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76416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实践工作简报Word文件下载.docx

◇陕西科技大学赴玉树服务团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纪实………………………3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赴青海玉树―生命的崇高・未来的希望…………………4

◇19名大学生的玉树之行…………………………………………………………6

◇陕西科技大学实践团队赴玉树社会实践……………………………………7

◇陕西科技大走进玉树 关爱老人……………………………………………9

◇陕西科技大学实践团――三天,我们慢慢沉淀……………………………12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走进玉树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活动………………………14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在玉树的纪念与邂逅……………………………………16

触碰心灵

◇陕科大赴玉树服务团支教感想………………………………………………17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玉树之行有感……………………………………………20

学术论文

【新闻拾粹】

我校师生走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志愿活动

“连夜赶路,天大的困难我们也必须进入玉树。

”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我校赴玉树社会实践服务团一行21名师生历经两天的艰苦跋涉,于7月17日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玛尼石堆贡成五福养老院,展开了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传播了志愿者的服务理念,让爱的阳光洒满人间。

志愿服务团抵达玉树后,克服高原反应,搭帐篷、建营地,第一时间与玉树团州委取得联系,报告志愿服务活动安排,联系志愿服务单位。

为深入了解玉树灾区情况,志愿服务团还主动联系在玉树援建的中国铁建代表、其他地区来的志愿者代表进行交流并举行了联谊活动。

志愿服务团聆听台州市爱心大使七七姐姐讲述了玉树地震后活佛贡成为收留流离失所的老人们而建立贡成五福养老院的经过,他们无不被深深感动,一起祈祷玉树的明天会更好,玉树老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同时志愿服务团还进一步了解到敬老院目前面临的困难和将来的发展规划,了解到当前玉树灾区和玛尼石堆贡成养老院对于志愿服务的切实需求。

在玉树县玛尼石堆贡成五福敬老院里,志愿者们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物品、换洗被褥,帮助养老院的管理人员整理药房、分类药品;

他们还走进厨房主动承担了做饭的任务,由于地处高原气压低、氧气稀薄,做饭难度很大。

没有电他们用手摇鼓风机吹,没有水他们去很远的地方拉,没有菜他们去很远的集市买,志愿者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为老人们呈上可口的饭菜。

领队老师李志如说出了全体志愿者的心声:

“陕西科技大学的学生们都很牵挂玉树,现在,我们看到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都建设得很漂亮,我们也相信,重建后的社会主义新玉树一定会更加美丽。

在今后十多天的日子里,志愿者们还将继续为玉树贡成五福养老院的老人们服务,并且要在巴塘草原上为敬老院举行一周年庆典篝火晚会,之后还要去巴塘小学开展一系列的支教活动。

(载自陕西科技大学校园网)

陕西科技大学赴玉树服务团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在建党90周年之际,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号召,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暑期“走进玉树、关爱老人、构建和谐”志愿服务团于7月17日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玛尼石堆贡成五福养老院展开了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大学生志愿者近距离接触玉树灾区的老人不仅为整个社会传播了良好的风气,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传播了志愿者的服务理念,让爱的阳光洒满人间。

陕西科技大学的志愿者抵达玉树后,克服高原反应,搭帐篷、建营地,第一时间与玉树团州委取得联系,报告志愿服务活动安排,联系志愿服务单位。

为深入了解玉树灾区情况,志愿服务团还主动联系在玉树援建的中国铁建代表、其他地区来的志愿者代表进行交流并举行乐联谊活动。

在交流中,陕西科技大学志愿服务团进一步了解到了灾后敬老院的成立与发展过程、现在面临的困难和将来的发展规划,了解到了当前玉树灾区和玛尼石堆贡成养老院对于志愿服务的切实需求。

在17日晚间的座谈会上,陕西科技大学志愿服务团听台州市爱心大使七七姐姐(刘青)讲述了玉树的地震经过、老人们的流离失所,在玉树大地震后社会上关心孩子们的人很多而关心老人们的很少,但转世活佛贡成正是看到了这一面,所以下定决心创办了贡成五福养老院。

