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746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docx

冯谖客孟尝君教案667

冯谖客孟尝君

教学目的:

1.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掌握冯谖和孟尝君的人物性格,从人才的角度体味这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

2.了解《战国策》描写人物极为生动的特点:

本文主要表现为欲扬先抑、一波三折的精妙构思,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特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刻画人物欲扬先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特点;人物形象赏析。

了解战国时代养士用士的历史风貌。

教学内容:

一、《战国策》介绍

文章选自《战国策•齐策》。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同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名,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

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事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的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

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

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与《春秋》、《左传》、《国语》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

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则是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

不过,《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既有讲权术谋诈,图个人功名利禄的朝秦暮楚之徒,也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之士。

《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

“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

书中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一部士阶层,尤其是策士形迹的生动写照。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它保存不少的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春秋以来,长期分裂战乱,人民无不渴望解甲息兵,恢复和平统一生活。

诸侯中的强大者,都想“并天下,凌万乘”。

所以战国末年,秦齐二国皆各自称帝。

由于社会变革的影响,“地势形便”的秦国后起变法以致富强,打破六国均势局面。

从此以后,秦以新兴力量向外扩张,企图蚕食诸侯,统一海内,引起各国间的复杂矛盾和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诸侯间的胜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武力,但也决定于谋臣策士的胜算和纵横势力的消长。

所谓“横成则秦帝,从成则楚王”,那就是说,胜负的最后关键并不完全决定于军事,而更重要的是决定于政治的巧妙运用。

这时候,春秋时代所讲的礼法信义,不得不变为权谋谲诈;从容辞令的行人,不得不变为剧谈雄辩的说士。

所以《战国策》中所载一切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正是这一时代政治斗争的反映。

而其时许多谋臣策士的游说和议论,也是春秋时代行人辞令的进一步发展。

《战国策》所写的人物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有不少是追求个人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例如苏秦起初本是以“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乃转而以“合纵”说燕赵。

陈轸先仕秦而后仕楚,既仕楚而又贰于秦,朝秦暮楚,立场不定。

但也有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天下之士”,如鲁仲连的义不帝秦。

也有意在收买人心、焚券“示义”的冯谖(齐策四),虽然他是为统治阶级效劳,却也替人民做了一件好事。

也有敢于反抗强暴,蔑视王侯的义侠和高士。

如唐且的“布衣之怒”(魏策四),颜斶的直叱“王前”(齐策四)。

而后者更反映士的地位的提高和民主思想的抬头。

此外书中还从侧面揭露统治阶级女性固宠的斗争和宫闱的丑行,如郑袖的谗害魏美人(楚策四)、秦宣太后欲以魏丑夫殉葬(秦策二)表现了她们的阴险与无耻。

以上这些虽然只作客观叙述,但也反映了战国时代各种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第一是富于文采。

《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

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

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

第二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的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

《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

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

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

著名的《荆柯刺秦王》一篇,更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

易水送别的一节这样描写: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段描写力极强。

文章大师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对有关荆轲的部分,也大量抄录了《战国策》的原文。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名,也由此传闻天下。

第三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

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诸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

由于《战国策》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

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它正是体现了战国时代活跃的思想氛围。

它对语言艺术的重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战国策》文体发展意义:

先秦叙事散文有《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

1、《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汇编,初具说理文因素,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2、《春秋》是孔子编订鲁国的编年史,具有时间观念和叙事意识,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3、《左传》又名《左氏春秋》,记叙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

与《春秋》一样,《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借鉴。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冰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一字予褒贬,而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后直接引入议论。

《左传》确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4、《国语》是一部国别史,是各国史料的汇编。

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

以记言为主,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5、《战国策》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写冯谖弹铗而歌,、焚卷市义、营造三窟的事迹,冯谖一生的事迹尽在一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其它: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事三足鼎立的古代史书体裁。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开创了典章制度专史的编撰方法。

《战国策》成语:

一尘不染、大庭广众、两败俱伤、南辕北辙、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羽毛未丰、引锥剌股、门庭若市、反璞归真、狡兔三窟、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安步当车、不遗余力、不翼而飞、侧目而视、反璞归真、高枕无忧、汗马功劳、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挥汗成雨 

二、介绍背景: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在贵族们的众多食客中,不乏智能之士,他们的政治见解和办事才能,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若干影响,本文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养士、用士的社会风貌。

