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7569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doc

第六节注重日常积累享受习作乐趣

——习作教学基本策略

一、习作教学的意义与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一个人要靠语言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

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是为了表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运用书面语言准确而富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意愿、情感与别人进行交流乃是写作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是一种生活、一种人生,也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写作同读、算一样,是每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2、习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素材来自每一个人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感受、认识、思考。

因此,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事物、感受生活,并在此过程之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

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反过来,小学生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认识、情感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他们要表达的必然是自己观察、分析、思考的东西。

所以,我们说,小学生的习作过程就是一个有内有外、有进有出、交流对话的互动过程,是小学生提高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能力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渠道。

3、习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表述的能力。

习作,首先要完成的是对外信息的吸纳,然后是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与来自外部信息的融合。

这种融合的成果既有“新”,也有“旧”,这种亦新亦旧的思维成果就是学生的创造。

这种创造表现在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了语言文字,创造性地描述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创造性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

4、习作训练能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习作,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驾驭语言文字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和文化水平、丰富的情感和大胆想象。

写作的过程不但能锻炼人的心智,拓展人的思维,而且能锻炼人的意志,丰富人的知识。

它是一项具有提升人们语文综合素养功能的语文实践活动。

所以,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它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甚至是一个人文化程度的标志。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了规定: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高年级习作教学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目标梯度明显。

小学习作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经历写话——习作的过程,为以后的写作打基础。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年级。

而这种起步作文,又是学习写作的一种方式,带有练习的性质,所以定名为“习作”。

二、三学段主要是让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强调:

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不拘形式,自由写作;相互交流,分享快乐。

  2、降低要求,淡化文体。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知识的要求提得很少,也比较低。

“具体明确”是内容要求,“文从字顺”是指写作时词语要通顺妥帖,语句通顺。

对于文体要求只笼统的提到了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两种。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注重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强调写作的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4、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低段的写话练习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中、高段的习作练习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做到读写结合,学用结合。

二、习作教学教材编排基本特点

(一)围绕专题,读写结合。

人教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单元的确立以人文主题为主。

教材的读写结合不是侧重于写作方法,而是侧重于写作内容。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例: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这次“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

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角度:

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三个习作话题都从“我爱阅读”这个主题和课文引出。

读写结合的另一重要措施是随文练笔。

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既可以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又能使习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三年级开始,每册都安排了4次左右的“小练笔”,为整篇文章的写作打好基础。

我们都知道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既可以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又能使习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科书选用的课文是学生练笔的范例,同时重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运用阅读中获得的体验和感受,丰富自己的表达。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二年级起每册均安排了几次小练笔,全套教材中小练笔次数安排如下:

年级

小练笔次数

 3次

6次

7次

 7次

 4次

 

这些小练笔都以课文内容为依托,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这些小练笔主要有以下类型:

1、仿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2、改写,改变文体、人称,活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补写,发挥想象,丰富文本的内涵。

4、扩写,理解文本与学习写法一举两得。

(二)记实想象,文体多样。

这套教科书习作文体的多样性远远超过以往各种教材,除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这两大类外,要求学生写的文体还有日记、书信、诗歌、说明文、读后感、发言稿、演讲稿、导游词、建议书、计划、总结、简单的研究报告、影视作品梗概、毕业赠言等。

习作编排的主线是文体,辅之以写作技能和写作策略。

记实文、想象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四种文体穿插编排。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习作记实和想象并重。

教材中记实作文主要是记事、人、景、物四类。

60次习作中,记实23次,占38%。

其中记事9次,记人5次,写景5次,状物4次。

写景和状物主要安排在三、四年级。

教材中想象作文的比重很大。

三至六年级共安排8次想象性作文,平均每学期1次(不包括看图、续写等)。

想象作文可以分为写童话、写科幻故事、未来遐想等类型。

除了记实和想象两大类作文,教材安排的各种应用文比重是很大的,应用文的体裁也多种多样。

其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是日记、书信、读后感和发言稿。

(三)话题宽泛,表达自由。

这套教科书在习作提示上倡导帮助学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常常有多个话题供学生选择。

话题宽泛而灵活,变通性很大,目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说自己想说的话。

例: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本次“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从三个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建议:

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写一写。

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听音响的录音,发挥想象进行说话或习作。

回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套教科书还有几次习作不出题目,让学生自由表达,体现了一种非常宽松的习作教学思想。

无命题习作三至六年级每学年各安排了一次。

例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本次习作没有规定特别具体的内容,更没有限定形式,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写想写的内容。

目的是给学生更自由的习作空间,更宽泛的习作内容。

教学时要注意到这一点,但并不是不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指导。

(四)口语书面,紧密结合。

习作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大多数是先口语交际,为习作做好了内容和语言表达的准备。

其中有两次是先习作再口语交际,体现了高年级儿童书面语言发展逐步超越口头语言的趋势。

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要求: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写演讲稿,一般来说,先要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然后写演讲的的主要内容,注意结合具体的材料把要表达的观点说清楚;最后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或向听众发出号召。