他东奔西跑走访玉树各个乡镇,探查民情,终于把敬老院办了起来。

听七七姐讲玉树的故事,讲敬老院的故事,讲活佛贡成的故事,志愿团的队员无不被感动,他们一起祈祷玉树的明天会更好,明天的玉树老人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在玉树县玛尼石堆贡成五福敬老院,陕西科技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老人的房间,为老人们打扫房间,整理物品,换洗被褥,在他们为老人做这些的同时很多老人对志愿者们双手合十,眼中流露出感谢与赞许的目光。

领队老师李志如更是拉着老人的手深情的说:

“我们代表陕西科技大学所有的大学生来看望您,陕西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都很牵挂玉树,现在,汶川地震灾区都建设得很漂亮,我们相信,重建后的社会主义新玉树一定会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陕西科技大学志愿者帮忙养老院的管理人员对药房进行了规制,将刚运进玉树的药品进行检查分类摆放在架子上,将过期药品分离出来,在收拾的过程中,志愿者在箱子中还发现了老鼠的踪影,情境的恶劣远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志愿活动期间,志愿者们还走进厨房为老人们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做饭,因为地处青藏高原气压很低,氧气稀薄,做饭难度很大,但是这些志愿者们还是克服了各种困难为老人们呈上可口的饭菜。

没有电他们用手摇鼓风机吹,没有水他们可以去很远的地方拉,没有菜他们去很远的集市买,为了给老人做出可口的饭菜,志愿者们不怕苦不怕累,目的就是一定要让老人们的心感受到温暖。

在今后的十多天的日子,陕西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还将继续为玉树贡成五福养老院的老人们服务,并且要在巴塘草原上为敬老院一周年庆典办篝火晚会,之后还要去巴塘小学做一系列的支教活动,相信这支队伍定会突破千难万险,顺利完成所有活动,祝福他们!

(载自新华社-新华网)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赴青海玉树――生命的崇高・未来的希望

玉树,一个因灾难而让世人认识了的地方,踏海拔高达四千多,建筑都在众山之间,当我们陕科大赴玉树社会实践服务团抵达那里的时候,那里青山依旧,蓝天白云,风景美丽。

试想一下,震前的它将会是多么的迷人?

是天灾掩盖了它,但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他的机会!

玉树,以藏民为主,他们有着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强大信仰,即精神支柱。

据当地人说,在玉树,仅仅震后的第三天,就没有了哭声,不是他们不怀念亲人,不是他们不懂得痛,而是那一种信仰,那一种令所有人折服并信奉的信仰,他们相信他们逝去的亲人将会是美好的生活在了另一个世界,因此,他们愿意为亲人祈祷,他们是崇尚并尊重生命的。

在贡成师傅用自己及募集来的钱筹办的贡成五福养老院,我再一次感到了对生命的那种尊重,那种敬意。

养老院中的老人全部都是贡成师傅从路上带回来的,有亲人都不在的,有患有疾病的,有亲人子女不赡养的,贡成师傅将他们都聚集起来,供老人们吃,穿,让老人们能够怡养天年,这不正是“尊老”的传统美德吗?

老人们在这里可以如在家中一般,无忧无虑的睡在帐篷中,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干净的衣服,有些老人精神头好,还可以大声,尽情的唱着藏歌,这不正是体现了生命的崇高吗?

在这里,我看到了,也感受到了生命的崇高,未来的希望,这才是我这次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想说,孩子们不要哭泣,你们是未来的希望,你们是明日的朝阳,我们会永远记着你们。

玉树,我们同你在一起,永远!

