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281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

“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

“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

“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

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

中华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和谐,重视个人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人陷入那种无度的纵欲之中。

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

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

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

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

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

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四、用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是无所不在的,是活泼的、流动的、丰富多彩的,而非呆滞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在借助传统文化实施道德教育中,如果我们选择恰当的方法,是能够把她准确、实在、生动的表现出来,并打动人心的。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事例法。

即通过典型事例特别是典型的历史事件讲明道理。

表现为认真、严谨、准确,令人感到信服。

有一个“作法自毙”的历史事件,说的是在秦国实行变法的商鞅,秦孝公死后被迫逃亡。

欲住旅店,店主说,按照商君之法,旅店收留了没有身份证明的客人,主人将受到惩罚。

你没有住店的证明,我不能收留你。

商鞅颁行的苛刑厉法最终害了自己。

这个历史史实准确说明了害人者终害己,善恶必报的道理,启发学生善待他人,善待周围的一切。

(二)故事法。

即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现传统美德。

表现为具体、生动、耐人寻味。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

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他们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

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

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这个孝感天地的故事生动、感人、引人深思。

(三)艺术法。

艺术是道德的通俗化表达。

艺术法是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表现道德内涵的教学方法。

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形象,引人入胜。

例如,让学生看舞剧《精忠报国》,当学生们看到岳飞驰骋疆场的一幅幅画面时,脸上露出了找到老师上课说的“忠心报效国家的人”的表情:

岳飞似乎又活过来了!

请学生看《采药图》,李时珍这位明代的神农,他脚穿草鞋,肩荷药锄,药锄上挑一药篓,药篓中放满了采来的中草药样本。

他手持草药,他不是在观察,而是在分析、在比较、在研究、在思考。

你看,他的眼神何等专注!

李时珍那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学家精神跃然纸上。

艺术法可以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把最美、最善、最正的东西传递给学生。

(四)人生感悟法。

即借鉴他人的人生经历,体悟其中的人生道理。

表现为印象深刻启发性强。

阿桂,字广廷,清乾隆年间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

他曾经奉命修筑青龙冈的大坝,他的副将李荣吉认为应缓慢施工以防止崩塌。

而阿桂却斥责他是阻扰施工,扰乱军民。

等到大坝合拢的那天,文武百官都来向阿桂道贺,只有李荣吉还在大坝上督促众人追加土料加固大坝。

可两天后大坝最终还是崩塌了,阿桂半夜听说坝塌后,立即飞驰赶到坝上,只见李荣吉已经被冲到水里,阿桂急忙下令救他上来。

阿桂哭着为其脱去湿衣服,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黑狐礼服给其披上取暖,过了很久,李荣吉才苏醒过来。

阿桂诚恳地向他道歉,还向朝廷检举了自己的过失,并且推荐李荣吉替代他的职位。

我提出的问题是:

这个故事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品质?

对后人有什么启发?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能够体悟到主人公见错弥补,知错勇改的好品质。

启发学生要不断的完善提高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取之不尽的好素材,我们有责任重视它,珍惜它、善用它。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

一、单元目标:

1.通过朗读韵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课外积累。

2.扩大学生视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单元训练重点:

积累优美的韵文

三、单元训练难点:

理解韵文

1《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

2、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

3、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二、教学重点:

生僻字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

三、教学难点:

掌握韵文意思

四、教具学具:

韵文片段、对联的延伸知识

五、教学学法:

引导发现、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

学习对对联的基础是古代蒙学的对子歌,我们上学期已经接触了《对子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二首。

二、预习反馈,粗知课文(课前预习)

1、(课件出示韵文):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2、小组展示朗读韵文(教师了解学情及预习情况)

三、精读韵文,感悟品读(课堂练习)

1、师生合作朗读韵文,激发兴趣

a.范读课文。

注意其中的字音。

b.学生自由练读。

c.标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d.小组内合作朗读正音。

e.指生朗读巩固朗读。

f.齐读课文,做到正确。

g.上下联对比接读。

(男女生或小组间)

