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457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教科版小学四年下册劳动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⒊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教学重点:

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教学难点:

(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课前准备:

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

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教学过程

一、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1、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范,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

2、教师技术要点分析:

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

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

打结:

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

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3、学生尝试穿结、打结。

4、反馈、小结。

5、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二、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

1、按小组(异质分组)进行讨论。

2、反馈比较各种方法。

3、小结。

三、阅读课文,比较讨论

1、读课文,比较异同点。

2、讨论最佳方法。

(或者最合适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五、展示比较,学生演示。

六、再实践操作。

七、评价延伸。

4.煮饭

教学目的:

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动手煮饭的兴趣。

二、学学做做

(一)高压锅煮饭:

1、拣米、淘洗、加水。

2、检查密封圈、排气孔后加盖。

3、先用旺火烧煮,冲气后调成小火炯3—5分钟。

4、待锅冷却,锅内气压下降后,才能旋开锅盖。

(二)用电饭锅煮饭:

1、注意电饭锅内胆与外表面要抹干净。

2、插电时要注意安全。

三、想想练练

1、淘米时,是不是淘洗的次数越多,洗得越干净就越好呢?

2、回家练习煮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好帮手。

5.蛋的烹调

学会做几种蛋的烹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工具、材料:

电饭煲、水、蛋等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动手煮蛋的兴趣。

(一)煮壳蛋

(二)煮荷包蛋

(三)煮蛋汤

(四)蒸蛋

1、各种煮蛋的方法,区别是什么?

2、回家练习煮蛋,查查烹调书,看看蛋还有那些煮法,试着做一做。

学海无涯教学资源

四、小结.

6《做凉拌菜》

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拌凉菜的基本过程,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2、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自信心,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1、师:

大家爱吃凉菜吗?

凉菜具有哪些特点呢?

多媒体出示几盘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菜,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觉。

2、老师拿出一盘做好的凉拌菜,请同学们品尝,品尝后提问:

好吃吗?

你们想不想亲自做一盘美味可口的凉菜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凉拌菜。

出示课题:

凉拌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凉拌菜的原料,调料,边出示原料,调料,边向学生介绍。

2、介绍做凉拌菜的方法。

老师以香椿拌豆腐为例,边示范边讲解做凉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a把豆腐切成约1立方厘米的小丁。

b香椿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控干水分,切成碎末。

c把豆腐丁,香椿末,熟黄豆放在盘子里,把调料加进去,搅拌均匀。

3、再次请学生品尝凉拌菜,并说出口感。

4、同桌互相介绍制作过程。

三、做做试试

1、同学们品尝了凉拌菜,也看到了老师的操作,该请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了,也来做一盘了,同学们请自己动手体会做菜的乐趣吧!

2、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1)厨师长与老师一起协调管理操作活动。

(2)安全第一,操作活动中,老师要加强巡视,严格管理。

(3)切菜时,提醒学生思想要集中,注意安全,姿势正确,动作协调。

四、评一评

1、同学们互相品尝评一评哪一组凉拌菜做得好。

(从外形美观,卫生营养,味美可口,操作时的态度动作,习惯等方面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请优胜组厨师长介绍制作过程

五、清洗炊具,请扫地面,摆放好用品,作料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

7.制作晾衣架

1、通过小组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制作晾衣架的技术要领,并尝试选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出不同形状以及不同用途的晾衣架。

2、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精神。

探究晾衣架的设计方案及制作方法。

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出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晾衣架。

教学准备:

老虎钳、尖嘴钳、尺子、粉笔、胶条、剪子、铅笔、十号铅丝、塑料软管、矿泉水瓶、夹子、线绳、木板、方木块、课件、表格纸、上衣、晾衣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我把衣物直接晾在绳上背部会出印,我把衣物叠起来存放会出褶,这样的衣物穿起来多不美观呀,同学们快帮我想想办法吧!

2、当有学生回答,教师把衣物撑挂起来。

3、你们想不想研究晾衣架的做法?

