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讲义.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467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义学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语义学讲义.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义学讲义.doc

《语义学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义学讲义.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义学讲义.doc

语义学讲义

吴振国

第一章语义和语义学

第一节语义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

因此,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都有密切的联系。

语义是语言系统中最复杂的要素,有多种多样的性质,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

不同的人对语义的认识很不相同,围绕着语言的意义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义理论,这些问题将在后面专章讨论。

尽管人们对语义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语义有一些基本性质是得到大多数人对认同的。

一、语义的性质

语义具有多方面的性质,而且各种性质相互关联,往往形成某种对立统一关系。

这里只讨论几种最基本的性质。

(一)语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语义既有一定的客观性,又有一定的主观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最终来源于客观事物现象,因此,语义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表示实有事物现象的词语,如“山、牛、高、红、吃、跑”等,其语义直接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即使是那些表示虚构事物现象的词语,如“鬼、神、天堂、龙、孙悟空”等,其语义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了客观世界。

这些词语所表示的对象在客观世界虽然并不存在,但仍然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移花接木式的反映。

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而属于主观世界。

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的角度等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所以,语义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

表示虚构事物的词语,如“鬼、神”等,表示抽象观念的词语,如“自由、幸福、爱、美”等,其语义的主观性显而易见。

即使是表示实有具体事物的词语,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如“人”的语义反映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但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

推而广之,人们对其他事物的认识,自然也不可能达到了认识的终点。

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语义也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语义贮存在人们头脑中时,是主观存在物,不同的人对同一词语的理解,往往会有所不同,这是语义主观性的表现。

但人们对词语的理解,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受制于语言社会的惯例,这种惯例是通过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和言语作品表现的,而这些言语交际活动和言语作品是具体可感的客观存在物,这又是语义客观性的表现。

(二)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

语义既有概括性,又有具体性。

语义作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概括的认识,词语的意义概括了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同特征。

不仅表示普通概念的词语,如“人、山、走、笑、红、快”等,其语义具有概括性,即使是专有名词,如“陈景润、北京、长城”等,也具有概括性,它们概括了所指对象不同时期、各个方面的共同特征。

如“人”概括了各种各样的人的共同特征,既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陈景润”包括了三岁的陈景润,也包括了四十岁的陈景润,包括作为数学家的陈景润,也包括作为丈夫、父亲的陈景润。

但是,语义作为人们言语交际的内容,在具体的话语中,又是比较具体的。

在具体的话语中,“人”一般总是指特定的人,“山”一般总是指特定的山。

“她都三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人,”这里的“人”就是指丈夫,而决不是指所有的人。

《荷花淀》里的“女人”,常常就是指水生嫂。

人们在理解和运用词语时,往往也要经历从具体到概括,又从概括到具体的转化过程。

人们最初理解一个词语的语义时,一般是先理解具体话语中的具体意义,然后从大量的具体意义中抽象出概括意义,并贮存在头脑中。

说话人在运用词语时,又要将头脑中的概括意义转化为具体意义。

听话人在理解具体话语中的语义时,也要将具体话语中的具体意义与头脑中贮存的概括意义进行互参,然后将具体意义纳入相应的概括意义中,或者建立新的语义记忆单位,并在头脑中贮存起来。

(三)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

语义要有一定的稳固性,也要有一定的变异性。

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语义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固性。

如果语义任意改变,必然会妨碍交际。

因此个人在使用词语时不能随意改变其意义。

秦朝赵高虽然倚仗权势指鹿为马,但是几千年过去了,鹿还是叫鹿,马还是叫马。

但是另一方面,语义又必然具有一定的变异性。

因为语义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而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变化。

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语义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和人的认识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旧的事物现象的消失,人的思想认识的改变,都会造成语义的变化。

新的事物现象的产生,也会造成语义的变化。

对于新事物、新概念,自然可以创造新词来表示,但这并非唯一的或最好的办法。

新词不断增加,会加重人们记忆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用旧的形式表示新的意义,这就造成了语义的改变。

