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051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原句:

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

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

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

(4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

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

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

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②鞘(shāo):

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

③澹(dà

n):

恬静安然的样子。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此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2分)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

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

王正色面壁不敢动。

半日,谢去。

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

“去未?

”答曰:

“已去。

”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

文度曰:

“故应让杜、许⑦。

”蓝田云:

“你谓我堪⑧此否?

”文度曰:

“何为不堪?

”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

“既云堪,何为复让?

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

名述,袭爵蓝田侯。

后文的“文度”为其子。

②鸡子:

鸡蛋。

③筯(zhù

):

筷子。

④内:

通“纳”。

⑤啮(niè

咬。

⑥事行便拜:

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

⑦故,或许。

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

⑧堪:

能够胜任。

⑨定:

到底。

[来源:

学,科,网Z,X,X,K]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复于地取内/口中B.啮破/即吐之C.谢无奕/性粗强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瞋()

(2)数()

(3)阙()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2)既云堪,何为复让?

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一分)

(1)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

(17分)

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

阎连科

①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时代楔进我脑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一根桩。

②成长是由无数、无数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过程叠加起来的;

而成熟,是人生历练的静默不言的一种光。

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离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儿,也许正是长大、成熟的一种准备呢。

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给我们的爱,多得常常从小院漫出来。

然而这种爱,还总是不能化去一个男孩想要离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

有一天,我决定出走了。

③想到我决定要出走,有一种兴奋在我身上鼓荡着,仿佛不立刻离开那个家、那院子,我会窒息在那家那院的温暖里。

也就说走就走,把作业课本收起扔在窗台上;

把屋门、大门锁起来;

把家里钥匙塞进家人可以找到的门脑上方的一个小墙洞儿里,就这么匆匆离家上路了。

④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又好像早就计划好了要去哪儿样,直到沿着大堤走离村庄,东山渐近,田湖渐远,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泻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离家去哪儿——我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⑤老师说过,九皋是伏牛山余脉东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上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说的就是那山和那峰。

说唐朝的李白,曾独自从龙门走来,上过那山峰。

还在那儿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⑥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

⑦这首诗,有啥儿意味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现在也不懂),但却觉得不懂反而好写了,如“窗前明月光”那样的《静夜思》,因为人人都懂反而写不得。

⑧我总以为自己能写出那种人人都不懂的诗,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诗兴大发,写出一首好到别人都看不懂的诗。

当然呢,写不写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家出走、独自走了很远的路,经过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艰辛和奇遇,它们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顶上的一个大人物。

⑨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发酵鼓胀着,使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离家出走的英雄气。

走小路,过村庄;

在村头遇到了土狗追着我跑叫和撕咬;

遇到了哪村的一匹惊马从我身边飞过去,弹起的灰尘落在我脸上,我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异。

我是要离家出走的人。

我要和李白一模样,独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顶的九皋峰(一定要写诗),我当然不能有任何的惊惧和担忧。

我就那么独自沿着东山下的村庄走,不和人说话,不和人来往,旁若无顾,视若无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条“牛瞪眼”的小路上。

⑩山在头顶,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阳烧在我的发梢上。

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

我要站在峰顶上,让风吹着我的头发和衣服,环顾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用我最大的嗓子对着天下唤: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为了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过了两个村庄后,到了第三个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这村名,烦),就有意绕过村庄,从村旁一片庄稼地里穿过去,沿着沟崖小道,攀着荆棵野榆走了很远的路,到了终于可以看清山顶时,以为峰顶到来了,诗也可能到来时,我可以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号那一刻时,却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砍拾的柴火(又是柴火),我们彼此一望,都怔着惊着了。

他竟是我要躲要闪的三姑夫。

三姑夫就那么如在那专门等我一样出现了。

我呆在崖头边儿上,三姑夫看着极吃惊的我,很快平静下来连问了我三句话:

“你怎么在这儿?

”“是你三姑让你来这儿找我的?

”“走,我们回家吃饭去。

午饭都错过时辰了。

”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前功尽弃地被我姑夫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

匆匆吃了饭,赶着日落和黄昏,就带着我下山和过河,又把我送回田湖了。

21盛大、庄重的离家出走,就这么草草地收兵结了尾。

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还未及最后登上宣誓台,就被人从梦中叫醒了。

现实总是比梦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梦,被现实一碰即破后,我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那座山,再也没有可能在那山顶李白待过的地方坐坐与站站,高举着胳膊大唤了。

22我的少年就这样了,还是那时候的李白好。

23可我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就那样在历史与现实的错口和李白分手了。

(文章节选自《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较原文有删改)

13.文章记叙了少年时代的“我”一次出走经历。

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出走的经过。

(6分)

“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温暖里,决定离家出走→______→______→______

14.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5.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

16.“我”渴望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写一首好诗,但最终“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你认为“我”的成长与李白有怎样的联系?

请简要谈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

(13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

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

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

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

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

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

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

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

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

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

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

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

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

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

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

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

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

“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

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

”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

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

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

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文章原标题为《远尘淡墨调烟雨》,较原文有删改)

【注】淬(cuì

)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

遑(huá

ng)论:

不必谈及。

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2分)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从“画”、“”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19.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

请概括。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0.