4、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做晾衣架。

(板书:

制作晾衣架) 

二、新授课

(一)尝试制作,研究方法。

2、 

小组合作尝试制作研究方法,体验探究性学习。

(1)了解晾衣架的设计原理。

(2)师:

请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研究这个晾衣架是怎么做的,每组用一根铁丝尝试着做一做。

在尝试的过程中要使用工具,并注意安全。

(3)师:

哪一组愿意说一说你们组研究的方法。

(4)教师出示课件,(光盘)。

总结出制作方法。

(5)师:

同学们请看,老师做的晾衣架为什么没有标注长短。

生:

答通过学习,了解制作晾衣架哪用哪些材料,及设计原理。

(二)、发散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解决的方法。

(1)在生活中普通的晾衣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它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看一看生活中的场景(课件)。

(2)教师出示课件。

看课件了解铁丝做的普通晾衣架存在的缺点。

学生研究方法提出解决方案,并填表格。

汇报结果。

了解普通晾衣架存在的缺点。

根据问题设计晾衣架。

三、在探究学习中,运用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四、作品展示,体现创新。

1、 

师导入语:

同学们的晾衣架已经做好了,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制作的晾衣架展示给大家。

2、听完这位同学的介绍,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课后延伸,完善创新。

1师:

今天,我们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需要初次尝试设计制作了各种类型的晾衣架,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上一届同学制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与你们设计的作品有哪些不同?

2、相信同学们在课后一定能把自己的晾衣架做的更完美,并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晾衣架。

宣布下课。

8.制作清洁小工具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废旧布料扎拖把,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初步掌握用钢丝钳绞紧铁丝扎拖把的方法。

3、学习使用钳、锤等工具的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利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

1、准备好(旧衣裤)布条、木棍、铁丝、一寸铁钉、以及钢丝钳、铁锤等。

2、了解扎拖把的材料、方法及用途。

三、教学过程

(一)思维健身操

谜语:

五个兄弟站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你们猜猜它是谁?

(手)一个人,有几只手?

手能做什么?

(让学生大胆说)今天就用我们的双手来学做一样新的东西好吗?

(二)奇思妙想说创意

1、提问:

你穿的旧衣裤怎样处理的?

(如果把它利用起来,扎成拖把就成了有用之物,是一件很好的清洁工具。

2、我们这双灵巧的手把旧衣、旧裤加工成崭新的拖把,怎样?

3、让学生讨论扎拖把的方法。

4、教师重点讲解和示范用铁丝扎拖把的方法和步骤。

(1)剪好布条放在铁丝上。

(2)在木棍一端钉一个铁钉,然后放在布条的中间,用铁丝将布条拦腰扎在木棍上,重点示范如何用钳绞紧铁丝。

(3)将铁丝上部的布条向下翻,再用铁丝扎紧,最后用剪刀将拖把布条修剪整齐。

(4)钻孔:

在柄的一端钻一小孔,用来穿绳子悬挂。

(三)心灵手巧露一手

1、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由组合。

2、教师指导怎样选材、以及使用钳等工具的技能。

3、注意安全。

(四)合作交流探奥秘

1、学生汇报交流。

说说你们组扎拖把的过程。

2、讲讲打算用它搞一次什么活动最有意义?

(大扫除)

3、组织统计完成表格二,制成统计表,进行比较扎拖把的情况。

从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有什么建议?

9.我的小创意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懒人拖鞋和简易书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你说我说

向大家介绍一款新产品----懒人拖地的鞋。

让学生举例说明小创意大发明的例子。

1、懒人拖鞋

先购买一双布拖鞋,按鞋底的大小制作一层“绒毛”鞋套,在鞋底套上“绒毛”鞋套即可。

教师说明:

懒人拖鞋的底部一层应该使用防滑、耐磨、吸尘力强的丝状化纤材料。

2、简易书架

(1)截取2条扁形松紧带各自缝合;

(2)在上下2条松紧带缝合处固定一片方形卡纸,一个简易书架制作完成。

3、学生阅读P26的“小资料”

4、教师小结:

凡是不方便的东西,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想一想;

凡是麻烦的事情,如果从简单的角度思考一下,可能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出新的创意来。

三、实践思考

自己发明一件物品,并填写P27。

10.养蝌蚪

教学目标

1.通过饲养蝌蚪,使学生知道蝌蚪是青蛙或蟾蜍的幼体,了解从蝌蚪到青蛙或蟾蜍的发育过程。

2.培养学生饲养动物的技能。

3.培养学生能在较长时间内坚持进行观察活动的科学态度。

指导养蝌蚪和观察、记录方法。

教师准备:

青蛙的卵、蟾蜍的卵或者是小蝌蚪,河水或湖水,以及水草。

学生准备:

大玻璃杯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青蛙(或蟾蜍)的卵,问:

请同学们观察,烧杯里是什么?

它是从哪儿来的?

