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296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整理).doc

.WORD格式整理..

气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值B峰面积C分离度D半峰宽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半峰宽D峰面积

3.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其效果最好?

()

AH2BHeCArDN2

4.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浓度型检测器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5.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H2BHeCArDN2

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沸点差,B.温度差,C.吸光度,D.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沸点高低,B.熔点高低,C.相似相溶,D.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调整保留值之比,B.死时间之比,C.保留时间之比,D.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B.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

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

()

A.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

C.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A)、(B)和(C)

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没有变化,B.变宽,C.变窄,D.不成线性

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温度有关;B.与柱压有关;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

1.在一定温度下,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_________后流出色谱柱。

2.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对归一化法要求的最主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相色谱分析中,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___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______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______________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4.在一定的测量温度下,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的气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_______________后流出色谱柱。

5.气相色谱分析中,分离极性物质,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固定液,试样中各组分按__________________分离,__________________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____________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6、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表示柱效能。

7、在线速度较低时,_____________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相对分子量_______的气体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8、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的平衡,随柱温柱压变化,而与固定相及流动相体积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既随柱温、柱压变化、又随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而变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__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________。

10、气相色谱的浓度型检测器有,;质量型检测器有,;其中TCD使用气体时灵敏度较高;FID对_________的测定灵敏度较高;ECD只对有响应。

三.判断题

1.组分的分配系数越大,表示其保留时间越长。

()

2.速率理论给出了影响柱效的因素及提高柱效的途径。

()

3.在载气流速比较高时,分子扩散成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

()

4.分析混合烷烃试样时,可选择极性固定相,按沸点大小顺序出峰。

()

5.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单位柱长内,组分在两相向的分配次数越多,分离效果越好。

()

6.根据速率理论,毛细管色谱高柱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涡流扩散项A=0。

()

7.采用色谱归一化法定量的前提条件是试样中所有组分全部出峰。

()

8.色谱外标法的准确性较高,但前提是仪器稳定性高和操作重复性好。

()

9.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复杂试样时,通常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来改善分离效果。

()

10.毛细管色谱的色谱柱前需要采取分流装置是由于毛细管色谱柱对试样负载量很小;柱后采用“尾吹”装置是由于柱后流出物的流速太慢。

()

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A4.A5.D6.D7.C8.A9.B10.D11.B12.D13.B14.D 15.D 

二.填空题

1.低碳数的有机化合物;高碳数的有机化合物。

2.试样中所有组分都要在一定时间内分离流出色谱柱,且在检测器中产生信号。

3.非极性;沸点的高低;沸点低;沸点高。

4.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

5.极性;极性的大小;极性小;极性大。

6、理论塔板数(n),理论塔板高度(H),单位柱长(m),有效塔板理论数(n有效)

7.分子扩散,大

8.分配系数,容量因子

9.理论塔板数,分离度

10.TCD,ECD;FID,FPD;氢气或者氦气;大多有机物;有电负性的物质。

三.判断题

1Ö、2Ö、3´、4´、5Ö、6Ö、7Ö、8Ö、9Ö、10Ö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

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

各有什么作用?

答:

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

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的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

3.为什么可用分离度R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答:

分离度同时体现了选择性与柱效能,即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将实现分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4.能否根据理论塔板数来判断分离的可能性?

为什么?

答:

不能,有效塔板数仅表示柱效能的高低,柱分离能力发挥程度的标志,而分离的可能性取决于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

五、计算题

1.在一根2m长的硅油柱上,分析一个混合物,得到以下数据:

苯、甲苯、及乙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20“,2‘2”及3’1“;半峰宽为6.33’’,8.73’’,12.3’’,求色谱柱对每种组分的理论塔板数及塔板高度。

解:

