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370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docx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诗词鉴赏复习作业

1.[20xx·××市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A.本词的上片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B.“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从这两句中可以体味出词人轻松喜悦的感情。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妙在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流利而含蓄。

D.上片中的“夕阳西下”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句抒发的感情基调是一样的。

2.[20xx·××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开篇这两句诗,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这两句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

3.[20xx·徐州××区一模]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首联“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这两句诗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孤城将破,守城将士恐惧、紧张的场面。

B.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

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怀激烈的豪情。

C.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

本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D.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为国而战、为国捐躯的昂扬士气和爱国热情。

4.[20xx·徐州一模]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A.前四句围绕楼的得名写起,写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俱远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

B.后四句写诗人想象天晴时的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5.[20xx·河北]对下列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6.[20xx·咸宁]下列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20xx·泰安]对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

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以壮景写情的手法。

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人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作者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

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象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8.[20xx·南充]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9.[20xx·徐州树人中学一模]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A.首句写暮春时节杨絮漂泊无定纷纷坠落,杜鹃声声悲鸣“不如归去”;既含有飘零之感,又含有离别之恨,融情入景,令人凄伤哀婉。

B.“闻道”,表示惊惜,“龙标过五溪”,作者听说王昌龄被贬,已经走过龙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

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愁心”,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D.李白将明月拟人化,让明月富有同情心,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地方。

10.[20xx·名师预测]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

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

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11.[20xx·清华中学模拟]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12.[20xx·名师预测]对《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饮 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辨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13.[20xx·名师预测]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人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

14.[20xx·徐州模拟]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本词以“狂”为词眼,“狂”奠定了全篇高昂激越的基调。

B.词的上阕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是粗犷豪放;词的下阕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是委婉纤柔。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作者以冯唐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D.该词风格豪放雄壮,意境浑厚,用典写打猎的雄姿,抒写豪情壮志。

15.[20xx·湘西]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用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16.[20xx·名师预测]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17.[20xx·名师预测]对下面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相见欢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神。

“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18.[20xx·眉山]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19.[20xx·徐州三模]对《山坡羊·潼关怀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望西都,意踌躇”中“西都”即长安,这句写了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D.这首曲借凭吊长安古城,表现了一历史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0.[20xx·名师预测]对该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A.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抒发了作者知己难遇、生不逢时之感。

B.第三句写作者登楼远眺,只见茫茫宇宙,空间辽阔,与第一句、第二句相连,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苍茫广阔的图景,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好了铺垫。

C.最后一句直抒胸臆,“独”与绵长的时间、辽阔的空间相对比,烘托出了苍凉悲壮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孤独悲伤之情。

D.全诗句式长短参差,前两句音节舒缓,传达了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音节急促,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神态。

21.[20xx·名师预测]对《己亥杂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

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22.[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

一是在他二十一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把个人命运与山河命运紧密相连,个人浮沉紧系着祖国的安危。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23.[20xx·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这首诗的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24.[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5.[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莫笑”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美,“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能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前途看不清的心情。

C.颈联描绘了农村春社前夕的热闹景象,赞美古朴的乡土风俗。

D.“游”字是全诗的主线。

诗人通过游览,描绘了农村丰收年景和一片欢乐情景,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26.[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

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

B.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

C.颈联道出了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

D.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

27.[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28.[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

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29.[20xx·名师预测]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

诗人望着披上银装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这个新奇的联想,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又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塞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喻“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头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塞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他的乡土之思。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唯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一个“空”字诗人的开阔胸襟俱在其中。

30.[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

国都残破不堪,山河并没有被破坏;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因长久无人料理导致乱草丛生。

这一联在写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遭到破坏以后的失望之情。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这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31.[20xx·名师预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A.这首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B.“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写出我对群童的厌恶之情。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