由于词语的新义一般与原有意义有某种联系,因此比创造新词容易理解和记忆。

如“钱”,本是指古代的一种类似铁铲的农具,后来又指一种金属货币,因为当时的这种货币形状像“钱”这种农具。

此外,人们为了提高交际效果,往往会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有意临时改变词语的意义。

有些修辞用法表达效果很好,大家经常使用,就会使这种临时的修辞意义逐步固定下来,成为固定的语汇意义,这也造成了语义的改变。

如“包袱”本指包东西的布,和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后来人们常用来比喻生活负担或精神负担,并逐步固定为语汇意义了。

语义的历史变化,一般都经历了由临时意义到固定意义的逐步演化过程。

由于这种临时的语义变化遵循一定的语用规律,并且有特定的语境帮助,因此不仅不会妨碍交际,反而会提高交际效果。

(四)语义的模糊性与明确性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语义的一种本质属性,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任何词语的意义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但另一方面,任何语义模糊的词,也有语义相对明确的一面。

1.语义绝对的模糊性

从词语的概念意义来看,任何词语的概念意义都有一定的模糊性。

词语的概念意义是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

但从哲学的观点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一致,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逼近客观事物。

而这种“逼近”就意味着模糊性。

先看表示生物的词语。

如“人”的意义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内涵与外延都是相当模糊的。

尽管各种词典里都给“人”下了大同小异的定义,如“人是能够思维的、会说话的、会创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

”可是这类定义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一方面,并非只有人才有思维等能力,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其他一些动物也有思维能力,有些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猿猴等高级动物也能创造和使用工具。

人的上述能力与其他动物都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差别。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人都具备思维、语言、创造使用工具等能力,天生残疾或痴呆的人可能不具备上述某种能力,初生婴儿、植物人不具备上述所有能力,但仍然是人;死去的人也不具备上述能力,还可以说是人。

由此可见,“人”的内涵其实是相当模糊的。

从外延上看,人和非人的界限也是很不清楚的。

从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看,人是由猿猴演进而来的,而这种演进是渐变的,不可能在由猿变人的演进过程中划分出明确的界限。

推而广之,任何生物都有类似的演进过程,可以得知,任何表示生物的词语,其意义都必然有模糊性。

再看非生物。

比如“水”,世界上可能根本没有绝对纯的水,即使有,我们用“水”指称的对象,绝对要包括不纯的水,如河水、自来水、矿泉水、茶水、洗澡水、洗碗水……。

而且“水”是否包括掺进奶、酒、酱油、醋等的水?

掺进多少还算水,掺进多少就不算水?

一斤水加进一滴酒,我们肯定还说它是水,可是若加进一百斤酒,肯定不能再说它是水了。

问题是,水加进多少酒就不是水而是酒呢,恐怕谁也无法确定一个明确的标准。

再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看,一个整体事物,如去掉极小一部分,我们还会把它看作一个整体,如去掉大部分,恐怕就难以把它仍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去掉多少就不能看作整体,谁能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呢?

比如一个梨,挖掉一点点,还算一个梨,挖掉大部分就不能算一个梨,那么到底挖掉多少就不算一个梨,谁能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呢?

再如一本书,如果只撕掉一页,还算一本书,撕掉多少页就不能算一本书呢?