苯:

n=5.54(tR/Y1/2)2=5.54×(80/6.33)2=885

H=L/n=200/885=.23cm

甲苯:

n=5.54(tR/Y1/2)2=5.54×(122/8.73)2=1082

H=L/n=200/1082=.18cm

乙苯:

n=5.54(tR/Y1/2)2=5.54×(181/12.3)2=1200

H=L/n=200/1200=.17cm

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tR2=17min,Y2=1min,

n=16(tR2/Y2)2=16×(17/1)2=4624

(2)t’R1=tR1-tM=14-1=13min

t”R2=tR2–tM=17-1=16min

(3)相对保留值α=t’R2/t’R1=16/13=1.231

通常对于填充柱,有效塔板高度约为0.1cm,

L=16R2[[α/(α-1)]2﹒H有效

=16×1.52×[(1.231/(1.231-1)]2×0.1

=102.2cm≃1m

3.分析某种试样时,两个组分的相对保留值r21=1.11,柱的有效塔板高度H=1mm,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能完全分离?

解:

L=16R2[[α/(α-1)]2﹒H有效

=16×1.52×[(1.11/(1.11-1)]2×0.1

=366.6cm≃4m

4.载气流量为25mL·min-1,进样量为0.5mL饱和苯蒸气,其质量经计算为0.11mg,得到的色谱峰的实测面积为384mV·s.求该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

解:

热导检测器是浓度型检测器,其灵敏度为:

Sc=qv,oA/m=20×384/60/0.11=1554.5mV·mL·mg-1

5.丙烯和丁烯的混合物进入气相色谱柱得到如下数据:

组分

保留时间/min

峰宽/min

空气

丙烯(P)

丁烯(B)

0.5

3.5

4.8

0.2

0.8

1.0

计算:

(1)丁烯的分配比是多少?

(2)丙烯和丁烯的分离度是多少?

解:

(1)丁烯的分配比:

k=t’R2/tM=(4.8-0.5)/0.5=8.6

(2)分离度:

R=[tR2-tR1]×2/(Y1+Y2)=(4.8-3.5)×2/(1.0+0.8)=1.44

6.某一气相色谱柱,速率方程中A,B,C的值分别为0.15cm,0.36cm2.s-1和4.3×10-2s,计算最佳流速和最小塔板高度。

解:

u最佳=(B/C)1/2=(0.36/4.3×10-2)1/2=2.89cm.s-1

Hmin=A+2(BC)1/2=0.15+2×(0.36×4.3×10-2)1/2=0.40cm

7.在一色谱柱上,测得各峰的保留时间如下:

组分

空气

辛烷

壬烷

未知峰

tR/min

0.6

13.9

17.9

15.4

求未知峰的保留指数。

解:

将有关数据代入公式得:

I=[(log14.8–log13.3)/(log17.3-log13.3)+8]×100=840.64

8.测得石油裂解气的气相色谱图(前面四个组分为经过衰减1/4而得到),经测定各组分的f值并从色谱图量出各组分峰面积为:

出峰次序

空气

甲烷

二氧化碳

乙烯

乙烷

丙烯

丙烷

峰面积

校正因子f

34

0.84

214

0.74

4.5

1.00

278

1.00

77

1.05

250

1.28

47.3

1.36

用归一法定量,求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解:

归一法计算公式:

%ωi=Ai.fi×100/(A1f1+A2f2+...+Aifi+...+Anfn)

 A1f1+A2f2+...+A7f7=(34×0.84+214×0.74++4.5×1.00+278×1.00)×4

+77×1.05+250×1.28+47.3×1.36

        =2342.86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

空气=34×4×0.84×100%/2342.86=4.88%

甲烷=214×4×0.74×100%/2342.86=27.04%

二氧化碳=4.5×4×1.00×100%/2342.86=0.77%

乙烯=278×4×1.00×100%/2342.86=47.46%

乙烷=77×1.05×100%/2342.86=3.45%

丙烯=47.3×1.28×100%/2342.86=13.66%

丙烷=47.3×1.36×100%/2342.6=2.75%

9.有一试样含甲酸、乙酸、丙酸及不少水、苯等物质,称取此试样1.055g。

以环己酮作内标,称取环己酮0.1907g,加到试样中,混合均匀后,吸取此试液3mL进样,得到色谱图。

从色谱图上测得各组分峰面积及已知的S’值如下表所示:

 

甲酸

乙酸

环己酮

丙酸

峰面积

响应值S’

