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119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教学设计.doc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板

案例名称

《多么快乐多么幸福》音乐案例

科目

音乐

教学对象

学生

提供者

教学材料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美丽的西藏,有连绵起伏的雪山矗立在云峰之间,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也在其中,哪里有距今1300多年的宫堡式建筑----布达拉宫。

那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美丽的藏羚羊,那里的人民特别好客,喜欢用青稞酒酥油茶来款待客人,他们向客人献出洁白的哈达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那里的人们穿戴很特别,衣服的袖子很长,宽腰,大襟,他们喜欢佩戴银饰品。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目标:

1、体会歌曲的欢快情绪,能够用较快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2、体验西藏人民快乐的心情。

和对生活美好向往的价值观。

知识目标:

1、听辩歌曲中的变化音级,感受变化音对歌曲情感的作用。

2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节奏稳定的特点。

技能目标:

掌握歌曲中改变正常重音的节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意义在于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提到: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堂真正好的课,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

精彩的课堂可以来自于优秀学生的大胆表达,独特见解,但后进学生的“稚嫩想法”,错误思考可能更利于学生思维拓展,成为课堂中的亮点。

因此,我们需要优秀学生的突出表现,更需但也要全体学生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流。

所以,在公开课上,同样需要后进生的参与。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堂真正好的课,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

精彩的课堂可以来自于优秀学生的大胆表达,独特见解,但后进学生的“稚嫩想法”,错误思考可能更利于学生思维拓展,成为课堂中的亮点。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西藏吗?

2、你们觉得西藏美吗?

3、我们来看一下西藏的美景吧。

(引出图片)

1、回答:

去过、没有。

2、回答:

美。

3、回答:

好的!

通过谈话导入与多媒体课件展示西藏图片,了解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二、欣赏歌

1、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多么快乐多麽幸福》。

2、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的内容

提问:

(1)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除了歌曲,还唱了些什么?

大家闭上眼睛,感受美妙的歌曲。

回答:

很欢快

回答:

铃铛的声音、马蹄的声音

回答:

带来快乐的信息、聚精会神的听

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欢快的节奏与喜悦的氛围。

了解歌词的词大意。

三歌曲教学

1、听听说说:

欣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根据歌曲旋律简介歌曲。

2、听听动动:

(1)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

(2)学习节拍。

再次播放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让生跟着老师随音乐拍节奏律动。

3、模唱练习:

出示多媒体课件模唱练习:

4、听听唱唱:

(1)师教唱歌曲。

(2)指导学生跟多媒体音乐哼唱,然后指导学生跟老师模唱歌曲,老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

(4)指导学生能准确、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1、听老师简介歌曲。

2、动手学习歌曲节奏律动。

观看多媒体课件所出示的节奏,进行训练。

3、

(1)第一次跟师模唱。

(2)第二次跟多媒体音乐模唱要求分男女声接唱。

4、听听唱唱:

(1)师教唱歌曲。

(2)指导学生跟多媒体音乐哼唱,然后指导学生跟老师模唱歌曲,老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

(4)指导学生能准确、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4、听听唱唱:

(1)师教唱歌曲。

(2)指导学生跟多媒体音乐哼唱,然后指导学生跟老师模唱歌曲,老师及时纠正咬字与音准。

(3)让学生找难点句,师及时帮助解决难点。

(4)指导学生能准确、清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验歌词的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

(5)引导学生跟着录音伴奏唱一唱。

了解歌曲背景。

让学生知道小节线,并会数小节,要求唱出改变正常节拍的重音,唱准旋律的自由模进

表现献哈达的情景。

通过简单教唱与多媒体音乐哼唱学习歌曲。

通过各种方法的学唱,学会唱歌曲,并试着脱谱演唱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好听的西藏歌曲--《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大家也能比较顺利的把歌曲给演唱了下来,非常棒!

课后大家讨论一下,怎样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些?

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最能体现歌曲的美育意境?

播放音乐,组织下课。

为下节课做铺垫。

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

开始

激趣导入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边聆听边感受音乐

欣赏歌曲

学生回答

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声音

学生模仿马蹄的声音和演唱

教师节奏训练

歌曲教学

学生聆听旋律

教师指导

填唱歌词

歌曲处理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课教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方法比较科学,课的开始引入环节用节奏训练,就如何解决歌曲的难点也就是“听啊听啊听啊听啊”的音准、重音的颠倒及听啊听啊与前后句的衔接,用自己的双手来做节奏很好,而且手腕和手指的打击声音刚好是强弱倒置,由于方法得当,学生学得很轻松。

虽然很努力了,但自己在上课过程中总是有那么会儿要紧张放不开,范唱声音没打开,没有很好的把它优美起伏的旋律表现的淋漓尽致等等。

我想,如果在课堂上多问几句,可能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唱情况,让他们在熟练演唱地基础上发挥最大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

八、帮助和总结

这一节课对于我来说还算满意。

相对的对于教案的设计还有很多不足,如:

模唱练习太过麻烦。

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接触的音乐知识较少,识谱能力也很有限,对于节奏还很难把握。

因此学生没能很好的把握模唱规律。

相对的,在教学中运用了简单的节奏型训练,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节奏能力也学到了相关的乐理知识。

不管怎样,都有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要抓住孩子们的特点和爱好,从这点进行课程教学!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