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5681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高考模拟卷高三生物试题及答案唐山市丰届南二中高考考前模拟Word格式.docx

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都用到50%酒精冲洗

用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细菌,可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4.(3分)(2014•河南模拟)半乳糖血症和无过氧化氢酶症是两种人类单基因隐形遗传,不同个体酶活性大小(酶活性单位相同)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疾病名称

相关酶

酶活性

正常人

患者

患者父母

半乳糖血症

磷酸乳糖尿苷转移酶

25﹣40

0﹣6

9﹣30

无过氧化氢酶症

过氧化氢酶

4.3﹣6.2

1.2﹣2.7

患半乳糖血症或无过氧化氢酶症的女性的父亲一定为患者

若某人同时患上有两种遗传病,说明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表现型正常的个体酶活性较低,其是否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能通过化验酶量来确定

调查两病的遗传方式时,需要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取样

5.(3分)(2014•江苏模拟)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

图乙中抗体效果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图乙是用50µ

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6.(3分)(2015•丰南区校级模拟)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M和N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N

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群落

如果N内的温度比M内的低,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

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39分)

7.(13分)(2015•丰南区校级模拟)秋冬季温室番茄已进入结果后期,由于外界气温逐渐降低,每天日照时数逐渐缩短,田间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番茄的品质和产量.菜农主要从温度、光照、CO2浓度等三个方面进行田间管理,为了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农科院的专家做了相关实验,绘出如下图形.图乙中①~⑦表示物质,A、B、C代表生理过程的场所,请结合所给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由图甲可知,温室白天的温度最好调控在20℃~30℃,理由是      ,夜间低温可以降低呼吸消耗,这样有利于番茄增产,但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10℃,理由是      .

(2)进入11月份,多数菜农通过在温室后墙悬挂反光膜以尽量增加      ,若光照适宜,温度对应图甲的20℃,则图乙中应该去掉箭头      ,⑦代表      (填物质名称).

(3)图丙表示温室内CO2浓度随白天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则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对应曲线的点是      ,曲线DE段CO2浓度下降较慢是因为      ,从全天来看,温室中的番茄有机物累积量      (填“是”或“否”)大于零,理由是      .

8.(8分)(2015•西城区一模)糖皮质激素(GC)在临床上常被用作免疫抑制剂.长时间使用GC,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出现GC抵抗现象.研究中欲从人参提取物中找到提升GR基因表达水平的物质,以缓解GC抵抗现象.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进行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分析回答:

空白对照

GC

GC+Rhl

GC+Rbl

GC+Rgl

GR含量

+++++

++

++++

+++

+

GRmRNA含量相对值

1.05

0.39

0.95

0.75

注:

Rhl、Rbl、Rgl为人参细胞提取物,“+”越多表示GR含量越大

(1)临床上GC可用于治疗      等免疫失调疾病,长期外源GC治疗后,GR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可避免GC作为      分子持续发挥作用.

(2)将人体细胞外培养一段时间后,破碎细胞.

①提取GR时,为防止溶酶体等细胞结构释放的      分解GR,应加入相关抑制剂.

②提取各组细胞的总RNA.经      过程获得总cDNA,再利用PCR技术扩增出GR基因.在相同条件下,PCR产物的量可以间接反映细胞中      的含量.

(3)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

提供      作为参照.

(4)由实验结果可知,人参提取液中能提升GR基因表达水平的物质是      ;

而Rg1可能通过抑制GR基因的      过程影响GR含量.

9.(7分)(2015•河北区二模)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

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同化能量

1.1x108

2x107

1.4x109

9x107

3.4x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      (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中      (数字)=2×

109,C表示      .

(4)图2中      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      信息,说明      离不开信息传递.

10.(11分)(2015•丰南区校级模拟)金鱼草(二倍体)辐射对称花型(c650)基因与两侧对称花型(c)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自交亲和(Sc)基因与自交不亲和(S)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c650基因比基因c多了Tam5转座子,Tam5转座子是可以从染色体所在位置转移到染色体其它位置的DNA片段.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基因部分结构,如图所示.

(1)将纯合辐射对称花型、自交亲和植株与纯合两侧对称花型、自交不亲和植株杂交得F1.

①F1花型为两侧对称,表明      基因为隐性基因.在基因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F1植株花型的基因型为      .

②采用      技术对F1中的c650基因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结果发现F1中有一半左右的植株中c650基因发生改变,此变异较一般情况下发生的自然突变频率      ,推测可能是      的结果.

(2)从F1中选出基因型为ScS且c650基因未发生改变的植株进行异花粉得F2.

①若不考虑基因发生改变的情况,则F2中辐射对称花型所占比例应为      .