如果不想写演讲稿,也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

要表达真情实感。

先习作后口语交际,开创了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的一种新形式

总之,我们认真领会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创造性地用好教科书,让习作成为孩子们用书面语言表达心声的平台,身心健康发展的广阔天地。

三、习作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流程简图

中高年级三环五步习作教学策略

积累

尝试

评改

定向观察

搜集素材

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教学流程说明

1.积累

(1)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学习目标:

熟悉相关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操作要领:

习作前,指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观察,广泛阅读,搜集整理相关素材,使学生通过看、听、想、记,掌握表达的材料,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

我学会了…

习作内容: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

选一样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学会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完整,表达出从不会到会的喜悦之情。

2、在写作的过程中,能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把印象深刻的地方或有趣的经历写得完整些、具体些。

操作办法:

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学习一项小本领,并记下学习的过程。

学生学习到很多本领,但不一定认真的体验过学习的过程,认真细致得观察、思考学习的过程。

注意:

1、此环节侧重于解决学生表达内容空洞的问题,让学生在表达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2、观察,要在明确表达任务的前提下,教师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或者根据教材中表达训练的要求安排观察活动,使学生通过看、听、想、记掌握表达的材料,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3、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时有两种方式:

课内观察和课外观察。

课内观察多用于中低年级,教师可根据训练的要求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为表达储存信息,积累素材;课外观察要求教师根据训练主题,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要求,由学生自主安排观察活动,获取相关信息,积累素材。

随着年级的升高,观察要求也可由学生自主研究确定。

在此环节中,教师只起引导、定向的作用,具体的观察活动则是学生自主参与、实践。

观察活动组织好了,才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内容“写自己想说的话”,“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爱感动的内容”,表达出“个人的独特感受”。

4、重视“广泛阅读”。

“广泛阅读”。

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如写“我学会了……”课前可以读一些类似的文章;二是积累习作的素材,如热爱祖国的演讲稿,就需要搜集一些素材。

2.尝试

(2)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学习目标:

激活生活积累,学习写作方法。

操作要领:

指导学生将所收集的素材在小组内或全班交流,并适时进行点拨、指导,丰富习作的内容,拓展写作的思路,明确写作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例:

我学会了…

(一)交流观察素材,拓展写作思路

1、指名交流

你学会了什么?

拓展写作素材。

2、同桌交流

你学会了?

是怎么学会的?

通过引导追问,指导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写清楚。

随机让生点评。

是否把他学习本领的过程说清楚了。

(二)明确习作要求,渗透写法指导

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

选一样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明确写什么

指名读要求,明确本次习作是写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中的趣事或体会

2、明确怎么写

(1)本次习作要求我们重点写什么呢?

重点要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板书:

过程具体

(2)怎样才能把你学习的过程写具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引导学生会用有关的动词……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

(3)片段引路,渗透写法

课件出示片段

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不会砸蒜的描写?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已经学会了砸蒜?

看看他是怎样把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的?

通过交流明确除了要把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具体外,还要交代清楚你学习这项本领的时间、地点、相关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才能把学习本领的过程写完整。

(4)本次习作还想提醒大家什么呢?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板书:

感受真实

4、指名读归纳出的习作要求

课件出示

(1)要写清楚学的是什么本领。

(2)写一写自己学习本领过程中的趣事或体会,把自己由不会

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3)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注意:

1、这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所搜集的素材、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表达出来,也就是要着重解决“怎样写(说)”。

2、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由表达,交流评价,可使学生互相借鉴,丰富自己的语言,学会更好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3、在习作训练时可让学生通过温习阅读训练中的收获,回忆阅读教学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并运用所掌握的表达方法将搜集的素材进行有效整合,明确表达方法,拓展写作思路。

必要时可以用范文、例文引路。

在方法指导上要强调“领悟”,不要单纯的讲授术语,解释方法,要让学生在与伙伴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有所领悟;要淡化表达技巧训练,重视良好表达习惯的养成。

4、要注意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要特别重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3)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学习目标:

自由表达,初步修改习作。

操作要领:

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指导学生自行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主动修改的良好习惯。

3.评改

(4)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学习目标:

依据习作要求,取长补短。

操作要领:

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再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修改做准备。

例:

我学会了…

1、回扣要求,明确任务

(1)要写清楚学的是什么本领。

(2)写一写自己学习本领过程中的趣事或体会,要把自己由不会

到会的过程写具体。

(3)注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指名读。

2、作文门诊

实物投影出示文章

(1)轻声读,想一想,这篇文章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哪写地方写得不够清楚,提出你好的修改建议。

(2)读文章,交流

(3)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修改成果。

引导说怎么修改。

3、多元评改

(1)自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展示自己作文修改的过程。

……

(2)同桌互改

学生互改,然后交流你同桌的文章有哪些精彩之处?

