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2482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docx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略论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作者: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是“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

本文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些探讨。

以就教于读者。

一、关于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

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

他说: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不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

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国内“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阐明了他的教学主张。

这一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如果不调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教师只管“教”或“教学”,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再则,世界上“新知无穷”,学生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探索新知的本领,也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学生不能永远跟着教师走。

“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领导者、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

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

“教学生学”,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这就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诸因素,这也要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统一,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一面教,一面学”,深入掌握教材内容,以促进知识的转化。

随后,陶行知将“做”引入教学领域,提出“教学做合一”,以“事”为中心,主张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

这时他又提出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进一步把教学活动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在“做”上,认为“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这是他教学思想的发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不仅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分析教学问题,同时也合理地运用了我国古代的教学思想,使之成为其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丰富,其中有不少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教学规律。

如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陶行知都予灵活运用,批判吸收。

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他就引用了孟子的“自得”思想和《学记》中“教学相长”的原则,借以表达他所要说的道理。

孟子提出学习要“深造自得”,即要求学习的人要深入钻研,对所学的东西要有深透的理解,并能形成稳固的智慧,这样以后遇事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这是一条重要的学习理论。

朱熹同样主张,学习应该“自学自得”,教师“只做个引路的人”。

陶行知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生学习要“自得自动”。

“自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的行动,而非自发的行动。

“教学相长”的原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提高,以教为学。

陶行知要求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正是此意。

他说:

“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精神”。

以后他又将这一思想概括为“以教人者教己”,举了许多事例加以论证。

“教学相长”还有一义,就是后人将其引申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陶行知则将这一思想作为他“教学做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他说:

“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

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

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

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自觉中天天有的现象。

”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

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

“因教施教”则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

他说:

“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

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

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

二、关于知和行的关系

知和行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命题,也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虽有其特殊性,但受人类一般认识规律所制约。

如何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是教学论中不可缺少的问题。

陶行知的认识论是经过由知到行和由行到知的转变过程。

他早年接受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信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自从他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发现王阳明的学说不对,将其翻了“半个筋头”,就信奉“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这就为其教学论打下了认识论的基础。

“教学做合一”就是建立在这种认识论基础之上。

“教学做合一”是要求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就是强调“行”,强调实践;把教学和实践,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实践中求知,在实际生活中探求真理和检验真理,在知识源头上做学问。

这样就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教学以书本为中心,教学分离、学用分家等弊端,把教与学都统一于做,统一于实践。

陶行知的这一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但也总结了中外哲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择善而取,批判继承,不是无源之水。

中国古代在知行关系上曾有过较深入的探讨,甚至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宋、明理学家是重知轻行。

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不同意他的看法,提出“知行合一”;而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则土张“行先知后”。

认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他说: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

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

意志是说行有可以得知和检验知的功效,知决不可以代行。

他既不同意朱熹的“知先行后”,也不同意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他批评前者是“汲汲于先知以废行”;后者是“销行以归知,终始于知”,是“以知为行”。

王夫之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摆正了知和行的关系。

这对陶行知不能不有影响。

在西方,自19世纪中叶以后,就有不少教育家提出用实证方法、实验方法来研究教育,主张从教育事实出发,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比较,探讨教育规律,不再仅仅根据一定的理想和规范去考察教育。

教学也不例外。

随后,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主张“从做中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反对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教学脱离实际生活等。

陶行知是吸收了其中的合理因素,如教学注重实际,注重实验等。

这可以说是陶行知重行的理论来源之一。

但是,陶行知并不是照搬照抄上述思想,而是对其进行了批判和改造,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古代讲知行关系,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主要是指道德认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包括王夫之也未脱离这个范围;当然他也讲到对“真知”的探求。

陶行知讲的知行关系,主要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探求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知识,其中也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践履,范围要广得多。

杜威是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者,他把世界一切都看成包括在他的主观经验之中,否认不依赖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外界。

他的“从做中学”是从其主观唯心论的经验论中引发出来的教学方法论,而且主要限在学校以内,是学生单方面的活动。

陶行知讲的“教学做合一”,不仅在目的、内容和世界观上与杜威不同,而且方法沦也不同。

它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广泛的社会实践,反映了人类认识的共同规律。

杜威提出的从“感觉”到“再下断语”的五步思维法,陶行知批评它是“一个单极的电路,通不出电流。

他没有提及那思想的母亲。

这位母亲便是行动”。

于是他把五步改成六步,即“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

如此演进于无穷。

”这也说明他们之间的不同。

以后,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又提出“行知行”的思想,认为“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

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

”这是他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在认识论上的一个飞跃。

以此思想指导教学,正体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同时他又将“创造”引入认识过程,认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才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提出培养“创造精神”的人。

这是陶行知教学思想的升华。

这在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上都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所不及的,也是杜威所不及的。

这里应该说明一下,陶行知所说的“做”或“行”,是不是轻视知或否认知?

