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307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x

第八章结论-------------------------------------------------18

8.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18

8.2辐射带动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明显、抗风险能力强---------------18

8.3解决农村“三缺问题”---------------------------------------18

8.4建立终身商业保险体系破解人口老龄化社会难题强-------------19

第九章英瑞斯简介-------------------------------------------20

第一章总论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集聚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社会要素资源,规划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破解长期制约“三农”发展缺技术、缺人才、缺标准、缺资金、缺市场的“五缺”难题,建立“以科促农、以资助农、以工带农、以商富农、以保安农”的长效发展新机制,该项目的发展能带动产业带附近的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该项目为农民持续增收、农村产业合作、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科普培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为推进农村新型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同时,养猪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劳动力就业,形成绿色循环经济,实现现代化、规模化养猪,促进经济整体发展。

本项目不但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及农牧业发展规划,而且是国家建设现代农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部署,同时也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该项目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实现社会、农村和企业的和谐发展。

从投资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合理,既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具备的条件

2.1必要性

建设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汇集适用于养猪业发展新技术,整合种植业、养猪业、饲料加工、合作社经济、工商业等优势资源,实践农民自愿参与入股,推进产权养猪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确保农业丰产、企业盈利、农民增收,彻底解决好“三农”问题。

本着“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投资建设、同步验收使用”的执行原则,采取“统筹规划、分段实施、滚动投入、逐步完善”的执行措施,

2.2具备的条件

建设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整合“生物低碳养猪技术”(生物发酵饲料、生物定值饲喂、仿生低碳饲养,在“低碳立体养猪”方面,现已成功研发关键技术有:

立体化猪舍节地技术、无动力封闭式粪便处理技术、动物仿生系列技术(如:

变形猪舍专利技术、变形产床专利技术、仔猪仿生保温箱技术)、生物发酵饲料技术、生物定置饲喂技术等。

上述关键技术在东北生态环保科学研究院多年的研究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成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2.1关键技术及其优势

1)立体化猪舍节地技术

采用钢结构多层猪舍,按7层设计(上部6层养猪,底层除粪),它比现有的平面养猪大大节约了土地,并且集中实施防疫、饲喂、通风、除便、监控等,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养猪效率。

2)无动力封闭式粪便处理技术

猪集中在外圈厕所排便,干粪通过无害化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

剩余的废液流入沼气池转变为可利用能源,最后的沼液直接送入农田作肥料。

在此过程中,粪便全程封闭处理,对人、猪不造成任何影响;

3)动物仿生技术

A、采用变形产床专利技术,遵循母猪在哺乳前“一拱、二趴、三侧卧”的仿生学原理,在产床内哺育仔猪的母猪,哺乳前先将仔猪拱到外围,再慢慢趴下,最后侧卧喂乳,不会压死仔猪。

提高了保育期仔猪的成活率,降低成本。

B、采用变形猪舍专利技术,它利用动物仿生学原理,通过猪舍的变形控制内圈面积、形状,并控制好内外温度,形成合理的温差,使猪自然地到外圈的厕所排便,保持内圈干燥、清洁、零氨气,减少通风换气,降低了因气温变化、氨气浓度高等因素引发的感冒、传染等疾病。

不仅免水冲,保温节能,而且降低了猪的病死率和防疫、医治费用等,可以大大降低养猪成本。

与现有的高床技术相比,其优势对比如下表所示:

变形猪舍养猪与高床养猪技术优势对比表

对比项目

变形猪舍(厕所排便)

对比猪舍(水冲清粪、舍内排便)

当前成本(每平方米)

800(元)

900(元)

猪占位价(每头)

640(元)

900

猪舍主体使用寿命

30(年)

10(年)

保健、医药费用(每头)

10-20(元)

30-50(元)

保温费用(保育猪每头)

20(元)

50(元)

生产效率(保育猪)

1600(头)以上

800(头)

饲料污染量

小于0.5%

大于3%

疾病控制

呼吸道疾病逐年增加

冲刷水量占饮水量比例

10%-20%

200%-400%

排泄量与排污量之比

1:

1.2

5—1:

8

冬季舍内环境

温暖、干燥、空气自然达标

阴冷、潮湿、有害气体时常严重超标

主要的生物学原理

三角定位律、温差律、和谐律

科学文化源头

由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而来

上世纪70年代末由国外传入

C、仔猪仿生保温箱,采用仿生学原理,模仿小猪喜爱钻草窝的习性,在保温箱上面安装带有软帘的活动盖,箱内空间可自动调节,使软帘始终覆盖在猪身上,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节能,又提高了乳猪的存活率,符合猪的生物学特点。