四、课后延伸,迁移运用

1、把韵文读熟练。

2、利用工具书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对子歌。

2、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挑战赛。

二、学习对子歌(节选一)

1、《声律启蒙》十分讲究对仗和韵律,他是清代车万育编著的,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2、利用工具书用自己的话还原韵文。

3、交流互补。

4、联系曾接触的古诗对仗特点,引导发现韵文对仗特点。

“来对往、密对稀”反义词。

“燕舞对莺飞。

”相近的事物。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相对的事物。

5、朗读品味韵文的韵律美,了解对仗特点。

三、课后延伸,迁移运用

1、抄写《声律启蒙》(节选一)并背诵下来。

2、积累文中的句子、词语。

板书设计:

声律启蒙节选一

对字歌

来往密稀燕舞莺飞风清月朗露重烟微

瓜果李桃犬子羊羔春分夏至谷水山涛

对仗工整韵律优美

课后反思:

教学中利用学生一年级学过的知识《笠翁对韵》过渡新知识的学习,学生感觉很亲切,并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中利用小组竞赛,男女比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记忆韵文,学生非常感兴趣,并在无形中完成了背诵任务。

2《声律启蒙》节选二

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

掌握韵文对仗特点

四、教学具的准备:

韵文片段、对联的初步知识。

五、教法学法

引导发现、朗读感悟

六、教学过程

1.指生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提问《声律启蒙》(节选一)中的个别对联。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古国对他邦。

1、利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b.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二、学习对子歌(节选二)

1、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声律启蒙》的对仗、韵律特点,韵文中的事物都是相近或相对的,对联就是要求对仗工整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2、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3、注释:

a.泽:

水聚集的地方。

b.岌岌:

形容山又高又陡。

c.淙淙:

流水的声音。

4、交流互补。

6、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总结全文

你喜欢韵文中的哪几句?

为什么?

1、熟读韵文。

声律启蒙(节选二)

上对下多对少易对难横对竖宽对窄……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对联对仗与押韵的特点,并能仿写出一些类似的句子,如:

多对少,易对难,横对竖,宽对窄等。

通过背诵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课外积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但学生的积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续小儿语》节选

1、通过学习,能熟练朗读韵文,并基本能够背诵。

2、通过学习,了解文意,明白做人的道理。

3、让学生了解吕坤及其《续小儿语》的原文及译文。

朗读背诵韵文

理解韵文,明白道理

查找续小儿语的资料。

情景教学、分组研究

《续小儿语》是明代吕坤编写的著作,他在书中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欣赏其中的一部分。

板书课题,齐读(《续小儿语》节选)

从小做人,休坏一点,覆水难收,悔恨已晚。

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

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1、采用多种方式读熟课文。

g.男女生、小组间、师生间进行接读练习,把韵文读流利,读熟练。

2、结合文后文意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指名朗读韵文《续小儿语》

2、分组开展朗读韵文比赛。

二、学习《续小儿语》,感悟理解内容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3、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4、利用工具书结合书后文意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良好的品德,不能有丝毫放松。

否则,就像泼出去的水很难再收回一样,后悔也晚了

自己白天的一言一行,到了晚上要认真反省一下。

不好的地方要引起重视,努力改正,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持。

别人夸奖你时要谦虚,这样又多一优点。

自夸自大,其实是自损,只会增加你的缺点。

待人接物要大方,衣食所用要节约。

对待别人要宽容,要求自己要严格。

5、品读韵文,加深理解。

你喜欢《续小儿语》中的哪几句?

《续小儿语》(节选)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

反省自己

做人要谦虚

待人要宽容

《续小儿语》中谦虚、宽容等许多好品质深深影响了孩子们有些同学善于从自己身上找缺点了,如:

不完成做作业;

不遵守纪律;

不积极回答问题等,许多同学受韵文影响,立志努力改正错误。

有些同学善于宽容同学了,校园时时能听到“没关系”的温馨话语。

有些同学变得谦虚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总还能说:

“我还需再努力”……无形的传统文化教育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4《增广贤文》(节选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朗读背诵韵文,理解文意。

教学课件,文意内容

五、教法学法设计:

引导启发、分组讨论、自主探究

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齐背《续小儿语》(节选)

2、导语:

同学们,刚才你们背诵的《续小儿语》非常熟练,作为奖励,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

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3、老师讲故事。

孔子勤奋学习不浪费时间的故事。

4、反馈:

你明白了什么?