不是的。

他在解释“做”时曾经说到:

“‘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

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

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

是“用心以制力”。

以后他在《教学做合一下的教科书》中,对“做”又作了“特别说明”。

他说:

“‘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

(一)行动;

(二)思想;(三)新价值之产生”,说明“做”是包含由行动到思想到新价值产生的过程。

在育才学校,他又明确地提出:

“集体创造的目的,在运用有思考的行动来产生新价值”。

这就是他的行知观。

这正如他在诗中所表达的“行以求知知更行,不知直认为不知”。

他不是轻视知或不要知,他只是反对知行分离,知行颠倒和体脑分家。

他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是培养体脑结合、手脑双挥的全面发展的人。

这是他的教育日的。

他批评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二元论,是把劳心与劳力分成两个阶级,以致一切发明都没有可能。

他认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如果“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可无废人,便可无阶级”。

他要求“这个担子是要教师挑的。

惟独贯彻在芝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也惟独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

创造大同社会”。

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

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应该贯彻教育的总目际。

三、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要学习书本知识,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它和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又有区别。

“教学做合一”,以“事’’为中心,是否否认教学过程的这些特点,忽视间接经验?

这是探讨陶行知教学思想又一个要明确的问题,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要阐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陶行知所说的知识。

陶行知一直认为知识有两种:

一种是真知识,一种是伪知识。

“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

伪知识“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

同样,书本知识也有真有伪。

他认为,凡是没有经验做基础而发表的文字、写成的书是伪知识。

伪知识是没有“准备金”而发的“钞票”,不值钱。

陶行知在这里说明了知识和经验的关系,书本知识和前人经验的关系。

他没有说不要书本知识和前人的经验;“只说真知识的根要安在经验里,没有说样样知识都要从自己的经验上得来。

”他还说;“假使我们抹煞别人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而不去运用,那真可算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呆子。

”他又说;“教育上之所谓的经验原有两种意思:

一种是个人的,一种是人类全体的”,“经验又有直接间接的区分”。

他明确说明要学习和运用别人的经验,学生要接受“人类全体的”和“间接”的知识。

这就解答了一些人的疑问。

在学校,学生一般要学习两方面的知识:

一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的知识;一是通过书本学习,间接地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

如何使这两方面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这是教学过程必须要认真处理的问题。

因为学生主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作为教材的书本知识是经过人类长期的选择,已经使之简约化,往往以概念、原理、公式等形式出现,一般偏于理性,学生不容易理解。

要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这些知识,除了教师的讲解外,还必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以个人的感性经验为基础。

陶行知强调教学以“做”为中心,就是重视感性经验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接受“人类全体的经验”和书本知识。

他说:

“我们必须以个人的经验来吸收人类全体的经验。

孔子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苟子说:

‘以一知万。

’无论他是一隅三反,或是以一知万,那个‘一’必定是安根在自己的经验里。

自己经验里的‘一’是一切知识的起点。

有了这个‘一’才能收‘三反’‘知万’之效。

”他称这是“接知如接技”,即以自己的经验做根,别人的经验做枝,把别人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接到自己经验里所发生的知识上去,这样才能“发荣滋长”。

为了说明这种知识的嫁接,他又举了《墨辩》中的三知说,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的基础。

没有亲知做基础,闻知和说知皆为不可能。

”这样就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结合,理论如何联系实际,说得比较清楚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如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实验、参观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但都没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来得真切。

同时通过实践,也可以检验知识的真伪。

再则,“做”是“在劳力上劳心”,那么怎样才算是“在劳力上劳心”?

陶行知说:

“我们做一件事便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做得最好。

我们还要想到这事和别事的关系,想到这事和别事的相互影响。

我们要从具体想到抽象,从我相想到共相,从片断想到系统。

这都是在劳力上劳心的工夫。

不如此,便不是在劳力上劳心,便不是做。

”这就阐明了下述几层意思。

第一,“做”不是单凭个人的经验,它还要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经验物化了的“一切工具”。

他认为耳、目、口、鼻、四肢百体等器官是工具;望远镜、显微镜、锄头,斧头、笔杆、书本都是工具。

只是做什么事,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事,读什么书。

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包括书本在内的一切工具。

第二,在“做”的过程中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进行,还必须由“这事”想到“别事”,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影响,“以明对象变化的道理”。

这就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第三,在“做”的过程中,在取得了直接经验之后,还要经过“从具体到抽象”、“从我相到共相”(从个别到一般)、“从片断到系统”的思维加工、逻辑推理的过程,使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