即使是一些科学术语,有十分明确的定义,其意义仍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如数学上的“圆、直线”等,定义十分明确,但问题是世界上没有绝对圆、绝对直的事物,只有近似圆、近似直的东西。

如“圆脸”“圆饼”“圆圈”都只是近似于“圆”,而且近似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称为“圆脸”“圆饼”“圆圈”,谁也无法划定一个明确界限。

所以“圆”“直线”这类概念的外延是十分模糊的。

其他如长度、重量、时间等度量衡单位,也都没有绝对精确的值,只有一定精确度的近似值。

所以这些词语的意义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

再从语法意义上看,任何语法意义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语法意义包括结构意义和功能意义等。

先拿词语的功能意义即语法功能来说。

词语的语法功能,就是指这个词语造句时能够怎么用,不能怎么用,有什么语法作用,没有什么语法作用。

可是这能与不能、有与没有之间的界限就是十分模糊的。

搞过语法研究的人可能都有这种体会,一个句子到底能说不能说,有时是很难断定的。

凭语感靠不住,个人的语感主观性太强,有时一个句子念第一遍觉得不能说,多念几遍就可能觉得能说了。

作调查、查语料,也都靠不住。

因为调查的对象不可能是“理想的说话人”,任何人的语言知识都不是完备的,都可能犯语病,都可能受方言、职业等方面的影响。

任何作品中的语言现象都不能保证是绝对符合规范的,而且这规范标准本身就是模糊的。

如汉语普通话的语法规范,一般表述为“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的一般用例为语法规范”,其中“典范”“现代”“白话”“一般”等概念本身就是十分模糊的。

再从结构意义来说。

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偏正结构等等,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至于其他类型的意义,如附加意义、言语意义,其模糊性更加明显,这里不用多说。

2.语义相对的明确性

然而另一方面,语义又有相对明确的一面,而且模糊与明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般来说,大多数模糊概念只是边缘部分是模糊的,核心部分是明确的。

如“青年”与“少年”、“中年”的边缘部分是模糊的,但核心部分如20岁到25岁之间的人,百分之百属于青年。

又如汉语的词类总体上是模糊的,但是各个词类都有典型的词。

再如语法规范总的来说具有模糊性,可是大多数句子是否规范是没有疑问的。

当然,也有一些模糊概念根本没有核心部分,如“圆”“直线”“金戒指”“自由”“民主”,世上没有绝对圆或直的东西,没有绝对纯的金戒指,更没有绝对的自由或民主。

对于这类概念,我们也可以根据交际的需要,主观上制定一些标准,将其界限相对明确化。

比如质检部门可以针对不同产品制定明确标准,来判定某些产品是否符合“圆”“直”“金”的标准。

又如“自由”“民主”,法律上也可根据一定条件将其明确化。

如“婚姻自由”“民主选举”,法律上都可以作出相对明确的规定。

还有些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是模糊的,在一定条件下是明确的。

如颜色词的通俗意义是模糊的,光学意义是明确的。

又如“人”与“猿”的区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界限是十分模糊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区别是比较明确的。

一个语义模糊的词语,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语义明确的词语。

如“大、小、轻、重、高、矮”这些词都是典型的模糊词,可是在用于比较时,其意义可能是十分明确的。

如“我的年纪比他大。

”这里的“大”的意义就十分明确。

又如“年轻人”也是典型的模糊词,但在“我们办公室的三个年轻人”中,可能所指十分明确。

总之,从哲学的角度看,语义的模糊性是绝对的,明确性只是相对的,就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样。

当我们说某些词语的意义是明确的或模糊的时,都是在相对意义上来说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一般可以把一些模糊性不太明显的、模糊程度较低的词语的语义说成是明确的,而只把那些模糊性比较明显的、模糊程度较高的词语的语义说成是模糊的。

如“人、男性、死亡”一般可看成语义明确的词,尽管这些词语的意义深究起来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性一般只是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存在,模糊程度较低,在一般情况下这些词的所指范围收比较明确的,一般不会发生辨别的困难。

而“青年、红、冲”一般看成语义模糊的词,因为这些词的模糊性比较明显,模糊程度较高,在实际运用这些词语时,很难把握适用范围。

二、语义的类型

语义包括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句子的意义以后再专门论述,这里主要讲词语的意义。

