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349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6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

精品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东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东胜、北固工业园区位于南川城区东部,总面积约11.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2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将对剩余的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北固、东胜工业园区(以下简称规划区)规划用地南以渝湘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工业园区起步区,西临花山,东以自然山体为界,总面积约为9.36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

(一)自然环境:

1、气象水文

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春旱、夏热、秋多绵雨、冬季多雾的特点。

据南川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3°C,极端最低气温-1.5°C(2000年2月10日),最高气温41.4°C。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8毫米,但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70%,且多大雨、暴雨。

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4.4毫米。

区内河流较发育。

位于规划区中部的龙岩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规划区,属常年性河流,由南向北流注入大溪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

河面最宽处25.0米,最窄处8.0米。

在规划区南东侧土桥附近,常年水位533.28米,最高洪水位537.17米(1999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平均纵坡降0.5%。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的凤咀江为龙岩河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在规划区北西部的薜家嘴角塘注入龙岩河,属常年性河流。

河面最宽处9.0~30.0米,最窄处5.0米。

在规划区北西侧薛家嘴附近,常年水位497.87米,最高洪水位500.76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率0.7%。

2、地形地貌

规划区属于南川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片中的东胜片区和北固片区,处于两山之间的盆地之内。

规划区南高、北低,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南部观山顶,最高点高程为607.2米,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内龙岩河的末端,最低点高程为490.3米。

区内除有观山坡等三处集中的山体之外,其余用地均较为平坦,用地建设条件优越。

规划区内观山坡等山体植被情况良好,其余大部分为农地。

(二)社会经济环境:

规划区内用地主要以农用地为主,居住用地以农村居民点为主,南部东胜片区沿石雷公路两侧有相对集中的建设区。

规划区内目前有少量工业用地,工业企业以三类工业为主,包括北固片区的南川区磷铵厂、重庆市龙岩烧结铝有限公司、东胜片区的爱溪火电厂、东胜酒厂等。

规划区内现有中学两所,包括东胜中学、北固初级中学。

有小学三所,包括流金小学、北固小学、火炬小学。

(三)基础设施条件:

1、道路现状

目前北固片区与南川主城隆化片区之间的联系主要以乡道为主,北固片区与东胜片区之间的联系主要靠西侧邻花山的村道联系,路幅窄、线型弯曲,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仍未建立。

规划区南面东胜片区有石雷公路作为过境道路穿越,石雷公路向东通往金佛山旅游区。

2、市政管网现状

目前有两回110KV北固变电站至110KV先锋变电站的110KV架空电力线从规划区北侧附近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架设,对规划区用地影响较大。

(四)开发态势:

目前该区内部以农业用地为主,拆迁征地工作还没有展开,开发工作处于准备阶段。

三、相关规划对本次规划区的要求

(一)《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涉及本次规划区范围的主要内容摘要:

1、东胜片区:

对污染严重、用地位置不合理的工业企业进行污染整治,将南涪铁路与渝湘高速公路之间的用地规划布局适量工业用地,完善片区内路网体系;在现状建成区以东及以北拓展城市空间,对居住用地进行整合集中,初步形成独立的城市片区的规模,片区人口规模达到4万人。

2、北固片区:

加快北部工业园区的建设,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整合;加强片区中心建设,对居住用地进行整合集中;完善片区内路网体系,初步形成独立的城市片区的规模,片区人口规模达到4万人。

3、东北发展北固片区,继续拓展,作为以二、三类工业(轻化工、机械等)及生活综合区,配套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

4、东部发展东胜片区,作为工业及生活综合区,近期将片区内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配套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

6、在北固、东胜方向拓展城市居住用地,构成新的居住片区,城区内污染企业搬迁后,其用地置换为生活居住用地,北固、东胜片区规划人口各为4万人。

在北固、东胜2个片区完善和扩建现有中小学。

7、在东胜片区依托渝湘高速公路和南涪铁路货站,布局适量的工业用地,在河流下游及城市下风向的北固片区,将工业用地集中进行布局在建设中的南川工业园区,作为以二、三类工业(轻化工、建材等)及生活综合区。

