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7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docx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

浙大远程教育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国际财务管理》练习题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

《国际财务管理》离线作业

第1章国际财务管理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企业:

超越国界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参与国际商务的企业。

国内生产、国际销售是国际企业最简单的国际业务。

跨国公司是国际企业发展的较高阶段和典型代表。

2.许可经营:

许可方企业向受许可方企业提供技术,包括版权、专利技术、技术诀窍或商标以换取使用费的一种经营方式。

当许可方企业与受许可方企业分别位于不同国家时,就形成了国家间的许可经营。

这种方式也可以被看作技术出口。

3.特许经营:

是一种特殊的许可经营方式,许可方通过向被许可方提供全套专业化企业经营手段,包括商标、企业组织、销售或服务策略和培训、技术支持等定期取得特许权使用费,被许可方则必须同意遵守严格的规则和程序以实现经营的标准化。

特许权使用费通常以被许可方的销售收入为基础收取。

4.分部式组织:

称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其特点是在高层管理者之下,按地区或产品设置若干分部,实行“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集中领导下的分权管理。

5.混合式组织:

事实上很少有哪家企业是单纯采用一种结构类型的,采用两种以上组合方式的称为混合式结构。

6.分权模式:

子公司拥有充分的财务管理决策权,母公司对于其财务管理控制以间接管理为主。

二、简答题

1.国际财务管理与国内企业的财务管理内容有哪些的重要区别。

答:

国际财务管理是指对国际企业的涉外经济活动进行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主要涉及的是如何作出各种最佳的公司财务决定,比如通过适宜的投资、资产结构、股息政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从而达到既定的公司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国际财务管理与国内财务管理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国经营和财务活动受外汇风险的影响;

(2)全球范围内融资,寻求最佳全球融资战略;

(3)跨国经营中商品和资金无法自由流动;

(4)对外投资为股东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

2.试述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内容。

答:

国际财务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1)国际财务管理环境。

指的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制度和国际结算制度等制度环境的总和。

(2)外汇预测与外汇风险的管理。

外汇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

主要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对汇率变化进行预测,掌握外汇风险管理的知识和技术。

(3)国际融资管理。

包括融资渠道,融资原则,融资方式,资金成本及融资风险。

(4)国际投资管理。

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种形式。

(5)国际营运资金管理。

包括国际现金管理,国际应收账款管理,国际存货管理。

(6)国际利润管理。

对企业的利润分配进行管理,制定利润分配制度,确定利润的留存比例,并对业绩进行考核。

(7)国际资金转移管理。

通过设计有效的国际企业内部资金转移机制达到避开障碍、保证国际企业总体利益的目的。

(8)国际税收管理。

进行国际税收协调,以避免重复征税。

包括税收协定,税收抵免和避税地等。

3.国际企业组织结构有哪些基本种类?

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

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一共有八个类型,出口部结构,国外子公司结构,国际业务部结构,全国性职能组织结构,全球性产品组织结构,全球性地区组织结构,全球性矩形阵式或多维立体式组织结构,全球性网络式组织结构。

优点:

使海外事业管理一贯化,易于贯彻企业宗旨,便于进行资源的综合调配。

缺点:

国际事业部协调和支持海外活动的能量有限,各部门之间容易发生冲突

4.影响国际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组织形式的因素有哪些?

答:

影响国际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组织形式的因素有:

1.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程度和阶段2.国际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特点3.国家文化4.企业的管理哲学

5.如何处理好国际企业总部与分部财务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答:

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组织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必然要求组织行动的统一性.所以,组织实行一定程度的集权是十分必要的.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组织高层将其一部分决策指挥权分配给下级组织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使他们充分行使这些权利,支配组织的某些资源,并在其工作职责范围内自主地解决某些问题.一个组织内部要实行专业化分工,就必须分权.否则,组织便无法运转.

  集权和分权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集权意味着组织中的全部权力集中在一个主管手中,组织活动的所有决策均由该主管做出,主管直接面对所有的命令执行者,中间没有任何管理人员,也没有任何中层管理机构.这在现代社会经济组织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而绝对的分权则意味着将全部权力分散下方到各个管理部门中去,甚至分散至各个执行操作层,这是,主管的职位就是多余的,统一的组织也不复存在.

