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320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绩效管理专家10条建议Word格式.docx

曾学明:

各位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花一小时的机会,给大家简单交流一下,以前在公司工作期间,包括做过一些培训和咨询,如何做好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接下来我们还有研讨,我们会讨论几个议题,比如研发的指标体系如何分解量化,有一些技术工作怎么量化,不能量化的技术工作能不能考核,怎么考核?

还有研发制定完作为管理者如何和员工做沟通,我演讲完之后,我们几位嘉宾和在座的各位交流一下。

  今天主要讲在研发绩效管理里的思路,不可能把具体的操作细节讲清楚,先讲思路,再讲实践。

很多公司研发是比较困难的,在生产销售,这是我们做绩效管理很简单,你卖的怎么样,研发有个特点,今天开发的产品,可能过了一两年才开始赚钱,如果以结构为导向,生产销售以结构为导向,如何以研发为结构为导向,这个结构比较滞后。

如果以结构为导向,可能发现激励不够,结果与过程并重。

这是作为研发绩效环节的思路,我在很多公司给他们做培训交流,很多人问我,我们公司员工流通率比较高,怎么把员工留在我们公司,我说要想留住员工,一定要了解公司的需求。

所以我们做绩效管理一定要符合手段,我们必须了解公司研发人员的需求,

  首先讲一讲,业界很多企业里激励研发人员的常规手段有哪些?

  这个曾经总结过,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不一样,我们做软件的公司一般年轻人比较多。

都是很有创意的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刚大学生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就是钱,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成长的期间,发展的机会,锻炼的舞台这是最需要的。

所以以前我是在华为公司工作了五年,主管安全设备的研发,以前在华为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原则,叫三高政策,高压力,高回报,高成长。

这时候年轻人冲劲、闯劲和足,学习能力很强,这时候给他比较高的压力比较高的成长,同时给他比较高的回报就能把他斗志激发出来。

我们在座的朋友都很年轻,我们看到很多大的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创作的年龄段就是30左右。

我们做研发的时候,我们要大量的用新人,这是我的一个观点,有冲劲、有闯劲,给他们压力,让他们成长。

这个地方简单总结一下,我们在公司工作期间,激励我们研发人员的手段有哪些?

因为要做绩效管理,我们激励员工的手段有哪些?

  一般的情况下,激励公司的员工手段有几类,一个是工资,一个是奖金,一个是股票期权。

我们经常听到项目经理跟老板讲话,我们项目的员工表现非常有些,我们要给他们涨工资,要不要涨不一定,工资跟我们这个员工的职位和工作岗位相关,职位是一类,岗位是N个,我们有五个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是一类职位,有20个工作岗位,这个岗位是市场竞争决定的。

你比如说在互联网产业里,一个搞开发的年薪多少,这是市场决定的,这是第一个概念。

  所以员工的工资和我们员工的职位和岗位挂钩,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岗位体系,这是做绩效管理之间做的事情。

员工的奖金跟员工的绩效挂钩,所以我们每一个季度每一年需要给员工做奖金分配,这个跟绩效挂钩。

股票期权跟什么挂钩?

现在比较普遍,不了解在座各位公司怎么做?

因为我以前在南方工作比较长,现在非常普遍。

举个例子,有一家公司风头比较正,他们公司老板叫李永福,在媒体上,在网上大声讲,我们公司前800名员工每一个人都有股票期权,现在有600个员工,还有200个席位,这很有吸引力。

员工的股票期权跟什么挂钩?

跟这个员工的发展潜力挂钩。

以前经常讲,把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培养成参天大树以前我有这个想法,现在不是了。

有的人天生是小草,有的天生是大树,你要搞清楚公司里哪些员工是参天大树,有的是小草,所以把股票期权给参天大树。

这样的话加班你爱加不加,公司业务好你你可以赚好多钱,工资奖金股票期权,今天讲一讲工资和奖金方面的信息。

还有公司里边,还需要给研发人员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因为研发人员在公司里边是最聪明的一群人。

他们在企业里面工作,除了挣到一份工资,很多人想把自己的规划跟公司结合起来,这个产生一个问题,做绩效管理之前,我们需要建立研发体系。

同一个项目里,做软件的,做测试的怎么比他俩的经营业绩?

