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283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doc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doc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学生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塑造自己成为“四有”新人的重要使命。

 

因此,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进行及时、必要的批评。

批评如果得当,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不当,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师生间还会产生隔阂、对立情绪,造成不良后果。

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

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必须讲究一点艺术。

 

一、 批评学生,首先要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 

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深刻地指出:

“当一个孩子跨入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地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他来说都是圣神的真理, 

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

”这些哲人智语,都深刻地揭示出这样一个真理:

己不正,无以正人,正人必先正己。

 

作为一名班主任,献身教育的思想境界、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 

为人师表的品格特征、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无一不对学生的思想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必须用上述标准要求自己,在学识和表率方面为学生做出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越强,教师的威信也就越高,批评教育学生的效果也就越好。

 

二、 批评学生要在弄清事情原委之后进行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讲过:

“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作为班主任,应具备正确的“学生观”,乐于与学生交往,并认真细微地观察学生的情感、行为和性格特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欢乐和忧愁,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样,才能掌握班级的真实情况。

 

确凿无疑的事实是批评的有力证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偏听偏信则使批评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使班主任陷入尴尬不堪的境地。

而在调查研究、弄清真相的基础上,你的批评才能有的放矢,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三、 批评学生,要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方法 

在批评教育中,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也就是要注意批评的时间、场合,根据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分别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对于“双优生”,因其一般都是在一片赞扬声中长大,潜伏着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的意识。

所以,他们有了缺点和错误,不能姑息迁就,必须进行必要的严肃的批评,方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至于“双差生”,当然是批评教育的主要对象。

转化“双差生”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对他们是否有真正的爱心,是否实施了爱的教育,是否用全部的热情去温暖、滋润他们的心灵,培养起他们的自尊自爱。

对“双差生”的批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犯有严重错误,在班级造成很坏影响的学生,一般应当众批评,使本人及全班学生均受到教育;对于偶尔犯错误、爱面子、脾气犟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谈话、讲故事启发、“冷处理”等方法来教育;针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效果也很好。

 

四、 批评学生,要注意掌握尺度 

批评时,应掌握尺度,做到“五不”:

 

1. 不言过其实:

不翻旧账,实事求是; 

2. 不把话说绝:

切忌使学生完全丧失自尊自信; 

3. 不降低人格:

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他才感到你的关心,也才能真心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4. 不要时间过长,次数过多:

否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降低批评效果; 

5. 不以势压人:

“压而不服”,易造成师生对立,影响以后的批评教育。

 

五、 批评学生,要与表扬激励相结合 

批评不是目的,而是督促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

学生能否进步,在于他有无进步的“自信心”。

因此,至关重要的是适时适地对他们进行表扬,使其感到自身的缺点只是“美中不足”,从而增强他们进取的勇气和信心。

 

为此,可采取三点做法:

一是注意寻找“闪光点”,进行表扬激励;二是交给某学生一件具体事,待其做完后立即表扬激励;三是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待提高后及时予以表扬。

这样,会使学生觉得自己有奔头、有盼头、有干头。

 

当然,批评艺术和其他教育手段一样,只是方向问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些方法能否行之有效,关键在“情”。

班主任只有用真挚的关心爱护之情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才能与学生心连心,心贴心,以情动心,使“情”成为从一颗赤诚的爱生之中流淌出来的一片真情。

这样,才能与学生齐奏出心灵的和弦,谱写出美妙的心灵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