4)生物发酵饲料技术

选择农作物秸秆、叶藤、果壳、果芯或糟渣等作基料,以新鲜玉米面、优质石灰、磷酸二铵和糖蜜作为掺加辅料,粉碎后在搅拌中喷淋洁净水,堆积发酵后,转入蒸锅高温灭菌得到灭菌后的物料;

将灭菌后的物料,转入发酵床,选择接种食用木腐菌或食用草腐菌菌种;

当菌丝体长满干料表面形成菇蕾时,生长子实体,子实体采收2-3茬后,收集上述培养基料破碎,接种复合酶和菌种,加水搅拌均匀,然后投入发酵池中,将发酵后的培养基料烘干粉碎得到本料;

与麦麸、豆粕、玉米粉、预混料等混合,即可制成具有保健促长功能的饲料。

它含有大量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有益菌可作为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将肠道内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并能产生分解硫化氢的酶类,降低粪便中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恶臭度降到2.5级以下,达到国家标一类标准,减少环境污染。

在相同出栏天数下,比一般饲料喂养的猪增加体重25.9斤。

同时,使肉质明显自然鲜美,瘦肉率提高5-10%,更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5)生物定置饲喂技术

用传统饲喂方式种母猪需要吃药、打针,种母猪本身不健康、仔猪出生就不健康,死亡率约25%(按全国仔猪的平均死亡率计算),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成活约13头;

采用“生物定值饲喂技术”种母猪不用吃药、打针,种母猪本身就健康、仔猪出生就健康,死亡率约3%,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成活约22头,每头母猪年产仔猪多成活约9头;

采用“生物定值饲喂技术”与传统饲喂方式饲养种母猪,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使每头仔猪的出生成本降低约300元人民币;

在仔猪出生前,用生物菌将母猪的产房全部喷洒,将母猪的乳房用生物菌清洗干净,在仔猪出生的第一时间,再将仔猪的鼻和口用生物菌清洗,使仔猪在初乳之前就用生物菌,给仔猪的肠胃进行生物定值,确保仔猪到商品猪出栏一生的健康生长。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不同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村试点,按照企业牵头实施,农民自愿参与、利益共同分享的原则成立“XX村养殖专业合作社”,配套建设“XX村资金互助合作社”“XX村粮食仓储专业合作社”、“XX村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XX村饲料加工专业合作社”等项目。

在“养猪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中,将养猪农户统一纳入养猪专业合作社,通过信用贷款注资的入股方式,建立合作社的市场组织,壮大发展规模,利用牵头企业的担保能力,向授信合作银行进行贷款,解决发展资金难题,打造以股权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3.1.1建设年产35万吨生物酶发酵饲料厂;

3.1.2建设年存栏6万头种母猪场,保障年供应100万头仔猪的种、母、仔猪养殖场;

3.1.3建设年存栏35万头仔猪和存栏35万头育肥猪场,保障年出栏100万头商品猪的养殖场。

3.1.4建设年产45万吨蘑菇立体栽培产业基地

3.2产品方案

3.3.1养猪项目产品方案

1)“一元”种猪:

用大白猪作为“一元”父本,通过层层优选,公猪留种,母猪育肥,培育年存栏量1万头“一元”优质种公猪,为繁殖优良的商品猪奠定基础。

2)“二元”母猪:

用长白猪与大白猪杂交而来的猪作“二元”母本,通过层层优选,母猪留种,公猪育肥,选育年存栏量5万头“二元”优质母猪,它具有繁殖率高、母性好、抗病力强等特点。

3)商品猪:

由“一元”种猪与“二元”母猪交配繁殖的商品猪,经过了多层选育,具有生长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肉味鲜美等特点,深受城乡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品质、价格方面具有市场竞争优势。

可以实现养猪与种植的互补优势。

猪舍内的二氧化碳、少量氨气等,可以被蔬菜吸收;

同时,蔬菜可以释放出部分新鲜氧气,能够改善猪舍内的空气环境质量。

第四章投资与资金筹措

4.1“养猪专业合作社”总投资与收入

建设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养猪专业合作社”,总投资约9.75亿元(不含现有设施的建设费用),需要投入固定资产建设资金约1.5亿元,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约8.25亿元,每年经营总收入约1.22亿元。

4.2“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筹措与落实

采取牵头企业配套实施及为合作社农民提供担保的形式向授信银行贷款。

以“英瑞斯公司”为“养猪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投融资主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会同提供“养猪专业合作社”贷款的银行,以农民信用及资产为载体,由“英瑞斯公司”为农民担保的措施,落实“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资金筹措。

