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007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下列不同时代物品的材料在加工、制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2.下列各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黄瓜、西红柿      

B.鸡蛋、牛肉      

C.米饭、大馍      

D.苹果、梨子

3.我省的祁门红茶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由于香叶醇(C10H18O)的含量高于普通茶叶的几十倍,因而具有独特的玫瑰花香。

下列关于香叶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闻到玫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属于有机化合物

D.组成元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5.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示意图如右下),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5题图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6.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7.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7题图

A.原子序数是58

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C.质子数为58

D.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8.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

第8题图

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  )

A.稀硫酸B.碳酸

C.碳酸钠溶液D.氯化钠溶液

9.下列做法或举措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严禁就地焚烧秸秆

D.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10.“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

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0题图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5分)如图标出的是有关热水瓶的组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图

(1)所标物质中为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使用几天后,瓶胆内壁有水垢出现,这是因为水的硬度较大的缘故。

请你写出一种鉴别硬水与软水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厨房中的一种常用物质(写名称)________除去瓶胆内壁的水垢(已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

12.(7分)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第12题图

(1)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2)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

(4)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远优于不锈钢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

地球表面富含钛铁矿石,钛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FeTiO3。

(1)已知FeTiO3中钛的化合价为+4价,则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冶炼金属钛时,将钛铁矿石转化为TiCl4,TiCl4再与N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Ti和NaCl。

请写出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冶炼钛的同时,还得到金属铁,请举出铁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比钛易生锈,请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9分)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

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 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 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

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第14题图

请回答:

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交流:

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7分)小亮发现:

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60%(空气占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

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

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

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收集的O2占

容积的体积

分数(%)

10

20

30

40

50

31

33

35

37

39

34

带火星木条

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________(填“是”或“否”)。

(3)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________%。

(4)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注意:

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

第15题图

(5)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________℃。

(6)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

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①、②、⑤的实验。

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称取铜、锌混合物粉末10.0g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用去49.0g稀硫酸,剩余固体3.5g。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所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0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1.A 【解析】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关键是要明确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石器加工依靠打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金属的冶炼和高分子材料的生产都会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2.B 【解析】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米饭、大馍含有大量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蛋类、肉类食品富含蛋白质。

3.D 【解析】通过化学式可以明确化合物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含碳元素的一般为有机化合物;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造成的;在计算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时,既要考虑原子个数,又要考虑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B 【解析】酒精灯引火,可能引发火灾;稀释浓硫酸应当“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且不断搅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B 【解析】由于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同种元素可能组成多种单质,如本题中的碳片和C60是不同种物质,由于单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如碳片也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

6.D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7.D 【解析】由图中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8,且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也可读出。

通过元素名称的汉字结构可以判断元素的类别。

8.C 【解析】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9.A 【解析】该题考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具体举措,考查学生情感目标,如环保意识和节能习惯。

10.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远大于碘酸钾的溶解度,所以此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可能与碘酸钾的饱和溶液(或二者都是不饱和溶液)具有相同的质量分数。

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1.(5分)

铝薄片(或不锈钢)(1分) 塑料(1分)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搅拌,有大量泡沫产生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食醋(1分)

12.(7分)

b(1分) 

CuO+H2SO4===CuSO4+H2O(2分)

过滤(1分) 漏斗(1分) 

CuSO4+Fe===Cu+FeSO4(2分)

【解析】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要经过操作Ⅰ得到CuSO4溶液,则操作Ⅰ为过滤操作,该操作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不宜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是因为硫酸铜会与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13.(6分)

+2(1分) 

4Na+TiCl4

Ti+4NaCl(2分) 置换反应(1分) 

铁用于制作机床底座(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1分) 

铁表面刷油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1分)

14.(9分)

氢(或氢和氧)(1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CuO(1分) 黑色固体变为红色(1分) 

支持(1分)CO2,H2O均不能还原CuO,只要根据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就可判断三种氧化物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2分)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1分) 将尾气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1分)

【解析】碳酸分解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有水生成可以确定草酸中所含元素。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检验,都是根据它们各自能发生化学变化而设计的。

同时还考查了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止其污染空气的措施。

15.(7分)

2H2O2

O2↑+2H2O(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否(1分) 

21(1分) 

35(1分) 49(2分)[(5)(6)两小题共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82(81~84之间均给分)(2分) 

①、④、⑤(2分)

【解析】本题是具有安徽省特色的加分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为。

以带火星的木条能不能复燃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关系为研究对象,考查了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空气的组成,以及简单的计算。

氧气含量较高(但不纯)时,带火星的木条也可能复燃。

加分题是将实验数据与图象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选择最近变化点作为进一步研究目标的策略。

16.(6分)解:

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35.0% (2分)

设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H2SO4 + Zn===ZnSO4 + H2↑

9865

49g×x10.0g-3.5g

x=20.0% (4分)

答: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