2、谈话:

把这些卵养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成青蛙或蟾蜍的。

二、学习新课

1、观察青蛙(或蟾蜍)的卵。

(1)出示青蛙(或蟾蜍)的卵或图片。

讲述:

我们先来观察青蛙(或蟾蜍)的卵是什么样?

(2)分组观察,汇报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

卵是呈圆球状,外面一层透明的膜,里面有一个颜色较深些的核。

2、指导学生学习饲养和观察方法。

(1)讲解卵的管理和观察。

(2)讲解蝌蚪的管理和观察。

(讲解时,应让学生明确蝌蚪的各个发育阶段,以便更好地观察、记录,可用画图或写观察日记的方法进行观察)

三、巩固

1、问:

(1)把卵养在什么地方?

观察什么?

  

(2)蝌蚪吃什么食物?

要养好蝌蚪必须注意什么?

  (3)主要观察蝌蚪的什么变化?

2、把青蛙的卵、蟾蜍的卵或者是小蝌蚪,河水,水草分发给同学。

布置饲养任务。

第二课时

一、引入教学。

一个月前,同学们进行了养蝌蚪的活动。

这节课,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是怎样养蝌蚪的,怎么样进行观察的。

1、汇报饲养情况。

2、汇报观察结果

(1)卵的变化:

①卵是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用图示说明)

  ②卵孵化成蝌蚪的日期是哪一天?

(2)蝌蚪的变化 

  ①刚孵出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什么颜色?

身体象什么?

头部两侧有什么?

  ②小蝌蚪吃什么?

它是怎样运动的?

蝌蚪离开水能生存吗?

  ③从蝌蚪到青蛙或蟾蜍,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

尾是怎样变化的?

  ④外鳃脱落的日期、长出后腿的日期、长出前腿的日期、尾落的日期。

  ⑤从蝌蚪变成青蛙(或蟾蜍),经历了多少时间?

3、教师小结

(1)评价学生饲养,表扬坚持得好、观察仔细、记录详细的学生。

(2)卵—蝌蚪—青蛙

(3)讲解:

  ①青蛙和蟾蜍都是用卵繁殖后代的,但是卵不能直接孵化成青蛙或蟾蜍,需要经过蝌蚪阶段。

  ②蝌蚪是青蛙或蟾蜍的幼体,外形、生活习性等都与青蛙或蟾蜍有很大不同。

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青蛙和蟾蜍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1、教师概述本课。

2、问:

(1)蝌蚪与青蛙或蟾蜍有什么关系?

  

(2)青蛙与蟾蜍用什么繁殖后代?

  (3)蝌蚪与青蛙或蟾蜍有什么不同?

四、作业

你打算把饲养的小青蛙、小蟾蜍怎么办?

2、青蛙和蟾蜍都是吃害虫的能手,我们应该把饲养的小青蛙、小蟾蜍放回河、池塘或水田里去。

板书:

外腮脱落

蝌蚪先长后退,后长前腿青蛙或蟾蜍

尾逐渐脱落

11.种草莓

1.通过种草莓,使学生知道草莓的生长变化,体验丰收的喜悦。

2.培养学生种植技能。

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P32的图片;

让学生欣赏这些草莓,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有关草莓有什么特点和特性。

2、学学做做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种草莓的步骤及方法,结合课本清楚菊种草莓的步骤及每个步骤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点。

(2)教师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

(3)请学生写一份种草莓的操作方案

(4)全班交流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方案最科学、可行,评出最佳方案。

3、讲讲看看,了解养护知识。

讨论:

菊花日常养护应注意些什么?

交流:

归纳出菊花养护的3个注意点

(1)盆土保持微湿;

(2)浇水施肥时,别溅在花果上;

(3)2周左右施肥一次,开花后要施在植株周围。

4、画画做做,掌握栽培方法。

让学生画出草莓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变化示意图。

评一评示意图是否正确,画得是否简洁、清楚。

评出最佳示意图。

5、客观评价,总结交流.

6、课外延伸,动手尝试。

教师学生按照提示在家动手在花盆里种小西红柿,培养他们动手种植的兴趣,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7、注意事项.