在这次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太多的苦难以名状,我们有太多的情难以抒发,更有太多的感悟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我们只想把这份真情深埋于心中,带着这一份真挚的感情静静离开。

期间有太多的危险,队友在搭帐篷时受伤,不断地有人感冒,发烧,甚至是高原反应,这层出不穷的隐患总是不断地出现,下一秒的我们会是怎样,谁都难以预料。

我们这一行志愿者与其他志愿队伍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共同的是都拥有志愿服务,奉献爱的心,而我们比他们多的是我们需要先保护好自己,先自己克服生理,心理上的不适,照顾好自己,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人,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再到后来,我们去往了巴塘草原上的小学和结古镇九年制寄宿学校,那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容易满足深深的打动了我,我忽然意识到:

他们就是未来的希望。

在他们冲上来问我抢礼物的时候,在他们努力冲上舞台表演的时候,当他们冲着镜头开心的笑的时候,我深深的爱上了他们,他们就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开联欢会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非常积极,踊跃的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在他们脸上只有开心,快乐,无忧无虑,看不出悲伤,他们是坚强的,勇敢的,我相信这样的他们定可以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载自中国网)

19名大学生的玉树之行

7月22日,玉树县结古镇新寨村敬老院里,一床床被子搭在铁丝上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

这一天是陕西科技大学志愿者来玉树的第8天。

叠被子、洗衣服、做饭……连日来,大学生们都在帮助玉树县结古镇新寨村敬老院里的藏族老人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事情虽然简单,但对这些90后大学生而言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克服高原反应、住宿条件简陋等情况下完成志愿服务。

玉树之行并不是一次夏令营。

临行前,师生们对到玉树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早已做好应对准备,可是,当他们到达青海后,许多同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呕吐、头疼、胸闷,让这些平时家里的“宝贝疙瘩”们泄了气,有人甚至还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大家成功地渡过了来玉树社会实践的第一道难关。

7月15日,在到达玉树的第一个晚上,刮起了风,风很大,帐篷就像激流中的小舟般东飘西荡,好长时间都扎不住。

一名男同学还在扎帐篷的过程中伤到了鼻子,血流不止。

做饭的同学也很不顺利,水源离住的地方非常远,用水很麻烦,而且,对平时不怎么做家务的这些大学生来说,做饭不是简单的事情。

“连自己的衣食住行都解决不好,还怎么帮助住在敬老院里的老人呢?

”这个想法一直在每个同学心头萦绕。

“你们当初报名要来玉树当志愿者时是怎么说的?

现在遇上困难就要退缩吗?

”带队老师李志如严肃地看着19名年轻人,希望学生们能振作起来。

虽然脸上还挂着泪水,但同学们很快忙碌起来,继续扎帐篷、做饭……

现在,同学们的脸上已看不到刚来玉树时的脆弱与无助,对照顾敬老院老人们的日常起居也驾轻就熟。

大一学生庄耀祖说:

“我们每天很忙碌,感觉很充实!

带队老师李志如说:

“短短几天大家学到的是团结、坚强、自立,这是学生们最大的收获。

(载自西海都市报)

陕西科技大学实践团队赴玉树社会实践

今天是五福养老院一周年的庆典,早在前一天晚上,志愿者们就将桌椅从巴塘草原上的小学校运了过来,等一切收拾妥当,静静等待嘉宾的到来,忙着将老人带到指定的地点,帮老人搬凳子,这时候,明媚的阳光洒在养老院的空地上,老人们手持转经筒,似乎是在诉说着一段凄美的往事,经筒转过了岁月,在老人脸上刻下安然慈祥的笑容。

慈善人士慢慢到齐,一周年庆典也马上开始了,他们在签到处写下名字的同时,也播下了自己对五福养老院深深的祝福和关切以及对玉树明天的美好期冀。

由于玉树地震大灾难刚刚过去一年,所以,不适合在这里进行大型的庆典活动,所以,上午忙完在敬老院的仪式,紧接着,我们踏上了奔赴巴塘草原的路途。

一路上,我们怀揣梦想,伴随高原特有的刺目阳光,在颠簸中走进了草原,走进了一望无垠的绿色天地。

这里的孩子们太热情了,整整齐齐的站在帐篷两侧,挥动着手中的洁白哈达,迎接我们的来临,什么是受宠若惊,我们今天感受的真真切切,藏族人民的热情,也在这里体会的淋漓尽致,盛情款待我们的酸奶、藏族特有的奶茶,浓浓的香醇中,流露出的全是我们满满的感动。

