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183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解质溶液复习指导Word格式.docx

(2004理综全国卷)10.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A

A.0.01mol·

L-1醋酸溶液

B.0.02mol·

L-1醋酸与0.02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C.0.03mol·

L-1醋酸与0.01mol·

D.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2004理综全国卷)27.(15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

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

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放出气体,溶液变红。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②Y电极的材料是粗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说明:

杂质发生的电极反应不必写出)

(2005理综)11.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2006理综)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A.1:

2:

3B.3:

1C.6:

3:

1D.6:

2

(2006理综)11.在0.1mol·

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mol·

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07全国卷

)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C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0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B

A.0.64gB.1.28gC.2.56gD.5.12g

从以上高考试题上我们可以看出:

(1)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主要有: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与比较;

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电离平衡理论的应用;

溶液酸碱性(或pH的大小)的判断;

有关溶液pH的计算。

此类题突出对能力的考查,对盐类水解的考查应引起重视,因为盐类水解常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溶液的pH、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融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但也有一部分简答题。

(2)电化学部分主要考查:

①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

②判断电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

③判断电极产物及有关实验现象,如04年第27题、05年第11题、06年第9题、07年第8题。

电化学主要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而04年、05年、06年、07年连续四年对电解原理进行了重点考查。

根据高考的变化趋势,今年应把重点放在“原电池”,特别注意燃料电池和新型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析和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

(3)饱和溶液、溶解与结晶及胶体在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未出现。

但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看,这部分内容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重点放在对各种分散系概念的理解、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和胶体的性质。

胶体作为一种分散系,高考中主要考查几种不同分散系在本质上的差别,胶体的制备、性质。

由于胶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命题有向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与纳米科技、生产、生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电解质溶液知识要点归纳

1.电解质溶液化学部分知识可归纳为:

一实验、二判断、三守恒。

一实验是中和滴定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二判断是弱电解质的判断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弱电解质的判断可通过比较一定条件下①导电性强弱,②氢离子浓度大小,

起始反应速率,④稀释后pH的变化程度,⑤相同pH的两溶掖稀释至相同pH所加水的量,⑥盐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或pH的大小),⑦较强酸制较弱酸的难易(离子结合能力)等进行判断。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需考虑电离程度、水解程度、不同溶液同一离子、同浓度下不同溶液不同离子、促进、抑制等种种因素。

三大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复习时注意与生产及生活实际结合,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在电离平衡或水解平衡中的应用。

2.电化学部分知识可归纳为:

一比较、二书写、三解释、四判断。

一比较是比较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

二书写是会写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三解释是利用电化学知识解释电化学腐蚀、电化学防护和某些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

四判断是:

判断电池类型及电极名称、判断判断微粒(电子、离子)移动的方向、判断电极上的反应物和产物、判断电极附近和整个溶液的酸碱性。

四.电解质溶液复习策略

1.重视发挥教材插图的教学功能。

教材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

对教材的重要作用我们也有了新的认识,复习时应尽可能把问题回归到教材中的知识和方法、例题和习题,特别要注意发挥教材中插图的教学功能。

因为中学化学课本中有许多跟基础知识内容相关的插图,如化学平衡移动过程中某物质浓度变化示意图、原电池和电解池示意图等等。

它不仅具有化学知识教学的载体功能,而且通过学生的感受、抽象、联想,起到很好的认识、归纳、巩固作用。

如对盐类水解的复习通过展示第二册P64图3-10Na2CO3两步水解示意图,

再通过联系,归纳,构建知识网络如下:

是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改变了的相对大小,使溶液呈酸性。

①强酸强碱盐——只溶解,不水解,溶液呈中性

②强碱弱酸盐——多元弱酸根分步水解,溶液呈碱性

③强酸弱碱盐——阳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

④弱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由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决定

谁弱谁水解,不弱不水解,双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

单离子水解:

①水写分子式,中间用“

”,不能用“=”,

后无沉淀和气体(不能用↑、↓);

②多元弱酸根要分步写;

③阳离子水解一般一步写。

①为可逆反应;

②水解程度是微弱的

内因:

