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325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doc

农林科本科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农林农科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组

提  要

本项目为教育部2000年下达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工程”1292A0112项目。

项目由时任校长的刘长江教授主持,项目组由学校的教务处、设备处、高教室和7个学院的管理干部、教师和研究人员构成。

历经4年多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形成子课题研究报告9份,发表论文120余篇,专著1部(《农林本科素质教育新论》),论文集2部(《新世纪初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主报告。

项目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内容及成果是:

在背景与现状研究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研究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农林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背景,实施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归纳概括基础上,界定了素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概念。

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人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与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首次提出从知识内化为素质的三个基本途径:

由知识概括而升华、由心理体验而顿悟、由行为积累而巩固;明确了适应21世纪需要的农林本科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

在培养模式研究中,在总结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在课程教学体系层面、校内教育活动层面、产学研各领域互动层面,抽象概括出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农林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框架。

经实践验证,该模式符合农林学科性质特点,对加强农林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在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探讨了适应农林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的教师素质结构及培养对策,在实践中创立并不断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新教师岗前培训体系、教学检查督导体系,在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开拓性。

在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中,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对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图书馆、校园网络进行了规范化建设。

教学实验室、校园网在装备和管理水平上达到同类院校一流水平,跨院、跨学科、跨专业建立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的经验,对全国同类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实验项目管理的经验,具有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推广的价值;校内外实习基地140余个,实践了在农村和企业建立博士工作站,用高新技术武装基地,实现了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相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创造型本科人才培养相结合,建立起大学与农村互助双赢的机制,为农业大学校外基地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建立了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指导队伍,概括提炼了具有特色的沈农精神,加强了包括报纸、网络、厨窗、广播等各种宣传及文化活动的媒体建设,组建各种文化社团,开展各种经常性文化活动,为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发展特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和氛围。

在教育管理改革中,通过多次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迎接入世挑战的大讨论、召开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党政管理干部培训、教师培训,全校党政干部和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调整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了压缩、增新、重组,编写了全部课程教学大纲,增加了选修课比例,开设出大量交叉、边缘、新兴和人文社会科学的选修课,加强了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了导师制、主辅修制;在本科生中实行创新能力培养定级、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专业教育改革中,选取园艺、植保、农电、水利、林学5个专业进行试点。

在原有基础上各专业加强了建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特点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植保专业建立了学生在三年级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园艺专业建立了学生及早进入校内外教学科研基地、强化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农电专业建立了以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托、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的模式;水利专业建立了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双体系双循环培养模式等等。

教学质量有大幅度提高。

其中植保、农电为辽宁省示范专业。

5个试点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比率明显提高,就业率达95%以上。

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在试点专业外选取农业机械学、经济法学、创造学3门课程,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试点。

试点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实践了将科研引入教学,实行课题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情景模拟式教学,探索了针对课程性质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全校开设创造学选修课,进行了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

项目研究工作特色鲜明: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基础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探索紧密结合,项目研究工作与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既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又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改革、建设和事业发展;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系统深入,实际效果显著,项目成果丰富;在理论研究中坚持借鉴吸收已有成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中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使研究工作既有较高的起点和基础,又有一定突破与创新。

1 改革的背景、思路和项目研究、实践的情况

1.1改革的背景

1.1.1社会大背景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面临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国际形势,党中央强调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国家强调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快教育创新,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1.1.2高等教育改革背景

高等教育加快了改革与发展步伐。

一方面扩大规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一方面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前提,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的思路,全面深化改革。

在体制改革方面,除合并、划转,理顺管理体制外,改革了招生就业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通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评估、教学质量评估等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大力抓一流大学建设,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在教学改革方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1.1.3学校改革发展背景

  沈阳农业大学由农业部划转到辽宁省管理,面对从中央到地方在办学投入上不具优势的压力,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农科专业就业竞争缺乏优势的压力,办学基本条件与迅速扩大的办学规模不相适应的压力,充分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 改革思路和项目研究、实践情况

1.2.1 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

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路线,既重视基本理论研究,又重视改革实践探索,并使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理想框架;按照“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前提,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的思路,根据培养模式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建设师资队伍、基本条件、校园文化,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并深入进行专业和课程的改革试点。

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用理论指导实践,再通过实践检验和深化理论,使项目研究既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又服务和促进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工作。

1.2.2项目研究工作与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

由于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工作扎实,通过项目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职工的教育思想观念变革,促进了教育基本条件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学校整体教育质量明显提高,项目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既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又极大地促进了学校改革、建设和事业发展

