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7573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部分省重点中学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质量监测联考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如果在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过早投入到网络阅读之中,就更难养成专心致志的注意力、思维的深刻性等相关能力品质。

因此,在童年尽可能让孩子们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再让他们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方法,将网络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使用,及时查询知识,了解新闻信息,等等,并形成控制上网时间等良好习惯,这是一种既顺应发展,又确保根基的良好阅读方法.

(摘编自朱永新《为什么纸质阅读很重要?

》)

材料二:

就阅读的渠道重构和介质转换而言,虽然传统的纸质阅读今天仍然保有权威性、逻辑严整、内容精粹等优点,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

成本高、单向传播、知识更新慢、知识表达以文字为主、难以进行沉浸式交互等。

而线上阅读则具有随时随地、包罗万象的可得性,与时俱进、即刻更新的现时态,视角丰富、观点多样,知识获取的无成本或低成本,大数据及算法支撑的内容定制化,图文并茂、视频展示、VR/AR/MR的沉浸式传播方式等。

其价值、魅力和传播效应已超过传统线下阅读,成为一种全新的升维阅读。

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特别注重知识深度的开掘。

但问题在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各种要素彼此关联的有机生态系统,知识的过度细分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

今天的量子计算机、认知机器人、全息影像、生物机械、智慧城市、人体动力学、合成神经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哪一个可以靠单一学科就能建构起来?

更遑论社会--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分布式结构的社会,横向圈层、个体之间的连接沟通对于今天的社会协同尤为重要。

因此,知识谱系中的横向价值成为今天知识传播的重中之重。

从媒介特性而言,传统纸质阅读比较有利于规范性的、注重深度的知识价值的传播和消费,而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息、多通道媒介平台更能胜任构造多维、非线性、交互、沉浸式的阅读学习体验,有助于非规则的、领域宽广的知识价值的传播与交流.这是知识传播领域的大势所趋。

一直以来,阅读者是知识的接受者和知识传播的终端。

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通过网络连接为每一个人赋能,使阅读者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巨大改变。

互联网构造起来的“微粒社会”最大的资源宝库来自每个人身上的“微资源"

“微价值”“微创新”“微力量”,等等.而知识生产领域功能和价值的发挥就是在于将这些“微资源”微价值”等连接起来,加以激活与整合。

各种平台构建的知识众筹等都是明证.而这些无所不至、无奇不有、千门万类的知识生产都不是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可以形成和创造的.因此,今天的智能化数字阅读平台,不仅是人们学习的平台,也可以成为表现每个人智慧和能力的舞台。

大众知识生产或许形式比较粗糙、内容略显肤浅,但具有情感共振、心意相通的横向连接魅力,为我们这个时代贡献充满活力的文化资源和知识样式.

(摘编自喻国明《技术变革正在重新定义“阅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时代中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交杂会使阅读者的思维变得碎片化,也会使阅读者无法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难以过滤无用信息。

B。

对于中小学生,不反对他们进行网络阅读,但反对他们过早地、过多地投入网络阅读,以免对各种“微资源"

的激活与整合产生影响。

C。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改变了阅读者在知识生产领域中的地位和角色,阅读者已经不再接受知识,也不再是知识传播的终端.

D.大众知识生产将来自每个人的“微资源"

“微价值"

“微创新”“微力量”聚合起来,为时代贡献充满活力的文化资源和知识样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阅读或者移动终端阅读、电子书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但效果比不上纸质阅读。

对孩子而言,要尽可能地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与能力,网络只能作为一个有效的辅助阅读工具。

C.当前,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各种要素彼此关联的有机系统,因而我们不需要对知识进行细分.

D。

当前知识传播的重中之重是知识谱系中的横向价值,在这方面,网络阅读比纸质阅读更有优势。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阅读”的技术变革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及算法B.VR/AR/MR的沉浸式传播

合成神经生物学D.互联网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智能化数字阅读”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博士买驴李国文

“邺下谚云:

‘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

这段话,源自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古代的博士,系对文化人的敬称。

博士,学问广博之士;

另有茶倌、堂倌的别称,如茶博士者。

古之所谓博士,与现代学位级别的博士,根本不是一回事。

文化人,读书多,有学问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有学问的人,未必“世事洞明皆学问”,也有因其学问太多而疏于应对世事的书呆子,“邺下谚云”所说的,正是这样一位博士。

这位博士先生,赶到牲口市上买一头毛驴,银货两讫,也就拉倒,牵走就是了,他偏不,要立一字契,无非免得悔约而已。

这位博士,为显示其学问深厚,洋洋洒洒,写上三大篇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以后,硬是没有接触到这篇契约的主人公,也就是正在牲口市里嚼着刍豆的毛驴.

颜之推,字介,祖籍琅琊临沂,南渡后,迁湖北江陵,他本人曾为南梁湘东王萧绎部属,官至散骑侍郎。

后因战乱,遂居北国,先仕周,后仕隋,史称其“博览群书,无不该洽”“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

《颜氏家训》这部典籍,因其内容丰富,超出一般家庭的伦理范围,涉及社会、风俗、礼仪、道德、文化、教育、知识与修养等方面,对于了解南北朝的人文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且篇幅短小,平白如话,遂成为古今学子的必读书.

