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58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doc

韩旺中心学校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试行)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精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设置韩旺中心学校课程。

课程设置体现了先进的全面素质教育思想,符合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度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

一至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德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设置供选择的分科或综合课程,提供各门课程课时的弹性比例和地方、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课程的空间,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四、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年级

  程

  门

  类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

历史、地理

科学

  生物、物理、化学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外语

外语

外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英语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艺术

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学校课程

表二:

学校课程设置及比例 

课 程

小 学

初 中

周总课时(节)

占九年课时总计比例(%)

品德与生活

3

3

6

22

7.9%

品德与社会

3

3

2

8

思想品德

2

2

2

2

8

历史与社会

历史

2

2

2

6

11

4.0%

地理

2

2

1

5

科学

科学

2

2

2

6

23

8.3%

生物

3

3

1

7

物理

3

3

6

化学

2

2

4

语文

8

8

7

7

6

5

5

5

6

57

57

20.5%

数学

4

4

4

4

5

5

5

5

5

41

41

14.3%

外语

2

2

3

4

4

4

5

24

24

8.6%

体育

3

3

3

3

3

3

3

3

3

27

27

9.7%

艺术

音乐

2

2

2

2

2

1

1

1

1

14

28

10.1%

美术

2

2

2

2

2

1

1

1

1

14

地方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

4

4

5

5

5

6

6

4

6

45

45

16.2%

周总课时数(节)

26

26

30

30

30

34

34

34

34

278

 

学年总课时(节)

910

910

1050

1050

1050

1190

1190

1190

1122

9662

 

注:

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该学年按33周计算上课时间)。

3.表格内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实验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应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

4.地方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包括国家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课课时。

5.综合时间活动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及技术教育。

 韩旺中心学校初中部各年级课程标准

 

课 程

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初四

语文

5

5

5

6

数学

5

5

5

5

外语

4

4

4

5

物理

3

3

化学

2

2

历史

2

2

2

地理

2

2

1

生物

3

3

1

思想品德

2

2

2

2

体育

3

3

3

3

美术

1

1

1

1

音乐

1

1

1

1

信息技术(微机)

1

1

1

1

传统文化

1

1

1

安全教育

0.5

0.5

O.5

0.5

综合实践

1

1

1

人生规划

1

书法

1

1

1

环境教育

0.5

0.5

O.5

0.5

文明教育

1

感恩教育

1

责任教育

1

1

周总课时数

34

34

34

34

五、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主性原则:

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

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适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差异性、主体性。

六、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以活动形式为主,1、改编教材2、选用优秀教材3、拓宽现有教材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步骤

(一)建立领导机构:

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组长:

王京明

成员:

教务处、教研组长等

(二)前期论证

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开发的课程纲要拿到学生及家长中征求意见,确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三)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

内容:

课程标准与校本课程开发。

培训方式:

学习、研讨。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学校对担任校本课程及其开发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四)撰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

全面、恰当、清晰的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

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等。

4、课程评价:

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设计评定方式、积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开设拓展型课程,成立兴趣小组,学生自主选择。

在活动中积累开发校本课程所需的资料、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课程纲要。

本课程所需要的资料、教学经验,发现问题,改进课程纲要。

(六)完成校本课程开发。

整理、编撰校本课程,把完成的课程提交上级部门审批。

(七)实施校本课程。

在获得上级批注的情况下,实施校本课程。

教务处做好监控、测评。

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八)课时安排:

选择恰当的年级,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

八、组织实施

开发内容

初一:

文明教育:

耿永香

初二:

感恩教育:

张彦海

初三:

责任教育:

李花耀

初四:

责任教育:

苏纪华

九、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评价。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

主要是四看:

一看教学资料,二看听课情况,三看教学成果,四看学生问卷。

2、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部采用书面方恨死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

一看学生考勤记录

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A、B、C、D”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的成果可通过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计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十、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的资料。

4、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好学校安排的其他需要完成资料,及时总结经验。

5、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探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一、配套措施

1、教务处、各年级、教研组要积极帮助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负责协调安排和组织知道教学计划的执行。

2、学校将聘请社会有关人员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邀请市、县、教研部门领导到校指导工作。

3、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

4、小结。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