②从F2的150个辐射对称花型植株中检测出5个植株含S基因,推测F1植株在      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③对上述5个植株的花型基因做检测,其中3个植株中的花型基因为杂合,表明这3个植株中产生了c650基因的      基因,且此基因与c基因的碱基序列      (相同/不同).

④将上述F2中其余2个花型基因纯合的个体自交得F3,其中出现较高比例的      花型的个体,显示这些个体中c650基因转变为c基因,表明F2中转座子仍具有转座活性.

(3)借助F2中得到的重组个体,并利用Tam5的转位特性,改变S基因的      和功能,从而进一步研究S基因的作用机理.

三、【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

(15分)

11.(15分)(2015•丰南区校级模拟)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1)细菌培养:

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需采取      方法灭菌;

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      (填“无机碳”或“有机碳”).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炭疽杆菌生长对      、      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      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      比对照组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

反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      、      .

四、【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15分)(2015•郑州二模)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

(1)ES细胞是      的简称,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在功能上,具有      .将重组胚胎培养到      时期,从该时期的      中进行分离,从而获得ES细胞.

(2)在培养液中加入      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细胞分化的本质原因是基因      的结果.

(3)科学家将患者的体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细胞中,而不是直接用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的原因是      .

(4)某次科学家将体外培养的ES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定向分化为胰岛B细胞,并进行了胰岛素释放实验:

控制培养液中      的浓度,检测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如图为实验结果,据此分析确认ES细胞诱导成功.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

1、甲图:

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进行(虚线表示细胞外的浓度但是该物质超过细胞外的浓度,还可以继续运输,说明可以逆浓度运输),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度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表现为甲图曲线.

2、乙图:

乙图中物质的运输时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

解答:

解: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A错误;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选择透过性,B错误;

C、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C正确;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是胞吞作用,不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D错误.

故选: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2、遗传密码:

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A、将目的基因载体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因此转入“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有效方法是向实验老鼠肌肉中注入含“脂肪控制开关”基因的重组DNA,A正确;

B、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而不是基因中,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这个基因一旦开启,就能提高对脂肪的消耗”可知,“马拉松”老鼠在改善机体耐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机体消耗脂肪的能力,C正确;

D、“马拉松”老鼠比正常老鼠多跑出一倍距离,速度也快一倍,若向“马拉松”老鼠转入其他的基因兴奋剂如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还可以培育“超级运动员”,D正确.

本题以“脂肪控制开关”为题材,结合背景材料,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密码子的概念,明确密码子在mRNA上;

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检测脂肪的实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脂肪的鉴定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等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A、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所以扩散速度最快,A错误;

B、淀粉能与碘液反应形成蓝色,与淀粉的水解产物不发生反应,因此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正确;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体积分数95%酒精冲洗卡诺氏液,C错误;

D、用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要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还需要遗传物质是RNA的生物做对比,D错误.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从表中数据可知,无过氧化氢酶症和半乳糖血症患者不能产生该酶,酶活性为0或极低,携带者由于一个基因表达酶活性降低,而正常人为显性纯合体,两个基因均表达,酶的活性最高.

A、由于该遗传不能确定是否属于伴性遗传,因此半乳糖血症或无过氧化氢酶症的女性的父亲不一定为患者,可能的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A错误;

B、如果某人同时患上有两种遗传病,说明其双亲中都是两种病的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但不能确定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错误;

C、表现正常的个体,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和显性纯合子的酶的活性不同,因此可以用检测酶活性的高低检测表现正常的个体是否携带该致病基因,不能通过化验酶量来确定,C正确;

D、调查两病的遗传方式时,需要选取有该病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D错误.

本题考查了遗传病的类型及调查人类遗传病,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这两种病均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甲图:

甲图是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①为T细胞,能呈递抗原;

②为B细胞;

③为浆细胞,能合成与分泌抗体;

④为记忆细胞;

⑤为T细胞;

⑥为记忆细胞;

⑦为效应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

分析乙图:

乙图表示抗体效价用与基因疫苗剂量之间的关系.

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为T细胞,细胞⑦是效应T细胞,A正确;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吞噬和处理抗原,并呈递抗原S蛋白,B正确;

C、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细胞⑦(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因此其细胞膜上具有抗原S蛋白的受体,C错误;

D、图乙是用50µ

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D正确.

本题结合S蛋白(抗原)引发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和柱形图,考查人体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甲图中各细胞的名称;

能分析乙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此题是研究二氧化碳增多对于温度的影响,进而证明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A、M和N组的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的不同,故两实验为对照实验,本实验要探究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对温度的影响,故N为实验组,M为对照组,A错误;

B、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既有生物成分也有非生物成分,应该是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

C、如果N内的温度比M内的低,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下降,C错误;

D、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故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正确.

本题以探究温室效应原因的实验为载体,考查温室效应的原因,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生态系统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识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