南北朝对峙的一个半世纪,既有杀得天昏地暗的拉锯战争,也有相安无事的短暂和平。

在此期间,南北两地都同样地风花雪月,歌舞升平,吟诗唱和,欢宴不断,既忘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灾难,也忘记铁蹄所至、血肉横飞的痛苦,而好了疮疤忘了疼的江南诸朝,斯风犹盛.君主带头,豪族助兴,文人凑趣,马屁轰鸣。

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还大力提倡写淫艳的“宫体诗"

,缠绵悱恻,无病呻吟;

颜之推对这种颓废浮艳的文风,深恶痛绝,《颜氏家训》就是他一生愤怒的厚积薄发。

他的老上司萧绎,最后失败时,竟奇怪地总结经验,归咎自己读书太多,才丢了江山。

一气之下,把历年收集的数十万卷书籍简册,付之一炬。

这些人,只要战火不烧到屋檐下,利刃不架在脖子上,都是玩文学的好手.

上述“博士买驴”式的浮浪空洞文字,是南北朝轻浮艳丽、好逸恶劳的社会习气产物。

社会风气反映其上层建筑,世风正常,邪不压正,社会风气不良,小人得志,好人就要倒霉。

颜之推引用了南梁的一个例子: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

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

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日:

‘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

’其风俗至此。

当时的整个社会,从统治阶层,到豪门贵族,竞相侈靡,淫奢豪华,从文人士子,到小康人家,贪图安逸,物欲嚣张。

在这种风气下,指望文学能写出有质量、有分量、有力量的东西,是不大可能的。

那位当过大使的庾信,后来由于战乱阻隔,逗留北方,不得回归,在怀念故国和感伤身世的悲情中,才形成苍劲悲凉的独特诗风。

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

,指的是他晚年离散时期的作品.当他尚未奉命出使北朝,与另一位“青春偶像派”诗人徐陵,擅写绮丽诗文,领南朝诗坛之风骚,风起云涌,群起仿效,号日“徐庾体”,在文学史上也是有记载的。

革命奋斗年代,文学如同战鼓,震撼人心;

物质消费年代,文学提倡消费,钞票第一。

一纸买驴契约,值得写上三大张纸,来炫示自己吗?

这使人不由得琢磨,太美满丰足,太安逸享受,太快活自在,太优哉游哉,对作家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曹雪芹为什么在喝“莲叶羹”时不写《红楼梦》,偏要饿到只有稀粥咸菜可吃时才写?

饿,不一定就产生文学,但饿与饱,前者更可能靠近文学一点。

因为,吃得太饱,血液都跑到胃肠中去帮着消化,脑子便会缺血,便会犯困,便会下笔无神,不知所云。

饱,尤其太饱,大概是会产生出一种文学上的催眠素,有可能使得作家浑浑噩噩,行尸走肉。

这大概就是“诗穷而后工”的道理。

南北朝文学,比之他朝,相对来讲,较少巨匠力作的主要原因,与那个时代养尊处优的日子,太甜美、太甘醇、太轻松、太舒服了以后,作家文人的惰性也随之产生有关。

文人太快活了,写东西就玩形式,就耍技巧,就讲性灵,就要搞—些翻新的花样。

自然,精致的把戏,散淡的笔墨,隽永的余韵,这也是需要的,甚至是不可少的。

若全是清一色的黄钟大吕,也是会令读者头疼的。

文学,既不能全都沉甸甸的,也不能全是轻飘飘的。

文学,还是要给读者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即使玩文学,也应该玩出一点真名堂来。

有趣的是,写了三大张纸,硬是不见驴,读者难免就要骂街了。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章介绍颜之推与《颜氏家训》,既交代“博士买驴”故事的出处,也树立了一个不同于颓废浮艳文风的正面叙写的对象。

文章写萧绎失败后将书籍简册付之一炬,用辛辣的笔触讽刺了这些迂腐文人倡导的颓废浮艳的文风,表明文学误国的观点。

“《颜氏家训》就是他一生愤怒的厚积薄发”与司马迁的“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表意相近,能发人深思。

文章批判了南北朝文学的文风,指出与其他朝代相比,南北朝文学缺少巨匠力作的原因是时代风气奢靡,文人养尊处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故事开头,在一本正经的叙说中,风趣地揭示了浮浪空洞文风的荒谬,渲染气氛,设置了悬念。

文章列举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事例,用“饿"

“饱”与文学的关系论述了“诗穷而后工”的观点。

C.“文学,既不能全都沉甸甸的,也不能全是轻飘飘的"

等话语客观、准确,使文章具有辩证色彩。

D.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大量使用“风花雪月"

“歌舞升平”等四字短语,且文白夹杂,富有感染力。

8.本文叙写庾信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9.文章为什么以“博士买驴”为题?

