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14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研究Word下载.docx

对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进行研究,旨在识别影响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明确如何使学生在社会、组织和家庭等条件下激发自身的创业意愿,从而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开发自身的创业及创新能力,大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是我国科研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提高大学生创业倾向不仅具有创业的普遍意义,对于提高我国远远落后的知识转化率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大学生创业不论成功与否都将为社会培养储备一批具有高文化层次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这一点对提升全民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单纯的经济意义。

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我国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意义探讨,主要涉及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两部分,偏向于创业实践的指导。

而对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分析及培养在大部分情况下只是一笔带过。

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涉及面虽广,但关注的问题主要还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和实施情况、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及国外大学创业教育的介绍和借鉴等,对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尚有不足。

探究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原因以及如何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关键部分,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能更新地方高校教育思想观念和创新教育理论,可以为今后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学校决策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也是对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有益补充,为深化和改进高校创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创业与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基本情况概述

2.1创业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创业现象的复杂多变决定了创业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定义,创业的界定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国外学者加纳Gartner(1988)将创业描述成新组织创造的过程。

Stevenson(1989)认为创业是独立个人或在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并提出了创业包含机会知觉、利用机会的意愿、获得成功的信心和可能性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Bygrave(1991)认为创业过程包括所有与机会知觉以及创造一个新的组织用以追求新的价值的所有功能、活动和行动。

Hisrich(1990)提出创业是通过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承担相应的财力、心理和社会风险并接受金钱、个人满足和回报来创造具有不同价值的东西。

哈佛大学第一位创业管理学教授霍华德·

史蒂芬(HowardH.Stephen)认为创业是在不考虑当前控制的资源的情况下去追求机会[2]。

我国学者郁义鸿(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价值的过程。

创业必须要奉献时间、付出努力、承担相应的财务、精神和社会风险,并获得金钱的回报、个人的满足和独立自主。

宋克勤(2001)认为创业是创业者发现和识别商机,通过组织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创造价值的过程[3]。

张健,姜彦福等(2003)认为,创业包括开创新业务、创建新组织、组合新资源、发掘和创造新价值等一系列活动[4]。

潘玉香,李学东(2006)将创业描述为人们竭力寻求机会并考虑风险,创建和发展一个企业的艰辛活动过程[5]。

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许多学者指出创业可以在现有的组织内部进行。

狭义的创业概念是指“从零开始创建企业”,广义的创业概念包括从一个有问题的企业开始创建出一个重焕生机的企业[6]。

根据PhillipH.Phna(2002)的看法,创业态度可以分为内生态度和外生态度,包括对独立、挑战、成就、权利、财富和社会认可等的态度;

在其有关新加坡学生的创业倾向的文献中指出,学生的创业倾向是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

鉴于ChristianLuthje和NikolausFranke(2003)有关MIT工科学生创业倾向的调查文章中将毕业后在可预见的将来创业的可能性作为衡量学生创业倾向的问题,因此,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本文从狭义的层面来研究和理解创业现象,并对青海大学在校本科生的创业的态度和创业倾向问题沿用以上两位学者对于创业倾向的概念界定,并用创业可能来衡量学生的创业倾向。

本文中对创业的理解是发现机会、获取资源创造某种有价值的新事物的过程,也是高校在校大学生(个人或团队)为了获得利润并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

创业态度作为影响创业倾向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们对创业的看法和喜好程度。

2.2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的基本情况概述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公布的《GEM(GlobalEntrepreneurshipMonitor)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中,对全球37个国家的创业活跃程度进行评估,中国排名第9位。

创业活动指数为12.3%,即100个人中有12.3人有创业,然而发达国家高素质人才创业的比例一般为20%-30%。

在我国大学毕业生直接创业的人数和比例均非常低,2008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只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与2007届大学毕业生1.2%的自主创业比例接近。

据调查,广州市大学生创业率不足2%,而成功的仅为1%。

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20%的比例相差较远[2]。

3国内外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3.1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对创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主要从创业意识、创业态度、创业行为、创业管理及本土创业活动的微观方面来进行研究,对创业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的成果。

对于创业意识、创业态度的研究,郭必裕(2002)认为创业意识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集中表现在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7]。

张玉奇(2007)认为创业意识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包含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意识和自身意识四个方面的要素[8]。

对于创业倾向的研究,范巍、王重鸣(2004)对创业倾向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外向性以及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个体的创业倾向,同时创业倾向还受到学历、专业背景、年龄、家庭结构和个人经历等背景因素和创业成就感、创业经济回报创业特性优点和创业等环境因素影响,从而决定个体的创业行为[9]。

对于创业行为的解释,杨俊、张玉利(2004)认为创业是基于创业者资源禀赋(企业家精神、对环境的认知能力、战略能力和思维能力)演变的机会驱动行为过程。

杨俊(2005)提出创业行为的关键任务之一是感知并评价创业机会,感知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也是创业过程的开端,其目的是要识别能为市场创造或增加新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关于创业管理研究,刘忠明等(2003)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企业创立的过程,探讨企业家的创业动力和增长愿望受到了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企业家认知过程的本质及其对创业的影响。