(一)综合性学习(6分)

1.想象你将学校的“谈读书”主题活动上发言,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发言稿。

要求:

(1)自选一个角度;

(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

(3)不超过150字。

【材料一】据统计,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韩国为11本,以色列为64本。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进行评价,2.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44.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材料二】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

读经典,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和心理需要。

列夫·

托尔斯泰说: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周国平说,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体会人的伟大可以达到何种高度。

【材料三】古代教育家董逼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20.

(二)写作(50分)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少于600字。

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在人世间,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真情。

其中包括着父母对我的爱,也有老师对我的教导,还有同学对我的关照……可那件事情却像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使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陌生人之间的真情。

记得那一天放学,天气十分晴朗,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站台,准备坐公交车回家。

一到车站便有一辆公交车飞快地从我眼前驶过,我看了看车牌:

对,没错,那就是我要坐的车。

接着,我便上了车,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一路上我都在东张西望,盼望车子能够快一点到家。

过了一会儿,公交车开到了一个我不太熟悉的地方:

咦?

车子怎么开到这儿来了?

是改了路线吗?

当时,我什么也没有想,于是就火急火燎地“跳”下了车。

这时,风呼呼地刮了起来。

正当我准备换一辆公交车回家时,一摸口袋便愣住了:

我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公交卡也没带,我该怎样回家呢?

这时的我犹如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如何是好。

我越想越难过,眼泪也情不自禁的从眼眶里流出来。

天气也似乎要和我作对:

天色已渐渐变暗,肆虐的风越刮越猛,竟然还下起了毛毛细雨。

路灯越来越亮,街上的行人却越来越少,这使我愈加惊惶。

我再也忍不住了,哭出声来。

这时,从我的身后出现了一个人影,我抬头一看,是一位长发披肩、手提挎包的阿姨。

她一看见我就关切的问我:

“小朋友,你怎么了,是迷路了吗?

”我摇摇头,带着哭腔说道:

“我坐的公交车改路线了,现在钱和公交卡都没有,我回不了家了……”

还没等我说完,阿姨就从包里递给我一元钱,说:

“小朋友,快回家吧!

不要让你的爸爸妈妈担心你!

”还没等我对她说一声“谢谢”,她便消失不见了。

这时,风也没有之前那样猛了,雨也停了,我惊惶的心也顿时平静了下来。

随后我乘坐公交车回了家。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那位阿姨的面容我也记不清了,但是她对我做的一切我都将永远铭记在心。

机密★2016年6月19日

语文试题卷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6.【答案】C

7.【答案】A

(二)8.【答案】A

(1)瞋(同“嗔”,发怒意思)

(2)数(诘责,数落)

(3)阙(缺少)

(1)

【答案】鸡蛋在地上不停地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齿踩,又没有成功。

(2)

【答案】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

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终究不如我。

11.【答案】王蓝田性格急躁,但懂得忍让(宽容别人),为人坦率。

(8分)

【参考译文】

王蓝田性子很急。

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

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

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

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

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

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

“走了没有?

”小官吏回答说:

“已经走了。

”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

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Zxxk.Com]

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

他儿子王文度说:

“本来应该让给杜许。

”王述说:

“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

”文度说:

“怎么不胜任!

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述感慨地说:

“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

(一)

【答案】

“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温暖里,决定离家出走→“我”匆匆离家上路,想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为了(离家出走)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特意绕过三姑住的村庄→“我”被三姑夫半路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后被送回了田湖。

14.【答案】

文中画线的两句话都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是一个渴望长大,渴望成熟,想要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与“自由”的叛逆少年。

15.【答案】

内容上:

突现出“我”想要离家出走,以进行“我”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以此来证明“我”的成长。

结构上:

呼应标题;

突显文章主题,立意深远;

引起读者的共鸣,唤起读者内心深处有关成长的记忆,以及懵懂少年时代的情感与成长的历程。

16.【答案】

文中说“我”离家出走,想去的地方是“伏牛山的九皋主峰”,而李白上过那座山,并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而“我”觉得自己和李白一样,也能够在那山上诗兴大发,作一首那样的诗,同时,最重要的是显示“我”离家出走的成功,但最后却被三姑夫半路

拦截送回了家,宣告了离家出走的失败,及想要登到山顶作诗与宣誓成长梦想的愿望的破灭。

文中将我的成长与李白联系起来,暗示“我”的潜意识里学识想要有李白那样的才情,个性要有李白那样的洒脱等。

此题意对言之成理即可。

(二)17.

六朝时以刻印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于陶瓷上的文字、长沙窑以书写的的文字装饰瓷器的陶瓷书法

书法题诗

(3)

【答案】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18.【答案】四段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

从吸墨程度、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的不同之处,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性和书写功力的更高的要求。

19.【答案】

(1)创作者必须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

(2)创作者必须有精湛的手功、丰富的经验、超凡的悟性和丰厚的学养。

20.

(一)

示例一:

据统计,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7本,必须承认,我们与韩国每年的11本、以色列每年的64本相比,确有不小的差距。

可能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大多数人的阅读转移为快餐式的电子读物,很少阅读有深度的经典内容,我们呼吁广大国民多读经典图书,提高阅读质量。

示例二:

据统计,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7本。

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没时间”。

但是一个人再忙,一天24小时总能有空闲时间,哪怕不是连续的,至少也是可以累计的。

如果利用好“三余”时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来读书,相信就不会有那么多所谓“没时间”的困扰。

范文:

记得那一天放学,天气十分晴朗,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站台,准备坐公交车回家。

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