水解生成的弱电解质“越弱”,水解程度越大。

外因:

①温度:

升温有利水解;

②浓度:

越稀越水解;

③外加酸、碱抑制水解。

①判断离子浓度;

②判断离子共存;

③判断弱电解质的强弱;

④盐溶液的配制;

⑤物质的签别与除杂;

⑥制备胶体;

⑦明矾净水;

⑧试剂存放;

⑨泡沫灭火器原理、草木灰不宜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

另外,通过展示如下一组插图,我们对电离、电解、电镀、电泳、电化腐蚀等一组似是而非的概念就会有深刻的认识。

所以复习时要对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都要仔细观察,寻找蕴涵知识、拓展知识内容,理清知识清单,构建知识网络,并注意实际运用。

尤其是碰到一些较复杂问题时,如与教材插图对照,可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

2.注意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中学化学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各知识点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紧密联系的。

如用勒夏特列原理就可以很好地统领、收敛和发散“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四大平衡;

原电池、电解池等电化学问题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的具体应用,且与高中化学中许多主干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等。

所以复习时要注意相关知识间的有机联系,用联系的眼光对待分散的知识点

如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电化学作为一个中心点,重视电化学与氧化还原、金属活动性等知识的联系,进而辐射成一个知识面,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让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复习时可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入手,将原电池、电解池的构成要素、工作原理、电极反应的特点、电子转移过程与能量转化关系、过程中的电子守恒问题等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联系等方式,在知识、能力与题型之间寻找有关规律。

对涉及到燃料电池的题目,要抓住“负极反应是可燃性气体失去电子被氧化,正极反应一般都是氧气得电子被还原”这一特征进行解题。

在指导学生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联系离子方程式的缺项配平,指导学生与离子方程式的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类比确定所需的离子和得失电子数,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对题给信息的接受、筛选、分析及综合的良好的解题习惯,注意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离子;

放电顺序是学生记忆的难点,复习时先把学生关于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记忆唤醒,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优先规律和金属性强弱等相关知识进行回炉重整,将这几个知识点串联到一个主线——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上来,可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3.对经典高考题型进行“陈题新做”。

近几年高考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考题,考点清晰明确,以旧知识考新问题,以新信息考旧知识的题型很常见,因些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

例如分析2004理综全国卷第27题、2007上海卷第16题后,同样是对电解饱和食盐水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学生可以发现其命题的角度、审题的关键、答题的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这样就促使学生思考对同样的知识内容的考查,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一个层面,还要尽有可能的偿试其它的新的变化,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2007全国卷

的第7题和2007四川卷第11题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观点。

4.加强变式训练。

在习题教学中,我们反对“题海战术”,提倡精讲精练,就必须在习题的使用质量上下工夫,变式训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时由一道原始题目从题设条件的变换、数据衍变、内容拓展、设问的转化、习题类比化等角度进行演变,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使原有知识在具体的应用中得到加强并延伸,从而使知识从点到线并延伸到面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和总结,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达到加强“双基”、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所以,变式训练不仅是一种教学途径,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例.0.1mol·

L-1的盐酸溶液与0.1mol·

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C

A.c(NH4+)=c(Cl-)>

c(H+)=c(OH-)B.c(NH4+)>

c(Cl-)>

c(H+)

C.c(Cl-)>

c(H+)>

c(OH-)D.c(Cl-)>

变式1:

把“0.1mol·

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改成“pH=3的盐酸溶液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选B

变式2:

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改成

“往0.1mol·

L-1的盐酸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

L-1的氨水至至溶液呈中性”选A

变式3:

0.1mol·

L-1的盐酸溶液VamL与0.1mol·

L-1的氨水VbmL充分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关素正确的是C

A.Va>

VbB.Va=VbC.Va<

VbD.无法确定

变式4:

pH=3的盐酸溶液VamL与pH=11的氨水VbmL充分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关素正确的是A

5.向规范化要分数

复习过程是一项具体、细致、系统的工作,我们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主线、构建学科知识网络的同时,注意向规范要分数。