很难比,他们专业不一样。

所以需要建一个职位体系。

很多企业里员工进公司都描绘一个职业发展的通道,员工在公司里工作,如果觉得没有目标没有成长性,你会发现这个员工很难留在公司里。

尤其我们研发人员比较理性,比较聪明。

所以我建议公司建立一个通道,建立一个绿色的标准,这样员工进公司之后,两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怎么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个经验。

一个员工进入新公司,首先从新员工做起,然后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现在IT行业,应该来讲速度非常快,十年太久,所以很多公司里两三年三四年就是高级工程师了。

在公司里工作不要害怕给员工职位,有一次我讲课的时候,有一位董事长说,我们公司员工的职位打高一级,他们就工作的很积极。

我有一个师弟做风险投资的,很多年见了以后,他的名片上很多抬头,因为他是做风险投资,他见的是老板见的是董事长,如果是项目经理人家老板不理你,人家一看董事才会跟你交流。

我们很多行业的专业,你会发现我们可能做的最好,高级工程师一方面管理系列,一方面技术系列,有很多公司里边,只有管理系列没有技术系列,就会导致一个问题。

这个人是否适合当官,不一定,有的就适合做技术。

有的员工技术水平很高,管理沟通力很强,走向管理系列。

包括两类职位,一个是产品管理,一个是职能管理。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培养两类管理者。

这两类职位产品管理要求有很强的竞争性。

有的员工发现技术水平很高,某一个支撑领域的技术专家,这个叫高政府,懂的东西比较少,水平非常高,有的愿意做专业性的研究,这是资深专家,这种人定价在市场,不在公司。

  还有一种员工叫系统工程师,叫“宽平带”,我们缺架构设计的。

还有技术管理的,这是一个企业里,规划研发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需要给员工描绘一个愿景。

所以进公司一看就知道怎么发展,三年往上走成为小项目经理,五年之后成为产品经理,公司高速发展,再过六七年,从进公司到六七年能不能成为产品线总监。

员工会发现公司有变化,公司有前途,这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这是给员工描绘一个很好的市场空间。

  在很多企业里,给员工做绩效管理的时候,一方面考核绩效,一方面考核跟我们职位体系相关的认知资格标准,在很多公司碰到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招了新员工,结果发现这个新员工的工资比我们公司工作两三年的员工工资都高,结果很多人不满。

如果不出这么高,这些员工还招不来,因为很多公司缺少这样的体系平台。

按照工资的标准要求,你认知资格没达到,你水平没达到,你一个老员工在公司里,尽管你很默默无闻,也不向公司要待遇,你很踏实,你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会给你这个待遇。

我有一个观点,我们作为一个管理者,给员工涨工资,一定要员工感觉有一种惊喜,不要等他向我来要,或者向我提这个要求。

这时候涨了也不爽,而是把这个工作做到前面。

根据绩效给涨工资了,给他惊喜。

所以给员工做考核两方面,一个是考核绩效,一方面评估员工的认知资格标准。

根据一个软件工程师,三级,四级,五级的要求,微软公司把工程师分15个等级,IBM分10个等级,华为公司也分10个等级,如果出来讲说你是五级工程师就很高了。

阿里巴巴考核员工比较有意思,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考核绩效,另一方面考核价值观。

考核认知行为标准和规范,我在很多公司讲,有很多人讲,能不能帮我们设计一套绩效工资,到年底让每一位员工都能算出他的绩效。

如果有这个,还需要管理者干什么?

每年年底我们研发人员一算说你给我奖金,所以这个钱怎么分还是管理者说了算。

  马云讲了一句话,说把公司分三种,第一种是小白兔,很听话,这种员工应该让他们具有斗志和激情,第二种叫野狗,能力很强,冲劲闯劲很足,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但是不遵循公司的要求,所以这种员工可用不可重用,为什么?

一旦出问题,一定是大问题。

如果公司里边中高层是这样的话,这个公司必死无疑。

所以一定把价值观统一到同一个平台上。

第三种员工叫猎狗,冲劲闯劲很足,能力很强,这种员工认可公司价值观和文化,这种员工重点培养使用。

员工有了认知资格标准以后就有目标了,比如说刚进公司一级工程师,对待标准,公司配以相应的培训来牵引这个员工的成长,这是认知管理体系的一个建立。

这是做绩效管理的时候最好一起做,如果没有一起做发现绩效管理有时候缺一些基础。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做的比较好的方式。

刚才讲的一个观点,有了认知资格标准以后,通过申请来认证,有这种培训的养料。

这个我觉得很关键,在座都是CTO或者部门的经理,或者开发部的经理。

我们的员工的管理,很重要。

一定要给他们一些培养的机会,给大家讲一个例子,这是当年我在公司工作期间,曾经开发的一套培养体系。

就是一个软件人员进公司的有软件三营,然后有一套开发培训的教材,就是用七天的时间,磨砺一个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这是相当于认知资格标准。