1、过渡:

对了,做人要节俭勤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请看(课件出示)——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1、多种方式朗读韵文。

b.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把韵文读通顺。

1、把韵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好伙伴听。

1、指名朗读韵文《增广贤文》(节选一)

二、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一),感悟理解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韵文。

a.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

(引导学

生说完整话)

b.质疑:

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说。

c.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d.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从俭朴到浪费容易,从浪费到俭朴难。

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就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是春天,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是早晨。

一家之中最重要的是和睦,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勤奋。

e.引导学生结合书后文意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2、小结。

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

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

反复朗读;

小组合作学习。

查字典;

请教老师、父母。

3、品读韵文,加深理解。

4、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你喜欢《增广贤文》(节选一)中的哪几句?

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

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浪费懒惰的例子呢?

请说给大家听听。

你从中明白了

什么?

2、如何才能做到勤奋、节俭呢?

《增广贤文》(节选一)

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勤奋、节俭……)

自教授地方课以来,我把传统文化知识与班级管理,学生生活等多个方面联系起来,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间接对学生进行了养成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在无形中慢慢的养成,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管理负担。

学习方面,学生理解能力有了明显进步,许多同学自己就能把韵文理解得很到位,我很欣慰。

5《增广贤文》(节选二)

引导启发、分组学习、自主探究

1、齐背《增广贤文》(节选一)

同学们,刚才你们背诵的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增广贤文》,你们背诵的很棒!

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

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

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黄香温席》

做人要孝敬长辈、知恩图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2、试结合文后文意还原韵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指名朗读韵文《增广贤文》(节选二)

二、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二),感悟理解内容。

孝敬父母应当竭尽全力,仅仅供养他们是不够的。

连乌鸦、羊羔都知道报答母恩,何况我们人类呢?

远离家乡的人常流着思亲的泪水,但远不如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凡是坏事都不要做,凡是好事都要学着做。

既要了解自己,又要了解别人,要多替别人着想。

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容对待别人。

遇事要三思,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心。

2、品读韵文,加深理解。

3、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你喜欢《增广贤文》(节选二)中的哪几句?

想一想:

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

我们又该怎样对待他们?

a.分组交流。

b.班内汇报。

c.分小组表演,看哪个组表演的真实感人。

五、布置作业:

问问爸爸妈妈“反哺之孝”、“跪乳之恩”是什么意思?

你还知道这样的小故事吗?

《增广贤文》(节选二)

“反哺之孝”“跪乳之恩”

关心孝敬父母

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孝”的良好教育,许多家长在开家长会时反映学生回家懂事了许多,能关心体贴父母了,能主动干家务了,听了这些我感到很欣慰。

6弟子规(节选一)

教学目标:

3、发挥传统蒙学的作用,让小学生们了解中国灿烂的古文明,沐浴在传统文化中。

4、培养学生诵读能力,锻炼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具的准备:

教学课件,文意内容。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

学法设计:

分组学习、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1、齐背《增广贤文》(节选二)

2、课前谈话: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是请同学准备一个你喜欢的与“节俭”有关的故事。

我现在非常想听故事。

同学们,你们愿意听故事吗?

(愿意)哪位同学勇敢的走上讲台来充当一回小老师,把你喜欢的小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讲故事,略(两名即可)。

总结:

刚才两位同学的故事讲的可真好。

我们给他们点掌声好吗?

相信其他同学也有很多好故事。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大胆地走上讲台,与大家分享你们的故事。

我们每周要评出一个“故事大王”,所以你们可要精心准备哦,把故事讲的越准确、生动越好。

引言:

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

“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

是孔子的弟子吗?

是指小孩子吗?

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

(学生纷纷议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

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的一个片段——《弟子规》(节选一)。

做人应该遵守规则,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