词语的意义首先可分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种。

语言意义是词语在语言系统中的概括的、一般的、固有的意义。

它们贮存在人们头脑中,或记在词典里。

言语意义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的、特殊的、或临时的意义。

言语意义一般是语用学研究的对象,这里暂不多说。

语言意义又可分成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类。

语汇意义是词语在语汇系统中的独立的意义,语法意义是词语在语法系统中的关系意义或功能意义。

语法意义一般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这里也不多说。

下面只谈语汇意义。

语汇意义一般分为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两大类。

(一)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又称理性意义、指称意义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

如“寡妇”的概念意义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买”的概念意义就是“用钱换东西”。

概念意义的作用是区别不同的事物现象,它反映所指对象的共同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现象的区别。

人们正是通过词语的概念意义来区别不同的事物现象的。

由于词语的主要作用就是区别不同的事物现象,因此,概念意义是词语的主要意义。

一般实词都有概念意义,只有少数叹词、象声词、语气词等虚词没有概念意义。

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浅有深,因此概念意义也有深浅不同的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可称为通俗意义,一种类型可称为专门意义。

通俗意义是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性特征的认识,往往只反映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特征,往往比较肤浅模糊。

专门意义是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的特殊认识,往往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往往比较深刻明确。

如“糖”、“盐”,一般人只理解为产生甜味、咸味的调味品,只有具备化学知识的人,才知道它们的化学特征;“红”、“蓝”,一般人只知道像某某东西的颜色,只有具备光学知识的人,才知道其光学特征。

通俗意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专门意义一般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词语都有通俗意义与专门意义的区别,有些词语没有专门意义,如“桌子”、“椅子”、“哭”、“笑”;有些词语没有通俗意义,如“音素”、“音位”、“通分”、“约分”。

(二)附加意义

附加意义是词语所体现的各种联想意义或色彩意味。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评价意义评价意义是词语所反映出来的,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感情态度。

评价意义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显性评价意义,一种是隐性评价意义。

显性评价意义,又称感情意义或感情色彩,反映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明显褒贬态度,大体上分褒义和贬义两种。

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赞扬、喜爱、尊重、亲切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褒义,如“聪明、顽强、请问、好走、先生、大妈”等等。

凡是表示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贬抑、厌恶、轻蔑、疏远等感情态度的,就是贬义。

如“狡猾、顽固、质问、滚蛋、家伙(指人)、老婆子”等等。

隐性评价意义,又称含蓄意义或内涵意义,是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委婉含蓄的评价,也反映人们对所指对象的非本质的偶有性质的主观认识。

如“男人”常常意味着坚强、勇敢、有气度、有主见等。

如人们常说“他哪儿像个男人!

”这不是对某人性别的怀疑,而是说某人缺乏男人应有的坚强、勇敢等品质。

“女人”常常意味着柔弱、胆小、气量小、没见识等。

如“她是个女人,你怎么跟她计较?

”又如“老实”常常意味着不聪明、呆板、懦弱等;“传统”往往意味着陈旧、落后等。

说某人“太老实”,往往是指太笨、太懦弱;说某种观点是传统的观点,往往是指陈旧过时的观点。

显性评价意义的褒贬态度十分明显,如说某人“笨”,任何人都知道是贬义。

隐性评价意义的褒贬态度比较委婉含蓄,常常含有多义性,往往依赖于语境。

如说某人“老实”,比直接说他“笨”要委婉得多,而且不一定总是指他笨,也可能是指他忠实可靠、踏实肯干等。

“男人”有时又意味着粗心倔强,缺乏温柔、用情不专等;“女人”有时又意味着细心随和、温柔体贴、专情忠贞等。

隐性评价意义虽然对语境有一定的依赖性,但同时与所指对象也有联系,并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仍属语汇意义范畴。

2.理据意义理据意义是由造词理据所体现的形象色彩、意趣情调等联想意义。

主要包括形象意义和文化意义两种。

形象意义,又称形象色彩,是由造词理据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用摹状、拟声造词法造的词,一般都有明显的形象意义。