你是一个新员工,你要写软件,凭什么有那个水平,我们公司有自己的流程制度规范和要求,所以需要把我们公司自己的产品开发的流程,软件的四级五级的标准,项目的规则做成一套教材给员工进行培养。

这是培养的养料,这是开发的一套培训课程体系,七天时间磨砺,我们做软件的有一个了解,早上八点半开始,开会,每一个决策在开发里需要做什么,做项目的,计划的,量化管理,软件估计培训,给他们做练习,这是第一天。

第二天,如何做风险管理,如何做配制管理,测试培训,第三天SIS,把公司的稳当现场教他们做这些事情。

第四天我们的概要设计,我们详细设计,第五天就是我们的单元测试的培训,编码,编码完之后开始单元测试,微模型,完全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集成测试,最后一天项目完成。

与这个员工的认知资格管理的认知体系,这个员工知道怎么成长。

  业界很多企业绩效管理的经验,一般采取季度考评,我的观点每一个考核太频繁了,而且研发工作有一个特点,一个月没有任何进展。

我这一个月就查资料看文章,而且每一个月考核发现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每到月底26、27号或者下个月2、3号特别忙,就是搞这些事情。

有的是年度考核这个时间太长,每到11月12月份分,员工非常积极,前面领导忘光了,这时候好好表现一下,到时候得点奖金,这个有点问题。

每个季度做考核,季度考核完可以发将近,也可以到年底发奖金。

所以业界很多企业的经验,一般在季度之初,制定绩效计划,进行辅导,进行评价,然后做反馈,一个员工的考评结果一定跟员工沟通。

我发现很多公司给员工发一个邮件,不做沟通,这个员工就很不明白。

这个说明我们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导向没有很好贯彻下去,发奖金做绩效评价一定要沟通。

以前给我们发奖金我们怎么做,一般我的领导还有我的领导的领导找个小会议室把我叫进去,首先讲公司规划,一个员工听到讲公司的营收状况和规划感觉非常激动,所以激励员工的方式有很多。

有的公司一谈激励是钱,这个产业平均薪酬成本是竞争决定的,尽管腾讯公司现在收入非常高,但是再过两三年也可能收入也下来。

所以激励员工有很多方式。

  讲到什么程度?

公司自己界定,所以说,今年公司营收状况我们听完很激动。

唐骏之前进到微软公司,他感觉很舒服,但是忽然有点惆怅,为什么像我这么一个人进到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没有面试我,他觉得很惆怅。

所以后来微软公司招聘任何员工他都会亲自面试,但是这个亲自面试不重要,因为人力资源的人已经决定了,但是唐骏还是要决定面试一下。

他想如果人进到公司,是唐骏面试的话,出去说的话很自豪。

所以唐骏人做的很成功,所以我们作为主管一定要跟员工沟通,所以我的领导跟我讲今年的营收状况,我的奖金是多少,你认可可以签字确认,不认可可以投诉。

一般80%都认可,因为有一个绩效管理的循环来保障,这是比较规范的,季度进行评价,评价完领导一定跟员工沟通。

以前我们在公司里要求,每一次沟通作为管理者,需要沟通40分钟到一个小时,如果20个员工这样搞下怎么干活?

作为一个管理者这是我们CTO的一个转变,你要实行一个转变?

什么转变?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做你专业的事情就够了,作为管理者你应该做你该做的事情。

很多技术人员走到公司管理岗位,还干他该干的事情,所以人力资源的投入对我们公司回报非常高,因为这些人的价值观思想没有统一到同一个平台,你会发现干活的时候南辕北辙。

业界很多企业里做绩效基本规则,他们考虑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分享一下绩效管理怎么做?

一般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就是在座的各位,因为一个公司里不可能一套标准考核所有人,每一个层次的要求不一样。

所以第一个是研发中高层管理者,每年7月份来年1月份,数字报告包括绩效指标还有KPI,还有绩效的完成情况。

一个公司的绩效管理要至上而下不可能说领导考了80分,员工考120分,这不可能。

所以说研发中高层的管理者,一般采取数字报告的形式。

第二个产品经理,还有项目经理,做研发一般两条线,横向管产品,管制度,我们有横向的,纵向的职能部门的部门经理,软件部经理,做算法的,操作系统的,有部门经理,他们的考核在很多企业里,就凭计分卡的方式考核。

不能说作为一个项目经理这个团队被我带散了没用了,以部门的绩效考核部门经理的业绩。

你作为软件部的经理,结果软件部的员工都跳槽了,这个经理怎么当的?