8、在新增的北固、东胜2个片区设置相应的行政办公用地。

在北固、东胜2个片区各增建1所医院。

9、依托渝湘高速公路出口和南涪铁路货站,在东胜片区渝湘高速公路和南涪铁路之间集中布局仓储用地,在北固工业片区设置相应的仓储用地。

10、在东胜结合南涪铁路规划建设新的铁路货站。

建设连接北固、东胜2片区的城市道路,共同形成环形与网状相结合的城市道路骨架体系。

11、结合城区龙岩河河流护岸工程与滨河绿化带建设,将滨河绿化建成体现传统风貌与地域特色,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滨河带状公园。

将城区周边的自然山体和冲沟作为城市组团间的生态绿化隔离用地,其山坡绿化严禁开发建设。

(二)《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对本区的要求:

总体规划中该区域功能主要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其中北固片区和东胜片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分别相邻布置。

两片区工业用地分别布置了少量配套仓储,居住用地内商业服务中心分别沿各自区域内生活性干道布置。

(三)工业园区起步区规划:

本次规划涉及到与工业园区起步区内相关道路在线型和交叉口上的协调问题。

(四)南涪铁路规划:

南涪铁路从本区域内穿过,并在东胜片区内设置货运站场,其线路和站场布局对东胜片区的交通组织、道路线型选择和规划用地布局将产生重要影响。

(五)高速公路出口:

规划区南面的渝湘高速公路出口道路已基本形成,已经规划预留了出口匝道。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重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7、《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8、《重庆市龙岩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地质灾害调查评估报告》;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10、南川区规划局、南川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的已审批项目的相关资料;

11、南川区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与建议。

五、规划原则

本次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紧密结合南川区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功能、城市交通、城市景观等多方面整体思考,合理衔接,使东胜、北固片区成为南川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2、高起点、高标准的进行城市规划,同时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与规划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相吻合。

3、体现弹性与适应性原则。

规划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在它的高适应性上,规划中充分强调开发时序以及具体方案的弹性和适应性,同时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和弹性。

4、合理利用土地,高效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集约用地。

充分认识现状、利用现状,在规划中合理利用原有地貌,在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的同时,正确处理规划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5、明确功能分区,优先完善配置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的原则。

基础设施建设的控制是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最基本的保障。

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各种工程管线的建设,各公共设施建设、社区配套设施等的建设和区内的公共绿地、广场等均要予以充分重视并在实施中严格管理,为今后各类建设项目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也是建设一个高品质新区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六、规划目标

规划区将建设成为:

基础设施齐备、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善、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新城;城市风貌独具特色,成为南川区旅游服务与风貌展示的窗口。

1、高品质的新区环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合理组织生态环境和人工建设的互动,精心塑造各类建筑和开放空间,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

2、完善的复合功能区

为了规划区的健康良性发展,增加工业园区的发展弹性,规划布置了相应服务配套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机构、仓储物流机构、商业配套、文化娱乐等设施,促使多元功能之间的互动,增强片区的活力,使该区域人气旺盛、商业繁荣、文化气息浓郁。

3、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

建立合理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组织,保障区域内的交通便捷和安全,特别是货运交通、步行系统、公共交通的组织和静态交通的安排和组织。

4、独具特色的城区形象

根据规划区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山体水体等有利条件,并结合南川金佛山旅游资源,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并独具地方风貌特色的城市新区。

5、完善的控制指标体系

通过对规划区用地、交通、景观三方面的规划控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指标体系。

完善的控制指标体系将作为合理规划和严格管理的科学依据。

七、规划区功能定位与规模

1、功能定位

规划区用地功能主要以工业、居住、仓储、旅游发展用地为主,兼有其他用地。

是南川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现代化工业、配套完善的居住功能和旅游服务与风貌展示的复合区域。

2、规模

规划区用地为9.3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8万人。

八、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在尊重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布局的基础上,对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细化。

规划区按照区位和功能分为四个片区,分别是北固居住片区、北固工业园区、东胜综合服务片区和东胜工业园区。

1、北固居住片区

北固居住片区用地规划布局在总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深化:

区内规划公共服务轴线垂直于河道景观布置,通过河道景观对景、街道两侧的公共建筑形象、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形成片区的东西向主要景观轴线;

