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71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docx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为了确保门诊急危重疾病患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决定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各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一、成立急诊绿色通道救治小组

组长:

弓慧珍

副组长:

李琦

组员:

严书华孙德林邓红郑玉岩张丽王万顺

李建会李霏李芳孟广典龚欣欣

二、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范围

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血管出血、急性心功能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重患者,以及危重孕产妇、急性创伤等重点病种的急危重疾病患者。

三、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

1、急诊科实行24小时应诊制,对急危重患者实行“三先三后”,即:

先就诊、后挂号,先抢救、后交费,先住院、后办手续。

在接诊发现有上述危重患者时,接诊医护人员应按照《急救工作应急预案》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护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完成对病人的检诊工作,及时完成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对需住院的患者,负责办理入院手续并护送至病房。

对危重患者须果断、及时分诊,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急诊绿色通道救治小组组长。

3、对需紧急手术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通知手术室等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到达。

4、对需做各种辅助检查确诊的危重患者,必须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陪同,边抢救、边检查。

急诊科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各相关专家参加抢救。

5、检验科、功能科、药剂科等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用血及辅助检查、取药、优先使用电梯等快捷的服务。

6、器械科必须保证各种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7、各科室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药剂、后勤维修保障人员等)接到急诊科急会诊或其它紧急请求后,必须于10分种内到达急诊科或请求地点。

8、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辅助检查服务。

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血培养及特殊培养除外)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接到检查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术中冰冻病理自接到离体组织(标本)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有关科室在完成上述检查结果之后,须及时电话告知患者所在的科室。

9、其他特殊情况(如三无人员等),由急诊科接诊医师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并请示科主任后决定,原则上先进行抢救。

10、对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值班医师必须及时进行医患沟通,告知病人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下发病危(病重)通知。

11、对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有3名以上伤病员的重大抢救时,应在紧急救治的同时,立即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四、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

1、急诊科要尽可能详细登记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的接诊时间、详细住址、联系人、联系方式、患者最后的去向(包括转诊科室和死亡)等资料,每月将资料上报医务科。

2、医务科每季度审查急诊科上报的资料,不定期追踪检查,进行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质量通报。

不定期举行急诊绿色通道实地演练,促使急诊绿色通道工作不断完善。

3、对拒不执行或干扰急诊绿色通道运行的个人和科室,严肃追究责任。

 

医务科

2013年10月15日

 

注:

附急性心梗、休克、急性创伤、危重孕产妇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抢救预案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预案

诊断要点

1.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

2.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一般在疼痛发作24-48h出现。

3.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4.可出现休克和心力衰竭。

5.心电图病变部位对应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段弓背向上抬高。

6.心肌酶谱变化,肌酶磷酸激酶()6h内升高,48-72h恢复正常;谷草转氨酶()6-12h后升高,24-48h达高峰,3-6d降至正常;孚酸脱氢酶()8-10h升高,2-3d达高峰,持续1-2周恢复正常。

7.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血管狭窄或阻塞。

抢救措施

1.一般治疗现场抢救,卧床休息,持续吸氧,心电监护,半流质饮食,通畅大便。

2.解除疼痛①哌替啶(度冷丁)50-100肌内注射,或吗啡5-10皮下注射,心动过缓时加阿托品0.5-1.0肌内注射;②罂粟碱30-60肌注,静点或口服;③硝酸甘油0.5或异山梨酯(消心痛)10舌下含服,也可用硝酸甘油5-10加液体静滴。

3.再灌注心肌①静脉溶栓:

尿激酶100万-150万U1/2h滴完,或用链激酶、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②冠状动脉内溶栓:

先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随后注入硝酸甘油200,尿激酶3万U,继而4000-8000,如血管再通,减半给药维持0.5-1h,总量40万U左右,或用链激酶;③未通的血管可用。

4.抗凝治疗①肝素5000U静滴,1/6h共用2d,保持凝血时间在正常值的2倍;②肠溶阿司匹林150或口服华法林(华法令)。

5.消除心律失常①利多卡因200-250肌注,发病后即用,预防室性心律失常;②频发室早、室速;利多卡因50-100加入液体20静注2-4维持;③室颤、非同步电除颤;④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1.0肌注、静注或静滴;⑤二度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安装起搏器,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可用地塞米松与阿托品;⑥室上速可选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异搏定)或氨碘酮,无效时用电除颤。