就是以部门的绩效作为部门经理的绩效,这是一个思路。

  第三个层次就是工程师,我们的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服务工程师这些研发的工程师,他们考核方式比较简单。

叫个人绩效程度,有一个方法叫PBC,一会简单介绍一下。

这个方法很多企业使用,这个是当年IBM当年发明的,IBM发明的方法,一个结构化绩效工作的方法。

联想啊,海尔很多公司采用这个方法,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一个企业里绩效管理的思路,中高层管理者,产品经理,部门经理都有KPI指标,来考核他们的业绩。

越到基层员工考核越具体,越到高层越是目标导向,很基层的员工提一个目标他不知道什么意思?

研发高层的考核指标,这个简单看一下,这个是很多企业的经验,这个只是一个参考,考核公司的老板CTO,什么样的指标?

新产品的销售额,很多公司是压强原则。

有人说给我这么多钱搞研发太爽了,因为有立项流程审计,审计我们这个钱有没有花在刀刃上,所以作为产品总监CTO很不容易,必须花在产品创新上,公司才能发展。

所以有新产品的销售额,新产品的销售额占公司的销售额的25%以上,公司才能活下来。

  第二个搞清楚毛利额,人均利润的增加,还有人均成本的降低。

做研发一定强调人均产值,每年增长10%,人均成本降低,每年2%,通过技术改进,我们公共平磨合的共享,加到知识层面是可以降低成本,要想办法提高人均产出。

咱们中国很多做应用软件的公司,人均产值现在的水平一般情况下二三十万的水平,有的公司低一点,就很难赚钱了。

如果人均产值只有20万就很难赚钱,所以至少达到30万的水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水平最高的是微软公司,微软公司人均产值63万美金,很厉害了。

所以比尔盖茨可以给每个人分20万美金,水平最高的是Google,人均1000万。

这个太牛了,商业模式决定的,因为Google公司晚上公司下班了,服务器印钞票。

所以一定想办法提高人均产值。

  我们很多企业里关注高层的指标,通过这个指标形成奖金公式。

这个公式鼓励我们降成本,鼓励我们把事情做好,这个公式一算完奖金数越高,老板越高兴。

很多企业里发现这个激励没建立起来,一算奖金老板开始头疼,找老板掏钱比较辛苦,老板不爽,新产品销售额提高了,研发水平提高了,这个算的奖金越高老板越高兴。

这个胶片回头可以自己消化一下。

我把思路给大家讲一下,回头有问题可以探讨。

  老板搞定了,老板KPI指标,研发体系算清楚了。

第二个层次,公司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KPI指标怎么制定?

一个公司做研发,强调一个观点,一定要面向市场,叫市场驱动研发,很多做技术的有一个特点,是某一个技术水平很高,把这个技术做成产品卖,很难卖。

为什么?

没有关注客户需求,所以做KPI指标需求的时候,要把研发指标跟市场指标捆在一起,一定从研发活动到产品,所以KPI指标包括什么?

我们产品的KPI指标,这是刚才讲的,一个是产品团队的,一个是部门经理的。

这个方法讲起来很简单,通过四个方面,来分解关键指标,第一个财务,第二个客户满意度,第三个内部业务运作,第四个组织均衡成长。

非常强调组织的均衡建设,有的公司那KPI的指标考核每一个员工个人,这个有点问题。

因为员工个人不可能这四个方面面面俱到,所以说这个方法考核这个组织的产品团队,部门经理,这个部门做的怎么样?

四个方面,财务指标很多公司都有,客户满意度,内部业务运作衡量研发水平的,考核很多,完成率,流程幅度,等等这些幅度。

  这个地方我给大家举一些例子,这是给一些公司做咨询的时候形成的一些成果。

我们首先讲一个产品的团队,或者研发项目的度量指标。

这个指标采用评分计分卡分解,包括财务,客户满意度,组织学习成长,有的人说这么多指标,就搞死了我们了。

我说我们考核项目经理指标有哪些?

那个项目经理笑了一下,我们公司有23个指标考核我们,我说你关注哪些?

他说我哪个都不关注,一个人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会。

每一个指标的权重超过10%,如果低于10%根本可以忽略不计。

差别都有5、6分,稍微干一点就7、8分,搞到10分编辑投入太高,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一般的5到7个指标就可以了。

根据公司产品开发的阶段,和公司的特点来选择哪些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

这里边包括财务指标,如果做的产品开始赚钱,有产品毛利率,税前盈利状况,研发费用的偏差,目标成本完成情况,软件问题,硬件问题,财务提一两个就可以了。

客户满意度,客户提我们产品的缺陷,问题的及时解决,和预期解决客户满意度怎么体现?