如“鹅卵石、麻花、鼠标、桃红、天蓝、冷冰冰、笑嘻嘻、席卷、囊括;知了、蝈蝈儿、布谷鸟、乒乓球、克郎棋、呼啦圈、哗哗、劈啪”等等,都能引起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文化意义,又称文化色彩,是由构词理据体现的,对相关事物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趣情调的联想。

包含文化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人名、地名、店名、品牌等专有名称。

如“猪八戒、闰土、高尔础、鲍参军、韩昌黎、李援朝、周建国;香港、天津、武昌、南宁、银川、徐家棚、三民路、首义路、戈甲营;秦淮人家、悦来客栈、会宾楼、同仁堂、文渊阁、同济医院、清华大学;娃哈哈、小霸王、万家乐、健力宝、白云边、阿诗玛”等等。

这些专有名称充分反映了命名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意识和情趣格调。

第二类是成语典故之类的词语。

如“破釜沉舟、守株待兔、指鹿为马、胸有成竹、莫须有、一字师、矛盾、推敲”等。

这类词语负载着历史文化信息,能引起人们对有关历史文化背景的联想。

第三类是外来词语。

如“巴士、镭射、沙龙、酒吧、扎啤、咖啡、汉堡包、朱古力、塌塌米、迪斯科、脱拉斯、罗曼蒂克”等等。

这类音译或半音译的外来词语,带有异域文化色彩,通俗地说,带点洋味儿。

3.语体意义语体意义,又称语体色彩或风格意义,是某些词语由于常常用于某种特定的语体而形成的某种风格色彩。

一般分口语风格和书面语风格两大类。

口语风格一般显得通俗活泼。

如“老婆、汉子、老天爷、合计、掂量、碰头、小气、体面、利索”等等。

方言词语一般都带口语色彩,如“婆娘、电驴、日头、闹热、埋汰、清爽(武汉方言指漂亮)、裹结(武汉方言指麻烦、罗嗦)”等等。

这些方言词语在本方言中都是十分通俗活泼的,带有鲜明的口语色彩。

书面语风格一般显得庄重典雅。

如“妻子、男子、苍天、商议、思索、会晤、吝啬、美丽、敏捷”等等。

这些都是通用的书面语,此外,还有一些词语是属于某种专门语体的。

如“头颅、孩提、寂寥”一般用于文艺语体,“参数、方程、通分”一般用于科技语体,等等。

三、语义单位

(一)义项

1.义项的性质

义项,又称义位,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独立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具体地说,义项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1)义项是由语汇形式表示的。

语汇形式包括语素、词和固定短语。

一个语汇形式表示的一种意义,就是一个义项。

义项一般多指词的意义,但语素和固定短语的意义,一般也看作义项。

一般所说的单义词、多义词,就是指有一个义项的词和有多个义项的词,多义词的每一种意义都是一个义项。

但一般短语表示的意义,就不是一个义项,而是若干义项的组合。

2)义项是能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

无论是单义词还是多义词,每一个义项都能独立运用。

义项不仅包括概念意义,还包括附着在概念意义上的各种附加意义。

附加意义一般不能独立运用,而是和概念意义一起使用,因此附着在概念意义上的附加意义不是独立的义项,而是和概念意义一起构成义项。

不过,有少数词不表示概念意义,只表示感情意义或语法意义等,如叹词“啊、哟、呸”等只表示语法意义,助词“着、了、过”,语气词“呢、吗、吧”等只表示语法意义,但这些词的感情意义或语法意义都是能独立运用的,因此都是独立的义项。

3)义项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法中概括出来的一般的、固有的、概括的意义,不包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殊的、临时的、具体的意义。

如“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时指钢笔,有时指毛笔,有时指铅笔等,但这些意义都是具体意义,可以概括为一个义项:

写字画图的工具,而不能说“笔”有钢笔、铅笔等不同的义项。

又如“她丈夫死了几年了,她还没找个人。

”这里的“人”是指丈夫,但这种意义只是特定语境中的临时意义,不能算一个义项。

再如“没想到他这只瘦猴子还挺有劲儿呢!

