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327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docx

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410

一、选择题

1.2011年发生的“皮革奶”“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必须(  )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基本道德规范

②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③加强道德舆论建没,唤醒公民的良知

④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从材料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需要道德和舆论的力量,故选①③。

②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如和煦的春风,吹散心中郁积的疑惑;似夏日的阳光,照亮阴霾笼罩的心灵;是成长的阶梯,铺就实现梦想的旅途;是智慧的加油站,鼓起我们前进的风帆……这就是书籍的魅力和力量!

每读一本书,就是一次通透的心灵体悟、一次魅力无穷的美的享受、一次人生旅程的智力加油。

”这表明(  )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多读书才能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C.要在文化知识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的相关知识。

题干强调读书对于年轻人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的意义,A、B、D不符合题意。

3.在抢购食盐的民众中,绝大部分人是出于盲从,他们并不懂得碘盐不能防核辐射,也不知道我国加碘食盐90%以上是井矿盐而不是海盐。

“盐未荒人心慌”折射出(  )

A.大众传媒造成了公众盲从心理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C.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D.发展文化事业应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大众传媒的作用,A不选。

B项不符合题意。

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不是文化事业发展问题。

4.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和谐统一的理念。

“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伊壁鸠鲁就把人的幸福界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

这启示我们(  )

A.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进步

B.对幸福的理解是因人因时而异的

C.必须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

D.应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中“‘身’是指人的身体、体魄,‘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精神素质”可以推断出,身体和灵魂的结合是指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D符合题意。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下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的是(  )

①普及外语学习,促进文化交流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及考生解读漫画的能力。

漫画《出丑》的寓意是我国某些公民素质不高,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形象,③④与漫画寓意相符,故选D;①谈的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②说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均不符合漫画寓意。

6.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成风尚,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

自己不尽力而只想“坐享其成”,坐等享受和谐社会、文明城市的美好与幸福,不是一个现代公民的觉悟。

这告诉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①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②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③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④应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题目强调社会实践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故选A项。

③④强调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观因素,与题目要求不符合,排除。

7.开卷有益——我们要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学海无涯——我们勤读书。

读书对个人发展的根本意义在于(  )

A.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修养

B.培养有文化的现代公民

C.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D.升华人的思想道德境界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

A、B两项是直接意义;C项是对社会的意义;D项是读书对个人的根本意义。

8.近来网上相继爆出令人担忧的“××门事件”,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90后”的青少年。

为此,青少年要(  )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自觉遵守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④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污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面对令人忧虑的现象,青少年应有的态度。

③是从国家角度分析,故不选。

9.读下图《品质篇》,它启示我们(  )

A.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C.要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D.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答案] C

[解析] 抓住漫画中的文字“‘完美’应该是一只永远也装不满的瓶子”,这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不选。

10.古人说: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为人们修身养性、转变社会风气提供了一个非常好、非常具体的价值判断与导向。

这表明(  )

①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求遵循古训

②弘扬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 A

[解析]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①错误,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继承和创新;④说法太绝对。

排除①④,答案为A。

11.2011年3月15日,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曝光“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

这是继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危害消费者健康之后我国又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针对这种状况,国家除了必须加强法律规范和市场监管之外,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  )

①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

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④用各种方法及手段灌输各种思想和价值观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知识的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故①②③正确;④中“用各种方法及手段”和“灌输各种思想”说法错误,故排除。

12.科举取士古已有之,然而在我国目前出现的考试失信现象严重妨碍了对人才的评估和选拔。

考试失信的危害性使我们认识到,必须接受诚信教育,遵守诚信规范。

诚实守信是(  )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C.依法治国的前提

D.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答案] B

[解析]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核心分别是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所以A、D两项不符合要求。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可见C项应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辆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

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材料二

材料三 针对此事件,某网络对是否应该立法惩治“见危不助”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某校高三

(1)班同学就“‘见危不救’‘见死不救’应不应该入罪”开展了辩论会,正方阵营表示支持,反方阵营表示不支持。

如果你是正方或反方中的一员,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列出辩论提纲,再以中立方的身份发出一句倡议。

[答案] 正方: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见义勇为的道德义务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

②法治与德治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又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在社会公德缺失的情况下,制定相关法律对“见死不救”行为予以制裁,有利于扭转社会的冷漠风气。

反方:

①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精神支撑,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建设和谐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从而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法治与德治是有区别的。

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依靠道德的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司机的违法行为属于法律范畴,路人没有施救则属于道德范畴。

倡议: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扶助弱者,拒绝冷漠。

14.“红歌一唱,神采飞扬;经典一读,智慧十足;故事一听,明理舒心;箴言一看,百读不厌”,重庆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唱读讲传”活动,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品牌”。

唱红歌,唱出了光荣历史,唱出了浩然正气;读经典,读出了人类文明,读出了理想信念;讲故事,讲出了感人事迹,讲出了崇高精神;传箴言,传出了知识精华,传出了人生真谛。

“唱读讲传”活动创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平台,奏响了时代主旋律,提振了人民精气神。

当前,这项活动从组织推动到自觉参与,声势越来越大,普及越来越广,正逐步走向全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与青睐。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深入开展群众性“唱读讲传”活动的意义。

(2)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该市开展群众性的“唱读讲传”活动对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有何启示。

[答案]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实践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提升民族凝聚力。

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对经济有反作用。

提升文化竞争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不竭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弘扬正气。

充分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奏响主旋律,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纠错笔记]

我做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支招]

老师讲评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