  因此,将集权和分权有效地结合起来是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组织既保持目标统一性又具有柔性灵活性的基本要求.

第2章环境与国际财务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

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通常指一国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

其中的经济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包括经常性项目交易、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和国际储备资产变动等。

2.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情况的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项目、净误差和遗漏项目。

由于有净误差和遗漏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永远是平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国的国际收支就是平衡的。

3.国际收支失衡:

是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借贷方借贷方发生持久或巨额的借贷方余额。

当某个项目的贷方金额大于借方金额时,称为出现“顺差”;当某个项目的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时,称为出现“逆差”。

引起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是自主交易和调节性交易,不包括净误差和遗漏。

二、简答题

1.东道国发生通货膨胀对国际企业现金流量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答:

东道国发生通货膨胀对国际企业来说会导致在东道国市场上销售产品的价格上涨,以及从东道国市场上取得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本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国际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

由于国际企业的产品市场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市场不一定分布在同一个国家,因此某东道国的通货膨胀对国际企业整体现金流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当使用大量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并在当地销售产品的子公司在当地发生通货膨胀时,当地币值的现金流入量可能增加,如果当地的货币没有随着通货膨胀发生贬值,则从国际企业的总体角度来看,该子公司带来的现金流量就可能增加,反之,如果子公司在东道国取得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或其他子公司,则通货膨胀引起的成本提高,将导致国际企业现金流量减少。

但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影响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抵消作用某东道国发生的通胀将引起的国际企业现金流量估计将比较困难。

2.哪些经济因素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经常项目?

教材P40

答:

影响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经常项目的经济因素有:

(1)进出口货物;

(2)输入输出劳务;(3)对外应收及应付的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4)在五同等回报的情况下,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提供或接受经济价值的经常转移,包括侨汇、国家之间的无偿捐赠、援助、赔偿等项目。

3.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教材P44如何进行调节?

答:

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1)通货膨胀;

(2)利率差异;(3)汇率的变化;(4)巨大的需求结构性变化;(5)政府干预。

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措施可包括以下几种:

(1)动用储备;

(2)调整汇率;(3)调整利率(4)管制。

第3章《外汇市场与汇率预测》

一、名词解释

1.外汇:

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或资产,包括外国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产等。

2.直接标价法:

是以一定数额外币为标准,折为相应数额本币表示汇率,即本币表示的外币价,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世界上除了美国、英国以外,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3.间接标价法:

用一定数额本币作为标准,折算为相应数额外币表示汇率,即外币表示的本币价,也称为“应收标价法”。

4.即期汇率:

指目前的汇率,用于外汇的现货买卖,是外汇买卖双方在成交当日或两天以内交割使用的汇率,也称现汇汇率。

5.远期汇率:

指现在由外汇买卖双方签订远期合同时规定的、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交割时使用的汇率

6.远期差价:

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有一定的差额,称为远期差价,这种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

升水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高,贴水表示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低,平价表示两者相等。

7.即期外汇交易:

又称现汇交易,指按银行当天挂牌的汇率(即期汇率)成交,并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之内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

8.远期外汇交易:

也称期汇交易,指交易双方按远期汇率签订远期合同,按合同约定的日期、币种、金额等进行交割的外汇买卖交易,期限一般为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等。

超过1年的称为超远期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一般适合与大企业的大额交易。

9.套汇交易:

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交割期限)、不同的地点(外汇市场)利用汇率或利率上的差异进行外汇买卖,以防范汇率风险和牟取套汇收益的外汇交易活动。

包括直接套汇(即两地套汇)和间接套汇(即三角套汇)。

10.掉期交易:

又称时间套汇,是指交易者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等额同种货币的远期合约的交易方式。

与套汇交易的目的不同,掉期交易不是为了投机获利,而是通过交易,避免汇率变动的风险,实现资金保值。

11.外汇期货交易:

在有形的期货交易市场中,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以公开喊价方式成交后,签订的一个在未来某一时间根据约定的货币期货价格,交割一定数量外汇的标准合约。

12.外汇期权交易:

根据约定条件,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按照约定汇率,向权利的卖方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的外汇,同时权利的买方也有权不执行上述买卖的合约。

约定汇率又称为行权价、执行价、清算价

二、简答题

1.外汇市场由哪些参与者构成?