在复习中一要规范化学用语的书写,单位符号要用国际标准,名词术语要体现学科本质,有效数字要正确;

二是规范解题步骤,做到思路清晰,步骤齐全,减少失分的环节;

三要强化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要点准确,语言简练;

四要加强对学生审题的指导,引导学生善于抠题眼,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依次写出条件,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

五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以便对症下药,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化训练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附录:

2007年高考试题集萃(电解质溶液部分)

)7.0.1mol/LNaHCO3的溶液的pH最接近于C

A.5.6B.7.0C.8.4D.13.0

)10.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

(07北京)1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

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

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07北京)27.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经分析后可知是AlCl3溶液),两极产生气泡。

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

(07宁夏)26.(14分)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Zn-2e-=Zn2+;

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2H++2e-=H2。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g,试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4.48L

②通过导线的电量。

(已知NA=6.02×

1023/mol,电子电荷为1.60×

10-19C)3.85×

104C

(07山东)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溶液中pH最大的是C

A.Na2CO3溶液B.NH4HCO3溶液C.NaHCO3溶液D.NaHSO4溶液

(07山东)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再通入少量氯气,

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07山东)29.(15分)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

(2)若将

(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2Fe3++2e-=2Fe2+,

负极反应Cu-2e-=Cu2+。

(07四川)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C

A.浓烧减溶液中加入铝片:

Al+2OH-=AlO2-+H2↑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

2Cl-+2H2O

2OH-+H2↑+Cl2↑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

2Fe2++H2O2+2H+=2Fe3++2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2H++SO42-+Ba2++2OH-=BaSO4↓+2H2O

(07四川)11.在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掖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D

A.c(Na+)==c(CH3COO-)+c(CH3COOH)B.c(H+)==c(CH3COO-)+c(OH一)

C.c(Na+)>

c(CH3COO-)>

c(OH-)>

c(H+)D.c(CH3COO-)>

c(Na+)>

c(OH-)

(07四川)29.(15分)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

四川是利用天然气生产二甲醚的重要基地之一。

(3)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然料电池。

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CH3OCH3+16OH--12e-=2CO32-+11H2O。

(07天津)10.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常温下,向10mL0.01mol/L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D

A.V(NaOH)=0时,c(H+)=1×

10-2mol/L

B.V(NaOH)<

10mL时,不可能存在c(Na+)=2c(C2O42-)+c(HC2O4-)

C.V(NaOH)=10mL时,c(H+)=1×

10-7mol/L

D.V(NaOH)>

10mL时,c(Na+)>

c(C2O42-)>

c(HC2O4-)

(07天津)13.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

电池反应为LiCoO2+C6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07重庆)11.如题11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D.X为滤纸接触处变红

 

(07广东)9.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电池负极反应为C

A.H2+2OH-=2H2O+2e-B.O2+4H++4e-=2H2O

C.H2=2H++2e-D.O2+2H2O+4e-=4OH-

(07广东)15.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D

A.1.0mol/LNa2CO3溶液:

c(OH-)=c(HCO3-)+c(H+)+2c(H2CO3)

B.1.0mol/LNH4Cl溶液:

c(NH4+)=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

c(CH3COO-)>

c(H+)>

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

c(Na+)=c(NO3-)

(07广东)20.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

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放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D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2Cl--2e-=Cl2

D.1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

(07江苏)11.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铜电极上有H2产生

B.电解初期,主反应方程式为:

Cu+H2SO4

CuSO4+H2↑

C.电解一定时间后,石墨电极上有铜析出

D.整个电解过程中,H+的浓度不断增大

(07江苏)15.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mol·

L-1HCOOH溶液中:

c(HCOO-)+c(OH-)=c(H+)

B.1L0.lmol·

L-1CuSO4·

(NH4)2SO4·

6H2O的溶液中:

c(SO42-)>

c(NH4+))>

c(Cu2+)>

C.0.1mol·

L-1NaHCO3溶液中:

c(Na+)+c(H+)+c(H2CO3)=c(HCO3-)+c(CO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

c(HX)>

c(X-)>

(OH-)

(07上海)6.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B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07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