控制河道绿化平均宽度为30~50米,保护自然景观资源;

区内按照服务半径要求布置2所中学、4所小学;

沿居住区与工业区道路边界两侧各设置40米绿化隔离带。

片区中部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规划为防护绿地。

2、北固工业园区

北固工业园区用地规划布局在总规基础上也进行了调整和深化:

考虑到工业用地使用的弹性,适当扩大工业用地地块划分的面积,在保证骨架路网的前提下减小路网密度。

尽量保留河流的自然形态,并设置适当宽度的防护绿化,减小工业区对河流污染的可能性。

3、东胜综合服务片区

东胜综合服务片区包括配套居住、旅游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功能。

规划沿原石雷公路沿线结合其旅游功能在其东段南侧布置商业旅游服务用地,在其西段两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结合生活性干道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配套服务居住区,按照服务半径要求布置2所中学、2所小学(东胜中学为中、小学合办);

片区西断部分用地考虑预留作为林产品市场项目用地。

保留现状山体作为片区山地公园,改善居住环境。

4、东胜工业园区

东胜工业片区依托规划的铁路货运站场布置于石雷公路北侧。

规划保留了现状山体并控制龙岩河两侧防护绿化,优化了园区环境;

结合铁路货运站场规划预留仓储物流用地,为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服务;

由于本区域内工业用地靠近旅游、居住等用地,因此控制本园区工业用地为一类工业用地。

5、工业园区起步区规划布局优化

园区起步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针对起步区内已入园企业、安置房和变电站项目等的用地红线以及起步区内已修建的部分市政道路的施工图,对起步区道路网结构和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

(1)结合安置房项目,将与安置房毗邻的凤咀江的用地规划作为居住用地;

(2)结合安置房项目外围环道和长丰麻纺项目和业成纺织等项目用地红线,对该区域城市道路进行了局部调整;

(3)在起步区西北侧增加了已建成的变电站用地。

(4)西侧道路路幅及线形均依照现状,并将鸣玉公路与风咀江之间的用地调整为了工业用地。

九、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如下:

1、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按二类居住用地控制,总居住用地面积为187.28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0.01%。

2、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1)规划4所中学,6所小学(其中东胜中学为中、小学合办),学校总用地面积为25.06公顷。

(2)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为84.14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为8.99%。

其中行政办公用地2.91公顷,商业金融用地55.13公顷,旅游发展用地19.56公顷,文化娱乐用地2.48公顷,体育用地0.91公顷,医疗卫生用地3.15公顷。

(3)规划13处幼儿园、5处社区卫生站、6处农贸市场、6处居委会、4处派出所、8处文化活动站、9处体育活动场地。

(4)具体配置位置及相关要求详见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3、工业用地

在北固工业园区规划布置了二类工业用地(兼容一类工业用地),在东胜工业园区规划布置了一类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总面积为230.6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4.64%。

4、仓储用地

规划结合工业及铁路站场在东胜工业园区布置了35.59公顷仓储用地,占总用地面积的3.80%,本次规划仓储用地均兼容工业用地性质。

5、旅游发展用地

结合高速公路出口和城市门户区域,沿石雷大道东段两侧集中布置旅游发展用地19.5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09%。

6、市政设施用地

本规划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共4.2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45%。

7、对外交通用地

依据铁路线及站场规划在东胜片区西侧布置铁路货运站场用地,用地面积为17.84公顷;在北固居住片区和东胜片区铁路货场南侧各规划1处长途汽车站,用地面积为2.14公顷;对外交通用地共21.20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2.26%。

8、绿地

为建设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打造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新区,创造南川区旅游服务与风貌展示的窗口,规划加强了绿地的规划与控制,结合自然地形及水文条件建立完善的绿地系统。

规划区绿地总面积为230.23公顷,人均绿地面积为28.78平方米,占总用地面积的24.59%。

(1)规划公共绿地包括沿龙岩河两侧控制的开放性滨河公共绿地、3处结合保留现状山体设置的山地公园和若干处结合公共服务区、居住区设置的街头绿地。

公园绿地总面积为161.82公顷。

在龙岩河两侧,根据绿带宽度和绿带与周边用地的关系,布置了人行步道,宽度为3米。

(2)规划防护绿地主要结合主要干道、工业与居住及商业之间的隔离带、铁路两侧的防护绿化进行布置。

其中主要干道两侧防护绿化设置宽度为30米,工业隔离带防护绿化设置宽度为40米,铁路线两侧防护绿化宽度为两侧各20米。

此外,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控制为防护绿地。

规划防护绿地总面积为68.41公顷。

规划区土地利用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ha)