孩子们载歌载舞,那欢快的舞点声,那轻盈的脚步,脸上挂着的笑容,为迎接我们穿着的盛装,在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我们的眸子中充溢的满是怜惜。

富有藏族特色的庆典,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随着音乐的律动,载歌载舞,和藏族的小朋友手拉着手,将温暖传递,将爱心播撒,是他们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自强不息,什么是相亲相爱,从来没接触过舞蹈的我,也不自主的随着藏族孩子跃动着身子,笑容荡漾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真想时间就这样定格在此刻,定格在阳关灿烂、万里无云、牛羊成群、野花遍地的草原上。

作为志愿者服务团的成员,我们也为这个藏族典礼带来了我们精心编排的节目,《爱因为在心中》手语表演,“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即使彼此不相同,能够与你分享,爱,因为在心中,平凡而不平庸,世界就像迷宫,又让我们此刻相逢,我们感恩此刻的相逢,用舞蹈诉说生命的际遇;

我们感恩生命的短暂,用歌声记录爱的和弦。

诗朗诵《致玉树》,代表着我们每个志愿者对玉树的祝福,我们相信,美丽的玉树就像高原盛开的格桑花,和此刻的大地紧紧相依,地震的无情我们亲眼见证,人民的坚强我们无法忘记,和你紧紧相随,心心相惜。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却又让人铭记,玉树的坚强,我们深深体味,藏族人民特有的精神支柱,藏族人民特有的民族风情,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藏族人民的生生不息,我们悉心感受。

相信这一段历程,一定会铭记在每一个志愿者的脑海中,我们坚强不屈的藏族人民是会用坚强缔造传奇的人民,我们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是会用梦想书写奇迹的民族。

这一刻我们还要大声的告诉未来,任何灾难让我们失去的只有泪水,哪怕痛苦带走所有人的眼泪,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结局,那就是生命的高原一次次的在不屈的中华儿女手中神圣的托起,在一起,我们和玉树在一起,胜利和祖国在一起。

(载自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

陕西科技大走进玉树 关爱老人

2011年7月15日,由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21名志愿者组成的暑期赴玉树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结古镇新寨村贡成五福敬老院,深入玉树灾区,慰问孤独老人,敬老院的转世活佛贡成院长和浙江台州慈善形象大师刘青等相关人员对实践团进行了热情接洽,带领实践团成员对养老院的相关设施进行了参观,并在随后介绍了整个养老院的情况。

 

据敬老院工作人员介绍,贡成五福敬老院是贡成院长先后到上海、苏州、镇江、浙江台州、深圳和青岛等地用自己的积蓄和各地捐助人的捐赠建立的民间敬老院,位于结古镇新寨村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旁,敬老院整体建筑是具有典型藏族特色的帐篷,共有26个,每个占地面积12平方米,考虑到老人们对藏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养老院的帐篷按照传统的藏式花帐篷设计,其外层选用优质白色布

料,上印有吉祥八宝图案。

每顶这样的帐篷内配置有三张床和三套卧具,还放置了一个火炉。

在和敬老院的贡成院长交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在该敬老院入住的大都是年龄在60岁以上、无儿女无亲属的;

或是有儿女,但儿女无能力或无精力赡养的玉树州老人。

敬老院将结合藏汉风俗习惯,让老人们得以安享晚年。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会有专人负责打扫卫生、送饭、喂饭、喂药等。