答:

外汇市场参与者有:

(1)外汇银行和非银行外汇经营机构

(2)外汇经纪人

(3)外汇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4)投机者和套汇者

(5)中央银行

2.外币贬值在直接标价法下和在间接标价法下分别如何体现?

答:

(1)外币贬值在直接标价法下体现为外汇汇率下降,能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就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即表示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即外币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正比。

(2)外币贬值在间接标价法下体现为外汇汇率上升,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

即外币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

3.套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是什么?

答:

套汇交易获利的前提是:

(1)前提1是两个市场存在利率差异

(2)前提2是外汇市场上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间的差异与该利率差异不一致。

4.谁是远期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他们的动机分别是什么?

答:

在远期市场上,根据参与市场的目的不同,市场参与者可以分为套利者、交易者和套期保值者。

市场套利者,参与市场的目的是获取无风险收益,他们旨在寻求各国市场或各种货币交易中的不均衡性,从中找出获利的机会,并以远期合约规避风险。

交易者参与市场的目的是对已经存在的出口或进口合同进行汇率风险管理。

套期保值者参与市场的目的是对其用外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套期保值。

5.什么是直接报价和间接报价?

请解释买入汇率、卖出汇率和中间汇率。

答:

直接报价即直接标价法:

是以一定数额外币为标准,折为相应数额本币表示汇率,即本币表示的外币价,也称为“应付市价标价法”。

是以每单位或每100个单位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

间接报价即间接标价法:

用一定数额本币作为标准,折算为相应数额外币表示汇率,即外币表示的本币价,也称为“应收市价标价法”。

是以每单位或每100个单位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买入汇率:

商业银行等机构买进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叫做买入汇率,也成“买价”。

卖出汇率:

商业银行等机构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叫做卖出汇率,也成“卖价”。

中间汇率: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相加,除以二,则为中间汇率。

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国不尽相同,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商业银行买卖外汇的利润。

6.什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费雪效应理论和利率评价理论?

答:

(1)购买力平价理论:

解释各国通货膨胀率差异与未来即期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表明两国货币未来即期汇率变动的百分比近似等于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利用购买力平价,可以推导出汇率变化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2)国际费雪效应理论:

解释未来即期汇率的变化与两国间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表明未来即期汇率变化的百分比近似等于两国的名义利率差异。

(3)利率平价理论:

解释汇率远期升水(或贴水)与名义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表明汇率远期升水或贴水的大小近似等于两国的名义利率差异。

三、计算题

1.某日东京市场上1美元兑换105.40/80日元,纽约市场上1美元兑换105.15/30日元,如某人有100万美元,可否套汇?

如何套汇?

可获利多少?

答:

在东京市场上卖出美元买入日元,如100万美元可获得100*105.40=10540万日元(这里是银行东京市场上美元的买入价1美元=105.40日元);

在纽约市场上卖出日元买入美元,10540/105.30=100.0950万美元(这里银行是纽约市场美元的卖出价1美元=105.30日元)

通过套利盈利0.095万美元。

2.某日伦敦、法兰克福、香港三地外汇市场的行情如下:

伦敦市场1英镑=1.1632欧元,同时,法兰克福市场1欧元=10.3372港币,香港市场1英镑=11.3103港币。

假定不考虑其他交易费用,某人有10万英镑,可否套汇?

如何套汇?

可获利多少?

答:

他可以这样做:

先在伦敦市场卖出10英镑,得到10×1.1632=11.632万欧元,在法兰克福市场卖出这笔欧元,得到11.632×10.3372=120.2423万港币,再在香港市场上卖出港币得到120.2423/11.3103=10.6312万英镑,通过三角套利获利=10.6312-10=0.6312万英镑。

3.某中国国际企业从美国进口商品,3个月后需要150万美元。

当时美元的即期汇率1美元=6.1605人民币,3个月的远期汇率1美元=6.1367人民币,如果该企业签订买入美元的远期合约,有什么好处?