占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平方米/人)

1

R

居住用地

187.28

20.01

23.41

 

 

R2

二类居住用地

162.22

17.33

20.28

 

 

R22

中小学用地

25.06

2.68

3.13

2

C

公共设施用地

84.14

8.99

10.52

 

 

C1

行政办公用地

2.91

0.31

0.36

 

 

C2

商业金融业用地

55.13

5.89

6.89

 

 

C25

旅游发展用地

19.56

2.09

2.45

 

 

C3

文化娱乐用地

2.48

0.26

0.31

 

 

C4

体育用地

0.91

0.10

0.11

 

 

C5

医疗卫生用地

3.15

0.34

0.39

3

M

工业用地

230.64

24.64

28.83

4

w

仓储用地

35.59

3.80

4.45

5

T

对外交通用地

21.20

2.26

2.65

6

S

道路广场用地

138.34

14.78

17.29

 

 

S1

道路用地

129.37

13.82

16.17

 

 

S2

广场用地

6.10

0.65

0.76

 

 

S3

社会停车场用地

2.87

0.31

0.36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24

0.45

0.53

8

G

绿地

230.23

24.59

28.78

 

 

G1

公园绿地

161.82

17.29

20.23

 

 

G3

防护绿地

68.41

7.31

8.55

9

D

军事用地

4.50

0.48

0.56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936.16

100.00

117.02

十、道路交通规划

(一)现状及准现状交通情况:

1、现状北固片区与主城隆化片区之间的联系主要以乡道为主,北固片区与东胜片区之间的联系主要靠西侧邻花山的村道联系,路幅窄、线型弯曲,城市道路网络体系没有建立;

2、规划区南面东胜片区有石雷公路作为过境道路穿越,石雷公路向东通往金佛山旅游区;

3、规划区南端邻东西向渝湘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出口已预留。

4、规划南涪铁路穿越东胜片区,并在东胜片区设置货运站场。

(二)道路规划原则:

以《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为指导,以满足本次土地利用规划为条件,结合规划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及地形条件,规划适合居住与工业发展的交通系统。

(三)城市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在满足交通运输要求,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规划条件的基础上进行。

规划区内地形较为平坦,龙岩河南北穿越规划区而过,规划区内道路网采用不规则方格网+自由式布局方式。

1、规划区内主干道结合规划区与外部主要联系通道布置。

40米主干道主要包括北固片区、东胜片区与隆化主城之间的联系,北固片区与东胜片区之间的联系,工业园区与高速公路出口之间的联系。

主干道红线宽度为40米,采用三块板的方式设置,双向四车道,每侧5米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宽度为5米。

北固居住片区的东西向主干道以及联系起步区纵三路的南北向主干道的道路路幅宽度控制为32米,采用两块板的双向四车道方式,车行道宽度16米,人行道各为8米。

其中,由于北固居住片区的东西向主干道是《南川区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确定的主要道路,在其中段局部穿越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必须采取工程措施加以处理。

2、次干道系统在主干道路网框架下进行用地的分割,其中工业区与居住区次干道系统采用不同的原则进行设计。

工业区内次干道路网密度相对较小,增加工业地块面积保证工业用地使用的弹性,24米的次干道采用16米的机动车道路路幅。

居住区内次干道路网密度相对较大,保证居住区内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并符合居住地块的一般开发要求,24米的次干道采用14米的机动车道路路幅,适当增大人行道宽度。

3、在主次干道的基础上规划若干城市支路,以加强地块间的交通联系。

工业区内的支路为建议性道路,可根据引进项目需要确定是否保留,以增强土地开发的适应性。

4、步行道路:

主要结合绿地、滨河绿带设置步行道。

在龙岩河两侧,根据绿带宽度和绿带与周边用地的关系,布置3米人行步道,

(四)城市广场:

广场分布于景观视野开阔和人、车流量大的地段,是居民休憩娱乐的良好场所,也是规划区整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节点。

结合用地功能和景观要求共规划有6处广场,广场用地面积为6.10公顷。

1、北固片区:

在东西向主要景观轴线的两端和行政办公用地等处规划有3处广场,主要为配套居住人口服务。

2、东胜片区:

在高速公路下道道路与石雷公路交叉口处、东胜片区东侧入口等处共规划3处广场。

(五)交通设施规划:

1、铁路货运站场

按照南涪铁路规划,在东胜片区西侧设置货运站场用地,用地面积为17.84公顷。

同时,规划沿龙岩河还考虑了南涪铁路向北进入北固片区建设支线的可能性。

2、长途汽车站

在北固居住片区北侧布置1处长途汽车站,用地面积为1.22公顷。

在东胜片区铁路站场南侧布置1处长途汽车站,用地面积2.14公顷。

3、公交首末站

在北固工业片区中部规划1处公交首末站,用地面积共1.07公顷。

4、社会停车场规划

北固片区规划社会停车场5处,结合商业金融等交通流量较大的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东胜片区结合货运站场规划社会停车场1处。

社会停车场用地面积共2.87公顷。

5、加油站布点规划

北固片区的工业园区和居住片区交界处规划1处加油站,

东胜片区东侧入口处保留1处现状加油站。

6、规划四车道及以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均设置展宽段,展宽段的宽度最低为3.5米,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外侧自路缘石半径的切点向后延伸50~80米。

7、道路交叉口路缘石半径的切点向主干路方向延伸70米,向次干路方向延伸50米,向支路方向延伸30米范围内,为禁止机动车开口路段。

8、本规划区配套停车位按相关规定执行。

9、在主要平面交叉口处应控制一定用地用于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

(六)道路红线宽度:

本规划区内道路共有四种等级,道路分幅分别是40米、32米、24米、16米。

四种等级道路按照功能的不同确定为6种路幅形式:

40米城市主干道,分幅形式:

5+5+2+16+2+5+5

32米生活性城市主干道,分幅形式:

8+16+8

24米工业区次干道,分幅形式:

4+16+4

24米居住区次干路,分幅形式:

5+14+5

16米城市支路,分幅形式:

4+8+4

(七)竖向规划:

1、主要场地的控制坡度:

广场及其它硬地面(含停车场)为0.3~0.5%,公共绿地及活动场地为0.3~3.0%。

2、考虑地形起伏及道路的影响,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尽量与邻近的道路标高接近,场地竖向设计时尽量避免大填大挖,个别填挖方较大的地点则尽量满足经济运距内的土石方平衡。

3、道路纵坡考虑确保排水顺畅最小值为0.2~0.3%,道路最大纵坡均控制在为8.0%以内。

(八)道路规划指标:

规划区内道路总长约62.2公里,道路网密度为6.6公里/平方公里(含支路)。

道路广场总用地138.34公顷,占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的14.78%。

十一、工程管网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本规划区为南川中心城区东南和东北组成部分。

南川城区现有2座水厂:

鹰岩水厂设计规模2.0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1.6万立方米/日;梅垭水厂设计规模3.0万立方米/日,实际供水1.2万立方米/日。

南川城区供水管网仅有1.9万立方米/日的配水能力,且管材多为四十多年前的铸铁管和水泥管拼凑而成的,老化和损坏严重,管网布局不合理,供水不均衡,漏损大,现有管网不能满足供水安全和用量的要求。

2、用水指标及用水量预测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及《南川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参考其它类似地区发展状况,确定按用地性质取水量指标如下:

工业用地按110立方米/公顷,居住用地按80立方米/公顷,公用设施用地按60立方米/公顷,市政、仓储用地按50立方米/公顷,道路广场用地按25立方米/公顷,未预见用水量按上述水量10%考虑,则规划最高日用水量6.7万立方米/日,变化系数Kz=1.35,平均日用水量5.0万立方米/日。

3、水厂及水源规划

根据南川总体规划,近期通过改造使得现状鹰岩水厂供水能力达到2.0万立方米/日,现状梅垭水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