1.2.3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研究系统深入

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本项目研究工作中,围绕着农林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主题,以创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为核心,按“背景与现状—目标要求—理论探索—模式构建—基本建设—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开展了9个方面的研究、建设、改革工作,即进行了背景与现状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培养模式研究这3个方面的研究,强化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这3个方面的建设,深化了教育管理改革、专业教育改革、课程教学改革这3个方面的改革。

1.2.4在理论研究中坚持借鉴吸收已有成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中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在理论研究中,积极借鉴吸收了已有研究成果,如素质、素质教育、创新、创新教育等基本概念,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界定;如农林本科人才素质结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借鉴吸收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由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相关项目成果。

同时,也对本项目中的一些关键性理论问题,如从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机制,农林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则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实践探索中,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建设和管理工作,如思想观念转变、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等等,使其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同时,在专业教育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上,在全校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专业和3门课程进行深入的改革试点,以保证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

2 项目主要成果简介

项目形成总研究报告1份,子课题研究报告17份,论文120余篇,专著1部,论文集2部。

子项目研究报告题目:

(1)背景与现状研究报告。

(2)基础理论研究报告。

(3)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研究报告。

(4)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5)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含实验室、基地、图书馆、网络)研究报告

(6)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7)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报告

(8)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植保、园艺、农电、水利、林学)研究报告

(9)课程试点(农业机械学、经济法学、创造学)研究报告

专著:

《农林本科素质教育新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0月;论文集:

《新世纪初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2002年10月,《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3年10月,均为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2.1背景与现状研究

研究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农林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背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现状、取得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素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为本项目的后续研究定下基调。

经比较分析各种关于素质的概念的解释,认为个体素质最基本的特征是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

素质包含了个体发展进程中的所有相关因素。

素质不仅仅是指人先天的生理机能,更主要的是指个体在后天受到环境和教化的影响所形成的各种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个性心理品质。

给素质一个简略的定义为:

在人(个体、群体)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和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群体社会化要求的素养和品质。

素质教育的任务在于提高个体的四大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将能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文化知识向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

同时必须明确的是:

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本身就是动态的、发展的,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素质教育的外延也将不断的拓宽变化。

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2.2基础理论研究

2.2.1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认为,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不断地获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断地丰富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过程。

伴随着各种知识的积累,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在儿童阶段,经由不断地刺激-反映、尝试-错误,在成人的引导和规范下,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

经来自外界反馈中的不断强化,使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由个别表象过渡到概念初始化,对自然规则从无知到朦胧,对生活规范由模仿到遵从,肢体动作由无序到协调。

这一阶段,个体在素质上,主要是由父母那里继承的遗传因素的逐步开发和显露,并形成认知结构的基点、情感的萌芽和意志的雏形。

这种尚处于基础层面的素质,显然十分脆弱,稳定性很差,但这是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级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加上正规的学校教育,个体活动范围不断扩展,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和系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信息量越来越大,思维对象从动作、表象扩展到概念、符号,言语的使用更加频繁。

这一切为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对各种知识信息、情感体验和行为反馈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中,营养要素随之融入基础素质之中,各方面素质得到迅速发展提高,并由于量的不断积累而趋于稳定。

人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不断地获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断地丰富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过程。

伴随着各种知识的积累,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从对人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人的素质发展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个:

遗传因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2.2由知识到素质的内化过程

良好素质的形成离不开知识,但知识与素质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由此可以做如下推论:

其一,知识是形成素质的重要基础,素质又是进一步扩展知识的重要前提,二者相辅相成;其二,由知识内化为素质的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也不具有必然性;其三,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而是经由曲折的发展变化逐步实现的。

由知识内化为素质的基本途径是:

由知识概括而升华、由心理体验而顿悟、由行为积累而巩固。

认知形态的知识经验,或经概括整合,或引发行为而经由心理体验和行为巩固,不断内化为以价值体系、才能、性格、气质为代表的内在素质,这种素质又成为个体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举止行为的内在依据,也必然在其举止行为中外化,并接受检验和评判。

经过新一轮的学习及检验和评判的强化、反馈,个体的素质又得到进一步提升。

正是这种“学习-内化-外化-反馈-提升”的循环,实现个体素质的不断升级。

2.2.3农林本科大学生素质结构

依据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培养目标,综合分析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农林科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应该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

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是做人的根本,关键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其核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业务素质是人才的支柱,其主体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身体和心理素质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见框架图)。

农林科大学生素质结构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业务素质

身体和心理素质

政治素质:

