛的能力。

学龄儿童篇

(一)学龄儿童口腔的最大变化是换牙。

在此阶段,孩子的20颗乳牙会逐渐换成28颗恒牙.牙齿替换是一个生理过程,正常的顺序是乳牙先松动脱落,恒牙再萌出。

如果乳牙未掉、恒牙已先萌出,新萌出的恒牙常不能顺利进入牙列,造成恒牙排列不齐,此时应尽早就诊。

  

(二)积极防治牙齿外伤

  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时,儿童最好穿胶底防滑的旅游鞋、运动鞋.在进行滑板、滑轮等高速度、高风险运动时,应戴头盔、牙托等防护用具,减少牙齿受伤的风险。

  牙齿是不可再生的硬组织,如果受伤后出现牙龈出血、牙齿裂纹、折断、松动、移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果整个牙齿脱落了,要尽快找到牙齿,用手捏住牙冠部位用凉开水或自来水冲洗掉牙表面的脏东西,但千万不要刷、刮牙根部,然后将冲洗干净的牙齿放回到牙槽窝中;也可以将牙齿泡在新鲜的冷牛奶、生理盐水或含在口腔内,迅速到医院就诊。

牙齿离开口腔的时间越短,再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最好在30分钟内治疗。

  (三)用窝沟封闭方法预防“六龄牙”(第一恒磨牙)的窝沟龋

 “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甚至造成过早脱落,所以保护儿童的第一恒磨牙很重要。

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

其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达到预防窝沟龋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窝沟封闭后还应好好刷牙,在进行定期口腔检查时,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应重新封闭。

 (四)注意防治青少年牙龈炎

  青少年牙龈炎表现为刷牙和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肿胀、口腔异味等,其病因与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更主要的是牙菌斑堆积。

所以,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牙龈炎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在出现牙龈出血后,应更注意刷牙,可在出血部位稍微多放些牙膏,轻柔地反复多刷几次,并结合使用牙线彻底清除该处牙菌斑。

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应到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就诊.

 (五)牙齿排列不齐应及时诊治

刚萌出的两颗上前牙之间间隙较大,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其他前牙的萌出,间隙自动消失。

如间隙过大或不能自动关闭,应到医院检查。

家长千万不可简单地用橡皮筋“勒小”关闭间隙。

通常在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

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咬合畸形,可在此时期进行矫正,易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每餐后均应刷牙以清除菌斑和滞留的食物残屑,建议选择正畸专用牙刷和牙间刷清洁牙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