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

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

性好人伦,勤于长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

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亮留镇荆州。

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先主曰:

“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

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

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

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

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

“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统曰:

“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

“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

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于是统逡巡引退。

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

先主谓曰:

“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统对曰:

“君臣俱失。

”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

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B.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C.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弱冠,古时汉族男子到20岁时行冠礼,后来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借指高官,在本文中指庞统在南州做官。

C.功曹,亦称功曹史,官名,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D.侯,文中指我国古代的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庞统受人赞赏。

司马徽和庞统交谈,对庞统的才能感到非常惊异;

刘备会见庞统并和他长谈,庞统受到刘备的器重,与诸葛亮共事。

庞统足智多谋。

刘备和益州牧刘璋在涪地会面时,庞统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采取了中计,并攻下了许多地方。

庞统耿直敢言。

刘备在涪地大会将士,庞统直接指出刘备的言语错误,虽惹怒刘备,但仍然坚持原则,直言自己没错,不向刘备道歉.

D.庞统忠孝两全。

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尽心尽力履行赡养职责;

跟随刘备进军围攻雒县,被飞箭射中,英年早逝,刘备悲痛惋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统进策曰:

“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4分)

(2)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4分)

14。

庞统才华得以实现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请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朝退书怀韩偓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诗人写自己已经脱了朝服,披鹤帔戴星冠,与诗题中“朝退”相呼应。

书堂位于寝楼的西侧,环境清幽;

窗外翠竹茂密挺拔,月光洒在上面。

C.山禽豢养已久,与主人熟稔,一呼一鸣,相互应和,诗人闲适、自在.

D.诗人无意在粉壁上题写自己的诗作,只是在屏风上抄录古代圣贤文章。

16.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韩偓的诗歌是“晚唐之正音"

(正音,纯正的音乐,这里指积极高尚的情怀),请结合诗歌尾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

两句写在江山美景中涌现出无数英雄。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写秦的纷奢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公园里也有很多暴走的人,不过像我们一样慢慢走着的人更多.我们一是的,那些不知名的陌生的慢走者,其实也是我们,慢慢地走着,常常你落到我后面,我落到你后面,好像在比较着谁更慢似的。

这感觉,真好。

树叶红的红,黄的黄,有的处于黄绿之间,映着蓝天,缤纷耀眼。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太阳给树叶们镀了一层金,那颜色更是好看得不真实.“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就是如此吧?

不,可以把“山山”改一下,叫“叶叶唯落晖”。

有时候我会觉得恍惚,似乎这些树叶是一夜之间被染成这样的。

(2)可是,怎么可能呢?

每一片叶子,都是一天又一天,由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慢慢儿地,才能变成这样的啊.

它们这么慢,我们欣赏的时候,怎么好意思快呢?

在徐州吃饭,也是要慢慢地,因为着实好吃。

好吃的东西,可不就是要慢慢地吃?

烙馍卷馓子,羊方藏鱼,蛙鱼,杂拌,把子肉,羊角蜜,蜜三刀,笋干,辣汤,面疙瘩小面鱼汤……无论是软软的,脆脆的,还是筋道的,酥嫩的,都是香的。

香和香不同,各有各的香。

想要细细领略,只能在舌尖上,一口一口地,慢慢儿去品。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我终于考上大学啦!

我终于考上大学啦——!

”他兴奋地大叫着。

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一指路。

C.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

——还有你,我的儿!

19.文中标有

(1)

(2)的两个问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在徐州吃饭时因为着实好吃总是慢慢地吃."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1。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从种子到种业,我国迈出向现代种业发展转型升级。

②目前,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正在全国全面实施。

③农业种质资源是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④是种业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

⑤如今,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五年站稳1。

3万亿斤的台阶。

⑥远缘杂交、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⑦推动农作物品种完成7~9次更新换代的完成,⑧增产幅度均超过10%。

⑨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大约96%以上。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020年8月18日,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仪式举行,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一条新通道投入使用。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标杆工程,横琴口岸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型通关查验模式,使粵澳通关从“两地两检”变成“一地两检"

,从“中间摆渡”“两上两下”变成最快5秒通关,粵澳日通行能力从75万人次提升到90万人次,大大提升通关效率,改善通关体验。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市宣布将把裸眼视力考核结果纳入中考总成绩,从2022年开始,该市中考将裸眼视力分为三档,大于等于4。

9为正常视力,得5分;

4.6到4。

8之间为中度近视,得4分;

小于等于4.5为重度近视,得3分。

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两分。

对于先天性近视或因意外事故导致裸眼视力受损的学生,提供相关证明,学校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可直接得5分。

对于该市中考改革,网友们褒贬不一.支持的一方认为,将裸眼视力纳入考试成绩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让学生们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而反对的一方认为,这一举措“涉嫌基因与经济双重歧视”“虽然视力考核最多只差两分,但是现在中高考一分也能拉开几百人"

,可能带给学生新的负担。

为此,行健中学将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是“视力考核应纳入中考”,反方是“视力考核不应纳入中考”。

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

结合材料,联系生活,自选立场,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