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

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信仰

道德素质:

价值观(理想、信念、世界观)、

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公民意识等)

修养品德(情操、美感等)

科学素质:

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精神

人文素质:

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态度

获取知识的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身体素质:

健康的体魄,身体的适应性、

协调性和灵活性、锻炼身体的意识、

习惯和方法

心理素质:

认知能力与策略、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

乐观的态度、良好的适应、好奇心

健全的人格、承受挫折能力

图1农林科大学生素质结构框图

2.3培养模式研究

建立了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基本特色、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农林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结构。

2.3.1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开展,为了改变高等农林院校偏窄的专业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各高等农林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

要求本科生必须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加强必要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管理学知识、艺术知识的学习,开设相关课程,还通过主辅修、选修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学生从二三年级开始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了培养模式的类型。

由于各院校的研究切入点不同、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等,对培养模式的表述也是多种多样。

具体有:

“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模式”;

“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创造教育模式”;

“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分制+主辅修制培养模式”;

“三段式培养模式”;

“5—2—1模式”;

“3—1—1模式”;

总之,通过各高等农林院校的积极探索,高等农林院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走向多元,丰富了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适应了社会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探索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3.2高等农林院校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创新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实践所必须。

培养创新人才既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素质教育的创新——也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才能实现。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关键在于以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为指导,根据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宽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具有明确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并以此目标为依据,设计新的人才培养素质结构及其实现途径和方式。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宽口径专业设置基础上由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管理运行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四个子系统构成(见图1)。

通识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创造教育课程

农林本科创新性人才

产学研相结合模式

学分制、

弹性学制、创新性评价

本科生导师制、新型教学组织及管理模式

课程体系

培养途径

管理运行机制

教学组织形式

宽口径专业设置

图1高等农林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框图

(1)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

专业设置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其指导思想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必须遵循“拓宽专业口径、灵活发展方向”的原则。

按专业大类招生,按学科培养,整合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相近的专业,在专业大类内前两年设置统一的基础教育平台,统一设置核心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为学生两年后自主选择专业创造条件,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奠定宽厚而坚实的基础。

(2)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教学内容决定着人才的质量与水平。

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科为基础,建立大的基础课平台、公共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形成“多样化模块式课程组合”取代“固定式课程体系”。

知识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打下什么样的基础对人才向哪个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灵活学制”的要求必须改变“固定式课程体系”,建立灵活机动的模块式课程组合,以便于学习者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具有向多个方向发展的潜力。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体现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包括学习能力、实验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特别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能力培养不是独立于课程以外的,而是渗透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之中(如图2所示)。

在创造性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既要重视显性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同时又要重视隐性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既要重视知识、观念性知识的作用,同时还要重视策略方法论方面知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同时在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必须渗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性人才

通识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创造教育课程

校园文化激励创新

社会实践体验创新

社团活动参与创新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图2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在实现农林本科人才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上,要解放思想,积极开拓多种途径,充分利用国内外、校内外的一切教育资源,结合高等农林院校的特点,开展联合办学、联合培养,使教育、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高等农林院校要充分利用“外部压力,内部动力”,充分利用了外部和内部资源,实现力量合成和优势互补,同现代农林业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充分利用企业身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沿优势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学科优势,实行产学研合作办学,构建“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途径,对农林院校类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实践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既要开拓创新,又要立足现实;既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又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必须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企业的生产和科研实际、专业的特点、指导教师的条件、学生的基础等因素进行理性的选择(见图3)。

理论教学

校内基地

校外基地

校外科

研院所

农林业及相关企业

进入教师科研课题参与研究

参与校外科研院所课题研究

农林业及相关企业科研课题

参与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

创新能力培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

实验教学(自主性、设计性实验)

图3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4)管理运行机制创新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多的发展趋势,结合农林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特点,改革高等农林院校的学制。

要变“固定的、连续的学年制”,为灵活的、有弹性的学分制,学生可以在在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条件等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自主选择教师等。

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可以多种方式获得学分,设立创新学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利用国内其他院校的教育资源,互相承认学分,可以互相选课、互聘教师、联合编写教材等方式进行两校或多校联合培养等。

还可以利用国外优质的、先进的教育资源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互认学分和学历。

这些新方式、新途径,可以使学生接受不同文化观念、不同学术思想、不同培养方式的影响,可以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思维开阔、视野广博的新型创新人才。

(5)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结合学分制的特点,对原来的班级统一教学进行调整,引入本科生导师制,打破原有的班级界限,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个人志愿、教学条件等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