(1)操作实践时,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做到井然有序。

(2)使用劳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12.嫁接仙人球

1、分小组查资料,了解嫁接仙人球的相关知识,写一份嫁接仙人球的方案。

2、自己在家或分小组嫁接几盆仙人球。

3、通过栽培菊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1、仙人球造型图片;

2、嫁接仙人球所需的材料及工具。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仙人球造型图片。

让学生欣赏这些图片,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所收集到的资料说一说仙人球有什么特性。

2、说说写写,明确嫁接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嫁接仙人球的步骤及方法,结合图,清楚嫁接仙人球的步骤,及每个步骤需特别注意的关键点。

(3)请学生写一份嫁接仙人球的操作方案

3、教师强调:

(1)用仙人掌嫁接仙人球时,要预防手被刺扎。

(2)刚嫁接后的仙人球,一点要注意防止雨淋或喷水,以防烂球。

4、讨论:

仙人球的种养管理应注意些什么?

交流,归纳出菊花养护的注意点。

(见P38的“小资料”)

5、课外延伸,动手尝试.

(1)教师学生在家动手嫁接仙人球,并填写P39的表格。

(2)再与大家交流嫁接仙人球的经历。

(3)教师强调使用劳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13.《垃圾的分类》

使学生学会将垃圾分类,养成学生的环保的意识。

一、交流

你家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

有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

二、学习课文

1.可利用的垃圾:

可回收垃圾

2.不可利用的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三、议议评评

1.家里可回收垃圾有那些?

2.不可回收有那些?

3.我们要资怎样处理这些垃圾?

4.将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四、小结:

我们要把保护环境具体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上,是件利民利国的好事。

14.美化楼道

1、懂得美化楼道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为美化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3、从小养成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干净的楼道和社区环境

师:

大家都知道环境卫生的保护非常重要。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的大街小巷的环境卫生怎么样呢?

完成第44页的“我生活的社区调查表”。

是呀,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里,怎样才能为保护环境进一点力呢?

1、分小组讨论。

在小组长带领下结合课本第45页展开讨论。

2、各小组发言,全班交流。

师引导,小结:

美化社区楼道至少有以下几件事可做:

(1)定期清洁楼道。

(2)动员邻居们清除堆放在楼道里的杂物。

(3)美化楼道入口处和醒目的地方,贴上对联和温馨提示等。

(4)在楼梯转角处摆上绿色植物。

(5)还可以擦洗栏杆、种植花草、修剪低矮树木等。

3、讨论:

美化社区楼道,要讲究哪些方式方法?

教师小结(见课本P46的“小贴士”)。

4.完成课本第46页的“实践思考”。

三、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在今天,社区的环境卫生对我们越来越重要,一个好的环境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维护。

我相信,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我们的家、我们的社区会越来越美!

15.社区清洁劳动

1、培养愿意参加社区活动的情感,热爱社区、尊敬社区工作人员。

2、能爱护社区的设施,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

3、通过社区生活交流,发现,体味社区人员提供的服务。

4、认识社区环境、社区设施。

培养愿意参加社区活动的情感,热爱社区、尊敬社区工作人员。

能爱护社区的设施,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

你知道你居住的社区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虽然生活在社区中,但有些可能不知道社区名称,教师可事先通过学生的家庭住址进行了解。

1、我们居住的社区有很多公共设施,他们的作用可大啦。

谁能来介绍一下?

(请学生来展示课前的调查,可以是自己画的,也可以是拍的照片。

调查表:

这是社区的 

我知道它的作用是 

通过学生的展示,大家认识了社区的设施,了解了他们的作用,教师通过课件适当补充学生说得不全的地方。

如社区的居委会办公室、社区党建活动室、社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室、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室、社区警务室,计生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宣传栏等等。

2、请社了解的同学讲解他们的作用。

特别讲解社区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室,这应该是离学生生活最近的地方。

什么时候可以进去,有哪些适合学生的活动等等。

二、体验社区的服务

社区完善的设施,让我们的生活感到非常方便和舒适,那你知道社区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吗?

引导学生去发现社区的保安、车棚的管理人员、社区的清洁工、为民服务点的阿姨,商店的大妈、修车的叔叔,正是因为他们的服务,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1、向社区的服务员表达谢意:

方式自选(小诗、说一句感谢的话、送一张感谢卡等)

2、学生准备,交流。

三、课后实践:

在家长的陪同下或以小队活动的方式,参与社区的一项活动并记录在“社区服务卡上”。

()社区活动卡

日期姓名

所参加的活动

自己的表现

社区人员的评价

自己的感受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我们的社区,同学们都喜欢自己的社区,但是这美好的家园有这么多的人为你提供服务,所以,我们要对给我们提供服务的人表示感谢。

五、作业设计

参加一次社区义务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