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693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doc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为贯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我们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具有典型职教特色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行“厂校一体”、“教师、师傅合一”,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将企业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模拟仿真企业环境,通过采用行动型参与式、模拟式、体验式和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真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能较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构建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体系,较好地体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教学主要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来展开,关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完全不同于以知识顺序为教学逻辑主线的系统知识教学。

教学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

一是描述工作任务。

包括该工作任务在工作体系中的功能、地位;工作任务完成后对其效果的评价;完成该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设备、工具、材料等条件。

通过描述工作任务,既要使学生把意识聚焦到工作任务上,又要以此为契机,把学生逐步导向工作体系。

二是教师演示并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即由教师根据工作任务,现场演示操作过程,使学生产生感性的认识;同时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阐述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

三是学生动手操作,由学生自己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询问,最终完成某个项目的运作。

四是师生总结与评价。

对学生完成的项目,由学生从设计、操作水平、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比较,由学生共同找出各自的优缺点,然后由教师点评。

四个步骤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思想,以职业能力定义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经过该项目学习后最终要达到的能力状态,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在行动导向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非常重视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双师”教师队伍的培养。

以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课训引导,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力度;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重点,提升教学质量,着力教师队伍“双师”建设,以此推动我院物流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以下是我们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几点总结:

1、创新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已经从“职业分析导向”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向“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发展。

我们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物流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目前已完成12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项目载体设计、课程整体设计和6本项目化教材的编写。

我们打破以传授知识为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典型岗位或工作流程为载体而设计的项目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加强课程建设规划与研究工作,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积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2、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通过采用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以“边学边做”、“先做后学”的方式,由学生进行业务操作入手,由教师归纳得出知识;同时通过反复的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基本实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具体表现为:

(1)构建了突现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的“工作式学习”课程教学模式。

“工作式学习”就是将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工作流程等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以工作者的角色投入到学习中,将每一次课堂学习当作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老师将每一次教学当作指导学生完成一项实务操作。

这一课程教学模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对学生养成职业习惯、提高职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氛围。

由于每一次上课都可能是一项工作任务的布置,或是完成一项工作后的检查,而且每一次工作完成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成绩,学生课程成绩是任课老师依据每一次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主体、以实训为手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同时通过营造教学环境的企业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化和教学内容的职业化的项目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仿真化,有利于学生真正实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3、完善具有工学结合专业特色的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系

我们特别重视完善具有工学结合专业特色的精细化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对实验实训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健全实训基地的工作管理制度,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由知识评价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目标评价为主,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备、可测性强的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提高质量管理模式的灵活性,打破传统的以校内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吸纳行业企业、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再造管理流程,完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尤其注重强化岗位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关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建立与完善指导教师跟踪制度、用人单位访问制度,定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吸收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形成动态的反馈与保障机制,从而保证和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有效的教学管理,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打造“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物流专业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是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我们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以教学名师、实践能师、育人高师为主要内容的名师工程建设。

专业教师主要从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与实践、工学结合课程的改革实施三方面提升师资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职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两条途径使专业教师真正成为“实践能师”,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物流技师等专业资格考试,取得专业任职资格,二是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操作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物流专家担任物流专业的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此外,对专业教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与考评。

对教师的培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就是职业岗位上做什么,培训就练什么。

对教师来说,就是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内容,进行训练。

突出能力目标就是经过培训,每个教师能够按照新的职教观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并从课程是否具有合格的能力目标、是否具有合格的实训项目(任务)、是否具有真实的实训过程等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保障能力目标的实现。

5、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生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三者必须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因此,我们全力构建具有真实环境的校内外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基地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保障体系。

在校内实训基地方面,我们特别注重加强生产性实训,主动强化与行业企业和市场更紧密地联系,逐步提高生产性实习占整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增强自我发展与良性运行能力,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开放和使用效率;我院物流综合实训基地能承担12门课程、1800人/年的物流专业群及其他专业相关课程实训教学任务的实训场所,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的需要。

在校外实训基地方面,稳步增加数量,拓展功能,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积极开展产学合作,与校外的多家企业单位挂钩,为学生和老师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

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构建一个培养高素质“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

校外的实习使学生处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增强了实习的真实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