时代背景

激剧动荡

春秋战国政:

家法小图政数统一的新军国

礼:

贵族御用工商农工商兵的自由业

进田制

民间自由学术兴想:

13家阴阳、法、道农—九流十家

战国时代的特点

1、城市的兴起

“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

战国时期,人口自由流动,平民从农村城市,

活络了商业和手工业城市大批涌现。

2、学术的解放

由孔子的平民教育开其端,民间产生不同学说的主张与流派。

3、重商重利

弃农务商,“天下熙熙,吕不韦(重商—政治“秦庚子”异人)”

4、策工盛行

a、养士是风气(上层兑相标榜)

“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百川辅翼。

此乃得士则冒,失士则亡之秋也。

”——道出养士之风的缘由。

提高声誉;壮大力量争相养士,形成“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的局面。

三、

内容理解

(一)写冯谖的“无好”“无能”贪而不知足,伏下一笔,引起正文

(1—2)

(二)写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从正面表现冯谖才能。

(3—8)

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

1、矫命焚券,为君市义——表现冯谖的远见和胆识。

冯谖看到在齐国权力交替中孟尝君需要稳定的后方,先为孟尝君收买人心。

当孟尝君被废除相位,赶回封地后,百姓“迎君道中”,证明冯谖的远见;冯谖不怕孟尝君怪罪,敢于“矫命”,表现其心底无私的赤胆忠心和不凡的魄力。

2、游说梁王,谋复相位——表现冯谖非凡的政治才能。

冯谖深知,就当时的情势,让废除了孟尝君相位的齐王收回成命是不可能的,就设计使梁王争聘孟尝君,通过微妙的心理战术,迫使齐王请孟尝君再就相位。

表现冯谖工于机谋,善于审时度势的政治才能。

3、请立宗庙,使君固位——表现冯谖的深谋远虑。

请求在薛地再建一座齐国宗庙,是巩固和强化薛作为封地的政治地位的重要举措,宗庙一立,封地就不能再取消。

总之“狡兔三窟”表现了冯谖居安思危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才智;也表现了孟尝君用人不疑,使人尽其才的气度和胸怀。

(三)总结冯谖对孟尝君的功绩。

(9)

冯谖和孟尝君的形象:

“客无好也”、“客无能也”——写豪士沦落,埋没世间。

对冯谖这样“无好”、“无能”的人,孟尝君却“笑而受之”,可见其善养士,广收人才的特点。

冯谖三次弹铗,抒发英雄落难,遭人轻贱的垒落不平之气。

一再要求提高待遇,表现了高度的自信和不甘屈居人下的性格。

对冯谖的要求,连“左右”都由“笑之”而“恶之”,孟尝君却有求必应。

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突出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的性格。

“冯谖署曰‘能。

’”——冯谖毛遂自荐,为主人收债,足见其怀有真才。

“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吾负之,未尝见也。

’”一个“果”字,说明孟尝君是识才的伯乐。

而且在人才面前十分谦恭,故而能赢得人心,使冯谖倾其才智,以酬知己。

四、

写作特点

(1)先抑后扬、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

本文构思奇妙,在于欲扬先抑:

先写客“无好”、“无能”,又写他无功要禄,造成一种无能无德的心理错觉;然后异峰突起:

冯谖自荐收债,惊人的“市义”之举,妙计连出的造“三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人意外、引人入胜:

使一个有远见卓识、果决、智慧、率性倜傥的豪士形象跃然纸上。

本文的奇思妙笔,体现了《战国策》写人叙事生动有趣的特征。

(2)人物语言的含蓄:

本文齐王的语言比较含蓄,一般出现在不好明言或不便明言之时。

如“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这是想罢免孟尝君的托词。

本意是恐孟尝君政治势力扩大,决定废除其相位,将其赶回封地去。

含蓄的说法可顾及双方面子。

又如,“寡人不祥……万人乎!

”是齐王自己不便认错聊以解嘲的话。

并且委婉的收回成命,恢复孟尝君的相位。

这样表达,使位尊者少一些尴尬。

五、冯谖与孟尝君形象的现实意义:

冯谖能脱颖而出原因有两个:

一是内因,自己首先要炼就过硬的甚至是超常的本领;然后要具备坚强的自信力,该出手时就出手,不避自荐;做事要大胆、果决,勇于开拓,不存私念。

二是外因,即有识才的孟尝君。

孟不听对冯谖的贬抑,不恼冯谖的要待遇,而是慧眼独具,礼贤下士,使“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可贵的领导才能。

并且能放手用人,不指手画脚,从而给人才以创造发挥的天地。

这些对当今人才的培养修养都是很好的启示。

六、思考问题:

1、冯谖是一个怎样的人?