你帮他修改了哪些地方?

为什么这么修改?

注意:

习作的修改,要引导学生明确修改要求,指导修改方法。

首先要让他们明确表达的内容要具体充实,语言要通顺明白、平实朴素,无病句、破句。

在此基础上,再求写得生动,即先求“通”再求其“好”;其次是引导学生回扣训练内容的具体要求,进一步修改,提升作品水平。

首先,表达的思想要健康,要能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表达“要体现对生活、事物正确的认识”,“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因此,修改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是否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如果没有,就要尽可能补充、凸现这方面的内容。

其次,材料取舍要合理。

作品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和选择的材料必须统一。

选择的材料必须能表现主要观点,如果文章中只有观点而没有材料,或有了材料,但不能恰当地反映观点,则要进行修改。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恰当选材,适当取舍。

再次,要恰当地调整结构。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的组织形式,层次、段落、开头、结尾都属于结构问题。

如果段落层次不分明,过渡照应不周到,开头结尾不理想,详略不恰当等,则要认真修改。

最后还要反复推敲文字。

语言是思想内容的表现形式,文章要写得好、改得好,必须使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内容,这就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反复、细致地推敲,大胆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那些有新鲜感的词句。

对不准确的、多余的字、词、句、段可采用删、改、调、换、添等方法来处理。

在修改方式上要注意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朗读习作,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缺点。

修改时,先有感情地朗读作品,在朗读中及时做好修改记号,待后修改;然后默读,边读边思边改。

继而再朗读给其他同学听,请其他同学提修改意见、进行合作评价,做进一步的修改。

(5)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学习目标:

学习佳作优点,提高习作水平。

操作要领:

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例:

我学会了…

一、佳作亮相

1、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

2、交流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是哪儿?

你对这篇作文有没有你的建议?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圈画好词佳句。

然后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点评。

二、片段欣赏

让学生读一下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生动、最精彩的地方用波浪线划下来,让大家一起分享精彩片段。

教师随机点评。

注意:

此环节的目的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品评优秀作品,进行有效交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提升作品的层次。

欣赏优秀作品是重点从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体会其优美、精妙之处,然后对照优秀作品表达的特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表达。

四、习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课标精神,不任意拔高要求。

《语文课程课标》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并不高。

低年段叫写话,高年段叫习作。

习作就是练习写作,而不是作文。

优秀作文选中的那些立意好、构思巧、语言精、选材妙的作品绝不能成为我们对学生习作的要求。

妈妈回来了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

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

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诸暨市城东小学三年级 郦思哲

1.短,107字。

2.真实,“自然率真,素面朝天,充满童趣,非常清馨。

--(评委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一种感动在心中涌动。

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学生写的日记,其中不乏这样的短文,见到到这样的日记,我的心里也常常有一种感动,为他们的童心未泯。

所以,在写日记时,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心事。

3.在全国首届冰心作文大赛(小学组)5晚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大奖。

小作者一步加修饰的文字真切的表达了“妈妈回来了”这一生活片段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悦,以及曾经有过的感伤和思念。

要正确理解落实各年段的习作目标,切实把习作的目标降到应有的程度。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重视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

中年级要特别重视“段”的训练。

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

高年级要进行初步的谋篇训练。

(二)重视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

这样,使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让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三)加强日常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要写出优秀的习作,首先要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因此,要注意指导学生加强三方面的积累,丰富习作素材。

积累语言:

⑴从课文中汲取。

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词句出现,要鼓励学生深入理解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断,甚至熟读成诵,把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逐步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

⑵从课外阅读和传媒中获取。

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的报刊杂志,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增加语汇。

通过大量阅读、收听、观看来获取语言,积累语言。

⑶坚持写读书笔记或制作积累卡。

光读还不够,还要学会动笔读书,做好笔记。

把摘录的内容分为人物、景物、动植物等几大类,还可以把每一类再分为若干小类。

鼓励学生经常拿出文摘卡诵读品味,受其语言熏陶。

并让学生相互交流文摘卡,进行资源共享。

积累生活: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说、玩、做、游、演、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寻找课内外的生活乐趣,积累写作素材,有话可说,有文可作。

⑴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引导学生到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征、变化,拥有一双慧眼,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受,以便写出自己身临其境的真情实感。

⑵丰富学生的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要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生活。

学生的生活丰富了,习作时就能信手拈来,再不会无内容可写。

积累情感:

有了语言积累、生活积累,还要有丰富的情感积累。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教育学生分辨美丑善恶,让真情实感自然流露。

一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引导学生领悟和品味思想感情。

二是热爱生活,真心投入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都会有美好的回忆,痛苦的经历,执著的追求。

只有备好了情感的酸甜苦辣,作文才会写得有滋有味,情真意浓。

(四)强化读写结合,灵活指导习作方法。

习作的方法,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中的一个个例子,举一反三,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习得作文的方法。

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