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01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Word格式.doc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进行解答:

描述实验现象应该根据燃烧的火焰颜色、产物等进行描述.

A、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气体,故A不符合;

B、甲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故B不符合;

C、硫粉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符合;

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纯属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只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不难回答,但要注意描述现象一定要言简意赅.

3.(1分)(2013•南京)氦气中氦元素的化合价为(  )

+1

﹣2

﹣1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化学式的计算.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氦气属于单质,故氦元素的化合价为0.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1分)(2013•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读液体体积

称量固体

过滤

加入大理石

液体药品的取用;

称量器-托盘天平;

固体药品的取用;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较长部分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分)(2013•南京)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蒸馏水

氯化钠

金刚石

C60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D、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2013•南京)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油脂

维生素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化学与生活.

根据六大营养素的种类判断.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

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水、无机盐,上述物质中的铅不属于六大营养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只要记住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的种类即可解答.

7.(1分)(2013•南京)下列物质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硝酸铵

氢氧化钠

生石灰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其中生石灰是由于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溶于吸热.

A、硝酸铵溶于吸收热量而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故A正确;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B错误;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C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1分)(2013•南京)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硝酸钠

氯化钾

磷酸二氢铵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硝酸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9.(1分)(2013•南京)下列是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其中呈酸性的是(  )

胰液7.5~8.0

胆汁7.1~7.3

血浆7.35~7.45

胃液0.9~1.5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

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

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

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D、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10.(1分)(2013•南京)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

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

B、氧气的密度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C、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故选:

“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

11.(1分)(2013•南京)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常见的溶剂;

水的净化;

硬水与软水;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与水.

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分析;

B、根据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分析;

C、根据水体的污染源分析;

D、根据水的净化过程及得到水的组成分析.

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说法正确;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正确;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说法正确;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水,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物,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故D说法不正确;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水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如水的组成及水电解实验、性质、用途、硬水和软水、节约水资源、水污染及防治等内容,在中考中出现机率很高.

12.(1分)(2013•南京)在元素周期表中汞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符号位Hg

属于非金属元素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0

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Hg,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其核内质子数为80,而不是中子数为80,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1分)(2013•南京)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如图所示.有一种“砳砳”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依据羊毛与涤纶的成分以及两者燃烧时的气味不同分析解答即可;

A、羊毛是天然的蛋白质组成的纤维,属天然纤维;

B、涤纶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物质,是合成纤维;

C、羊毛的成分是天然的蛋白质;

D、羊毛燃烧会有焦羽毛味,而涤纶没有,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

故选B

此题是对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考查,只要对其分类组成及性质有较全面的了解即可顺利解题.

14.(1分)(2013•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Na+、H+、

Na+、Ca2+、

K+、、H+

H+、Cl﹣、OH﹣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5.(1分)(2013•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丙可能是单质

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

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丙物质属于化合物.错误.

B、研究表明,有些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参加了化学反应,如果丁物质是催化剂,也可能参与了化学反应.错误.

C、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应该是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甲物质和乙物质没有完全反应.错误.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与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不给分。

有二个答案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6.(2分)(2013•南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片大

淬火后的缝衣钢针不能弯曲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金属材料;

常见的酸酸的通性.

金属氧化物不能和盐反应;

两种物质相互刻划时,痕迹明显的物质硬度较小;

钢淬火后的强度、硬度进一步提高;

显酸性的物质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也能够和碳酸盐反应.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不能和食盐反应,所以不能用食盐水除铁锈.错误.

B、通过相互刻画的方法,发现铜片的痕迹比黄铜的痕迹明显,说明铜片的硬度比黄铜片的硬度小.错误.

C、淬火后的缝衣钢针,硬度和强度都提高了,不能弯曲.正确.

D、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显酸性,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从而除去水垢.正确.

CD.

某些物质经过处理后,性质发生了改变,例如铜制成合金黄铜后,硬度增大;

金属淬火后硬度、强度提高.

17.(2分)(2013•南京)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4H4O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马来酸属于氧化物

马来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马来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D、5%的马来酸溶液中含有90%的水,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88.9%,则马来酸溶液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

88.9%=80%,进行分析判断.

A、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马来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马来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

4=48,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

4=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

4=64,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100%≈88.9%,马来酸溶液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

88.9%=80%,马来酸中还含有氧元素,故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故选项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分)(2013•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A、根据t1℃时,甲的溶解度进行计算;

B、根据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计算;

C、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分析;

D、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

A、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意义可知,在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故A说法不正确;

B、由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在升高温度时,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都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说法正确;

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C说法正确;

D、由于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所以,在降温至t1℃时,不一定都有晶体析出.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D.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会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分)(2013•南京)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CaCO3固体(CaO固体)﹣﹣高温煅烧

N2气体(O2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O气体(CO2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K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CaCO3固体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l2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2分)(2013•南京)下表所示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A

CO2

CaCO3

H2O

O2

B

NaOH

NaCl

Na2CO3

C

H2O2

MgO

D

CaO

Ca(OH)2

CaCl2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物质的制备.

根据各组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各组物质间能按转化关系图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一组;

通过列出具体的反应,可以使分析和判断变得直观、简单.

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能一步得到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能一步得到水,水通电分解能一步得到氧气,氧气和碳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故A符合题意;

B、由于氯化钠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

C、由于氧化镁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氧化氢.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到过氯化镁.故D不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的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熟练应用,物质转化关系的反应条件选择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21.(10分)(2013•南京)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酒精灯 ,b 集气瓶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