6.控制休克与心力衰竭见本书有关抢救预案或抢救措施

7.防止梗死面扩大,缩小缺血范围①改良极化液(液),10%葡萄糖液加入10%氯化钾10-15,加胰岛素8U及25%硫酸镁5-10静点;②改善微循环;③促进心肌代谢;④体外反搏。

 

心脏骤停抢救预案

诊断要点

1.意识丧失。

2.心音、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断续,随后消失。

4.瞳孔散大。

抢救措施

1.呼吸

(1)畅通呼吸:

清除口腔异物。

(2)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

(3)人工通气:

①口对口(鼻)人工呼吸;②简易呼吸器(呼吸皮囊);③机械通气;④氧疗(充足氧供)。

2.心脏

(1)心脏按压:

①胸外心脏按压;②无心电监护情况下可盲目电除颤;③必要时开胸心脏按压。

(2)药物:

①建立静脉通道;②肾上腺素1静注,可加大剂量(1-4)重复。

在静脉通道建立之前,可行气管内给药。

(3)心电监护:

室颤,在细颤时静注肾上腺素使之变为粗颤,用非同步除颤,能量可选择200J,300J,360J,若不成功,首选利多卡因1.0-1.5静注,每3-5可重复,也可用溴苄胺5、硫酸镁1-2、普鲁卡因胺17静注,然后再除颤。

(4)心电停顿或心电机械分离时:

①肾上腺素1-4静注;②阿托品1静注,可重复至3;③碳酸氢钠125-250静滴,心跳出现后依血气分析结果补碱;④对因治疗。

3.脑

1.冰帽降温或全身亚低温;

2.循环恢复后给予脱水药物;

3.地塞米松、醒脑静注射液、纳洛酮等药物;

4.尽早高压氧治疗。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抢救预案

诊断要点

1.大多数病人有心血管病史。

2.严重者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焦虑不安、频繁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样泡沫痰液。

3.两肺布满湿性啰音及哮鸣音,血压可下降,甚至休克。

4.X线胸片示肺淤血改变。

抢救措施

1.原则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水钠潴留。

减少静脉回流量,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

2.吸氧面罩给氧,4-6,氧气流经20%-50%乙醇或1%二甲基硅油,去除肺内泡沫。

3.镇静吗啡5-10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肌注,严重发绀。

及老年患者慎用。

4.利尿速尿20-40静注,注意防止低血压及电解质紊乱。

5.扩血管①硝酸甘油或异山梨酯(消心痛)舌下含化,也可用硝酸甘油静滴。

②酚妥拉明10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由0.1渐增至1.0。

硝普纳10加入5%葡萄糖液静滴。

从15-20渐增,直到症状缓解或收缩压降至100后逐渐减量停用。

③氨茶碱0.5加入液体中静滴。

6.加强心功能一周内未用过地高辛者可用毛花苷C(西地兰)0.4加液体20缓慢静注。

若一周内用过地高辛应小剂量毛花苷C(西地兰)开始。

低血钾、急性心梗24h内、预激综合征、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勿用。

7.必要时地塞米松10静注或静滴。

8.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休克抢救预案

诊断要点

1.神志:

烦躁不安,表情淡漠,意识模糊神志昏迷。

2.皮肤:

苍白、湿冷、口唇及肢端发绀。

3.呼吸:

浅快、微弱。

4.脉搏:

细速、口渴、尿量<20,收缩压降至90以下,脉压差<20。

抢救措施

1.一般措施平卧,少搬动,保持安静,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3.特别护理尽早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深静脉置管,血流动力学监测。

4.升压药多巴胺20-80加入100液体中静滴,必要时加用间羟胺(阿拉明)10-20。

5.扩容剂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羟已基淀粉(706代血浆),输血。

6.病因治疗

(1)感染性休克:

使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改善微循环,用山莨菪碱(654-2)针剂20-40加入100液体中静滴。

(2)过敏性休克:

停止接触过敏原,立即用肾上腺素0.5-1.0肌内注射或静注;地塞米松5-10静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等。

(3)心源性休克:

针对心脏疾病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多见,常用多巴酚丁胺,24h内禁用洋地黄制剂。

(4)低血容量性休克:

输血或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糖酐)静滴,必要时手术止血。

(5)神经源性休克:

止痛,针对创伤原因治疗,必要时手术。

7.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100-200静滴。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量。

8.纠正低血压再以上治疗基础上,若血压仍不稳定,选用血管扩张剂,如酚妥拉明10-20,加入100液体中静滴;硝普纳50-100液体中静滴;硝酸甘油10加入250-500液体中静滴,<14滴;酚苄明(苯苄胺)0.2-1.0加入200液体中静滴。

9.防治并发症防治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预案

诊断要点

1.有呕血、黑便、大便潜血阳性的临床表现。

2.常见病因未:

溃疡病、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肝硬化、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行内镜、X线胃肠钡餐造影、血管造影等检查。

抢救措施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观察神志和肢体皮肤是否湿冷或温暖,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与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避免呕血时窒息。

大量出血者应禁食。

2.补充血容量当血红蛋白()<60,收缩压<90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的全血。

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

3.胃内降温胃管以10-14℃冷水反复灌洗胃腔而使胃降温。

4.口服止血剂去甲肾上腺素8冷生理盐水100。

5.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

6.内镜直视下止血。

7.静脉曲张破裂者予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

8.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治疗。

使用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

9.手术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出血抢救预案

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常在40岁以上,多数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

2.突然起病、常迅速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和意识障碍,脑局灶性症状因出血部位不同而异。

以基底核区(内囊)出血所致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核失语常见,所有血压升高。

3.临床分型:

丘脑-内囊出血。

壳核-外囊出血、丘脑出血、脑叶出血、脑桥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

4.辅助检查:

①头颅扫描可见高密度血肿。

②脑脊液压力增高、破如脑室可有血性脑脊液。

5.常见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高热、血糖升高、褥疮等。

6.鉴别诊断:

应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梗死鉴别,尚应与脑卒中、脑脓肿及有关常见昏迷的病症相鉴别。

抢救措施

1.保持安静。

起病初期尽可能避免搬动,特别失避免颠簸转运病人核进行非急需的检查。

卧床,避免活动至少2-3周。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平卧、送解衣扣,头侧向一方,经常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窒息,吸氧。

3.头部置冰帽或冰袋,有烦躁不安或合并癫痫者给予镇静剂、抗癫痫药,但禁用吗啡、哌替啶(度冷丁)等呼吸抑制剂。

4.控制血压。

维持在160-180/90-100为宜。

可用α-受体阻滞剂或加用呋塞米(速尿)等。

5.降颅压。

20%甘露醇每次1-2,1/4-6h或适量加地塞米松、速尿。

液体入量控制在每日1500-2000。

6.治疗和预防感染。

上消化道出血者可酌情用药。

7.目前脑出血时的止血药的常规应用尚有争议。

8.手术治疗。

血肿穿刺抽吸加引流,开颅血肿清除等。

一般大脑半球血肿量30、丘脑15、小脑10以上,中线结构移位0.5-1.0宜手术治疗。

 

脾脏损伤抢救预案

1.对少数症状不很明显又无大出血表现者,可暂予严密观察。

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止血剂。

如发现病情恶化和腹腔内继续出血,应立即手术止血。

2.非手术治疗仅适合于脾损伤出血不多且已停止者,55岁以上脾钝伤不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因失败机会和并发症多,5岁以下儿童不宜做全脾切除术,如有扫描随访,可以提高非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3.手术时机是关键问题,确诊为脾真性破裂且有腹腔内大量出血者,宜尽早手术。

凡有内出血和休克表现者,应首先纠正休克,包括快速静脉输血、输液,待病情稳定后尽早手术。

如受伤后脾出血仍不能控制,经积极输液、输血等抗休克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估计腹腔内有大血管损伤或脾蒂断裂,应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立即剖腹探查。

先控制脾出血,然后继续输血,待休克好转后,再对损伤器官做出进一步处理。

4.手术内容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脾破裂出血严重,脾血管损伤或脾已失去活力者,通常做脾裂切除术。

病情不稳定者,应快速控制脾出血,脾切除视首选的手术方式。

如脾脏大血管未损伤,或大部分脾脏保持完整且脾脏本身无病理改变者,可以做脾伤修补缝合或脾部分切除术。

 