就是问题的解决,很多公司喜欢采用客户满意度调查,我的观点这个客户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国人比较含蓄,拿过来都是满意,就是买东西,所以比较简单的变成公司的问题质量。

  第三叫内部管理运作,包括决策准备情况,衡量每一项工作完成的标志,流程的符合度这个项目的周期,整个产品分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周期是多长?

规格的更改率,规格更改状况,就是考核公司市场需求的能力,需求变化怎么样?

需求一旦发生变化规格一定要更改,这个指标能不能考核?

我发现很多公司把这个指标设计完考核起来南辕北辙。

有一次去汽车公司,有一个人说设计很多指标考核员工,这个指标我的观点没法考核,你说规格多好还是少好?

你说多好天天练你说少好打死我也不练,这个作为评估的依据。

我们公司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更改越少越好。

所以这个没法考核,这种指标度量出来作为评价我们研发人员的水平依据。

把昨天跟今天有没有提高跟进步。

  还有一个指标考核测试,问题必须发现多少个每人月,这个想的很好,结果发现公司的研发跟测试非常默契。

这还好说一点,测试跟研发说我也出来混饭吃的,给我留几个问题,所以你会南辕北辙。

测试怎么考核?

在很过公司考核测试的覆盖率,你都覆盖到了,问题没有发现,那是测试水平测试工具和能力的问题,是职能部门经理的问题。

要提出自动化测试的水平,所以你会发现,有的指标是没法考核的,只能度量。

还有员工生产效率,比如人均担保量,这时候考核我们的FM,我们考核PM就是职能部门经理的。

也看一个例子,我们考核资源部门的指标,就是软件部,同样按照计分卡的方法,人均承担投资额的增长,人均承担的投资额越高,说明我们公司的研发人员的效率越高,你干的活比较多。

这是考核我们的财务的指标,内部运作,需要做一些技术做积累,开发的规范度,通过三级四级五级的认证,作为软件部的经理,培养我们软件工程师开枪的水平准不准。

公共平台的建设,提高我们工作效率。

我们员工的培养,综合认证的提升,我们部门里的员工从二级三级人的比例,员工的满意状况,骨干员工的离职率,我们员工都跑了,你经理没当好。

骨干员工离职这个需要检讨。

还有其他部门对我们资源部门的一个满意状况,这是我们总结,一个企业里研发体系的KPI指标。

  这个指标可以从里边挑选五到七个作为考核依据,其他做过程改进时用。

有一些指标可以量化,有的没法量化。

一会我们交流的时候,会交流这个问题。

让他们分享一下他们公司的经验。

工程师的考核,采用个人绩效程度,这是一个结构化的思路,这是一个参考,就是每个员工每个季度支出都会根据业务要求支出绩效程度。

员工绩效程度分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你在公司什么岗位,这个岗位什么要求。

第二个你在部门里干什么事情,第三你在项目里干什么,很多研发人员在部门做一些工作,大量时间投到项目里,项目业绩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作为员工自己成长发展的要求,很多公司里,研发人员100%投入到打仗,埋头拉车,没有抬头看路,这时候你会发现他总会在低层次水平,所以个人成长的要求,你会发现花了15%的时间让这个员工提高之后,效率会比你花100%的时间干活效率很高。

很多过程里只有项目的要求,这就是天天埋头拉车,而没有抬头看路。

  作为一个员工,你的具体工作任务是什么?

1234567,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这是第一个赢的承诺,第二执行的承诺,你有没有按我们公司的规范做事情,你按那个流程来做,基层员工做事情要规范。

这个地方不要创新,很多人认为,流程规范会抑制我们公司创新能力,这是相反的,越按照流程做事情越有时间创新,因为把能规范的都规范了。

咱们中国华为,包括大唐这些公司都比较规范,尤其华为。

你发现抑制创新能力了吗?

没有,因为他们把更有价值的事情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通过流程固化下来。

这是我们公司里以执行的程度就是员工做事情的规范性。

第三团队承诺,团队精神不是喊出来的,所以这个组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做技术总结和交流,有没有完善我们公司的流程和模板。

团队意识是对这个组织的贡献,不是喊出来的。

讲两个模板,看一看员工的绩效承诺怎么做?

这是诺基亚一个员工的绩效模板,一个工程师,他的个人绩效承诺怎么做?

首先赢的承诺,就是你干什么事情?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间结束,你个人负责某一个模块开发有没有发现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