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205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doc

书院中学关心教师身体健康制度

 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育质量,提高质量关键在于教师。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师的健康状况却令人担忧。

现实中,很多教师的身体状况并不乐观。

慢性咽炎、颈椎病等职业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病都在威胁着教师们的健康。

众所周知,如果教师的身体不好,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只有让每一位老师真正愉快地工作、健康地生活,孩子才能快乐地学习。

因此,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人才质量的提升。

 呵护教师的健康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为教师提供法律保障,保护教师合法权益。

全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

从政策着手,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各种传媒,宣传正确的人才观和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推动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教育主管部门应减轻教师负担、完善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体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学校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教师,以诚相待,公平公正,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学校应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多角度全方位对教师创造性劳动作出综合评价,不要使应试分数束缚教师的手脚、消磨教师的热情。

领导的评价左右着教师的自我认知,不断成长。

学校要协调好校内各项工作,并对上级各部门布置的任务进行整合,努力减少教师在事务性工作上所花的精力。

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发挥才能的舞台,鼓励教师大胆工作、开拓创新,提高教师的心理满意度,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多为教师提供闲暇的时间和机会,促进教师身体健康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睡眠不足、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佳。

 学校要想办法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缩短教师工作时间。

学校领导要树立为教师的身体健康服务的意识,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

学校应多为教师提供闲暇的机会,做到时间保证、经费落实,使教师放松心情、调节情绪、恢复体力、增强凝聚力。

工会要多为教师提供身体保健类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自我保健和锻炼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教师健身房,供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要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为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还应认真做好教师的疗休养工作。

营造宽松的医疗环境,健全教师健康检查制度。

有关部门应明确规定体检时间与体检经费如何落实,以健全一年一度的教师健康检查制度。

医院要为教师建立健康数据库,实行长期的跟踪体检、定期疗养,为他们构筑一道健康屏障。

 规范办学行为。

禁止让教师搞题海战役,片面追求升学率,营造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消除教师怕领导、怕家长、怕学生的心理障碍。

切实减轻教师工作量。

学校领导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中的要求,避免超课时安排课程。

杜绝加班加点。

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学校,对学校安排教师超工作量的劳动进行治理。

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尽可能形成教师付出与收入相配,不要一味只提倡讲奉献。

拆除某些不合理的评职篱笆,变评职压力为动力。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

就教师自身而言,应当对自己的身体保重,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学习心理保健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采取适当手段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心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主动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广泛接触社会。

教师应积极为自身健康而努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增强锻炼和自我保健意识。

教师要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正确理解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合理解决工作中发生的各种矛盾,把来自个人、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

教师要学会妥善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身心经常处于疲惫状态。

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

要学习心理保健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知识,采取适当手段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保持良好的心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主动扩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广泛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再次,教师要努力增强保健和锻炼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要在重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主动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要积极参加体检和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注意膳食平衡。

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充分利用紧张工作的零碎时间,找一种简单的锻炼方式。

如打球、慢跑、做操;或找一种怡情的放松形式,如听音乐、画画、炼字,也是摆脱亚健康的一种好方法。

  教师的身体健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孩子们能够顺利地健康成长的前提。

提高教师身心健康水平,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2016.09.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