”这里“猴子”指长得很瘦的人,但这种意义只是特殊的修辞意义,也不能算一个义项。

2.多义关系

有多个义项的多义词语,各个义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就是多义关系。

多义词各个义项,一般不是同时产生的,而是先后产生的,后有义项是在原有义项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所以多义关系实质上就是派生关系。

分析词语的多义关系就是分析词语怎样从原有义项派生出新义项。

分析词语的派生关系时,一般把词语的义项分成本义和派生意义两种。

本义是多义词语各个义项中最早的义项,也是其他义项形成的基础。

如“手”的本义就是“人体上肢前端拿东西的部分”。

其他义项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本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派生意义。

如“手”的派生意义有:

(1)“拿着”(如“人手一册”);

(2)“用手”(如“手抄本”、“手写体”、“手推车”);(3)“亲手”(如“手笔”、“手迹”);(4)“小巧而便于用手操持的”(如“手枪”、“手鼓”);(5)“量词,用于技能、本领”(如:

“他真有两手”);(6)“擅长某种技能或做某种事的人”(如“吹鼓手”、“棋手”)。

根据词义派生的方式,派生义又分两种:

一种是引申义,一种是比喻义。

通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引申义。

如上述“手”的几个派生义都是引申义,每个派生义都和本义有相关性。

如“拿着”、“用手”和“亲手”都是某种行为,而手则是这些行为的工具,第(4)个派生义表示某种性质,而这种性质也与手的活动相关。

最后两个义项都表示某种技能,而技能一般也与手的活动相关。

通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比喻义。

如“心脏”的本义是“人和高等动物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比喻义是“事物的中心”;“腿”本义是“人和动物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的部分”,比喻义是“器物下部像腿一样起支撑作用的部分”;“亮相”本义是“演员在台上向观众作出某种短暂的静态姿势,以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内心活动”,比喻义是“公开表明态度,亮明观点”。

这些比喻义与其本义之间在性状、作用、部位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二)义素

义素是构成义项的语义成分,是从一组相关的词语中抽象出来的区别性语义特征,又叫语义成分、语义特征、语义标示、语义原子。

传统语言学分析词语的意义,一般到义项为止,现代语言学则进一步把义项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

如“男人”这个义项可以分析为[男性、成年、人]。

其中[男性]、[成年]、[人]就是三个义素(方括号[]是义素的标记),这三个义素组合起来,就构成“男人”这个义项。

义素是通过一组相关词语的比较而分析出来的相互区别的语义特征。

如“男人”的三个义素,就是通过“男人”与“女人、男孩、女孩”相互比较而分析出来的,其中[男性]这个义素是“男人”、“男孩”与“女人”、“女孩”相互区别的语义特征;[成年]是“男人”、“女人”与“男孩”、“女孩”相互区别的语义特征;[人]则是这些词共同的语义特征,又是它们与“公牛”等词语相互区别的特征。

义素是一种没有特定语音形式的抽象的意义单位。

义素不与任何特定的语音形式相联系。

如“男人”的义素[成年],与“男人”的语音形式无关。

[男性]似乎与“男人”的语音形式“男”有关,但这只是偶然的巧合,很多词语都包含[男性]这个义素,如“丈夫”、“父亲”、“先生”等,而这些词语的语音形式都与[男性]无关。

所以,义素不等于语素的意义,语素的意义是与语素的语音形式相联系的。

英语等用拼音文字的语言,为了使义素区别于语素或词,义素一般用全部大写的形式拼写。

(三)义丛

义丛是由一般短语表示的语义单位,是由若干义项组合而成的。

有些短语不止一种意义,每一种意义就是一个义丛。

如“烤羊肉串”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把羊肉串烤熟,二是指已烤的羊肉串。

这两种意义就是两个义丛。

义丛一般指不成句的短语表示的意义,成句的短语就是句子,而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