实践服务团克服高原反映后近期开展的常规活动主要有给敬老院的老人们打扫帐篷、整理被褥、搭建7月22日敬老院成立一周年所需要给捐助人居住的帐篷、组装缝纫机、整理办公室等。

在做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他们还关注了养老院的医疗设施建设工作,包括给敬老院建立医药室,将各地爱心人士捐赠的药品进行规整,将过期的药物进行处理等。

实践服务团不仅在物质上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带来了关怀,在精神上也贡献出了他们自己的力量,针对建党九十周年进行了藏语类红色电影展播、党史宣传等工作。

针对西安世园会的举办,志愿者在玉树灾区播放了西安世园会宣传视频、《魅力西安》视频,对西安的历史人文进行了宣传,同时也让玉树当地的人们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了西安。

在老人们的医疗健康方面,实践服务团还诚挚的邀请了中国铁建玉树项目指挥部的医生对一些患有老年常见病和长期旧疾的老人进行了检查并制订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对老人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如何预防疾病的健康常识。

今年的7月22日就是敬老院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了,虽然养老院的条件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医疗服务方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所以实践服务团的全体成员真切的希望玉树贡成五福养老院能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的关注,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贡成活佛完善敬老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载自青年网-团中央办)

陕西科技大学实践团――三天,我们慢慢沉淀

在五福养老院继续进行了三天的志愿服务工作,这期间,我们真真实实的面对了更多的困难,面对了这里的满目疮痍、大爱无疆。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远处高山上的时候,藏族老阿妈便走出帐篷,深远悠长的歌声响彻整个山谷,透过帐篷的缝隙,洒进点点的阳光,驱散了夜晚的空寂,安静祥和的新寨养老院,沐浴在一片光明中,氤氲着慢慢升腾的气息。

这时候,志愿者们便揉揉腥松的睡眼,打开帐篷的大门,吸一口高原上七月天里特有的新鲜空气,拉着水桶走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向不远处的水房进发了,营地中的女孩子们迅速梳头、刷牙、洗脸,投入到了帮助大姐做早饭的行列中去,帐房外的小狗,慵懒的眨一眨眼,垂卧在土地上,欣赏着大自然所赋予它们的一切,厨房中火炉下的猫儿,挑一个舒服的姿势窝在那里,不时喵喵叫几声,也显得那么有气无力。

当小伙子们把水拉回来的时候,早饭也快要做好了,待他们收拾停当,大家便围坐在餐桌旁开始吃早饭,聊起昨天的趣事,为生活增添了一份亮丽的色彩,或许,在我们哈哈大笑后,就忘记了一切的不容易。

距离玉树五福养老院的一周年庆典还有两天时间,大家都在为这个庆典忙忙碌碌,简单的介绍一下庆典的情况,本次庆典的地点在巴塘草原,要在那里举办一个类似篝火晚会的庆祝活动,所以要事先把帐篷搭好,将帐篷里的垫子铺好,所以,吃过早饭,小伙子们就踏上了奔赴草原的行程,姑娘们就帮助大姐收拾藏族老人们的帐篷,晒被子,整理床单、垫子,这里的老人每一个和每一个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所以帐篷里的床单、被子、垫子等的摆放顺序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就要不断地记录、学习、了解全过程,才能分担大姐的劳动量。

养老院的老人们,非常和蔼,清晨时候,他们都会拿着转经筒,虔诚的向玛尼石堆进发,诵着我们听不懂的经文,这时候,老人们的脸上荡漾的是那种浅浅的笑,世有轮回,他们定能幸福快乐;

每当我们给老人们拍照的时候,他们都会停下手头的活计,安详的冲我们微笑,每每看到老人们的笑容,我们就觉得,这些苦吃的值得,连做事情都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

再说说在草原上上的情况,蓝蓝的天空,似乎你伸出一个手掌就可以和天空亲密接触,亲吻到蓝天白云,在似乎连空气都透露着香甜,清澈的雪山融水,悄悄地、慢慢地、从指间升腾出一股凉气,整个身子打个寒战,开始欢呼,跳跃,也顾不得高原缺氧,真想在草原上打几个滚,大声唱出我们的幸福。