有没有风险?

答:

如果3个月后的即期汇率高于1美元=6.1367人民币,但因该企业买入了3个月的远期汇率,该企业仍只需要按1美元=6.1367人民币的价格买入150万美元用于支付货款,可以节省人民币资金。

但如果3个月后的即期汇率低于于1美元=6.1367人民币,但因该企业买入了3个月的远期汇率,该企业仍需要按1美元=6.1367人民币的价格买入150万美元用于支付货款,则需要付出比3个月后按即时汇率买入150万美元多的人民币,所以有风险的。

 

4.某个美国企业向澳大利亚出口商品,根据合同3个月后将收到130万澳元,当时澳元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1.300澳元,期货市场上三个月后到期的澳元的期货价格为1美元=1.3020澳元。

三个月后澳元贬值为1美元=1.3500澳元。

如果该企业不做澳元期货交易,3个月以后将损失多少美元?

如果做3个月期澳元期货交易,又将损失多少美元?

比较下对企业来说那种情况比较好?

答:

(1)如果不做澳元的期货交易,3个月后即期市场上澳元贬值带来的损失:

130/1.3-130/1.35=100-96.2963=3.7037万美元

(2)如果做澳元的期货交易,首先在签订出口合同时,买入3个月期的130万澳元的卖出期货合同,3个月到期时,该企业卖出澳元期货130万,期货市场上澳元贬值带来的收益:

130/1.302-130/1.35=99.8464-96.2963=3.5501万美元

企业的净损失=3.7037-3.5501=0.1536万美元

(3)所以相比较而言,在澳元贬值的情况下,进行澳元的外汇期货交易不不做要损失小,对企业来说比较好。

5.某国际企业两周后有应收帐款100000欧元,即期汇率1欧元=1.2美元。

由于担心欧元贬值,该企业购买了100000欧元的卖出期权,执行价格为1欧元=1.1650美元,交易期限两周,期权费率为0.8%,支付期权费100000×0.8%=800欧元(折合960美元)。

两星期后,如果欧元贬值,即期汇率为1欧元=1.0850美元,企业是否应执行期权?

为什么?

如果两星期后即期汇率为1欧元=1.1700美元,企业是否应执行期权?

为什么?

答:

(1)两星期后,如果欧元贬值,即期汇率为1欧元=1.0850美元,企业应执行期权。

因为执行期权,这笔应收账款的美元净流入=100000×1.1650-800×1.2=116500-960=115540(美元),如果不执行期权,这笔应收账款的美元净流入=100000×1.0850-960=107540(美元),少于执行期权的115540美元,所以应执行该期权。

(2)两星期后即期汇率为1欧元=1.1700美元,企业不应执行期权。

因为执行期权,这笔应收账款的美元净流入=100000×1.1650-800×1.2=116500-960=115540(美元),如果不执行期权,这笔应收账款的美元净流入=100000×1.1700-960=116040(美元),多于执行期权的115540美元,执行期权会损失500美元,所以不应执行该期权。

 

6.新加坡元6个月期的利率为4%,而英镑6个月期的利率为3.4%。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新加坡元对英镑6个月期的远期汇率升水还是贴水?

升水率或贴水率是多少?

答:

K=(1+4%)/(1+3.4%)-1=0.58%,新加坡元对英镑6个月期的远期汇率是升水,升水率为0.58%

7.以下是2013年4月20日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100外币):

货币

汇买价

汇卖价

日元(JP¥)

6.1844

6.2279

美元(US$)

616.46

618.94

欧元(€)

803

809.45

英镑(£)

936.87

944.40

要求:

(1)计算1000欧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

(2)100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日元?

(3)100美元可以兑换多少英镑?

(4)500欧元可以兑换多少美元?

