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347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8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doc

黑龙江垦区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

记实手册

姓名:

学科:

工作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教育局

黑龙江农垦教师进修学院

使用指南

为帮助垦区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全面开展教师专业能力岗位练兵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专业化水平,特编写《黑龙江垦区中小学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本《手册》从新课程理念和不同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问题思考为导引,以实践操作为基础,以典型案例为示范,在内容选择与安排、编写体例、立意与行文方面都力求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服务性。

《手册》分五部分,分别为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综合评价和教师校本研修学时学分管理。

必练模块与选练模块分别设四个单元。

单元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以五个栏目呈现训练内容,即“读一读”──单项能力理论概述;“想一想”──教师个体对专业能力理论的认识;“议一议”──教师团队专业能力训练的思考;“做一做”──教师单项能力岗位练兵实践;“评一评”──教师专业能力训练评价。

《手册》是记实性手册,记录教师练兵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是教师岗位练兵校本研修的考核档案,与教师培训的学时学分挂钩,是指导、评价与考核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手册》自2011年3月开始使用,五年为一个使用周期。

在2011─2015年的教师培训周期内,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120学时校本研修的培训任务,即每学期12学时。

按照《黑龙江垦区教师岗位练兵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专业能力训练。

教师完成一项必练(或选练)能力专题记6学时,教师所得学时数,按照1学时1学分折合为学分进行登记。

中小学校校长负责本校教师岗位练兵活动的组织实施,开展案例分析、专题研讨、问题诊断、课题研究、网络研修等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并对教师岗位练兵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和学时学分登记,且与职称评聘、评优、晋升工资挂钩;未参加或未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合格。

管理局教研室指导与管理所属中小学校本研修,对《手册》登记工作进行常规检查。

总局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将对管理局学校组织的教师岗位练兵进行宏观管理,并将所属教师岗位练兵及手册应用管理情况作为评价管理局教育局和教研室工作的重要指标。

编者

2011年3月

目录

第一部分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第二部分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

单元一教学设计能力

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专题

教材解析与资源重组能力专题

学情分析能力专题

创新教学设计能力专题

单元二教学实施能力

创设情境能力专题

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专题

师生和谐沟通能力专题

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力专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专题

预见与解决教学突发事件能力专题

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专题

教学辅导能力专题

单元三教学评价能力

学业成效评价能力专题

评课能力专题

教学反思能力专题

单元四教研、科研能力

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专题

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专题

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专题

撰写研究报告能力专题

第三部分教师岗位专业能力选练模块

单元五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

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能力专题

单元六班主任工作能力

思想道德教育能力专题

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能力专题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专题

单元七校本研修能力

校本研修能力专题

单元八提升教育智慧能力

提升教育智慧能力专题

第四部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综合评价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综合评价专题

第五部分教师校本研修学时学分管理

后记

第一部分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的活动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综合。

“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本质要求,是教师资格认定的关键。

对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查,我们要注重考查教师的教育理念,比如是否关怀关爱每一位学生、是否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考查知识基础,比如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要考查专业技能,包括表达、沟通等基本能力,教育能力,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育技能,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读一读

☆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本人专业能力发展设计的一个蓝图,能够为

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引导和监控,也能为其反思提供一个参照框架。

制定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是教师自我实现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师专业能力总体规划框架

自我分析

教育教学能力结构的优势与缺陷、能力需求

环境分析

教育背景、教师专业发展趋势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发展路径

课堂教学、自修反思、同伴合作、专家引领、行动研究等

训练行动方案

步骤、策略或措施;时间、条件与资源

活动记录与评价

分析与反思

领导小组意见

☆制定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1、自我认识与评估。

2、分析相关材料,审视发展机会。

3、确定专业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

4、按目标逐步实施。

5、调整和修正发展规划。

●想一想

通过阅读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规划理论知识,试分析你目前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

状。

●议一议

结合学校或教研组(学年组)实际,讨论学校或教师整体专业能力发展的客观优势与缺失。

●做一做

按要求制定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姓名

学科

学校

教龄

职称

骨干级别

教师自我分析

优势:

存在的问题:

学校环境分析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总体目标

现实与目标的差距

必练模块:

选练模块:

具体措施及时间安排

目标达成所需要帮助

调整与

评价

其他

●拓展阅读

SWOT分析法

SWOT强弱分析方法是帮助你了解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现状的有效工具。

S(Strengths)表示实力。

它要求找出自身的能力优势、强项。

W(Weaknesses)表示缺陷。

它要求客观分析自身能力结构、行为习惯、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不足。

O(Opportunitries)表示机遇。

要求教师具有把握机会的预见性,及早准备。

T(Threats)表示威胁。

要求教师要有危机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对策。

教师应用SWOT分析方法能正确认识自身专业能力发展实际,从而合理地制定个人专业能力发展规划。

第二部分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

项目

专业能力

能力分解

教学设计能力

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

教材解析与资源重组能力

学情分析能力

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

创设情境能力

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师生和谐沟通能力

处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

预见与解决教学突发事件能力

设计课堂练习与布置作业能力

教学辅导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

学业效果评价能力

评课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

教研、科研能力

捕捉并研究教育信息能力

提出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能力

基于问题的研修能力

撰写研究报告能力

单元一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为课程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蓝图”。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在课前对各种教学要素,如学生及教学目标、内容、策略、方法、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专题

●读一读

☆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资料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怎样理解国家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某一学段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教科书)。

2.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该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指明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

认知、情感与操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想一想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定位,提出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进行有机整合。

请联系你自己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想一想三维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议一议

对比本学科现行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大纲有哪些不同?

然后与本组教师讨论一下

这些不同点对本学科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召集人

参加人

现行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大纲对比分析:

教学感想:

●做一做

精读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选择学科中的某一单项能力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对不同

学段学生能力培养的不同要求,设计一个以学年为梯度的学科单项能力培养计划(如:

“某某中学7——9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年度培养计划”)。

教材解析与资源重组能力专题

●读一读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口号: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老师必须熟悉教材、研究教材,具备对教材的解析能力,全面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提高运用教材的能力。

“教师吃透”教材之后,才可以“利用”教材、“整合”教材、“补充”教材和“更新”教材。

资料来源:

《刘良华谈教师成长》

●想一想

与其他教师交流一下,为什么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议一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

他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其他老师要么是专科文凭,要么是中师文凭,还有几位老师是学校临时聘请的代课教师。

为了迎接老师的到来,校长亲自去魏老师毕业的学校接他。

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

魏老师的语文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

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文章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

校长说,魏老师的教学代表了新方向。

这个新方向就是: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魏老师也解释:

“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老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

学校老师们有些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往年的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改变,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

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从课外随便找一些文章对付教学,那样太随意了,是不负责任的。

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

“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将信将疑。

期末考试到了,考试结束后,老师们开始评阅试卷。

评阅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思考:

魏老师是怎么处理教材的?

为什么他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做一做

依据课程标准,审视你现在使用的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就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评一评

请你和组内教师开展一次处理教材的研讨活动,如哪些内容过时了,需要删除;哪些知识大多数学生能看懂,不必讲解,让学生自学;哪些知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需要精讲;有没有留白点让学生去思考、探讨;要不要补充一些新的学科前沿知识,丰富学生的认识;哪部分先讲,哪部分后讲;哪部分详讲,哪部分略讲;举哪些实例等。

●拓展阅读

教材内容的调整与组织

1、教材内容的增补

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增添和补充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类:

(1)背景性资料;

(2)经验性资料;(3)活动性资料;(4)练习性资料:

(5)扩展性资料。

2、教材内容的调整

(1)顺序的调整;

(2)时间的调整;(3)素材的调整。

3、教材内容的组织

(1)排“序”。

一是排教材本身的“序”;二是排学生认识的“序”。

(2)定点。

抓住知识关键点;找准最佳结合点;考虑教学切入点;把握课堂兴奋点;凸现教学着重点;突破教学疑难点;精心组织训练点;预留课外延伸点。

资料来源:

严先元编著《教师教学技能》

学情分析能力专题

●读一读

学情分析能力是教师在教师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知识储备和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学习需要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及适用的教学策略。

对学生的分析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想一想

为什么说“现代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设计’”的?

●议一议

分析学情的有效方法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