1.4.8

0.261

72.6

0.562

133

1.00

42.4

0.938

求甲酸、乙酸、丙酸的质量分数。

解:

内标法计算公式:

ωi=(Aifi/Asms)·(ms/m)×100%

s=1/f

求得甲酸、乙酸、、环己酮、丙酸的校正因子分别为:

3.831;1.779;1.00;1.07

代入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中得到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ω甲酸=(14.8/133)×(0.1907/1.055)×3.831×100%=7.71%

ω乙酸=(72.6/133)×(0.1907/1.055)×1.779×100%=17.55%

ω丙酸=(42.4/133)×(0.1907/1.055)×1.07×100%=6.1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一、选择题

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C所有有机化合物D所有化合物

2.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异构体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3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A液一液色谱法B液一固色谱法C键合相色谱法D离子交换法

4.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减小填料粒度B适当升高柱温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D增大流动相的流速

5.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C热导池检测器D荧光检测器

6.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B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C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D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

7.在液相色谱中,下列检测器可在获得色谱流出曲线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被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图形的是()。

A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B示差折光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D电化学检测器

8.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是()。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传质扩散项D柱压效应

9.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分子筛B硅胶C氧化铝D活性炭

10.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离子交换色谱B环糊精色谱C亲和色谱D凝胶色谱

11.在液相色谱中,固体吸附剂适用于分离()。

A异构体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颗粒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极性变换范围

12水在下述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弱(作为底剂)的是()。

A正相色谱法B反相色谱法

C吸附色谱法D空间排斥色谱法

13.在下列方法中,组分的纵向扩散可忽略不计的是()。

A毛细管气相色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

C气相色谱法D超临界色谱法

14.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

15.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

A、恒温箱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D、梯度淋洗装置

二、填空题

1.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技术类似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不过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而不是温度。

2.在液-液分配色谱中,对于亲水固定液采用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_______________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分配色谱。

3.正相分配色谱适用于分离化合物、极性的先流出、极性的后流出。

4.高压输液泵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按其工作原理分为和两大类。

5.离子对色谱法是把加人流动相中,被分析样品离子与生成中性离子对,从而增加了样品离子在非极性固定相中的,使

增加,从而改善分离效果。

6.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是减小和以提高柱效。

7.通过化学反应,将键合到表面,此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8.在液相色谱中,色谱特别适合于分离异构体,洗脱方式适用于分离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9.用凝胶为固定相,利用凝胶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色谱法,称为空间排阻(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的选择性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来实现。

10.在正相色谱中,极性的组分先出峰,极性的组分后出峰。

三、判断题

1.利用离子交换剂作固定相的色谱法称为离子交换色谱法。

()

2.高效液相色谱适用于大分子,热不稳定及生物试样的分析。

()

3.离子色谱中,在分析柱和检测器之间增加了一个“抑制柱”,以增加洗脱液本底电导。

()

4.反相分配色谱适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

5.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是为了改变被测组分的保留值,提高分离度。

()

6.示差折光检测器是属于通用型检测器,适于梯度淋洗色谱。

()

7.化学键合固定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吸水,不易流失,可用梯度洗脱。

()

8.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又称为淋洗液,改变淋洗液的组成、极性可显著改变组分分离效果。

()

9.高效液相色谱柱柱效高,凡是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样品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

10.正相键合色谱的固定相为非(弱)极性固定相,反相色谱的固定相为极性固定相。

()

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B4A5B6C7A8B9B10D11A12B13B14.D15.D

二、填空题

1.梯度洗脱;组成与极性

2.疏水性;小于

3.极性;小;大

4.恒流泵;恒压泵

5.离子对试剂;离子对试剂;溶解度;分配系数

6.填料粒度;柱径

7.固定液;载体

8.吸附;梯度

9.孔径;尺寸;固定相

10.小;大

三、判断题

1Ö、2Ö、3´、4Ö、5Ö、6´、7Ö、8Ö、9´、10´

四、简答题

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

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

答:

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主要有:

(1)提高柱内填料装填的均匀性;

(2)改进固定相:

(3)粒度;选择薄壳形担体;选用低粘度的流动相;

(4)适当提高柱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