这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智力。

把掌握知识与发展学生的智力结合起来,这是当代教学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陶行知的这些话不能不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综上所述,陶行知在教学上强调“做”,强调实践,并不是轻视读书,不要接受前人的经验,而是要求“手到心到”,“以期理论和实践之统一”。

他在育才学校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规定“教育方法,注重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理论与实践并重”。

他所要消除的是教育上两个普遍的误解:

一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

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和教了。

”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个方面:

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

”二“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便不是教育。

”这是“中国的教员学生实在太过于迷信书本了”。

他指出:

“我们不排斥书本,但决不允许书本做狄克推多,更不允许他与‘做’脱离关系,而成为所谓‘教学’之神秘物。

”这是他主张理论必须和实践统一的道理。

四、关于教和训的关系

教和训的关系,就是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这也是教学领域内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处理好。

教训是分开进行,还是合一,长期以来意见不一。

陶行知针对当时学校教训分离的情况曾经指出:

“智识与品行分不开;思想与行为分不开;课内与课外分不开;做人做事与读书分不开;即教育与训育分不开。

”主张教训合一,反对教训分离。

为什么教训必须合一,不能分开?

陶行知作了分析。

他说:

“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理教务与训育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

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

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至自相矛盾,必至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

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这阐明了教训必须合一的道理。

首先,从学理上看,教训是在同一原理支配下进行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知识具有教育性,教学具有思想性,这是规律。

它反映了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

这无论在课内或课外,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教育性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就知识本身来说,真正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晶。

这是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没有知识做基础,科学世界观和正确思想也难以形成。

同样,没有正确思想作指导,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也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难以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这是教训必然联系的道理。

教师如果只教书,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必然导致学生思想品德不高,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目的性,影响知识的学习。

同样,脱离传授知识的单纯道德说教,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外教育家无不重视这一学理。

我国古代就有“博学于文”,还要“约之以礼”;“传道授业解惑”;“文以载道”等说,都是放在一起说的,都是教师的职责。

他们所说的“文”,就是文化科学知识,“礼”和“道”是指思想品德。

当然这些“礼”和“道”是有其特定的阶级内容的,但都说明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可能分开的。

其次,就学习心理来说,这两者也是不可能分开的。

知情意合一,思与行合一,这也是规律。

陶行知在育才学饺施行的就是“知情意合一”的教育,他认为“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

情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感情,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

”这种“知情意合一”的教育,就是把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他还主张“智仁勇合一”、“德智体合一”,也都是把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体育结合起来。

这也证明教训应该合一才能取得成效。

再次,就思想与行为来说,也应该合一,不能分开。

陶行知主张“学行并重,不独讲究知识”。

他说:

“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如果“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

”这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教与训应该合一。

学生学了书本知识,懂得一些道德伦理观点和行为规范,而不能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指导自己的行动,这也无助于思想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形成,等于没有学。

所以,陶行知认为:

“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我们要在‘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

事应当怎样做,学生就应当怎样修养,先生就应当怎样指导。

”他要求把品格修养与“事”直接联系起来,要在道德实践中指导学生明确道德的要素,判断“善恶、是非、曲直、公私、义利之分”,养成对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和才力。

这些都与教师的指导分不开。

他说教师的天职是“自化化人”,“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

”这就是说,教师要以人教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他规定“育才教师最大的责任便是引起儿童对于纪律自觉地需要,自觉地遵守;引起儿童对于学习自觉地需要,自觉地追求。

”他把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教与训结合起来。

他认为这些都应该在集体生活中进行。

陶行知还认为,从生活教育观点来说,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

教与训都是整个生活的一个部分,应该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实施。

正是出于上述理由,陶行知反对在一个学校内有人专管知识教育,有人专管思想品德教育。

陶行知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现在学校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究竟应该是分开,还是应该合一?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陶行知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西北师范大学 沈喜云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这次改革与前七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课程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改变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理论。

它的涵义是: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是在“教学合一”的教学观念上发展形成的。

”'这是我国近代新教育产生以来,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变革。

在今天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能为课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理论养分,更有助于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和认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

  一、“教学合一”的基本观点

  1、“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陶行知说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

“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作个书架子,字纸篓。

”“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在学生身上来了。

”把学生需要的知识给学生,这比前一种好,但先生仍以教为中心,不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学,学生仍然是在“被动的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现成的知识。

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发明?

”所以,“教学”的本质即“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实施要求从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转变,设计教学时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二是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授之以渔”。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加快,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三是要重视教学过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作为师生合作的一个学习共同体,其核心应是一个探究真知的过程,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心与心交融的过程。

  2、“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