张玉利等(2003)从理性角度考察企业家的创业活动,建立了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家创业行为理性模型。

林篙等(2004)对创业过程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介绍了简单线性模型、复杂线性模型和动态调整模型,并对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和评述,指出了创业过程的实证研究中所遇到的“复杂性”问题。

彭华涛等(2004)则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探讨了创业管理社会网络构建的资源依赖理论、情感依赖理论以及利益依赖理论。

3.2国外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学者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过程、创业行为及创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研究,Zahra和Covin(1995)认为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10]。

关于创业态度的研究,Diederiks(1992)、Bowles(1989)、Lachman(1988)解释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

HodgkingsonandJohnson(1994)认为某方面重要的强烈信念常常影响着人们的创业决定。

关于创业倾向的研究,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许多学者就对创业倾向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ovin&

Slevin认为承受风险的能力是产生创业行为必需的特质。

Brockhaws(1980)开始了对个人一般特质和成就动机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Markmanbaron&

Balkin认为经历过风险的投资者比未经历过风险的投资者更具有对风险的容忍力,而对风险的容忍力是影响个体进行创业的重要心理特质。

从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过程出发来窥探创业过程的研究。

Singh等(l999)从区别创业主意与创业机会出发,分析了创业机会的感知与评价过程。

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提出了以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为主线的创业过程研究主张。

Shane(2001)指出发现创业机会是信息在经济系统中不均衡分布的结果,创业者感知机会实质上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

Ardichvili等(2003)从创业机会识别与利用的影响因素角度考察了创业机会的开发、利用过程。

对创业行为的解释,Morris(1998)认为创业者异质性实质上就是创业者资源禀赋(企业家精神、对环境的认知能力、战略能力和思维能力差异的外化)。

Davidson,Greve,Anderson(2OO3)指出创业者资源禀赋差异及其动态演变过程显现了创业者异质性与创业行为差异性的内在关系,其核心是对以下问题的解释,一是创业者资源禀赋在创业机会感知与评价过程中的作用;

二是创业者资源禀赋如何转化为可控资源以确保迅速创立新企业;

三是创业者资源禀赋在新企业生存与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及演变规律。

关于创业过程的研究,Gartner认为创业过程实际上就是新组织的创建过程。

Holt(1992)认为创业过程会经历创业前阶段、创业阶段、早期成长阶段和晚期成长阶段。

William(1997)对Gartner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从创业企业成败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包括人、机会、环境、报酬等因素在内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

Galbraith提出了创业企业的线性成长过程,包括原理验证阶段、雏形阶段、模型销售阶段、启动阶段和自然增长阶段等五个阶段。

在此基础上,Churchill和Lewis提出了创业企业的复杂线性成长过程,包括存在、生存、成功、接管和资源成熟五个阶段。

随后Timmons提出了动态调整的创业过程,Christian提出了基于创业者和新企业互动的创业过程。

对于创业管理的研究,WayneStewart(1999)提出创业和管理领域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重叠的,前者更倾向于机会导向,而后者则更侧重于谋略和“保守”出机。

Christian(2000)提出创业管理模型,强调创业者与新事业的互动,认为如何创立新事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创业流程管理以及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网络等均为创业管理的核心问题。

Davidson(2000)认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出不同管理特性,在企业发展的前期体现为发现机会和利用机会的过程即创业管理,而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体现为传统管理[3]。

4青海大学在校本科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因素分析

4.1青海大学在校本科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及背景影响因素分析概述

本文主要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发放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具体包含有描述统计分析、频率分析、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均值比较分析等。

对于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创业的态度、创业的倾向、创业成功的要素、创业环境等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了解被调查者(即样本)的分布情况。

通过频率分析来确定各指标在样本中的比重,个人特质与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相关分析,研究个人背景中每个指标对创业态度、创业倾向的影响程度及相关性。

问卷基于个体展开并以单个人为样本单位。

问卷的内容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即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专业、创业经历、成长环境等)、衡量创业态度的指标体系、衡量创业倾向指标体系、创业成功要素指标体系、创业环境指标体系。

问卷总体设计是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基于一组针对某种事物的态度或看法的陈述组成,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一个问题给出客观的评判,进而通过大样本数据收集和统计得出研究结果,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简单分析,统计出被调查者的分布情况(如表1)。

问卷数据收集是实证研究获取所需数据的主要手段。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62份,回收问卷462份,其中有效问卷441份,一些问卷由于多数选项未填写或者出现大面积雷同,被视为无效问卷。

被调查对象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调查结果的说服力。

所以在调查中尽可能的选择各类学生,从性别、专业、年级、成长环境、创业经历等方面来控制调查对象,力争涉及多方面、多层次的对象。

被调查对象所涉及的专业主要分为有理工类、经管类及其他专业三大类;