冯谖是战国时期“士”中比较杰出的一位。

他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知道民心的重要,他能利用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见机行事提出正确的谋略,使孟尝君安于相位。

但是,冯谖毕竟是一个封建策士,他信奉“士为知已者死”的信箱,忠于个人,只是为封建贵族的个人利益出谋划策。

这一点局限性我们应当正确认识。

2、作者是怎样刻画冯谖这个人物形象的?

(1)采用欲扬先抑、欲露先隐的写法

作者表现冯谖的才能识见,并不是用单刀直入一开始就使其锋芒毕露的方法,而是采取有意蓄势然后跃出,给读者造成悬念。

先写冯谖的“无能”,并以孟尝君、门客、侍从、荐者对他的轻蔑讥讽着力渲染。

随着营造“三窟”的渐次展现,他的才能崭露头角,寄食门下之初的无能的形象及他佯装的俗态截然一变,使这个大智若愚的人物形象更具爆发力。

(2)因事显人,事由人发、人物形象与事件内容同步展现的写法。

七、课后练习:

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

这是先抑。

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

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

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孟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

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

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

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自己。

而冯谖则深知百姓的艰难,以“市义”来赢得民心,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的矛盾来抬高孟尝君,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

人物之间的映照,使全文波澜迭起,姿态横生。

八、基础知识举要 

①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②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孟尝君:

“食之,比门下之客。

③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这三组句子里的“食”,用法各不相同。

第一组:

“食”读shí,动词,“吃饭”的意思,这是常见的用法。

第二组,“食”读sì,“给……吃”的意思,“食之”就是“给他(鱼)吃”。

“食以草具”就是把粗劣的饭菜给他吃”,“食”后省代词宾语“之”。

“食”的这种用法,有人视为“使动用法”,有人称之为“供动用法”。

第三组,“食”用为名词,读shí。

意思是“食物”、“吃的东西”。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这里要注意“为之驾”。

这是为动双宾语。

“为”,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

“为之”是为动关系,意谓给他准备。

“为驾”是一般的动宾关系,准备车马。

合起来就是“给他准备车马”,全句译出来是:

给他准备车马,比照门下有车坐的食客的待遇。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

 

这两句中“高”和“虚”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高枕”,使枕头高。

“虚上位”,使上位空着。

这里可注意使动词的译法。

使动词除了按“使宾语怎样”这个公式翻译外,还有别的译法。

如“高枕”可译成“垫高枕头”,即补出另一有关的动词“垫”,而把使动词“高”作为结果补语译出。

“虚上位”可译为“把上位空出来”,现代汉语里的介词“把”含有“使”的意思。

 

“孟尝君客我”之类 

本文中意动用法的例句很多,列举于下,可以通过这些例句掌握意动关系的各种译法。

 

①孟尝君客我。

——客我;把我当上客对待。

②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贱之:

认为他贱,即轻视他。

③孟尝君怪之。

——怪之:

对他感到奇怪。

④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不羞:

不(把我对您的简慢)当作耻辱。

“羞”后省宾语“之”。

⑤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怪其疾:

对他回来得这么快感到奇怪。

⑥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子其民:

把那里的人民看作自己的子女。

 

左右以告。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窃以为君市义。

 

上边三句中介词“以”都省略了宾语。

“以告”就是“以之告”,把冯谖弹剑而歌的(事)告诉孟尝君。

“以何市而反”就是“以之何市而反”,用(它)买些什么回来。

“窃以为君市义”就是“窃以(之)为君市义”,我私下用(债款)替您买了义。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这两句,定语都置于中心词之后。

“诸民当偿者”即“当偿之诸民”,“诸侯先迎之者”即“先迎之之诸侯”。

定语后置时,一定要写成“者”字短语的形式。

如“当偿之诸民”,定语在中心词之前,不用“者”;移到中心词后边,就得写成“诸民当偿者”。

定语后置时,有时还在中心词与后置定语之间加个结构助词“之”,如《石钟山记》中“石之铿然有声音”,便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