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33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docx

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学习内容

圆柱的表面积

总第1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21

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二)、揭示课题。

.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

怎样求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教学新识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

 

(2)推导公式。

 出示圆柱的展开图:

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3)小组讨论。

 

(4)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即:

S=Ch 

(5)练习:

完成第21页的“做一做”习题 

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

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3)尝试计算  

(4)汇报订正。

 4.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2页“做一做”习题。

 2.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1—3题。

四、作业布置 完练习四的第4、8、10、12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

① 侧面积:

3.14×20×30=1884(平方厘米) 

② 底面积:

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 表面积:

1884+314=2198≈2200(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圆柱的体积 

总第16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21

学习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旧知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揭示课题:

圆柱的体积 。

二、教学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应用公式。

3、教学例6: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

 

(2)教具演示。

 

(3)通过观察,讨论。

 

(4)引导归纳。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

体 积=底面积×高,即:

V=Sh 2、应用公式 

尝试完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习题。

 3、教学例6 

(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

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3)集体订正。

 

 ① 杯子的底面积:

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

50.24×10=502.4(cm3)=502.4(ml) 

答:

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习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1——3题。

 四、作业布置:

 完成第28页练习五的第4、5、7、13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 

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积:

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

50.24×10=502.4(cm3)=502.4(ml)

 答:

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解决问题

总第17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21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师: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

 2、揭示课题:

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例7, 

(1)读题,理解题意:

 

条件:

瓶子内直径是8厘米,瓶内水高7

厘米,瓶子倒置后无水部分的高18厘米的

圆柱。

 问题:

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质疑。

 

 这个瓶子是圆柱吗?

怎样求出它的容积?

(3)实物演示。

 用两个相同的酒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

 

(4)尝试解决。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答:

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2、引导归纳。

 

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可以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求容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7页的“做一做”习题。

 

2、完成练习五的第12、14、15题。

 

四、分享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五的第8——10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7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答:

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圆锥的认识

总第18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21

学习目标

1、 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

 2、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习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难点

认识圆锥的高,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情景引入

1、展示教材第31页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2、揭示课题:

圆锥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初步感知。

 

2、教学例1,圆锥的认识。

 

3、测量圆锥的高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

1、初步感知。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圆锥形物体。

 

2、教学例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后,说一说圆锥有哪些特征?

 

(2)讨论交流。

 

 

(3)认识圆锥的高。

 

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4)引导归纳。

 

圆锥的特征: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  

 1、活动游戏。

 

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完成第32页“做一做”的习题。

 

 四、分享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特征:

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学习内容

圆锥的体积 

总第19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3、2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修改栏)

一、问题引入 

1、提出问题。

 

出示一个铅锤,并提问:

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

圆锥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

能不能也通

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3)实验探究 

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

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4)讨论探究。

 

(5)引导归纳。

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1/3

 

 2、教学例3. 

(1)出示例3 

(2)理解题意。

 (3)引导分析。

 

(4)尝试计算,指明板演,讲解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习题。

2、完成练习六的第4—7题。

 

 四、分享收获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四、作业布置 :

完成练习六的第8—10题。

 

板书设计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1/3sh

教学反思

时间:

教研组

查阅

教导处查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