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2857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oc

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陕西洋县城关中学历史组邵石林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专题式的编排体例,理论性强、知识跨度大,从而加大了历史学习的难度。

寻求一种破解历史新课程的有效学习办法,这已成为老师们常常思索的问题。

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体会,我认为善于运用历史地图这对高中历史教学很有帮助。

人们常说按图索骥,事实上在历史教学中善于充分使用历史地图、历史插图去理解和掌握知识,这已成为学好历史的一个必要手段。

古人读书强调“左图右史”,足见对历史地图的重视。

事实上,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确实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这一形象、直观的表达工具去认知和学习,我想收效肯定不错。

因为任何历史事件必有其赖以存在的时间、空间位置,而最能表现历史空间位置的重要手段便是地图。

历史地图作为一种符号式的直观教具,可以加深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说明,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从而有助于加深记忆和认识史实的本质。

以下是笔者对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地图所作的一些体会,希望师生参考。

一、新授课时要重视据史读图

即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空间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从而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

例如在学习必修一专题三《左中棠收复新疆》一目时,我们就应当通过地图册来开展教学,否则本节教学难以进行。

只有通过地图,学生才能认识新疆北可控南的地形特点及周边的外围形势,才能充分理解左宗棠采用“先易后难,先北后南”军事战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只有在地图上认清阿古柏“哲得沙尔国”的侵略图和沙皇俄国侵占伊犁地区的地图形势,才能区分左宗棠收复新疆过程中两类不同性质的斗争和特点,从而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

再如,学习必修一专题一《秦的统一》“六王毕,四海一”一目时,我们只有让学生认真研究当时秦的统一形势图,才能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当时天下归一的形势和局势;只有通过地图,才能使学生准确掌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的位置以及秦始皇北方大修长城和南方统一越族的雄才大略。

诸如此类地图和教材知识结合的例子很多,可以说对于这类空间性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地图的辅助,学生对历史知识很难达到真正的落实和理解。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结合课标要求据史读图一般注意两种情况:

1,凡是高中历史教材上出现的地图,这是《教学说明》中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必须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

2.教材文字叙述涉及到地理分布状况,但教材相应章节没有的历史地图,这种情况有三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借助与材料配套使用的中学历史地图册进行落实。

二是利用材料其他章节的地图落实。

三是借助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落实。

一般来讲,中国省级行政区及其简称、省会及重要城市、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世界政区、大洲大洋的位置、重要山脉及河流的分布、各国首都及重要城市位置等的掌握,对于历史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准确的历史空间概念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

二、复习课时要重视据图说史

即根据历史地图复习教材内容,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巩固记忆。

这种办法经常用来复习和总结整理知识。

其方法有:

1.根据地图,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全面回顾材料内容。

以必修一专题五《蔚蓝色的希腊》地形图为例,既可据图复述古希腊的地理位置,由此回顾希腊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先民的生活方式及民主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

又可以对比我国古代《西周分封图》分析东西方两种文明产生的不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城邦政治和帝国政治的不同特点,达到从宏观角度复习掌握专题知识的能力。

2.根据地图,把历史知识系统化。

例如,通过对必修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1978-1999年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四幅图的对比分析,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

3,根据地图,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对比。

例如,学习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和《抗日根据地示意图》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可以很清晰地把握中共不同时期工作中心,斗争方向的变化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矛盾的变化特点等知识。

三、实践中要重视据图分析

据图分析,这实际是对学生利用地图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拔高。

近几年各地的高考试题当中,都已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地图分析类试题。

例如,2008年全国文综二卷39题:

结合1942年二战形势图(略)和相关材料,分析“驼峰航线”开辟的必要性。

此题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分析地图中1942年日本对东南亚、中国、太平洋地区侵占区域的变化特点,再结合1941年苏德战争以及1942年1月世界犯法西斯同盟形成等相关知识进行相互印证、诠释、说明。

再如,2007年全国文综一卷37题:

结合相关地图(略)和材料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

此题也重在对学生运用所给地图和文字材料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可见利用地图来分析考察知识已是历史能力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不断加大对学生据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一张色彩鲜明的历史挂图,可以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可以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背境的深刻理解。

可见,使用历史地图教学不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还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督促学生多善于运用历史地图,使之养成良好的读图识图的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使高中历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

2011-6-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