(5)10000日元可兑多少英镑(小数点保留两位)

答:

(1)1000×¥8.03/€=¥8030

(2)¥100÷¥0.062279/JP¥=JP¥1605.67

(3)US$100×¥6.1646/US$÷¥9.444/£=£65.28

(4)€500×¥8.03/€÷¥6.1894/US$=US$648.69

(5)JP¥10000×¥0.061844/JP¥÷¥9.444/£=£65.49

第4章《外汇风险管理》

一、名词解释

1.外汇风险:

也称汇率风险,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由于市场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经济风险:

汇率变动对企业的产销数量、价格、成本、费用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改变的风险。

3.交易风险:

汇率变动对企业已经发生尚未结算的外币债权、债务的价值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企业未来收入或支出的现金价值发生改变的风险。

4.折算风险:

又称会计风险,国际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不同货币计价的财务报表折算成同一货币计价的会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报表价值和利润价值发生改变的风险。

5.外汇敞口:

能够相互抵消的外汇债权和债务必须具有:

时间上的同时性,币种上的一致性,数量上的等额性。

因为没有满足以上特征而不能相互抵消的外汇债权债务被称为外汇敞口或受险部分。

二、简答题

1.国际企业面临经济风险的程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

国际企业面临经济风险的程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销售市场的分布和规模

(2)产品需求价格弹性

(3)各个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弹性

(4)企业的成本结构

(5)收入弹性

(6)费用开支的控制

(7)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等。

2.哪些交易风险可以互相抵消?

哪些不能互相抵消?

答:

能够满足下列条件的外汇债权和债务引起的交易风险可以相互抵消的:

(1)时间上的同时性

(2)币种上的一致性

(3)数量上的等额性

因为没有满足以上特征而不能相互抵消的外汇债权债务被称为外汇敞口或受险部,这部分债权债务引起的交易风险不能抵消。

3.折算风险是怎么产生的?

它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答:

折算风险是折算外币财务报表时,采用的折算汇率发生变化产生的风险。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因折算汇率变化而发生的价值改变的风险和损益表中税后利润因折算汇率变化而改变的风险。

折算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是国际企业对外报告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出现波动;

(2)导致利润数额的增加或减少;

(3)国际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可能因利润指标的变化发生改变;

(4)不利于对子公司的业绩作出正确的评价。

4.何时需要对折算风险进行交易管理?

这样做有哪些利弊?

答:

企业确定折算方式后,依据该折算方式下进行资产负债表保值以及利润保值。

具体的保值方式与交易风险的保值方式相同。

资产负债表保值原理也是通过进行另一笔正好抵消的净暴露资产的交易使得企业没有资产或负债暴露在外汇风险下。

利润表的折算风险管理也可以通过对汇率变化方向的预测采取各种保值方式,比如如担心这算利润因外币贬值而减少,可以进行一笔远期外汇,卖出与利润相当的外币,保证利润的本币价值尽可能保持稳定。

三、计算题

1.在2002年下半年,国内某大型汽车制造商因生产需要,每个月从欧盟进口价值1亿欧元的汽车零配件,由于欧元涨势不断,该公司损失巨大,每个月要多付数千万元人民币换汇。

为了不使汇率损失加剧,在银行的建议下,该公司向银行买入3份远期外汇合约,合约规定该公司有权利而非义务,分别在2003年2月20日、3月20日和4月20日以1欧元=1.05美元的价格买入2000欧元,签完合约后,欧元依然保持涨势,达到1欧元=1.08美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司签订远期外汇合约时希望应对哪类外汇风险?

(2)当即期汇率为1欧元=1.08美元时,该公司的3份合约预计节约多少美元?

当时美元对人民币价格始终稳定在1美元=8.20元人民币左右,该公司预计节约多少人民币?

(3)签订该合约是否会给公司带来风险?

如何看待这种风险?

答:

(1)该公司签订合约时希望应对的是交易性外汇风险。

(2)节约的美元为1亿欧元×(1.08-1.05)=0.03亿美元,节约的人民币为0.03亿美元×8.2=0.246亿元。

(3)会有风险,如果合同签订后欧元下跌,到期时1欧元兑换美元的价格低于1.05美元,则企业仍要按1.05美元的价格买入欧元,会比直接按当时低于1.05的的即期汇率购买欧元要多支付美元,造成损失。

2.某针织服装公司出口到英国的产品约在一个月后会收到10000英镑,目前有两种可能的预期:

(1)下月英镑会贬值3%;

(2)下月英镑会升值2%。

第一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为70%,第二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为30%。

假设英镑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13.65元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