地域涉及南北、东西、中部;

创业的经历涉及是否参加过创业活动,是否上过创业课程等问题。

表1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及统计情况

被调查者的背景资料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288

65.3

153

34.7

专业

理工类

223

50.6

经管类

178

40.4

其他

40

9.1

参加创业竞赛

参加过一次

47

10.7

参加过多次

12

2.8

未曾参加过

382

86.6

创业课程

上过课

106

24.0

没上过课

188

42.6

听过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

94

21.3

没听过创业讲座

53

12.0

参加创业活动

曾参与公司创业过程

13

2.9

拥有某家企业的部分产权

8

1.8

参与某家企业的经营

未参加过学生创业

407

92.3

成长环境

农村

318

72.1

小城镇

48

10.9

地市县级城市

54

12.2

省会城市或大城市

21

4.8

家庭出身

独生子女

58

13.2

非独生子女

383

86.8

经济区域

东部沿海地区

45

10.2

中部沿海地区

147

33.3

西部地区

249

56.5

南北区域

南方

118

26.8

北方

323

73.2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青海大学本部在校本科生,共计有效问卷为441份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

专业划分三大类理工类、经管类及其他类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被访者共226人,经管类专业被访者共175人,其他类专业被访者共40人。

年级分2007级(被调查者165人)、2008级(被调查者80人)、2009级(被调查者80人)、2010级(被调查者116人)学生。

4.2青海大学在校本科生创业态度和倾向的关系与要素分析

4.2.1青海大学在校本科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分析

青海大学在校本科生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关系从创业态度、创业倾向、创业态度和倾向的相关性这三个方面的相关题项进行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详见下表。

表2创业态度的描述统计量

N

均值

标准差

方差

统计量

标准误

检验创意想法

441

4.49

.081

1.695

2.873

通过创业挑战自我

4.66

1.707

2.913

带来成就感

4.82

.083

1.753

3.075

通过创业解决个人就业

4.51

.084

1.767

3.123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4.42

.082

1.725

2.976

通过创业积累资金财富

4.98

.079

1.649

2.720

创造岗位帮他人就业

4.50

1.704

2.905

通过创业提升地位威望

4.35

1.744

3.043

实现个人经济独立

4.96

1.759

3.094

通过创业获得社会认可

4.74

2.975

为社会做贡献

4.59

1.757

3.088

有效的N(列表状态)

这一部分指标的均值得分相差不大(大体介于4.35-4.98之间),说明该题项设计具备一定的内部一致性,进而说明对创业态度的测度构思具备相当的信度和效度;

该部分指标得分均较高,说明样本学生对待创业的态度和喜好程度偏向于积极的方向,尤其是“实现个人经济独立”和“积累资金财富”的愿望相当强烈,在渴望积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相当渴望带来成就感,获得社会认可,但值得注意的是“渴望提升地位威望”这一指标的得分相对而言较低(均值仅为4.35),说明样本对象对仕途的渴望淡于其他方面的成就需求。

另外,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样本学生希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打分高于希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这表明现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具体化,侧重于对社会做出具体帮助和贡献,而非一味强调颇为抽象的国家贡献。

表3创业倾向的描述统计量

个人有详细的创业规划

3.03

.078

1.643

2.699

了解创业的详细流程

3.28

.077

1.624

2.638

为创业做好了准备

3.17

.075

1.573

2.475

为了创业可以推迟毕业

2.96

.086

1.806

3.260

在校期间创业可能性大

3.65

1.720

2.960

对创办自己的企业有兴趣

4.52

1.715

2.941

选择创业类课程

3.66

.080

1.688

2.848

创业不仅靠老师较

5.12

1.801

3.245

大学教育为创业做好了准备

3.12

.076

1.594

2.541

把创业作为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

3.80

1.810

3.277

这一部分指标的均值得分相差较大(介于2.96-4.52之间),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青海大学的学生创业的态度很明确,但创业的倾向较弱,这是由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者的影响共同导致的。

“为了创业可以推迟从大学毕业”这一指标的得分仅为2.96,说明样本对象大都持保守态度,在确保大学毕业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创业。

样本对象对“创办自己的企业有兴趣”得分较高为4.52,但是在这部分人群中,主动去了解创业的详细流程或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创业规划的人并不多,这两个指标均值得分较低分别为3.28和3.03。

一方面,这可能与个体本身的创业动机有关,创业倾向强的人才会去了解创业流程和制定创业计划;

另一方面,由于相当一部分群体认为现在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制定创业规划和了解相关流程为时尚早。

样本对象对于“创业不仅靠老师教”这一题项的打分最高为5.12,说明大家都认可创业不仅要学习创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

表4创业态度与创业倾向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

1

.321**

.362**

显著性(双侧)

.000

.474**

.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