实践农村资产及信用“股权化流转、资本化利用、市场化经营、制度化分配、科学化管理”的创新成果的示范。

首先将辖区农民资产、个人经济档案进行登记、统筹规划、分类整合,分别制定资金入股合作社的项目的收入分配标准。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养猪专业合作社”的未来经营收入评估定价,办理农民信用贷款,财产保险等相关法律手续后作为入股“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股本,实现农民不用投入现金,不增加经济负担的原则,解决“农业发展缺少资金投入、农村建设缺少融资渠道、农民致富缺少资金扶持”的三缺难题。

第五章 市场需求分析

5.1国外生猪行业发展状况

5.1.1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养猪生产向高度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以美国为例,它的畜牧业生产是高度的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模式。

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分工明显;

畜牧养猪场规模越来越大;

畜牧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

美国养猪规模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养猪技术出现新的突破,科学饲养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主要体现在改良种猪、分段养猪,专业化饲养设备的出现等等。

大规模生产者通过改进养猪技术,赢得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小生产者被淘汰,大规模生产者确立了市场地位。

美国猪场数量从1970年的76万下降到1990年的26万,淘汰了近2/3的企业。

5.1.2发挥合作社和协会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为了克服养猪户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和协会的发展。

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协会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什么。

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

5.1.3注重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

以美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机制为例,它包括:

健全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对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过程进行全程控制;

严密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强化生产源头控制和进出口检疫。

在环境保护方面,各国发展畜牧业都从特定的自然条件出发,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对畜禽养猪、畜产品加工、养猪业粪便处理等方面都做到合理配制和循环利用,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5.1.4强化信息统计,注重宏观调控

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都普遍建立了完备的行业统计体系。

美国农业部专门设立了一个关于农业生产市场的统计司局。

日本农林水产省则在各专业司局设置了统计处,专门负责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信息统计和分析。

在信息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价格,美国根据农产品周期性波动情况制定了反周期补贴政策。

5.2市场前景分析

5.3.1成本优势转移带来发展机遇

中国生猪生产一直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

2009年,出栏50头以下的散户养猪量仍然占到整体的近40%,而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仅占到整体的6%。

大量散户的存在,导致国家对猪肉生产的控制力非常弱。

近年来猪价的大幅波动导致CPI出现大幅波动,对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迫切希望养猪规模化程度能够迅速提高。

农业部发布养猪业“十二五规划”:

希望到2015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猪比重达到50%。

5.3.2伴随规模化,盈利能力进入上升通道

新技术的出现是生猪养猪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直接原因,也是实现盈利目标的根本的途径。

通过新技术的应用,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肉品质量,当市场竞争是以非价格战的方式实现时,该过程往往伴随行业整合者毛利率的提升。

技术进步对于提升盈利能力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第六章经营管理与收益分配

6.1经营管理模式

“英瑞斯公司”承担“养猪专业合作社”的投资建设与经营管理,采取“计划统筹制定、项目分段经营、财务统一核算、费用盈亏包干、利润平均分配”的执行措施,由“养猪专业合作社”统筹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统一核定主要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按行业分项以签订合同的方式,落实生产经营计划指标,按合同规定的条款组织实施,按照市场经营费用包干、盈亏各自承担方式,将每年获得资源产品经营利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统一核算分配。

第七章发展前景与效益分析

7.1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大的国家,耕地面积占世界耕种地面积不足9%、淡水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大力发展“农牧业新技术”产业,提高农牧业发展科技含量,促进农牧业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解决民生尽快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是中共中央“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在采用“生物低碳养殖新技术”、“立体栽培蘑菇新技术”和“立体养猪新技术”,建设区域“养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可带动农民开展“农村粮食信托专业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村蘑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合作经济组织。

7.1.1农村粮食信托专业合作社

粮食信托合作社是指本社成员基于对合作社的信任,将粮食委托合作社保管、储藏、销售等信用委托法律行为。

(售粮时机农民自主决策)

农村粮食信托专业合作社收益:

1、售粮价格高于国家最低限购价*110%的部分合作社收取20%的保管信托费用。

2、收粮价格不高于国家最低限购价合作社不收取任何费用

例:

一个村400户,每户三晌地(30吨粮)一个村就是1.2万吨粮。

合计2400万斤,一半信托为1200万斤,每吨合作社收取0.04元保管信托费用。

合作社收入48万元,扣除运营费用20万元。

合作社每年收益28万元

7.1.2“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

资金互助是指本社成员基于对合作社的信任,将资金以股金的形式投入合作社、同时根据粮食信托合作社开具的粮食仓单进行短期借款的行为。

资金互助合作社收益:

借款利息与股金之间的差额产生的利润除去合作社运营费用以外的部分根据股金投入进行分成。

合作社可收取贷款担保费

一个村400户,每户存款3万元。

合计1200万元。

存款利息4%,贷款利息10%,一年存款利息差额72万元收益。

扣除运营费用20万元,合作社收益52万元,将52万元平均分到每户1300元。

7.1.3“饲料加工厂”

配套年出栏100万头商品猪养殖厂,需要饲料50万吨,辖区农户以入股的形式参与饲料厂的分配,每年可增加收入。

7.2社会效益分析

7.2.1安置劳动力就业

按一个“养猪专业合作社”建设年出栏5万头商品猪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例,平均每人饲喂700头商品猪,解决本村就业人口至少70人,能提高全村20%农户家庭收入。

7.2.2享受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合作组织及农村专业合作社每年都有财政补助,尤其对规模化和具有示范意义的合作社,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养猪行业是国家农业重点补助项目及扶持对象,通过“养殖专业合作社”,可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有利于合作社更快发展。

7.2.3促进养殖行业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科技含量

推广生物饲料技术、生物定值饲喂技术和仿生低碳饲养技术,通过近20年的研发、试验,用于畜牧养殖、禽类养殖、鱼虾类养殖的对比应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农作物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整合当地特色优势资源,调整农牧业发展结构,加快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建设,促进农牧业业科技进步,提高农牧业经济发展科技含量,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农业促进工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7.3环境效益

7.3.1节地、节水、保护生态环境

采用“生物酶发酵技术”使秸秆替代玉米得到循环利用,即保障农民增收,又解决因农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采用“仿生立体饲养技术”,立体养猪节约土地约87%、节水约80%,不用水冲刷猪舍存留的粪便就能将猪粪全部回收再利用,可以实现粪便自动分离回收再利用,在实现节地、节水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7.3.2不用抗生素,保障肉食品安全

从种母猪到商品猪出栏全过程,采用生物定值饲喂技术、生物消毒保健技术,可以实现养猪不吃药、不打针、不用抗生素,就能保障种母猪、仔猪、商品生猪健康生长,不但保障市场猪肉安全供应,而且品质好,猪血、猪小肠等内脏医用价值高,在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为猪肉产品深加工和出口创汇及为国家创税、财政增收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7.3.3节省饲料粮(玉米)20%

依据国家公布数据2011年全国出栏商品猪6.7亿头,按平均每头商品猪需要饲料0.319吨计算,6.7亿头商品猪需要饲料总量约2.137亿吨(即:

0.319吨X6.7亿头=2.137吨),按照每吨饲料需要0.8吨玉米(即:

0.8吨玉米X2.137亿吨饲料=1.71亿吨玉米);

采用“生物酶发酵新技术”,利用玉米秸秆替代玉米,生产每吨生物酶发酵饲料能节省玉米约20%(即:

1.71亿吨X20%=0.342亿吨玉米),按照全国平均每亩地产玉米0.67吨计算,等于为国家增加了约0.51亿亩耕种土地(即:

0.342亿吨/0.67吨=0.5亿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第八章结论

8.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

“养猪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是国家鼓励倡导的产业之一。

“农牧业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对促进农牧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农牧业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增加城乡居民就业,拉动市场消费扩大内需等,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8.2辐射带动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明显、抗风险能力强

“农牧业新技术”(含:

生物低碳立体养殖新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同行业领先水平;

“养猪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科技含量高、综合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收期短、企业抗风险能力强,辐射带动效果明显,技术成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新技术产业项目之一。

8.3解决农村“三缺问题”

“养猪专业合作”项目的产业化推广应用,破解“三农”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焦点问题,彻底解决“农业发展缺少资金投入、农村建设缺少融资渠道、农民致富缺少资金扶持”的资金三缺难题。

在促进农牧业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供应安全的前提下,缩小城乡差别、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8.4建立终身商业保险体系破解人口老龄化社会难题。

农村居民以牵头企业担保的形式向银行贷款的入股方式参与“养猪专业合作社”,牵头企业带着技术、资金到农村置业发展产权农牧业、按照市场规律运营统筹用于持续为辖区农民,购买“教育、医疗、养老全程保险”,为辖区农民建立全程商业化终身保障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