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搭棚子,将一根根的钢管按照顺序搭建起来,将帆布蒙在钢管上,但正在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李庞被钢管戳到了额头,顿时鲜血直流,开车去医院已然来不及,这时,中国铁建玉树指挥部的医生阿姨对我们提供非常大的帮助,帮李庞止血,上药,打破伤风针,整理伤口,最后,又将李庞送回养老院。

总之,三天的时间,我们慢慢渡过,三天的感动,我们慢慢积累,三天的永恒,我们慢慢沉淀。

(载自中国网—国务院新闻办)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走进玉树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活动

“老师你们什么时候还来给我们讲课呀?

”、“老师可以和你合个影吗?

”、“老师你真美!

”、“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 

继贡成养老院志愿活动之后,陕西科技大学暑期赴青海玉树社会实践服务团又来到玉树县结古镇九年制寄宿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活动,队员们根据前期的准备并结合九年制寄宿学校的实际情况最终拟定特色教育活动方案,决定在此开展为期2天的支教、心理辅导、十二五政策宣传、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爱国影片展播、民族政策宣讲、西安世园会宣传等活动。

结古镇九年制寄宿学校位于吉尼斯世界之最(嘉那嘛呢石经城)之旁,始建于1980年,地震前学校占地面积18177平方米,校舍建设3837平方米,学生生源来自全镇11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

地震后这里成了重灾区,校舍基本倒塌,学校被迫迁往不远处的山坡上,学生们只能坚持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中学习。

7月29上午11时许,结古镇九年制寄宿学校校园热闹非凡。

百余名学生把陕西科技大学赴玉树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围在了操场中间,进出不得,小学生们和志愿者老师之间依依不舍的道别正在这里举行。

至此,陕西科技大学玉树服务团在玉树结古镇九年制寄宿学校开展的特色教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灾区服务工作将进入收尾阶段。

来自不同专业的陕西科技大学赴玉树灾区服务团的志愿者们为学生们辅导功课,包括个别单独辅导、群体答疑、薄弱科目快速提分、答题技巧等,同时还针对地震带给他们的惊恐和压抑施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展了系列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擅长音乐的罗艺渟教学生唱手语版《感恩的心》;

心灵手巧的秦璐教学生手工制作;

细心可爱的陶芹带着小学生们讲故事、写作文;

玩转篮球、武术、街舞、健美操的庄耀祖让山区的孩子大开眼界;

画什么像什么的郑兵兵组织小朋友一起画出我心中的玉树。

志愿者们在支教的过程中还把电脑、投影仪搬进了课堂,让学生第一次体验什么叫多媒体教学,丰富形象的声像资料让学生更加深切感受到互联网的便利和快捷。

尤其是对一些听说过电脑没有摸过电脑上过网的贫穷家孩子来说,这次陕西科技大学的哥哥姐姐不仅带给他们知识更带给了他们一双观察了解外界的眼睛。

第2天,志愿者与小学生们进行联欢,只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文艺汇演只能阵地转移到食堂,由于活动空间有限,大家只能玩儿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比如吹气球,比比谁吹破得的多,小朋友们报名相当踊跃,一个个小脸儿憋得通红,还在不竭的吹着,那股劲头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非得拿个第一不可。

大家一起表演节目的时候,小朋友们更是表现踊跃,“我来,我来!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唱起来也不含糊,“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荡起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就连现在很流行的网络歌曲,小朋友们也不甘示弱,“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最后又要用真爱把我骗回来……” 

在短短的2天特色教学过程中,陕西科技大学赴玉树灾区服务团的志愿者渐渐融入到学生当中并和他们成了朋友。

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度,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载自共青团陕西省委)

陕西科技大学学子在玉树的纪念与邂逅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