重症创伤急救程序

初步处理

急诊室处理

气道

头部偏向一侧,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口咽吸引,用口咽通气管。

经口/鼻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

呼吸

口对口呼吸,呼吸面罩及手法加压给氧。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

循环

制止外出血,抬高下肢,抗休克;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

输液、输血,注射强心药物,心电监测下电除颤,开胸心脏按压。

颅脑伤

口咽通气管,给氧

气管内插管,给氧,脱水剂。

颈椎伤

颈部长短夹板/硬领

颅骨钳牵引

胸部伤

闭塞开放性气胸伤口;张力性气胸穿刺排气;连枷胸肋骨骨折胸壁固定;心包填塞穿刺抽血。

心包切开缝合心肌伤口;连枷型肋骨骨折使用骨牵引/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腹部外伤

内脏脱出纳入,伤口覆盖包扎。

腹腔大出血剖腹探查,止血(钳夹、堵塞)、胃肠减压、输液、输血。

 

子痫病人的抢救流程与措施

1、药物:

硫酸镁静脉给药

25%硫酸镁20加于10%葡萄糖100中,静脉滴注,半小时滴完,继以25%硫酸镁60-80加于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滴速以每小时1-2g为宜。

2、镇静药物

(1)地西泮5,每日三次,或10肌注,必要时静脉注射。

3、降压药物

(1)硝苯地平:

5-10,每日三次,口服或舌下含服。

(2)酚妥拉明:

10-20容于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3)硝普钠:

25溶于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分钟10-20滴。

4、扩容治疗

扩容应在解痉的基础上进行,扩容的指征是血液浓缩。

常用扩容剂有人血白蛋白、血浆、全血、右旋糖酐及平衡液等.

5、利尿药物

(1)双氢克尿塞:

口服25,每日1-2次。

(2)呋塞米:

20-40溶于5%葡萄糖20静脉注射。

(3)甘露醇:

250静脉点滴15-20分钟内滴完。

急性心衰、肺水肿时禁用。

 

产后出血流程与措施

一、积极补充血容量

畅通静脉通路,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术。

首先用右旋糖酐、血液代用品、输血抗休克。

二、针对出血原因予以止血措施

1、子宫收缩乏力

(1)按摩子宫

(2)应用宫缩剂

(3)葡萄糖酸钙注射

(4)宫腔纱条填塞

(5)髂内动脉栓塞术

(6)经腹结扎血管或子宫切除

2、胎盘滞留

立即行阴道检查及宫腔检查。

若胎盘已剥离则迅速取出;若胎盘粘连则行徒手剥离胎盘;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则行钳刮术;若胎盘植入,则行全子宫切除。

3、软产道裂伤

对有活动行出血或裂伤﹥1的宫颈裂伤应缝合。

修补阴道裂伤和会阴裂伤,第一针缝合超过顶端0.5。

软产道血肿则切开清除,缝合止血或碘纺纱条压迫止血,24-48小时后取出。

4、子宫内翻

立即在麻醉或杜冷丁镇痛下,经阴道还纳内翻的子宫并用纱条填塞宫腔,避免再次子宫内翻,纱条可在12-24小时后取出。

5、凝血功能障碍

积极输入新鲜全血、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等。

三、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急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抢救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急诊科医护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一切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应急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2.护士接到批量食物中毒病人通知后,立即通知各相关科室人员,随时与120现场人员保持联系,根据中毒人员多少,通知护理急救小分队队员各就各位,必要时启动医院大型应急抢救系统。

3.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立即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诊,较重者送抢救室进行抢救,轻者送急诊观察病房。

4.护士立即协助医师作出诊断,遵医嘱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1)催吐无呕吐者科催吐:

机械性刺激或用催吐剂。

(2)洗胃立即用温开水或0.05%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澄清液为止。

收集第一次洗出的胃内容物送检。

(3)导泻中毒时间长者,可给硫酸钠15-30g,一次口服。

对吐泻严重的病人,可不用洗胃、催吐、导泻。

5.对吐、泻较重,丢失大量水分者,根据失水情况,适当补充水分。

凡能饮水者,应鼓励病人多喝糖盐水、淡盐水等,不能饮水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6、腹痛、呕吐严重者,遵医嘱给阿托品0.5肌内注射,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

如有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

7、护士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一场,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8、做好病人登记及抢救护理记录。

程序

分诊→协助医师诊断→催吐→洗胃→收集胃内容物送检→导泻→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